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无论是旧实践派美学,还是各式各样的新实践美学,他们把美学的逻辑起点看做实践实践恰恰不应该是美学的逻辑起点,因为实践只是主体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存在,即我和世界的共在。基于实践概念,实践美学家们注定把审美与主体联系在一起,把审美看成是主体的自我欣赏或自我升华,相反,审美是存在的回归,从残缺的现实生存达到本源存在的唯一途径。另外,实践美学往往注重审美的证明,却缺乏审美的发现,发现和证明二者缺一不可,审美的发现本质上是一种个体性的发现和体验活动。现象与表象的关系上,实践美学往往把审美当成主体性的一种表象,而主体性表象只是主体思维的一种表达,根本触及不了审美的本质,相反,审美的本质是一种现象,即一种呈现,这种呈现基于主体和世界的双向交流、对话。

  • 标签: 实践 存在 审美 表象 现象
  • 简介:<正>一、实践美学的一个矛盾实践美学把美归结为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认为人通过生产劳动,尤其是工业和科技,使自然人化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美就是"自然的人化",或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此同时,又认为美具有

  • 标签: 实践美学 扬弃异化 审美活动 现实生活 社会实践 自然人化
  • 简介:随着实践教学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探索适应实践教学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艺术教育领域引入了一个新的术语和新的教育教学的表达方式——审美实践教学。本文试图对审美实践教学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作一探讨。

  • 标签: 实践教学 艺术审美 教育教学 教学方法 教育领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8-02
  • 简介: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

  • 标签: 实践艺术 审美教育 艺术实践
  • 简介:摘要实现艺术教学的艺术性是艺术教学的目标之一。艺术教学中应该遵循审美教育的目标,因此,在艺术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也就是说,审美教学要贯穿于艺术教学的始终。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在艺术教学中,往往都没有将审美教育体现出来,本文主要从艺术教学来体现审美

  • 标签: 艺术教学 审美 实践
  • 简介:味觉美是五觉形式美之一。传统的西方美学理论将形式美局限在视听觉对象范围内,将味觉快感对象排除在形式美之外,但审美实践恰恰相反,这使得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对味觉美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印度佛教经典否定引起肉欲的口舌之味,但又将涅粲佛道喻为无上美味,体现了对味觉美的变相认可。与西方美学、印度佛教的矛盾态度相比,中国古代美学对味觉美的肯定态度则是明确的、一以贯之的,对味觉美的理论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肯定味觉美的思想传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美酒文化及美茗文化,它们是味觉美审美实践的鲜活表征。

  • 标签: 味觉美 西方美学 印度佛教 中国美学 美食 美酒
  • 简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内容涉及很广的领域,本文仅在“作文教学中的审美实践”的题目下,谈一些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众所周知,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都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审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人,是一个不完美的人。

  • 标签: 审美实践 作文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 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实践
  • 简介:<正>一、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美和美感的共生同在实践是一个对象化过程,这已是一个学术界共认的事实和观念。不过,历来一般把实践仅仅视为主体的本质力童的对象化,即主体的客体化,却忽视了实践过程中客体的性状的对象化,即客体的主体化,或

  • 标签: 双向对象化 审美活动 主客体 主体化 审美客体 美感
  • 简介:<正>实践是人类的现实生存的基本活动,它不仅具有诸多要素组成的立体交叉、多层次积累的结构,而且是一个不断矛盾运动、变化发展的恒新恒异的创造过程。关于前者,我已写了《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见《华中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予以澄明,现在再对实践的过程及其向审美活动的生成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以说明审美活动的性质和特征。

  • 标签: 审美活动 现实生存 审美需要 华中师大 审美图式 恒新
  • 简介:摘要:如今,机械专业通识专业知识体系中大都没有产品造型审美实践内容,毕业后对实物的艺术审美保留在很低层次,毕业是产品开发项目师,无法使产品的艺术美与技术美相统一,无法把设计者的创意完全依靠机械结构设计变为充满竞争力的实物。产品造型形态属于体现产品设计观念及功能的语言与媒介,基于造型形态规划可以传递精神、文化方面的内涵和特点。就机械专业类学生而言,开展产品造型审美活动非常关键。

  • 标签: 机械专业 工业规划 产品造型 审美活动
  • 简介:(代主持人语)美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在欧洲诞生以来,随着其在欧洲之外的地区传播扩张,不断被视为用以剖析人类所有审美现象的有效工具和具有跨文明功力的普遍话语。以这样的认知为基础,由鲍姆嘉通(AlexanderBaumgarten)至康德、黑格尔、席勒、歌德等创建的审美范畴——如优美、崇高、悲剧、喜剧、滑稽、荒诞等,便成为各地通用的'世界语”

  • 标签: 鲍姆嘉通 审美实践
  • 简介: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杨立元一关于民族化的概念,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一种认为:民族化,“就是把他民族的艺术成果,作为丰富以至改造本民族艺术的外在条件加以利用,并成为本民族的艺术手段,其目的在于壮大和发展本民族的艺术”,①即“化他为我”。另一解...

  • 标签: 审美实践 民族文学发展 民族艺术 审美心理结构 民族审美心理 毛泽东
  • 简介:摘要:在新时代多国美学元素冲击下,中式审美教育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并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已成为现阶段学科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蕴藏着丰富多元的审美元素,但在当今社会也容易收到国外不良美学的冲击,,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元素,取其糟粕去其精华,将学科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效融合,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中学语文 审美教育 实践 策略
  • 简介:【摘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美育进行了精辟的展示:“美育家将美育理论应用于教育,为目的培养情感。”换言之,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的结合,其本质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德国伟大诗人、美容师席勒在《美育书信》一书中也提出:“要解决经验中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进行美育,因为只有通过美,人们才能实现自由”。所有这些观点都表明了美育的重要性。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美育的教学。因此,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不容低估。

  • 标签: 小学美术 审美教育 教学渗透 实践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小学阶段的朗读教学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小学时期的学生,刚刚接触到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的重要阶段,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因为语文老师对教学方式的不重视,导致朗读教学方式并没有发挥出原本的教学作用。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学改革活动势在必行。

  • 标签: 审美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 简介:摘要:现阶段,为了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教师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全面地进行教学设计与创新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具体分析,结合《说“木叶”》教学实际,总结了《说“木叶”》中相关的审美特点,分析了提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措施,希望分析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能力。

  • 标签: 《说“木叶”》 审美 教学实践
  • 简介:通过对如何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发展学生审美素养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体味诗歌的意象美,感受到诗歌的真情美,并且体验其意境美,进而品味它的节奏美。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形,设计出符合教学实际的古代诗歌审美教育方案。

  • 标签: 诗歌教学 审美教育 方法
  • 简介:摘要在近代文化史上,作为著名翻译家的严复对中国的翻译事业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从中国近代翻译史的角度,对严复翻译的审美思想、审美主张的形成及其影响作一个较为深入的阐述与分析,这对于我们重新估计严译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地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 标签: 严复 翻译 审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