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埃及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伟业和宗教文化等的描述,多德形成了自己的埃及观。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客观地描述埃及,这种描述是建立在与希腊对比的基础之上。这种对比描述并非是以"希腊人的模式"在建构一个东方埃及的"蛮族"形象。barbaroi一词并非是多德用来专指那些非希腊人,更不能理解为带有敌视和轻视语气的"蛮族人"。他对埃及的部分观点和看法,也基本适用于《历史》中所描述的其他非希腊民族的文明,尤其是波斯和两河流域的文明。

  • 标签: 希罗多德 《历史》 埃及观
  • 简介: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思想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给悲剧一个明确的界定;二是阐述构成悲剧的几种关键要素,提出情节为悲剧的灵魂和基础;三是论述了悲剧具有净化情感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思想对后来西方的戏剧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悲剧 情节 净化
  • 简介:<正>一个古老的美学论争聚焦于艺术角色、道德情感和知识教育诸问题上。观众与剧中角色的情感交融,究竟是有助于我们抑或是阻碍我们对戏剧角色和场景作出睿智的批判性反应?柏拉图曾经在其《理想国》第十章中提出过著名的论点,他认为悲剧所引发的情感会使观众丧失理智,在道德上将他们引入歧途。但柏拉图对悲剧情感的这种否定,并未为他最著名的弟子所认同,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悲剧所引发的情感能使我们认识和理解我们与世界的关联。这是近期玛莎·努斯鲍姆和斯蒂芬·哈利维尔这两位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美学所作出的诠释。两人不约而同地指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悲剧表演关涉理智和情感两方面,引发人们对那些关系到我们的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真实而独立的反应。

  • 标签: 布莱希特 努斯鲍姆 《理想国》 卡塔西斯 悲剧美 情节结构
  • 简介:将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和第七卷中论述的实践推理形式排除在审思之外是不恰当的,事实上跟第三卷的所谓"手段-目的"样式一样,亚里士多德在第六和第七卷中所谓"规则-案例"样式同样在讨论审思的形式。第六、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将实践理性的审思称为关于实践行动的推理,但是它完全不同于理论三段论,称之为实践三段论有误导之嫌。区别于理论推理,实践推理的大前提都跟人的善好、规范性的"应当"、欲望有关。而人的善好和幸福这个领域并不是理论思考的范围。实践理性所关涉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对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出现欲望和大前提冲突、大前提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一个真正有实践智慧的人,会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努斯觉察到具体的道德特征,从而把握到适用的大前提。

  • 标签: 审思 手段-目的 规则-案例 实践推理
  • 简介:实践智慧(又译“明智”、“实践理性”)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阐释实践哲学的重要范畴,此后,经过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及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改造,其本真意义一度被湮没。但是,现代西方由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意识形态化,人的生活世界及人文科学(精神科学)领域日渐被侵袭。在这种情况下,实践智慧问题又重新被提起,并成为热点问题。然而,究竟什么是实践智慧?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实践智慧 近代科学技术 马基雅维利 意识形态化 实践哲学
  • 简介: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构建了古希腊哲学体系之后的数百年,古希腊语思想界进入了传承和阐释二人经典著作的时代。与此同时,希腊哲学也开始了东传的过程,这有两个主要脉络:以古叙利亚文为基础,流布到阿拉伯世界;凭借古亚美尼亚文传播到亚美尼亚。前者已得乱了国内学界的关注,而后者在国内尚未被学者论及。在这条路径中,无敌大卫作为古亚美屁亚著名学者、基督教神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曾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进行了评注,这些作品原为古希腊文,后被译为古亚美尼亚文,保存至今。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大卫 新柏拉图主义 诠释 亚美尼亚 经典著作
  • 简介:道教十大洞天之四,西玄山洞,又称三元极真之天,它就是五岳名山之一的西岳华山。《华山记》说“山顶池中,生于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水经注·渭水》则有“远而望之,又若华状”之语。古“华”“花”字通,古籍所言,盖以说明华山的命名之由。

  • 标签: 华山 名山 经注 古籍 道教 命名
  • 简介:当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友爱团结的人际关系环境。而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中,对于友爱的研究占据重要篇幅。亚里士多德从个体德性生活视阈出发,从与城邦共同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视角拓展了柏拉图的友爱概念,并且提出了友爱的三种性质,即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实用的友爱。这三种友爱为我们对友爱的理解与人际和谐的追求从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道德的境界和要求,它有利于我们全社会共同建设和谐的人际环境。同时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对于促进我们主动关爱他人、对家庭亲情关系的现代理解、社会交往中实现最大限度的“正义的回报”等方面有着极其有益的借鉴意义。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友爱 德性 人际交往 人际和谐
  • 简介: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区分,对他而言,欲望是设定目的的,思虑为实现欲望目的而寻求手段或工具。对于这个区分的解释,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持休谟主义的解读,认为理性是为欲望服务的;另一种持理智主义立场,认为理性思虑不会局限在寻求手段方面,在某种意义上,理性思虑可以设定目的。本文在分析这两种解读各自的合理之处与存在的问题之后,进而考察一种被以上两种解释所忽略的情况,以此尝试提出一种可以兼容两种立场的解读。

  • 标签: 思虑手段 目的德性 实践智慧
  • 简介:基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而形成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因此,两种逻辑的比较研究只有建基于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之上,才能对它们的异同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说明。墨家逻辑依托于先秦文化,亚里士多德逻辑依托于古希腊文化。两种文化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不同文化的特征和需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逻辑。两种逻辑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目的与任务不同,逻辑特征不同,主导的推理类型不同,推理成分的分析不同,后续发展状况不同。

  • 标签: 墨家逻辑 亚里士多德逻辑 比较研究 逻辑传统
  • 简介: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特殊的形式,是生命躯体的第一现实性。生命躯体的种种精神能力属于灵魂。它们是生命体作为形式(灵魂)与质料(躯体)的结合体的与身具有的功能活动。形式的灵魂是具身的。但是,形式何以能够从肉身中产生却深深困扰着亚里士多德。梅洛-庞蒂服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灵魂的思想,但利用现象学的方法改造了亚里士多德的文体属性的灵魂,而把形式视为是神经系统的现象与结构:即形式产生自我们的肉身并构成了行为的结构。行为是具身的行为。

  • 标签: 形式 灵魂 现象 行为 具身性
  • 简介:石头迁继承了六祖慧能以顿融渐的禅法精神,主张顿渐融通。与同样继承慧能南宗顿悟禅法的马祖道一禅系相比,石头禅系更多地表现出对般若性空学和华严学等传统佛教的一种圆融或融通的精神,这集中地体现在其关于“回互”的学说上,迁以空性之理来规范自心本体,又以空理来融会自心本源与万物事相。与马祖道一盛倡大机大用,偏向于纵向的实践性(“用”)禅风相比较,石头迁强调“回互”特色的禅法更偏向于横向的理论分析。石头与马祖这两系禅法在禅宗发展史上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 标签: 石头希迁 融通 回互 空性之理 自心本源 万物事相
  • 简介:道德选择理论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三个方面研究了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一、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选择的理论前提;二、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选择的依据;三、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选择的目标。其次,从西方哲学史的宏观背景中就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的成败得失进行讨论。通过研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道德选择在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道德选择 理性 中道 幸福
  • 简介: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别代表了世界神话的伦理化和非伦理化的两端。具体体现在:一是对神祗和英雄的塑造上的尚“德”与尚“力”;二是神祗和英雄形象的世俗与严肃;三是神祗和英雄是崇尚个体意识还是群体精神;四是对神祉和英雄评价上是坚持善恶二元对立的价值观,还是审美化的多元价值观。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伦理性和非伦理性的区别。

  • 标签: 神话 神祗 英雄人物 伦理性 非伦理性
  • 简介:接到采访任务之后,我着实对这个新疆女孩儿找不到什么感觉,只是依稀有个大概的轮廓:一个小时侯扎着无数根小辫子,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唱着《我们新疆好地方》的小姑娘:一个和那个高个子男孩胡兵以一首《神雕侠侣》"啸傲江湖"的女

  • 标签: 感觉 新疆 每个人 微笑 自信 概念
  • 简介:在荀子看来,儒家之道既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形而上旨归,也吸纳了政治(礼、法)和伦理(仁、义)的多重维度。在儒家之道中,外在的礼法制度既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仁义等伦理道德情感的教化方式。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幸福"既包含了在心灵活动层面的理论思辨,也涵盖了在实践活动层面的德性实践活动和外在善。对二者而言,设立法律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惩罚坏人和维护社会的秩序,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人们德性的塑造。

  • 标签: 德性 礼法 幸福 荀子 亚里士多德
  • 简介: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理论模式对西方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啊,但自启蒙运动后衍生的西方现代文化开始解构和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这种目的论的含义是:通过对本性论的肯定,把世界、历史、文化都收在一个目的论的框架里面,然后用充分实现来揭示这个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把价值及其实现定位在个人的行为中,认为理性的现实即是人的价值的实现。

  • 标签: 西方现代文化 亚里士多德 文化危机 论理 人的价值 目的论
  • 简介:中西哲学家越来越希望更好地解读儒家和早期儒家,中西哲学对话的根源就是这种需要。本文认为,在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找到某种积极的路径在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中达成共识。以此为前提,本文探讨了儒家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在道与善、"人"的概念、"人"的潜能以及实现潜能的方法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 标签: 共识 比较 儒家 亚里士多德
  • 简介: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欲望概念,并在其道德哲学研究中对这个概念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区分了一般而论的欲望和具体的欲望形式,前者通常被认为是灵魂中与理性相对的部分,后者则根据其目标以及追求方式的不同而区分为欲求、冲动和想望。其中,想望作为一种特殊的欲望,本身便包含了对价值的敏感并且自然地与理性判断一致。本文试图指出,一般而论的欲望概念难以为人类行为的多重动机及其相互间的竞争关系给出恰当的说明,而一种经过区分的欲望概念则突破了理性与欲望对立的传统思路,不仅使我们对人性的复杂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人类行为并对其作出恰当的道德评价。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欲望 理性 灵魂 不自制
  • 简介: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驱使下,卿泰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注重经典、以史见长;宏观构建、微观探索;注重学科交叉、引领学术前沿,一路披荆斩棘,贡献卓著。填补了道教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使道教研究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烙印,"道教研究不在中国"言论不攻自破;开创"中国道教思想史"和"中国道教史"的学科体系,使道教研究具有中国风格;培养了众多的研究人才,形成"卿氏学派",使道教研究具有中国特点、中国气派。

  • 标签: 卿希泰 中国道教思想史 中国道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