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CXCR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山西省中医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40例、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10例。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肝转移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c-MET、CXCR4蛋白及CD34标记的MVD情况,分析三者与肝转移间及三者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阳性率[72.5%(29/40)比30.0%(3/10)]、CXCR4蛋白阳性率[47.5%(19/40)比10.0%(1/10)]及MVD(20.1±5.2比11.5±4.3)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组中c-MET蛋白阳性率[86.7%(13/15)比64.0%(16/25)]和CXCR4蛋白阳性率[66.7%(10/15)比36.0%(9/25)]均高于无肝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组中MVD高于无肝转移组(21.5±5.3比12.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与CXCR4蛋白表达正相关(r=0.568,P<0.05),c-MET阳性及CXCR4阳性者MVD均较阴性者高(均P<0.05)。结论c-MET蛋白、CXCR4蛋白及MVD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三个指标可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肝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受体,CXCR4 微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化浊消瘿汤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微血管密度、结节平均直径、PI及RI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医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健脾化浊消瘿汤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超声检查当中的微血管密度、结节平均直径、搏动指数(PI)和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健脾化浊消瘿汤 临床疗效
  • 作者: 冉仪婷 卑贵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沈阳,110812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放射科,成都 610091,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沈阳 11081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各成像参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宫颈癌分级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IVIM各参数与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根据宫颈癌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G1)组、中分化(G2)组及低分化(G3)组。患者均行IVIM-MR检查且具有手术病理蜡块存储的条件,IVIM参数包括慢扩散系数(D)、快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剂标记宫颈癌肿块内微血管密度;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参数在三组间的差异,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IVIM各参数、MVD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IVIM参数和MVD间的相关性。结果IVIM各参数中,D、D*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3),其中D在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与G2组间比较,P=0.032;G1与G3组间比较,P=0.008,G2与G3组间比较P=0.047),D*在G1及G3分化组间(P=0.003)、G2及G3分化组间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D随分化级别增高数值减低,D*随分化级别增高数值逐渐减低。MVD在三组组间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G1与G2组间比较P=0.002,G1与G3组间比较,P=0.001,G2与G3组间比较P=0.004),IVIM各参数仅D*与MVD呈直线相关(r2=-0.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和MVD对宫颈癌分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IVIM参数D*可以用于对肿瘤MVD的评估。

  • 标签: 宫颈癌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微血管密度
  • 简介:摘要低氧作为高原环境的主要特征,可引起机体红细胞过度积累,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易造成微循环障碍,导致多系统微血管增生。久居高原居民的"多血质面容"为微血管增生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高原低氧微血管增生机制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因此,现就高原低氧微血管增生相关通路及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低氧 微血管增生 遗传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术前预测临床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13例肝癌患者,经术后病理学证实35例有MVI,78例无MVI。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最大肿瘤直径(OR:1.028,95% CI:1.001~1.005)、包膜边缘光滑程度(OR:0.208,95%CI: 0.062~0.699)、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OR:3.728,95% CI:1.029~13.501)及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OR:1.001,95% CI:1.000~1.002)为MVI的危险因素。给予每项危险因素赋值1分构建临床评分,所对应的面积、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906、74.29%和92.31%。临床评分0、1、2、3、4分预测MVI阳性率分别为0(0/26)、9.09%(3/33)、28.57%(6/21)、77.78%(14/18)、85.71%(12/14)。结论肿瘤最大直径>62 mm、PIVKA-Ⅱ异常凝血酶原>115 mAU/ml、肿瘤包膜不光滑、CTC阳性是MVI患者的独立高危因素。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侵润 循环肿瘤细胞 术前预测
  • 简介:摘要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明确诊断MVI对肝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是一种新兴的影像定量分析技术,国内外学者将其应用于肝癌MVI无创性评估,显示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影像组学术前精准评估肝癌MVI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对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55例(72个病灶)肝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37~68岁,平均56岁。病灶长径21.3~45.6 mm,平均31.2 mm。所有病灶术前均采用SMI技术进行微血流分级(Adler法)和行增强CT检查。术后1个月以2种以上影像学检查(增强CT、增强MRI、超声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完全消融率。Kappa检验分析SMI技术微血流分级与增强CT动脉期强化程度的一致性。结果SMI技术显示病灶内微血流1级12个(16.7%)、2级28个(38.9%)、3级32个(44.4%)。增强CT动脉期无明显强化37个(51.4%)、明显强化35个(48.6%)。SMI技术病灶微血流分级与增强CT明显强化一致性较好(Kappa= 0.861,P<0.001),微血流分级越高,强化越明显。SMI技术微血流分级1、2、3级病灶完全消融率分别为100.0%(12/12)、92.9%(26/28)、71.9%(23/32)。3级病灶完全消融率明显低于1级、2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MI技术评估肝癌内微血流与增强CT结果一致性较好,SMI技术微血流分级可能成为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预测手段。

  • 标签: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超微血管成像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1例64岁女性患者因直肠腺癌伴双肺多发转移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无效,改用安罗替尼12 mg/d口服,治疗2周,停药1周,3周为1个周期。在安罗替尼第2周期治疗期间出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和低白蛋白血症,血清肌酐正常,肾脏穿刺病理学提示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符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相关肾损伤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停用安罗替尼,给予降压及对症治疗,水肿逐渐消退,尿蛋白逐渐减少,3个月后尿蛋白转阴,血白蛋白恢复正常。

  • 标签: 抗肿瘤药 血栓性微血管病 安罗替尼
  • 简介:摘要肾移植后TMA是肾移植后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移植肾和受者预后均不佳,国内报道甚少,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报道1例肾移植后出血并TMA,移植物丢失,随访18个月,受者情况良好。

  • 标签: 肾移植 血栓微血管病 出血
  • 简介:摘要自从2017年我国学者发表国内外第一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以来,研究CMVD的国际文献迅速增多,国内外学会已发表6部CMVD相关的指南或共识性文件,针对CMVD的基础研究发现和临床研究证据硕果累累。本文简介近年来CMVD的国内外指南和共识,围绕CMVD动物模型、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提出了CMVD研究领域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和今后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我们希望,随着CMVD研究的不断深入,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体系将从单纯心外膜下血管病变扩展到包括冠状动脉微血管的整个冠状动脉系统,从而揭开心脏病学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为我国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 标签: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检测技术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微血管功能障碍是多种颅脑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周细胞作为脑微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脑微血管的再生、修复及血脑屏障发育的调节和维护。本文围绕周细胞在脑微血管再生中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并阐述周细胞在脑微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微血管功能障碍是多种颅脑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周细胞作为脑微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脑微血管的再生、修复及血脑屏障发育的调节和维护。本文围绕周细胞在脑微血管再生中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并阐述周细胞在脑微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超微血管成像技术(mSM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于97例在我院2018年-2020年期间进行超声检查后检出患有乳腺肿瘤的患者进行研究。97例患者共有107个病灶。其中,良性肿瘤患者为7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21例。乳腺肿瘤患者超声检查中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FI)以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mSMI);并对两种血流显示技术按照Adler标准对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以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的血流信号进行分级。最后通过病理结果,对比他们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本文对于乳腺肿瘤患者使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研究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对恶性肿瘤的检测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良性肿瘤检测无统计学意义 (P=0.14)。结论:在对乳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中,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可以在鉴别乳腺肿瘤性质上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达到利用无创而简便的方法减少误诊、漏诊,减少不必要的乳腺肿块活检。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能效不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微血管成像 超声检查 多普勒 Adler血流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微血管特征的检测能力,分析血管指数(VI)、微血管密度(MVD)和Ki-67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FLL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66例FLLs患者分为非肝细胞癌(非HCC)组(96例)和HCC组(70例)。全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SMI检查,分析患者的Adler′s半定量分级(0~3级)和血管形态特征(a~f模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MI和CDFI血流特点对HCC的检测能力,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HCC组患者VI与MVD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VI与Ki-67的相关性。结果HCC组中,SMI检测出高级别血流(Adler′s半定量分级2~3级)50例,高于CDFI(22例,P=0.033)。HCC组中,SMI检测出富血供模式(e、f模式)52例,高于CDFI(18例,P<0.001)。非HCC组中,CDFI与SMI检测出血流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HCC组中SMI检测富血供模式52例,高于非HCC组(14例,P<0.001)。以富血供模式作为HCC诊断标准时,S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0(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85.4%),SMI富血供模式对HCC的诊断效果最佳。HCC组中,VI与MVD和Ki-67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8和0.669,均P<0.05)。结论SMI对HCC微血管特征的检测能力优于CDFI,HCC较非HCC具有更多的富血供模式;在HCC中,VI与MVD和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肝肿瘤 超微血管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微血管密度 血管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前CT检查对孤立性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孤立性HCC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MVI组(81例)及非MVI组(65例)。分析两组术前CT征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征象对MVI的诊断价值。结果MVI组中肿瘤形态多结节型、肿瘤长径≥5 cm、肿瘤边缘不光滑、无肿瘤包膜、门静脉期CT≥70 HU、有晕征等患者比例高于非MVI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边缘不光滑、无肿瘤包膜、有晕征等CT征象联合诊断MVI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征象(P<0.05)。CT征象联合诊断MVI的灵敏度大于无肿瘤包膜,特异度、准确度大于肿瘤边缘不光滑、无肿瘤包膜(P<0.05)。结论肿瘤边缘不光滑、无肿瘤包膜、有晕征是孤立性HCC患者合并MVI的典型CT征象,对HCC患者合并MVI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微血管侵犯 CT 孤立性肝细胞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微血管特征的检测能力,分析血管指数(VI)、微血管密度(MVD)和Ki-67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FLL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66例FLLs患者分为非肝细胞癌(非HCC)组(96例)和HCC组(70例)。全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SMI检查,分析患者的Adler′s半定量分级(0~3级)和血管形态特征(a~f模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MI和CDFI血流特点对HCC的检测能力,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HCC组患者VI与MVD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VI与Ki-67的相关性。结果HCC组中,SMI检测出高级别血流(Adler′s半定量分级2~3级)50例,高于CDFI(22例,P=0.033)。HCC组中,SMI检测出富血供模式(e、f模式)52例,高于CDFI(18例,P<0.001)。非HCC组中,CDFI与SMI检测出血流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HCC组中SMI检测富血供模式52例,高于非HCC组(14例,P<0.001)。以富血供模式作为HCC诊断标准时,S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0(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85.4%),SMI富血供模式对HCC的诊断效果最佳。HCC组中,VI与MVD和Ki-67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8和0.669,均P<0.05)。结论SMI对HCC微血管特征的检测能力优于CDFI,HCC较非HCC具有更多的富血供模式;在HCC中,VI与MVD和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肝肿瘤 超微血管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微血管密度 血管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细胞癌切除术的227例患者资料,术前通过Cyttel法检测患者的CTC。分析术前外周血CTC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V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MVI发生的效能,明确CTC与MVI的关系。结果根据ROC曲线,预测MVI的CTC、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肿瘤长径分界分别为3个/3.2 ml、158 μg/L、178 AU/L及59 mm。以外周血CTC≥3个/3.2 ml为阳性组,<3个/3.2 ml为阴性组,两组分别有117、110例。术前CTC阳性组与阴性组中位AFP水平分别为123.0 μg/L(0~20 000.0 μg/L)、9.6 μg/L (0~18 676.0 μg/L),中位肿瘤长径分别为50.0 mm(5.0~200.0 mm)、36.0 mm(2.0~150.0 mm),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AFP≥158 μg/L(OR=3.551,95% CI 1.426~8.843,P=0.006)、PIVKA-Ⅱ≥178 AU/L(OR=12.250,95% CI 4.384~34.231,P<0.01)、外周血CTC≥3个/3.2 ml(OR=8.913,95% CI 3.561~22.306,P<0.01)及肿瘤长径≥59 mm(OR=3.250,95% CI 1.339~7.885,P=0.009)是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们预测MV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0.777、0.857、0.743,CTC预测MVI的效能高于AFP、肿瘤长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C预测MVI的效能略高于PIVKA-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C可能是临床提示肝细胞癌MVI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细胞,循环 微血管侵犯 Cyttel检测法
  • 简介:摘要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特异性并发症,可累及肾脏、神经、视网膜、心肌等全身多个组织器官。胰激肽原酶作为一种经典的微循环改善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其中的机制可能涉及保护内皮细胞、影响微血管生成和通透性以及减少组织纤维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改善微循环对于预防、延缓、治疗糖尿病各种微血管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胰激肽原酶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心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颈动脉斑块选择超声造影技术(CEUS)及微血管成像技术(SMI)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颈动脉斑块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接受CEUS及SMI检查,对颈动脉斑块诊断效果。结果 两组强回声检出情况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方法对新生血管诊断准确度相比,SMI较高。结论 颈动脉斑块选择CEUS及SMI检查均可准确判断疾病情况,二者相比SMI技术可更为准确地判断斑块内新生血管,检查安全无创伤,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超声造影技术 微血管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偏头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310例偏头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予以个性护理,分别于出入院时行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在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方面,出院时均显著低于入院时。结论 偏头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及个性护理 , 安全性高 , 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偏头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