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扩展脑内血肿(CEIH)的发病机理、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确诊的CEIH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均行骨瓣开颅显微镜下病灶切除术。结果9例病人均达显微镜下病灶全切除。病理结果显示:动静脉畸形1例,血管瘤1例,余未见异常血管。术后症状完全消失6例,余均明显缓解。随访3个月一1年,均无复发。结论影像学检查类似肿瘤出血而临床呈反复发作、慢性扩展特征的病例,应考虑CElH的可能,手术全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脑内血肿 隐匿性血管畸形 病理特征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的解剖特点,血肿发生率低,其中以硬膜外血肿最多见。我院自2001-2009年共收治硬膜外血肿病人33例。现对此病诊治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后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症状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5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创伤性后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中,13例恢复良好,2例伤残,1例死亡,良好率为81.3%;对照组中,8例恢复良好,4例伤残,4例死亡,良好率为50.0%。在良好率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后硬膜外血肿早期的症状并无特异性,需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CT检查。经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伤残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创伤 颅窝 硬膜外 外科手术 治疗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引起前额叶血肿的诊断和显微手术策略。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的4例前额叶血肿患者术前行CTA和DSA检查证实为硬脑膜动静脉瘘,采用开颅手术电凝切断瘘口与引流静脉起始端,并清除额叶血肿。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术中均顺利切断瘘口及引流静脉起始端;术后无再出血、脑挫伤、癫痫、脑脊液漏,DSA复查无瘘口复发。结论开颅手术治疗几乎适合所有的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尤其是合并额叶血肿者,开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优势在于治愈率高、并发症较少。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前颅窝 显微手术
  • 简介: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硬脑膜动静脉瘘中一种特殊的亚型,较为少见,约占内DAVF的5%。该文是一篇关于硬脑膜动静脉瘘伴额叶血肿的手术治疗的病例报告总结。通过对4例伴有额叶血肿动静脉瘘进行病例分析,主要从前动静脉瘘伴额叶血肿的血管构筑形式、临床症状特点及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本组病例均采用额下入路DAVF电凝切断瘘口与引流静脉起始端,并同时清除额叶血肿,既顺利的解除了血肿的占位效应,也有效的封闭了瘘口。治疗方式准确到位,术后内恢复正常血流,获得长期良好预后。该文的不足之处,病例数较少,而且全部为开颅手术病例,没有介入栓塞病例,缺乏开颅手术和介入栓塞的对照分析,随访时间也不够长,结论总结稍显牵强。建议积累病例,进行更加严密、更长期的随访观察,以期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对本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有更深入的总结。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额叶血肿 前颅窝底 手术治疗 病例报告 治疗方式
  • 简介:目的总结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病例资料。行保守治疗16例,行手术治疗14例。结果28例复查时发现迟发性后硬膜外血肿形成,2例术中发现血肿形成。保守治疗病人均痊愈出院,手术治疗病人术后植物生存1例。伤后6个月随访预后,GOS分级:2分1例,3分2例,4分11例,5分16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病情隐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血肿 硬膜外 颅后窝 迟发性
  • 简介:摘要:传统的Web服务器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在服务器运行出错时也不能及时处理,效率低下。随着服务器的负载和并发量越来越大,单节点服务器已无法满足业务需求,使用Kubernetes容器平台,可以使Web应用程序在需要时快速实现水平扩展,提高系统的扩展和可靠性。

  • 标签: Kubernetes 负载均衡 StatefulSet持久化 虚拟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探讨以及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的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病例,探讨相关的疗效诊断分析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3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22例。采用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的方法对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治疗。结果A组中有4例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另外5例患者进行硬膜下血肿清除术。B组中有5例患者进行保守药物治疗。另外8例患者同样进行血肿清除术。其中A组预后良好为66.7%,B组预后良好率为61.5%。结论术前患者的GC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GCS 评分
  • 简介:决策树是数据挖掘分类问题算法中一种性能较好的算法,本文主要研究自决策树在数据挖掘中应用以来存在问题,主要是可扩展问题。综述了国内外针对此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以及分析了改进算法的优缺点,以便有利于对决策树关键问题,即扩展问题的研究。同时本论文中所研究的算法的思想也有助于数据挖掘中其它领域解决大数据集问题。

  • 标签: 决策树 分类挖掘 可扩展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膜瘤行显微手术治疗费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行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3D-CTA为导航,了解脑膜瘤、颅骨与周围血管的三维立体关系,科学设计手术入路与显微手术方案。结果Simpson分级Ⅰ级与Ⅱ级者行全切除者25例,行次全切除者5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术后随访10~56个月,29例患者经颅脑MRI复查均未见脑膜瘤复发,2例患者出现短暂尿崩,癫痫者4例;术前单眼失明无恢复者4例,视力好转者19例,术前单侧眼有关感术后此眼失明者1例。术后恢复工作者22例,3例患者生活可自理。结论依据脑膜瘤发生位置与扩展范围,选择3D-CTA导航,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开展显微手术,手术效果与预后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前窝底 脑膜瘤 显微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 以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 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患者 100 例,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50 例)与护理组( 5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 Barthel 指数 情况。 结果: 对照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 Barthel 指数 评分情况均低于护理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针对 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患者 采用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颅底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 围手术期 Barthel 指数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计算机网络结构将趋于复杂,网络设计的理论将更加难以理解,网络设计的影响因素将更加繁多。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现有的分析模型难以满足超大型项目的需求、仿真算法的效率低、缺乏开发新型设备的技术等。针对新形势下的网络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者需不断地进行学习、积累、创新,开发适用性更强、效率更高、生命周期更长的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系统。

  • 标签: 可扩展 网络设计 计算机软件
  • 简介:本文对TB6钛合金锻件弦向和径向两种取样方向分别进行了室温和200℃下旋转弯曲高周疲劳、轴向低周疲劳和疲劳裂纹扩展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弦向(C)和径向(R)两种取样方向对该合金锻件的旋转弯曲高周疲劳、轴向低周疲劳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能没有影响;温度升高可加速该合金锻件的疲劳裂纹萌生,但在裂纹扩展阶段,该合金高温下的韧性优势与屈服强度降低的劣势平衡的结果使其在室温~200℃温度范围内的疲劳性能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在10—20mm的厚度范围内,厚度对该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能没有影响;在3.5%NaCl盐雾环境中。腐蚀介质对TB6钛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在初始阶段有迟滞作用,但在应力强度因子范围大于14MPam后有加速作用。

  • 标签: 旋转弯曲疲劳 轴向低周疲劳 疲劳裂纹扩展
  • 简介: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指的是阅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此处的理解能力指的是接受能力(对课文事实和作者写作意图的了解程度)、解码能力(对课文内容包括句子、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作者观点的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评判能力和创造能力。阅读速度的提高和这些能力的形成单靠偏重于“质”的精读是远远不够的,尚需课后大量阅读来补充。

  • 标签: 初中 英语教学 扩展性阅读 创造能力 课外读物
  • 简介:本研究中对GH4169高温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进行了400℃~600℃范围内的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其中对GH4169环形锻件进行了室温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结果表明,在400℃~600℃范围内,温度对GH4169高温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能的影响很小,随温度上升,裂纹扩展速率稍有加快;优质成分对GH4169高温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能几乎没有影响,在相同温度下,YZGH4169与GH4169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几乎一样;材料品种对YSGH4169高温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能有一定影响,YSGH4169锻件比棒材的疲劳裂纹扩展能要好一些.

  • 标签: 高温合金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GH4169合金 棒材 环形锻件 性能
  • 简介:日汉口译研究是翻译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子学科。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一次更加全面的梳理汇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包括欧美、日本、台湾在内的口译研究前沿动态进行了介绍,之后从论文、教材、项目课题等方面总结了自2009年至2015年间国内日汉口译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可以说,近五年来,虽然日汉口译研究发展较快,在教材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设、语料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对研究热点的关注不够、论文发展的质量失衡以及译学架构十分薄弱的问题,日汉口译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 标签: 日汉口译研究 前沿动态 观察与思考 译学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