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产妇采用腹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和改良腹横切下段剖宫产的分娩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32人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切口下段剖宫产进行分娩,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腹横切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娩出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并发症,并记录新生儿的相关指标。结果经过对比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分娩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也明显少于对照患者,观察组的新生儿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产妇采用改良腹横切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分娩,效果明显优于腹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式纵切口 改良腹式横切口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应用改良腹横切和纵切口子宫下段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采用剖宫产的患者10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实施改良腹横切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改良腹式横切口 纵切口子宫下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腹壁纵横切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择取94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原剖宫产切口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纵切口组(共有47例)以及横切组(共有47例),分析比较原切口方式的选择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结果腹壁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负面影响较腹壁横切要小,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选择腹壁纵切口对再次行剖宫产手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能够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剖宫产 腹壁纵切口 腹壁横切口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纵切口子宫下段及横切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2月行宫产的产妇共 90例,随机分为 A、 B两组各 45例,前者予以横切腹膜外剖宫产,后者予以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B组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82.5±11.6) ml、( 22.2±3.8) min、( 6.5±2.2) d,明显优于 A组的( 111.2±9.8) ml、( 35.7±5.6) min、( 9.6±3.3) d; Apgar评分≥ 7分新生儿占 93.3%,明显高于 A组的 77.8%;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疗效更加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和运用。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 子宫下段剖宫产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腹壁纵切口横切对再次剖宫产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产妇98例,按照产妇首次剖宫产切口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所有产妇按照首次剖宫产分娩切口切口,即对照组采用腹壁横切手术,观察组采用腹壁纵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产妇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的进腹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率为3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壁纵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粘连程度低,有助于减少再次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对于可能再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建议首次剖宫产选择腹壁纵切口

  • 标签: 剖宫产 纵切口 横切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992例剖宫产病例,其中13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比例1.3%。结果孕妇体型肥胖、妊娠合并贫血、术后进食不佳、产程延长、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次数多、破膜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造成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及感染。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在孕期注意预防肥胖,术前积极纠正贫血,产程观察过程中阴检查及肛查不要过于频繁,胎膜早破要及时处理,手术操作轻巧、准确,尽量减少组织挫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围期静滴抗生素,术后加强营养,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

  • 标签: 剖宫产 横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在产科剖宫产用改良横切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妇产科待产产妇中随机抽取64例,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32例,选择传统子宫下段经腹剖宫产的手术方式,一组为对照组32例,手术方式为改良横切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两组手术的质量、术后产妇及新生儿的状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所用手术时间,采用改良横切剖宫产要比传统出血要少;娩出时间也是改良横切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新生儿评分较高。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横切子宫下段剖宫产能够显著提高手术质量及效率,对产妇身体损伤相对较小,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弱,是一种可推荐的临床剖宫产运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改良横切口 剖宫产术 产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壁横切与纵切口对接受二次剖宫产手术产妇产生的影响。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72例,所有产妇均行二次剖宫产,将首次接受剖宫产时选择横切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纵切口作为观察组,所有产妇均按照原切口进行二次剖宫产手术;重点就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等基本情况进行对比考察。结果从手术基本情况看,观察组产妇无论是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或是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看,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56%)显著小于对照组(11.11%);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剖宫产手术应首选纵切口,不仅能够大大减轻术后产妇发生盆腔黏连的可能,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产妇的出血量,加快胎儿的娩出,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对于保证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推行。

  • 标签: 腹壁横切口 纵切口 二次剖宫手术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壁横切剖宫产临床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0月份到2012年12月份收治的40例需要进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2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的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分娩,实验组则采用新式腹壁横切剖宫产进行分娩,对两组产妇剖宫产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实验组产妇经手术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新式腹壁横切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切口愈合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 产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撕裂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3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切口裂伤的相关因素。结果子宫下段横切撕裂占同期剖宫产数6.48%,第二产程延长、胎先露≥+3cm枕后位,瘢痕子宫,胎儿体重>4000g麻醉效果差,发生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结论产程、胎方位、胎先露、瘢痕子宫、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有关。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横切口 撕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剖宫产腹壁横切与竖切口二次剖宫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展开二次剖宫产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腹壁竖切口实施二次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60例),与选择腹壁横切进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为观察组(60例),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为(12.24±1.92)min、手术时间(45.89±3.52)min,平均通气时间(2.22±1.05)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胎儿娩出时间(8.17±3.86)min、手术时间(35.32±8.08)min,平均通气时间(1.02±0.98)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产妇的盆腔粘连观察组发生33例,占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盆腔粘连发生率12例,占20%,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比较分析,腹壁横切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较长,且盆腔粘连发生率较高,二次剖宫产切口横切好,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腹壁横切口 二次剖宫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可行性及推广价值。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20例,采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结果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通过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均成功治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具有创、安全、术后恢复快、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阴式手术 病灶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方法、优点。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剖宫产100例设为观察组。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皮内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剖宫产1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切口愈合情况、皮肤缝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的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切口愈合均美观,呈线型,未发生脂肪液化,但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住院天数多。结论观察组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皮肤缝合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方法。

  • 标签: 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 下腹部横切口 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