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1985年至2007年期间,全世界至少有12项有关胃癌围期辅助化疗和放疗的临床试验未能证明其疗效。对于手术可切除的胃癌,包括化疗和放射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未能获得普遍认可。因此这一时期无论胃癌分期早晚,治疗手段基本上是手术切除。直到跨世纪阶段,这种状况才发生了较大变化。

  • 标签: 辅助化疗 临床试验 其他治疗方法 单纯手术组 术前化疗 曲妥珠单抗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对细胞减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后的腹膜癌患者进行规范围期护理。方法对33例腹膜癌患者的围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的具体内容、围期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规范。结果规范的护理减少了围期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腹腔化疗管路的改进。结论针对细胞减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的患者进行规范的围期护理,能够减少围期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腹膜癌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围术期护理
  • 简介:全肘关节置换(totalelbowarthroplasty,TEA)早期主要应用于关节破坏和关节退行性改变,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肱骨远端关节面粉碎骨折的老年患者,其目的是提供一个稳定、无痛、功能良好的肘关节。但全肘置换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手术,有其特殊的手术指征,需要有经验的手术医生进行操作,如果经验不足,将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即使手术技术已非常成熟,但现在在手术适应证、假体选择、手术入路、内外髁是否保留以及尺神经的,

  • 标签: 肘关节 肱骨骨折 肘关节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简介:胰十二指肠切除是目前治疗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式。手术切除包括胰腺病变部分、部分胃及十二指肠、部分空肠、胆囊和胆总管在内的器官组织,而后再将胰腺、胆总管和胃与空肠吻合重建。决定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胰肠吻合。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胰肠吻合式也经过不断改良,各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相继出现,特点分明。该文就胰肠吻合的历史变迁、各种式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腺肿瘤 壶腹部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下肢长度的平衡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02例,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30-68岁,平均(55±5)岁。股骨头坏死54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CroweⅠ、Ⅱ型)32例,原发性骨关节炎6例,类风湿关节炎6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术前Harris评分20-66分,平均(43.8±10.7)分。术前双下肢长度差异0.4-2.3cm,患肢短缩〈2cm70例,短缩≥2cm32例,平均短缩(1.5±0.5)cm。术前通过直接测量及影像学测量评估患者双下肢长度,模板测量预估假体型号及假体安放位置,中通过测量大转子尖与股骨头中心在股骨长轴线上的垂直距离,关节复位后用手触摸坐骨结节与小转子尖的位置关系,保证双下肢间隙与身体纵轴平行的情况下,用手触摸双侧胫骨结节看是否在同一垂直面等多种综合方法确定肢体长度。结果术后98例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7.6±7.6)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80-94分,平均(88±3.3)分,术后双下肢等长38例,患肢缩短20例,延长40例,双下肢不等长范围0.1-0.4cm,平均0.2cm。结论翔实的术前测量评估和精细的中再评估等综合调整肢体长度的方法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肢体长度平衡。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 下肢 髋脱位 先天性
  • 简介:脊柱外科手术是治疗脊柱畸形、椎管狭窄、脊髓肿瘤以及脊椎结构不稳等各种脊柱脊髓病变的手术方法。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不断发展,多数的脊柱手术都以内固定辅助的植骨融合来完成。手术操作中,通常需要对患者的脊柱施加某些作用力,如加压、撑开、牵拉。

  • 标签: 脊髓损伤 术中并发症 诱发电位 监测 手术中 脊柱
  • 简介:目的探讨隧道式吻合法在食管癌根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左开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吻合2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食管胃重建以手工吻合65例,机械吻合98例,隧道式吻合50例。比较分析3组的吻合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法最低(P〈0.05)。结论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法可显著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胃吻合法 隧道式吻合法 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瘘
  • 简介:者简介李威,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在普通外科领域有一定造诣,尤擅于腹部外科,胃肠道肿瘤及肝胆系统肿瘤等专业临床治疗及研究Qi学术任职: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全腹腔镜 广东省医学会 汕头大学医学院 胃肠道肿瘤 外科领域
  • 简介:1病例资料1.1患者基本资料男,69岁,H:170cm,W:69kg。因"进展期贲门癌化疗后3周"入院。术前行"紫杉醇+表柔比星"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后评估:PR。入院查CEA、CA199、AFP均正常。术前诊断:进展期贲门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分期:ycT3N1M0。1.2术前影像资料见图1、图2。

  • 标签: 近端胃癌根治术 空肠间置 胃生理功能保存 手术视频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外翻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GIST接受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的2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胃GIST外翻切除(laparoscopictransgastrictumor-evertingresection,LTTR)组8例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laparoscopicwedgeresection,LWR)组19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标本切缘、切除正常胃组织面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随访情况。结果中LTTR组的手术时间较LWR延长[(70±9)分钟vs.(56±8)分钟,P〈0.001]。LTTR组出血量与LW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9±12)mlvs.(38±14)ml,P=0.942]。LTTR组的正常胃组织切除面积明显少于LWR组[(33.0±5.6)cm~2vs.(119.3±41.6)cm~2,P〈0.001]。术后两组均无胃出血、胃穿孔、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无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发生。术后两组肛门排气时间[(2.4±0.5)天vs.(2.3±0.5)天,P=0.842]、进食半流时间[(3.5±0.5)天vs.(3.0±0.8)天,P=0.07]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4~31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患者死亡。结论腹腔镜胃肿瘤外翻切除可以安全有效地运用于无黏膜溃疡改变的胃GIST患者,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胃壁组织,能有效减少胃腔狭窄、梗阻发生率,是腹腔镜胃楔形切除的有效补充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胃肠间质瘤 外翻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中影响保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保肛的相关因素并比较39例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4.521,P=0.033)、肿瘤距肛缘的距离(t=36.131,P〈0.001)、肿瘤直径(t=7.235,P=0.007)、局部浸润深度(χ-2=17.531,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χ-2=4.366,P=0.037)是影响保肛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47.59,95%CI2.262-1001.326,P=0.013)、肿瘤距肛缘的距离(OR539.28,95%CI15.165-19177.534,P=0.001)、局部浸润深度(OR0.005,95%CI0.000-0.124,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OR0.019,95%CI0.001-0.601,P=0.024)是影响保肛的关键因素。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后对比治疗前:肿瘤直径缩小(P〈0.001)、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增大(P〈0.001)、局部浸润深度降低(P〈0.001)、淋巴结阳性率下降(P=0.020)。结论性别、肿瘤距肛缘的距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是否行新辅助治疗是影响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因素。新辅助治疗能够使肿瘤降期,提高保肛率。

  • 标签: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保肛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消融对早期喉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滨海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采用鼻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的12例早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无需行气管切开,出血3-8ml。术后4-7d出院。随访1-3年未见复发。结论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早期喉鳞状细胞癌操作简便,安全、微创。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内镜 喉鳞状细胞癌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下胸腺切除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常规胸腔镜手术的41例患者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胸管引流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组与常规胸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是(79.3±20.7)min、(82.6±31.5)min,胸管引流时间分别是(1.5±0.7)d、(1.2±0.9)d,胸管引流量分别是(138.2±26.5)ml、(150.6±38.2)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7.5±2.6)d、(8.2±3.1)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气胸辅助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次,较常规胸腔镜手术组的12例次显著减少(P〈0.05);合并肌无力的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是可行有效的,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 人工气胸 纵隔肿瘤
  • 简介: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是指使用内镜通过在胃、阴道、直肠、膀胱等空腔脏器壁上形成人造穿孔后进入体腔完成相应的诊断或治疗的技术。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naturalorificespecimenextraction,NOSE)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是将传统腹腔镜肿瘤根治手术与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技术相结合。

  • 标签: 传统腹腔镜 结直肠癌手术 ORIFICE 乙状结肠癌 根治术 空腔脏器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epiduralspinalcordcompression,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解放军307医院骨科接受后路减压内固定的胸椎MESCC患者72例。收集每例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cooperativeoncologygroup,ECOG)评分、Tokuhashi评分(包括原发肿瘤特点、术前卡氏评分、内脏转移、脊柱外骨转移、脊柱转移瘤数目和Frankel分级)、确诊原发肿瘤和脊柱转移的间隔期、运动障碍出现的时间、受累椎体分布、连续性、病理性骨折、术后行走状态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数据。运用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各暴露因素组的生存状况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胸椎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结果随访结束时,72例中62例死亡,10例仍存活,中位生存期7.45(0.3~91.9)个月。5例(7%)术后1个月内死亡,47例(65%)术后1年内死亡,55例(76%)术后2年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术前ECOG评分〈2分、Tokuhashi评分〉8分、确诊原发肿瘤和脊柱转移的间隔期〈24个月、术后可行走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MESCC患者生存期均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okuhashi评分、年龄、和术后行走能力是影响MESCC减压内固定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okuhashi评分能很好地反映MESCC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同时年龄、术后行走能力也是影响胸椎转移瘤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骨肿瘤 胸椎 脊髓压迫症 减压术 外科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即时阴道超声检查对降低肌瘤残留率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敦煌市医院收治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97例,其中50例于肌瘤剔除后行即时阴道超声检查(实验组),另47例未行即时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观察肌瘤残留、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子宫肌瘤复发率。结果实验组中发现11例有肌瘤残留,均为肌壁间肌瘤。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子宫肌瘤复发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中使用阴道超声探查能及时发现残留肌瘤,减少术后肌瘤复发率。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道超声 术后残留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布氏杆菌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7例腰椎布氏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4~77岁,平均55岁。病程3~18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功能评分以及X线片、MRI影像学观察,评估该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复发病例,术前及术后3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8.6±0.4)分、(3.4±0.7)分、(2.1±0.2)分、(1.7±0.4)分,JOA评分分别为(7.4±0.4)分、(11.2±0.6)分、(14.4±0.2)分、(15.2±0.4)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布氏杆菌可有效清除病灶、改善脊柱功能,达到满意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 布氏杆菌 病灶清除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17例资料完整的14岁以下儿童创伤后肘僵硬患者施行了肘关节松解疗效,探索肘关节松解对于儿童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适应证、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21例14岁以下儿童创伤后肘僵硬患者施行了肘关节松解,1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术前伸肘受限平均42.6°(0-80)°;屈肘平均74.1°(30-110)°,屈伸活动度平均31.4°(0-85)°。前臂旋转均没有受限。术前Mayo评分平均59.7(55-75)分。松解手术距伤后或首次术后平均18.4(8-44)个月。手术时采用臂丛阻滞麻醉,并留置臂丛阻滞的导管作术后镇痛使用。手术主要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尽量完整切除前后方关节囊,切除影响活动的异位骨化,尽量保留外侧尺骨副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前束,以保持肘关节的稳定性。如中松解完成后,肘部有不稳定或半脱位趋势,则使用铰链式可活动外固定架。术后第1天即开始被动练习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结果平均随访25.1(7-41)个月。最终随访时,患肢肘关节伸直受限平均为16.5°(0-40)°,肘关节屈曲平均为115.3°(60-130)°;肘关节屈曲活动度平均为98.8°(20-120)°,较术前平均改善67.4°。前臂旋转活动基本同健侧。MayoElbowPerformanceScore(MEPS)评分平均为87.5(55-95)分,根据≥9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可及〈60分为差,本组17例,优10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肘关节松解能够对儿童肘关节创伤后僵硬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肘关节 关节囊松解 肱骨骨折
  • 简介:目的评价椎体入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髓核摘除(percutaneousendoscopiccervicaldiscectomy,PECD)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我科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例,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24-68岁,平均(44.5±12.4)岁。突出节段:C(3-4)节段1例,C(4-5)节段3例,C(5-6)节段4例,C(6-7)节段1例。行椎体入路PECD,于血管鞘和气管食管鞘之间进行椎体穿刺,置镜鞘于椎体内,镜下磨钻建立骨性通道,经皮内镜直视下去除突出的髓核,减压脊髓或神经根。记录手术时间、中髓核组织摘除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记录颈部和上肢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术后随访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颈椎CT以及MRI检查。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35min,平均(81.5±23.4)min,髓核组织摘除量0.3-0.8g,平均(0.5±0.2)g。1例术后发生了四肢的肌力减退,2例出现了钻孔椎体的塌陷。术前VAS评分为(75±10)分,术后1天(32±4)分,术后1周(22±3)分,术后1个月(19±2)分,术后3个月(16±2)分,术后6个月(8±2)分。术后1天时VAS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与手术后1天比较进一步下降,6个月随访时,9例椎体骨隧道愈合。结论椎体入路PECD是可行和安全的。作为PECD一个补充的手术入路,该手术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椎间盘移位 颈椎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 简介:目前,对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手术,尽管在淋巴结清扫范围、血管脉络化层面、网膜囊剥离、消化道重建等诸多方面存在争议。以D2为基础的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作为标准式已被广泛接受。进展期远端胃癌为各部胃癌中最常见者,因此D2或D2+根治性远端胃切除为最常见的胃癌根治式。

  • 标签: 根治性手术 远端胃切除 胃下部癌 吻合术 进展期胃癌 淋巴结清扫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