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现行立法没有明确"消费者"的法律概念,学术界对该概念探讨也未形成统一观点。消费目的、消费主体及消费方式一直是主要争论点,为司法人员准确判定消费者的法律范畴带来困惑。文章根据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对消费者法律范畴的判定提出了客观的、可以衡量的三个核心要素,即消费客体具有商品的价值属性、消费客体被终结性消费、消费主体个人化,以利于及时、有效、合理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 标签: 消费者 消费目的 生活消费
  • 简介:法律意义上探讨分配正义范畴的起源、所指涉的基本问题、主要特征、基本功能及实现途径,解读法律意义上的分配正义范畴的涵义,得出以下结论:法律意义上的分配正义是伦理学意义上、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分配正义的法制化。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当时政治经济生活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资源的分配对象、分配主体、分配标准、分配方式等;具有阶级性与强制性、具体性与可操作性、立法理念的相对稳定性等特征;能够起到比较合理地安排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规制分配主体的权利,引导人们的具体行为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往往依靠国家机关的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实施。

  • 标签: 法律意义 分配正义 范畴 特征 功能
  • 简介: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律规制是我国政府法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为了既科学又务实地将政府公共服务纳入法治轨道,当务之急首先应当确立政府公共服务法律建构的范畴,这一环节是其他后续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公共服务法律建构的范畴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建构的范畴、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范畴、政府公共服务主体建构的范畴、政府公共服务对象建构的范畴

  • 标签: 政府公共服务 法律建构 基本范畴
  • 简介:先秦常见的"信物"有载书、傅别、书契、质剂、符节、玺印、玉、质等,这些器物的运用实践形成了相应的法制。对这些器物与法制的考察表明,作为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范畴的"信"的原初内涵,可从"事实之维"与"规范之维"两个向度认识,基础性义项分别对应于"真实"与"合作",前者重在法律关系的真实,后者重在合作型法律关系的达成与维系。在"信"的器物与法制实践中,注重客观要件的形式主义特质明显。重视"合作型法律关系"是中国法律传统或固有法文化的一个特征。

  • 标签: 诚信 合作 法文化 法律价值
  • 简介:鉴于金融资产证券化对基础资产质量的要求,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应缓行。笔者还从金融学、经济学、法学三种学科的角度分析,论证了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实质。

  • 标签: 金融资产 资产证券化 转换方式 衍生方式
  • 简介:在目前我国不少权威性民法学理论著作中,民事法律行为颇受非议,或干脆被废止不用。罗马法体系中由于民法地位显赫,以致民法与罗马法同义、与法学同称,在《德国民法典》中创造发明并直接使用法律行为概念,有其历史缘由与合理性。而在我国,民事法律行为业已成为法律行为在民商法领域中的重要类型化成果,不应当将其恢复到德日民法中的法律行为并与我国法理学中的法律行为概念相混淆,似应在坚守民事法律行为成果及其科学特色的基础上,对其来源于前苏联民法理论学术争议中的“法律行为必须合法”的这一不合理因素进行剔除,并使之改进发展为更加科学合理且具中国民商法理论特色的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 标签: 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
  • 简介:税收法律行为是税收行为的下位概念,对这一类行为的考察有助于类型化视角下的财税行为研究。税收法律行为包括传统法律行为制度的三要素:意思表示、法律效果和主体行为,但其内涵需体现税收法律行为的特性。税收法律行为价值的提炼需坚持税法价值一般性和自身价值特殊性的统筹,在此基础上建构层次有别、位阶鲜明的立体式价值体系,其中人本主义是价值体系的核心。对税收法律行为范畴的界定需以其价值取向为指引,通过对其内部代表性要素的梳理,确定“对等性”为界定的一般性判断标准。

  • 标签: 税收法律行为 税法价值 人本主义 范畴界定 对等性标准
  • 简介:摘要:检察语境是法律监督应用的代表性“领域”。在国家治理的视野中,检察机关要主动对法律监督进行优化,要具备对法律监督科学、理想的认识,理清法律监督体系优化的核心逻辑,进而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去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提高自身监督能力,以加速推动我国法律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提升的进程,使法律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根植于此,本文主要阐述检察语境下法律监督的范畴,探究我国目前法律监督体系中存在的监督范围与监管效果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低提出大力拓展法律监督范围、全力凝聚监督力量的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 标签: 检察 法律监督 监督范畴 监督效果
  • 简介:会计学范畴可划分为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和影响范畴。从这三个方面分别界定和明确不同会计学范畴的内涵与边界,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与管理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还有利于拓展会计视野、提升会计学的地位与作用。

  • 标签: 会计学 理论范畴 应用范畴 影响范畴
  • 简介: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研究对翻译的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词汇进行再范畴化的过程。本文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角度出发,探讨汉语基本范畴词汇翻译的不同范畴间的转换,以及同级、越级的处理问题,从而为翻译实践活动中词汇转换提供更具操作性的翻译策略,旨在为汉语范畴词汇的翻译再范畴化提供新视角,深化对翻译本体的认识。

  • 标签: 基本层次范畴 汉语基本范畴词汇 翻译 再范畴化
  • 简介:<正>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地、大量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从考试中的选择答题到挑选商品;从选择职业到确立人生道路;从选择朋友、恋人到起用人才;甚至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各种大政方针的制订,这些活动中无不包含着选择。选择活动是人的一项重要活

  • 标签: 选择能力 社会生活 社会条件 决定作用 行为方式 选择行为
  • 简介:我们在西方最高理论的语境和视点的观照下,来考察中国文化中的崇高现象及相关论述就会发现: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的“大”与西方美学范畴里的崇高是相通的、一致的,按照西方美学家对崇高的分类,中国的“大”主要属于数量的崇高或象征型的崇高,即一种静态的、观照的崇高。而在中国早期的神话中却充满了抗争的,力量的或实践的崇高。另外,中国的阳刚美及其壮美感同西方的崇高美及其崇高感在审美心理上也有重合及相通相似之处。

  • 标签: 崇高 中国文化 西方美学 阳刚美 崇高美 崇高感
  • 简介: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到范畴方法──建立科技编辑范畴方法的启示许淳熙科技编辑范畴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范畴的方法论意义为基础,在大量编辑实践中直接总结出的一种科学方法。自华中理工大学钱文霖编审于1987年提出该方法以来,现已先后对“有序、...

  • 标签: 范畴方法 科技编辑 方法论意义 一般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检序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涉及量词的范畴化及其促动因素的三篇文章进行评析。前两篇文章为同一作者所写,第一篇文章从具体的量词“副”出发,旨在探究“副”范畴中心的确定及其近距扩展和远距扩展,主要论述了范畴化的过程,第二篇文章旨在对量词做一个概括化的研究,对促动原因阐述较完善,第三篇关于隐喻词语的研究分类较细致。本文旨在对三篇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做简单的分析,试图深入了解范畴化在汉语当中的应用,如果原文能更多的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必要时加入其他语言或者民族方言的例子进行探讨则会更佳。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涉及量词的范畴化及其促动因素的三篇文章进行评析。前两篇文章为同一作者所写,第一篇文章从具体的量词“副”出发,旨在探究“副”范畴中心的确定及其近距扩展和远距扩展,主要论述了范畴化的过程,第二篇文章旨在对量词做一个概括化的研究,对促动原因阐述较完善,第三篇关于隐喻词语的研究分类较细致。本文旨在对三篇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做简单的分析,试图深入了解范畴化在汉语当中的应用,如果原文能更多的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必要时加入其他语言或者民族方言的例子进行探讨则会更佳。

  • 标签:
  • 简介:“向里用力”、“尚情无我”、“乐天知命”、“团体精神”是现代新儒家人物梁漱溟(1893-1988)的四大基本伦理范畴。“向里用力”指个人以反躬自省的方式来寻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尚情无我”指个人以感情为重进行人际交往而不斤斤计较自身得失。“乐天知命”指个人以无忧无虑的精神状态对待生活并按客观规律而行动。“团体精神”指个人在集体生活下所必备的关于“公共观念”、“纪律习惯”、“法治精神”、“组织能力”等公德意识。梁漱溟不仅从文化学的角度肯定了儒家伦理的巨大价值,而且为儒家伦理现代化确立了“继承”与“发展”的两大主线,同时对中国文化步入核心层并进行精神蜕变这一客观历史过程做出了首次回应。

  • 标签: 梁漱溟 现代新儒家 伦理 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