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范畴化及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量词范畴化及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评析

张慧娟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主要对涉及量词的范畴化及其促动因素的三篇文章进行评析。前两篇文章为同一作者所写,第一篇文章从具体的量词“副”出发,旨在探究“副”范畴中心的确定及其近距扩展和远距扩展,主要论述了范畴化的过程,第二篇文章旨在对量词做一个概括化的研究,对促动原因阐述较完善,第三篇关于隐喻词语的研究分类较细致。本文旨在对三篇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做简单的分析,试图深入了解范畴化在汉语当中的应用,如果原文能更多的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必要时加入其他语言或者民族方言的例子进行探讨则会更佳。

关键字:范畴化;量词;隐喻词汇

1.引言

量词和隐喻词汇是范畴化研究中的重要分类,作者旨在对《从范畴化的过程看量词“副”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以及《-心-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这三篇文章进行简要地评析。三篇文章主要涉及范畴化的应用,其中前两篇是同一作者宗守云所写,它论述了量词的范畴化,内容主要涉及量词范畴化的动因和途径,还有具体的量词“副”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量词的范畴化功能,就是量词对名词的范畴化功能。宗守云一直在从事关于汉语量词范畴化的研究,他在论述了具体的量词“副”的基础上,试图揭示量词范畴化的普遍规律,从而促进量词的整体性研究。在《从范畴化的过程看量词“副”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一文中,作者首先阐述了“副”的语义性质,即表示相配。在“副”范畴中,同质两体相配之物是范畴中心,这是“副”对名词性成分最基本的选择。如果“副”所选择的名词性成分离开了范畴中心,但仍然具有两体相配的性质,就是近距扩展;不具有两体相配的性质,就是远距扩展。然后从客体相配引入到主体相配。文章最后列举了“副”范畴化过程的历时依据和类型学依据。

在第二篇文章《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中,作者宗守云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以促进量词的整体性研究。与前文观点一致,量词的范畴化是从中心成员开始,通过一定的途径扩展到边缘成员,范畴扩展的途径主要有绝对扩展途径和相对扩展途径,量词的功能主要是将名词归类,量词的范畴化不是任意的,结合汉语的实际情况,量词范畴化的动因主要有:隐喻、转喻、图式转换和规约意向。

第三篇文章《-心-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前人研究中关于隐喻的定义和分类,然后以莱考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为依据,把“心”的隐喻分为实体、空间、容器及其它四个认知域,并且运用英、汉语料,对“心”语词的语义拓展及“心”词语的范畴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心”语词意义产生和拓展的理据。在心为实体的范畴化中,作者又进一步划分了心为固态、气态和液态,在心为空间的范畴化中,又进一步分为了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一维空间;在心为容器的范畴化中,深入探讨了由容器内部映射而产生的“心”的词语,由容器外部映射所产生的“心”的词语和由“容器--内容”意象图式构成的“心”的词语。

2.要点评析

前两篇文章中,作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利用范畴化理论来解释量词对名词的选择是一个创新之处。首先,在《从范畴化过程看量词“副”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一文中,作者关于范畴中心的论述与原型范畴理论基本一致。《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类典型》一书中对原型范畴理论做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原型范畴理论与传统的范畴理论不同,它不是二分的,范畴中成员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原型范畴中往往有一个范畴中心,也就是基础层范畴,这是由它的使用特征所决定的。由基础型范畴向外逐渐扩展延伸,而且范畴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没有清晰的界限。作者将该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他提到:一方面,这些名词性成分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的居于范畴中心,有的处于边缘地带,另一方面,这些成分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范畴中心到范畴的边缘成员,可以形成一个连锁性链条。他们之间是通过一定的共同特征联系的。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范畴中心的确定,因为这个界限有时候不是清晰的。本文一个优势就是从交际、性质、语言发展以及语言研究等多个角度阐述了范畴中心确定的依据,课本中前两方面提到的较多,该文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确定范畴中心的原因。另一个优点是作者对“副”范畴的中心扩展做了详细的论述,近距扩展和远距扩展中又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对促动因素做了分析。“副”用于同质两体相配的部件,扩展的促动因素是转喻,它是功能部件代表整体的转喻性扩展,而异质两体相配是范畴扩展的结果,其促动因素是隐喻,这一点笔者不是非常赞同,莱克夫和特纳指出:“隐喻不是一种语言表达式,而是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隐喻可以进一步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概念隐喻。在《从范畴化过程看量词“副”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到由于异质两体相配之物和同质两体相配之物具有组成数量上的相似性,所以归结其原因为隐喻还不是很准确,笔者认为原因可以更准确的解释为从同质两体之物这一概念域映射到异质两体相配之物的概念域,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相似。后来该作者又提到远距扩展,其中的两体相配到多体相配,又从客观相配引申到主体相配,“副”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在逐渐远离范畴的中心成员,范畴的边缘成员有些已经失去了严格意义上的相配意义,也就是说他们已经逐渐丢失或者已经失去了范畴中心的某些特征,这其中的促动因素还主要是转喻和隐喻。第三个优势在于作者对“副”范畴化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类型学的角度分别寻找了依据,从其对名词化成分选择的历史发展历程印证该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样,宗守云在他的第二篇文章《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一文中,提到汉语量词出现的原因是语言接触,这也涉及到了一些民族语言和历史性的因素在其中。

第二篇文章《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与第一篇文章是同一作者所写,两篇文章都是论述量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重合性。但是第二篇旨在找到量词与名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对量词的范畴化做一个整体性的研究。范畴扩展的绝对途径之一是从母体物名词到相近物名词,第一篇文章中量词“副”的范畴化过程是从母体物名词到相近物名词,量词“副”的母体物是反映同质两体相配之物的名词,它很自然地扩展到反映异质两体相配之物的名词,这也是说从范畴中心或者基础层向外扩展,本文论述的绝对途径之二是从实在物名词到印记物名词,即由实到虚,与第一篇当中阐述的由客体相配到主体相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第三条途径是在第二个途径的基础上延伸到了时间上,但是笔者认为汉语中这类代表时间物名词的量词较少,只限于某些名词使用。第一篇文章当中主要提到的量词范畴化的动因是隐喻和转喻,该文的一个优势在于结合了汉语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的理论研究,补充了另外两个量词范畴化的动因,即图式转换和规约意向。关于隐喻,作者只介绍了它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其中包括多个隐喻的促动,如果多加一些关于隐喻理论的解释会让论述更加完善。在图式转换这个促动因素里,作者介绍了隐喻和图式之间的关系还有图式和图式之间的关系,在后者当中,作者更多的是利用的汉语量词中最常见的图式转换的例子还有日语中的例子,同时图式和图式之间的转换也导致大量的多义现象,文章应该在此基础上,列举一些民族语言如汉藏语方言当中关于量词的介绍或者其他语言中量词的例子,会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最后一个动因是规约意象,规约意象可以用来解释一名多量现象,还可以解释量词范畴的扩展,意象与人的认知以及看待事物的视角都有关系,这是解释量词范畴化的一个创新的地方。

第三篇文章《-心-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主要利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对“心”隐喻的范畴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引言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较详细阐述了隐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不同的学者对它的论述,也让读者对隐喻理论的发展有了较详细地认识。认知范式中认为隐喻是通过具体的事物使抽象的经验概念化的一种手段,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在本文当中,从范畴化的角度,作者将“心”的隐喻划分为实体、空间、容器以及其他四个认知域,然后第一个认知域又细分为心为固态、心为液态和心为气态,笔者认为这样细分有些简单化了,作者列举了很多中英文的例子来解释每一个小的认知域,但是不足之处是没有更多的结合隐喻的理论去分析和探讨。同样,在“心为空间的范畴化”一节中,作者分别从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一维空间上列举了具体的例子,如果能够利用隐喻的理论并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适当的阐释会让文章更加深入。由于理论分析上的缺乏,导致结尾的结论部分也不是很充分,但是作者注意到了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会受到认知、地域、宗教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又结合中西方的不同民族文化对“心”词语所蕴含的隐喻意义进行合理的分析。

3.总结

前两篇文章将原型范畴化理论应用到名词和量词的探讨中,指出名词性成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的处于中心地位,有的则处于边缘地带,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范畴中心的确定进行探讨。在“副”范畴中心的确定上,笔者认为异质两体相配的促动因素准确的说应是从同质两体之物这一概念域映射到异质两体相配之物的概念域,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相似。第二篇文章则结合了汉语的实际情况和和国内外的研究,补充了量词范畴化的其他两个动因,即图式转换和规约意向。关于“心”隐喻词语的范畴化,作者举了很多的例子,论述了认知、地域、宗教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缺乏相关的隐喻理论进一步阐释。

参考文献:

[1]宗守云,《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

[2]宗守云,《从范畴化过程看量词“副”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北京,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

[3]齐振海,《-心-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北京,外语研究,2004年;

[4]蓝纯,《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类典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6]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7]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