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共价交联固定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戊二醛的双功能团醛基能够分别与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和分子中的氨基发生亲和加成,使得共价交联法固定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不易于脱落。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25℃、0.02g/mL的壳聚糖乙酸溶液,4%(体积分数)的戊二醛,50μL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交联1h,吸附15h,固定化的环化活回收率最高能达到94.5%,比活最高为39.7U/g。以玉米淀粉水解液为糖基供体,固定化环糊精葡萄糖转移催化甜菊糖的转葡萄糖基反应中,定化的最适催化温度提高5℃,最适催化pH不变,在非最适pH时甜菊糖的转化率提高5%-8%,5h时热稳定性增强10%。

  • 标签: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壳聚糖 戊二醛 固定化 甜菊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石首市城区私立幼儿园2012年春季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状况。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884例学龄前儿童血常规和肝功能。用光学显微晶镜对贫血儿童的血涂片进行检查;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者于排除其他传染性疾病一周后空腹重采血样复查肝功能。结果贫血儿童42例,贫血率2.23%,均为轻度,贫血儿童血涂片以小细胞低色素为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2例,为药物所致,异常率0.11%。结论我市城区私立幼儿园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低,无明显肝细胞受损情况,健康状况优良。

  • 标签: 石首市学龄前儿童 血红蛋白 贫血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异常率 健康 优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酰胺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相关国内文献进行复习、分析、归纳和整理。结论对目前酰胺在临床上多方面的应用有了一个较清楚全面的了解,有助于临床应用时的选择和参考。

  • 标签: 烟酰胺 生化功能 药理 临床应用
  • 简介:以阿蒂擎天凤梨乙烯处理和不处理的植株为材料建立的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中,筛选到的一个被乙烯诱导并与已知植物谷胱甘肽-S-转移(GST)同源的cDNA片段,通过RACE技术得到该基因的全长e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可能属于thioredoxin-1ikesuperfamily和GSTC_familysuperfamily两个超家族中的成员。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的表达量在乙烯处理后先会在1h显著升高,然后随时间逐步降低,说明乙烯作为一种逆境胁迫相关激素,可在短时间内诱导凤梨中GST的表达。推测其在受到外源乙烯信号诱导后,一方面可能参与了植物体内的解毒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参与了花青素的合成调控和运输。本实验中的GST作为观赏凤梨中一个新发现的GSTs家族成员,对于研究热带花卉中GSTs家族的特点和提高其抗逆性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标签: 谷胱甘肽-S-转移酶 阿蒂擎天凤梨 乙烯 表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碱性磷酸(ALP)的活性水平在死胎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法测定100例正常孕妇晚孕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和100例妊娠至晚孕死胎孕妇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血清中ALP明显高于死胎孕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P是孕期妇女很好的监测指标,检测血清ALP在正常孕妇中的活性水平,可以为妇女和胎儿的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也是动态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

  • 标签: 孕妇 碱性磷酸酶 死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妊娠晚期(37周-39周)血清碱性磷酸(ALP)增高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正常晚期妊娠孕妇(37周-39周),对照组为未孕女性(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均正常,无既往肝肾疾病、无高血压及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碱性磷酸检测采用动力学比色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SV19.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孕妇组(168.93±51.423U/L)的血清ALP明显高于对照组(73.42±16.485U/L),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孕妇妊娠晚期(37周-39周)血清碱性磷酸(ALP)明显升高,并高于正常参考范围(35-100U/L);检测并确定不同周期孕妇的参考区间,为规避医疗风险,尤其对优生优育起到良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孕妇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方法2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给患者采用唑来磷酸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骨转移疼痛有效率85.70%(12/14)明显高于对照组64.30%(9/1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化疗唑来磷酸 肺癌 骨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M1及T1基因(GSTMI/GSTFl)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病例组365例,对照组372例),运用多重聚合链反应检测先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GSTM1/GSTT1基因型:并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先心病发病风险影响因素关联强度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GSTM1/GSTI'I基因多态性及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孕前体质量指数、教育程度、定期产检以及怀孕知情时间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O.05)。GSTM1/GSTT1基因缺失与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OR=1.56,P=0.049;OR=1.73,P=0.036)。经logistic回归分析,GSTM1(-)/GSTT1(-)基因型和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以及孕前高体质量指数是先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定期产检以及摄人充足的叶酸是先心病的保护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与GSTM1(-)/GSTFl(-)基因型之间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与母亲围孕期不吸烟且GSTM1/T1基因未缺失的研究对象相比,其母亲围孕期吸烟且携带GSTM1(-)和(或)GSqTl(-)基因型的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上升(OR=9.01,3.87,3.01;95%CI:1.73—39.69,1.21~19.57,1.13—9.69)。结论GSTM1/GSTY1基因缺失是先心病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GSTM1(-)/GSTY1(-)基因型与孕母围孕期吸烟在先心病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吸烟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骨型碱性磷酸(BALP)在人体的生理功用主要是在成骨过程中水解磷酸酯,为羟磷灰石的沉积提供必需的磷酸,同时水解焦磷酸盐,解除它对骨盐形成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成骨过程。其与临床多种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可作为骨代谢异常的标志物,故对其进行检测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骨型碱性磷酸酶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在佝偻病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对2012年1月至12月来我院就诊的163例临床初筛发现夜惊、多汗等症状的0岁~6岁患儿的标本进行检测。分别以BALP≥250U/L和BALP≥300为诊断界限值,与简易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63例中,BALP<200μ/L有3人,占总受检人数1.8%;BALP250~300μ/L19人,占受检人数11.7%;200~250μ/L有141人,占受检人数86.5%,BALP>300μ/L0人。结论提高了诊断质量,有利于佝偻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的灵敏指标。

  • 标签: 佝偻病 骨碱性磷酸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期发病率较高的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之一,本病常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易引起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发生骨骼畸形。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对我国儿童保健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本研究对105例可疑佝偻病患儿进行骨碱性磷酸(BALP)及钙、磷、碱性磷酸的测定。BALP测定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测定,结果判定>200—250U/L为维生素D缺乏状态,>250<300U/L为佝偻病初期,>300U/L为佝偻病激期,同时进行钙、磷、碱性磷酸的测定及腕部X线检查。结果105例中BALP>200—250U/L即维生素D缺乏状态患儿30例,>250<300U/L即佝偻病初期患儿为50例,>300U/L即佝偻病激期为患儿25例。结论血BALP改变先于血钙、磷、ALP及X线改变,也先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血BALP是诊断小儿佝偻病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尤其适用于处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而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患儿,使这一群体的早期治疗成为可能。

  • 标签: 骨碱性磷酸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骨质疏松和减少者与骨质正常孕妇之间成人骨碱性磷酸(ABAP)水平的差异,及时发现ABAP水平增高的孕妇,以对症地预防和改善孕妇骨质疏松情况,做好优生优育。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CUBA干式超声跟骨骨密度分析仪检查孕妇跟骨处的骨密度(BMD)声速,根据仪器正常值分为正常、减少、骨质疏松3种,收集三种骨密度孕妇组成67组,每组均为孕周相同的骨质正常、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孕妇血清,应用成人ABAP试剂对其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质减少组与骨质正常组的ABAP水平差异不明显p值为0.370(P>0.05),但ABAP水平有所升高,其升高往往发生在骨质疏松之前,骨质疏松组与骨质正常组的ABA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为0.013(P<0.05),孕妇检测ABAP很有必要,尤其对于改善和纠正骨质疏松孕妇的骨密度水平和预防胎儿佝偻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孕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成人骨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1月到2012年11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6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磷酸联合治疗,1次/20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转移灶控制效果及血钙和碱性磷酸值。结果观察组有11例患者完全缓解,对照组有8例患者部分缓解,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碱性磷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确切,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唑来磷酸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 疗效
  • 简介:糖基水解Lxyl-pl-1和Lxyl-p1-2是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克隆自真菌香菇的重组蛋白,具有β-木糖苷/β-葡萄糖苷双重活性,能专一性水解脱除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等的木糖基,生成的C-7位羟基化产物可以作为前体半合成重要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或其类似物。前期工作显示:Lxyl-p1-1和Lxyl-p1-2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7%,但后者的催化活性是前者的2倍以上;Lxyl—pl-2水解生色底物PNP-Xyl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4.0。为系统地观察两的催化特性,在对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构建的工程酵母进行培养、诱导7d后冷冻干燥菌体。将冷干的菌体破碎得到蛋白粗提物,再经过Ni亲和色谱和HPLC凝胶色谱法制备和纯化得到Lxyl-p1-1和Lxyl-p1-2重组蛋白。以生色底物PNP-Xyl和PNP-Glc及7-木糖紫杉烷底物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XDT)与重组进行反应,重点测定Lxyl-p1-2水解XDT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并在最适条件下测定重组对不同底物的动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Lxyl-pl-2水解底物XDT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5;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Lxyl—pl-1和Lxyl-p1-2的β-葡萄糖苷活性均显著高于其β-木糖苷活性,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Lxyl-p1-1对于底物PNP-Xyl,PNP-Glc和XDT的kcat/Km值分别低于Lxyl-p1-2对于上述3种底物的kcat/Kan值(0.77s-1×mM-1,1.65s-l×mM-1和-1×mM-lVS.1.67S-1xmM-1,2.85S-1×mM-1和1.07S-1×mM-1)。

  • 标签: 7-木糖紫杉烷糖基水解酶 Β-木糖苷酶 Β-葡萄糖苷酶 动力学参数 催化特性
  • 简介:莽莽群山,呈一派钢青的颜色。山腰间零零星星地点缀着几栋半藏半露的木屋,从木屋里偶尔传出几声狗吠或几声雄鸡的啼唱。一忽儿又归于沉寂。山雾说起便起。山雨说来就来。雾若是从山谷底下向山腰升腾,颜色又呈乳状,尽管那气势是翻江倒海的样子,也准是个爽朗的大晴天;而雾若是从山顶往下蹿来,颜色又显灰暗,哪怕是稀落零散,东一块西一片的,那也便注定是个下雨的日子无疑了。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残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骨源性碱性磷酸与血钙的测定结果,分析骨源性碱性磷酸的检验价值,以提高临床对缺钙患者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进行体检的婴幼儿1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检者均给予骨源性碱性磷酸和血钙的测定。对比观察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指标对钙离子缺乏的检测意义。结果150例婴幼儿中,骨源性碱性磷酸异常者37例,血钙异常15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源性碱性磷酸与血钙均可以反应婴幼儿的钙缺乏,其中骨源性碱性磷酸异常的检出率更高,更有助于反应患者的钙营养情况,需要医生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血钙 钙营养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在血液病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鉴别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某院住院部收治的血液科患者180例,再选取同期体检合格者40例,分别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活性检验,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正常者男性NAP阳性百分率、积分分别为34.80、(47.10±23.75)分,女性则为30.15%、(48.80±20.58)分,差异不显著(P>0.05);AML、CML、PNH、MDS-RA其NAP积分均低于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骨髓增殖性疾病、AA、CLL均高于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缺铁性贫血与正常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在血液病鉴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受个体病情、治疗情况影响较大,可作为初步诊断与疗效评价指标。

  • 标签: 中性细胞碱性磷酸酶 活性 血液病 鉴别
  • 简介:为提高香料的品质,在保山市、德宏州香料产区进行了多年多点的穿方法与调制技术探究.结果表明:云香巴斯玛品种的下部叶穿200~300片/m、中部叶穿400~500片/m、上部叶穿500~600片/m,沙姆逊品种的下部叶穿100~200片/m、中部叶穿200~300片/m、上部叶穿300~400片/m,调制后品质较好.调制根据烟叶状态,第1~3d为凋萎变黄期,要求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65%~80%;第4~9d为定色晒制期,温度20~50℃,相对湿度40%~60%;第10~15d为干筋期,温度30~55℃,相对湿度35%~50%.在该范围内,调制后烟叶外观质量好、颜色桔黄、光泽鲜明、油分足,能满足客户需求.

  • 标签: 香料烟 穿烟方法 调制技术 云香巴斯玛 沙姆逊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二磷酸盐治疗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0名2009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疼痛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A、B组,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标准化疗基础上,对A组患者进行硫酸吗啡缓释片的治疗,对B组患者进行二磷酸盐治疗,以患者疼痛分级的方式对各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与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在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止痛方面,B组患者疗效均优于A组,其差异性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二磷酸盐对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疼痛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 二磷酸盐 疼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目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G-)杆菌菌种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AmpC)情况,分析产菌耐药谱特征。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对革兰氏阴性(G-)杆菌进行鉴定,对可疑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头孢菌素(AmpC)的菌株,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和三维试验法进行两种的表型确证,再用纸片扩散法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检出单产ESBLs、单产AmpC、同时产ESBLs和AmpC的细菌分别为175株(43.8%)、54株(13.5%)和30株(7.5%)。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为60.3%;AmpC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46.7%。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3%、26.3%和33.1%;单产AmpC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7%和29.6%;同时产AmpC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结论G-杆菌产ESBLs、AmpC率较高,该类菌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

  • 标签: 革兰氏阴性(G-)杆菌 ESBLs AmpC酶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