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选取幼儿园大班、小学一、二、三年级共240名被试,每个年级各60名,男女各半,考察儿童的社会点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社会点采择的发展对儿童的分享行为有影响,其中主要是认知观点采择对实际分享行为的影响;(2)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有阶段性;(3)儿童认知观点采择和情感观点采择的发展在幼儿园大班,二者之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到了一、二、三年级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社会观点采择 认知观点采择 情感观点采择 分享行为 儿童
  • 简介:在非洲,基本看不到黑人急匆匆赶路的,他们都慢悠悠地走。除了跟这里的生活节奏有关,更多的是因为黑人是慢性子。

  • 标签: 时间观念 黑人 生活节奏 生活态度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五爱”公德教育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对于“五爱”内容之一的爱劳动方面,我国心理学工作进行了一些研究。有人探索了小学儿童公益劳动观念发展的特点,有人采用开放式问卷法及两难故事法对中小学学生的爱劳动观念的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研究侧重于对不同的劳动形式的观念发展方面。在此,我们采用对偶故事法,着重对劳动本身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的普遍的、一般的劳动观念的发展,目的在于了解小学儿童劳动观念的发展状况,探索小学儿童劳动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为增强儿童劳动观念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劳动观念 小学德育工作 故事法 小学儿童 公德教育 发展研究
  • 简介: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明显不成熟,存在许多非理性信念,严重影响正常的择业和就业:须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观念 非理性信念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入社会性格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国人的社会性格结构由八个维度构成,它们分别是忠信感、进取性、保守性、顺从性、疏远性、开放性、适应性和独立性。个体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对社会性格特点具有影响作用。常态被试可被进一步分为进取开放型、保守顺从型和中间型三类。创造条件促进人格向趋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亦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 标签: 社会性格 社会转型时期 分类研究 社会发展 性格结构 影响作用
  • 简介:本文对儿童自控水平与父母教育观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父亲与母亲的教育观念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独到的作用而不能相互替代;父母对子女自控的期望水平对儿童自控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从性别差异上,母亲对男女儿童自控的影响是一致的,而父亲对男孩没有影响,对女孩则有广泛的影响。

  • 标签: 自我控制 教育观念 期望水平
  • 简介:通过在一个幼儿园中班开展为期一年的社会戏剧性游戏的实验研究,发现不论用间接故事法,还是用情境观察法测定,实验班幼儿的分享、谦让、合作和互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都优于控制班,表明社会戏剧性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标签: 社会戏剧性游戏 分享 谦让 合作 互助
  • 简介:德裔社会学家诺贝特.爱理雅斯的《文明化进程》是礼仪研究领域的名著。本文介绍了它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并在三种新的社会理论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了该理论和礼仪研究。爱理雅斯认为,西欧社会在中世纪末以后经历了一个”文明化”的过程,即人们更能够克制自我,言行举止更为谦恭有礼,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家对暴力的垄断,二是社会相互依赖性的增强。这一理论在文明化进程的一般性、历史起源及真实性等三个方面都存在着缺陷。礼仪研究和三种新社会理论可以在如下的条件下相互增益:福柯式的权力重新获得主体,公民社会有必要关注非政治动机,而自我认同则可以突现其历史性和日常性的一面。

  • 标签: 礼仪文明 权力 公民社会 自我认同
  • 简介:<正>一、问题儿童正常与异常的社会行为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感兴趣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研究表明,早期的社会行为特征,尤其是典型的外显与内隐行为问题,如攻击和社会性孤癖(Achendach,1982)可以预示青少年期与成人期的生活适应问题,如犯罪(Robins,1966),精神疾病(Frazee,1953)。近年来,受社会佳态学理论(Bronfenb-renner,1979)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家庭、同伴、学校、社会、文化等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而且,很多研究已经揭示出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家庭、学校等社会因素的关系,迄今为止,关于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几乎完全局限于西欧与北美地区。因而,对其

  • 标签: 中国儿童 社会行为特征 社会性 外显 评价量表 学习成绩
  • 简介:<正>研究社会知觉的心理学家至少都倾向于赞同这样一个观点,"知觉"出现在"社会"或"人"这样的字眼之后是很不确切的。有时,用社会知觉表示一个有关的简单现象(例如,看一张照片,由此识别其情绪),或用它表示某个更复杂的现象和"认知"过程(例如,从另一个人有限的行为线索中推断他的总人格)。社会知觉一词和对物体或事

  • 标签: 社会知觉 知觉对象 知觉者 知觉恒常性 准确度 心理学家
  • 简介:信任之于个人生活与社会存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已有研究似乎并未能使我们更真切地理解信任本身。通过批判性反思以往经验研究概念化信任的不同进路及其弊端,本文发现信任绝不只是一种基于结果预测、利益计算或理性选择的认知判断现象,而是一种有其认知、情感与行动维度的社会事实,它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情感。与此相对应,所谓信任危机的实质也绝不只是人们从理性计算或认知判断而来的普遍的彼此互不放心,而是一种充斥于全社会的存在性焦虑或恐惧。这种焦虑或恐惧的根源,在于不恰当的社会结构安排、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设计和不友善的社会生存氛围。因此,信任危机的治理,面对的不只是一种"社会病态",更是一个"病态社会"。

  • 标签: 信任 信任危机 社会情感 存在性焦虑 结构性处境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技能量表的构成、施测和计分方法及常模。还简要介绍了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社会技能量表是一份可以广泛应用于咨询与治疗、婚姻研究、管理与领导训练、人事选拔、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有效工具。

  • 标签: 社会技能 表达性 敏感性 控制性
  • 简介:通过对大连地区6所幼儿园400名3~6岁幼儿父母教育观念的问卷调查及教师对幼儿个性的测评,探讨了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幼儿个性相关特质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运用聚类分析法,可将幼儿父母教育观念分为三类:积极型、不协调型和低标准型;(2)各种教育观念对幼儿个性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影响.积极型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不协调型与低标准型不利幼儿个性的发展.

  • 标签: 父母教育观念 类型 幼儿 个性特质
  • 简介:本文置幼儿于冲突与无冲突两种情境中,用问卷法和情境实验法研究了小班和大班幼儿对不同被助对象的助人观念及其行为的发展关系,并考察了不同被助对象,不同情境和不同年级对幼儿助人观念及其行为发展的影响。得出情境的不同深刻影响着幼儿的助人观念及其行为的发展,而不同被助对象与年级对幼儿的助人观念及其行为的发展影响不大的结论。同时揭示出不论幼儿的助人观念还是助人行为的发展在冲突情境中都不如无冲突的情境,且二者的关系既不匹配也不平衡

  • 标签: 幼儿 助人观念 助人行为 情境 不同被助对象 一致性
  • 简介:采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探讨不同情绪背景对社会经济决策中社会预期效应的影响。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利用不同效价的电影片段(正性、负性和中性)诱发相应的目标情绪。通过操作社会规范性信息启动被试对分配方案公平性的不同预期。结果发现:在负性和中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不公平分配。在正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和低预期组面对不公平提议时的接受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正性情绪背景使社会预期效应发生改变,回应者对分配方案的高预期不再对决策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预期 情绪背景 最后通牒博弈 决策
  • 简介:中国社科院日前在京发布2013年《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心态总体是积极的,但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负向情绪的“引爆点”降低和一些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的“社会情绪反向”现象,值得关注。

  • 标签: 中国社科院 社会情绪 社会心态 蓝皮书 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