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5例神经膀胱护理的护理过程、方法和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了35例神经膀胱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25例患者无上行尿路感染,能自我进行清洁导尿,做到治疗与生活实践连接,康复期满出院;8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间歇导尿、膀胱训练使膀胱规律充盈与排空近生理状态,通常一天间歇导尿4-6次,康复期满出院;2例患者出现膀胱结石经手术治疗,病情好转,康复期满出院。结论体会到按Madersbacher分类方法的处理流程指导病人的重要,将康复护理贯穿到患者实际生活的必要;医护、家属和患者三位一体,为患者回归家庭创造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髓抑制细胞在胃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人和胃癌患者外周血髓抑制细胞的含量,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胃癌患者组的髓抑制细胞比例是(2.05±0.42)%,对照组是(0.31±0.07)%,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髓抑制细胞有利于胃癌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发育,早期监测患者髓抑制细胞的含量可以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方向,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髓源性抑制细胞 胃癌 肿瘤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心律失常患者4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频发室性早搏5例,室上速1例,结逸搏1例,房颤2例,室速1例,频发房性早搏1例,肥厚11例,不齐7例,过缓8例,过速10例,ST低平13例,T双目4例,S-T下移16例,Q-Tc延长2例,T倒置15例。经对症治疗,31例好转(31/40,77.5%),9例死亡,(9/40,22.5)。1例结逸搏患者经抗胆碱药物治疗24h后心律正常,其他10例异位心律失常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48h后心律正常。结论心电图异常是神经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作为重要的临床诊疗指标。

  • 标签: 神经源性心律失常 异常心电图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后神经肺水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04-2015.04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4例脑外伤后神经肺水肿患者,回顾探析其临床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符合神经肺水肿的临床诊断,并且治疗措施得当。格拉斯哥结果评分(英简GOS)分级I级者39例,II级者10例,III级者2例,IV级者2例,V级者1例。病死者28例,死亡率为51.85%。结论临床护理脑外伤神经肺水肿患者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适宜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神经源性肺水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致神经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脊髓损伤致尿潴留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选取关元、中极、水道(双)、归来(双)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排尿功能明显改善,针刺治疗脊髓损伤致神经尿潴留疗效显著。

  • 标签: 针刺 脊髓损伤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偏头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神经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缓解患者疼痛,使患者身体舒适度得到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偏头痛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迄今为止,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的研究发现,BDNF及其受体TrkB在癫痫发病中具有特殊作用。本文就BDNF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癫痫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颌面部骨肿瘤与类肿瘤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28例颌面部骨肿瘤与类肿瘤病变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恶性肿瘤5例,CT表现为不规则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物,其中磷癌3例,局部见骨质破坏,周围有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粘液表皮样癌2例,局部有骨质破坏。良性肿瘤及类肿瘤病变23例,为边缘规则,未见钙化、瘤骨及骨膜反应。骨质膨胀破坏8例,广泛侵犯3例。结论各类颌面部骨肿瘤与类肿瘤病变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

  • 标签: 颌面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分析肉毒素A治疗抗胆碱能药难治神经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与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发表在Pubmed、MEDLINE、EMBAS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的文献,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照纳入标准收集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911例患者。目前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膀胱内注射安慰剂比较,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WMD=-1.53;95%CI:-1.88~-1.18),增加最大膀胱容量(WMD=159.71;95%CI:111.47~204.95),降低最大逼尿肌压力(WMD=34.49;95%CI:-39.69~-29.29),改善生活质量(WMD=17.49;95%CI:13.99~21.00),但是也同时增加了尿路感染(RR=1.34;95%CI:1.06~1.70)和尿潴留(RR=7.19;95%CI:3.66~14.12)的风险。结论膀胱内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地改善抗胆碱药难治神经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增加最大膀胱容量和提高膀胱顺应,减少尿失禁次数及降低最大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压,但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A型肉毒素 神经源性 膀胱过度活动 尿失禁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患者合并神经膀胱的原因与临床对策。方法以我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SC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排尿训练,对比2组的自主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volumeofresidualurine,RUV)。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自主排尿时间为(56.34±12.53)d,RUV为(57.02±10.64)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排尿训练可以明显缩短SCI患者r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SCI)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致神经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致神经膀胱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分别有27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不同部位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脊髓损伤致神经膀胱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加快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目的探讨间歇导尿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神经膀胱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神经膀胱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纳入对照组30例,采用间歇导尿4周;干预组30例,采取间歇导尿配合中药穴位贴敷4周,比较2组疗效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神经膀胱,能明显改善症状,改善膀胱残余尿量,疗效优于单纯间歇导尿。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性导尿 中药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膀胱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膀胱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自评表平均评分分别为(69.4±3.7)分、(68.9±4.2)分,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自评表平均评分分别为(42.3±3.6)分、(51.5±4.2)分。两组治疗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与治疗后组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常规方法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膀胱效果良好,患者的膀胱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或恢复,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歇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间歇清洁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压力的变化,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泌尿系感染和肾积水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实验组的减少程度显著比对照组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肾积水发生率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清洁导尿能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膀胱,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泌尿系感染率和肾积水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歇清洁导尿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3年5月-2013年5月93例GEP-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结果:男女比例1.4∶1,平均年龄57.1岁,发病高峰60~69岁.病灶位于直肠(31.2%)、胰腺(25.8%)、胃(18.3%)、阑尾(12.9%)、十二指肠(8.6%)、结肠(2.1%)、输卵管(1.1%).其中,非功能GEP-NENs占84.9%,无特异临床表现,多见腹部胀痛(63.4%)、消化道出血(28.0%)等,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多提示占位性病灶.84例患者获得成功病理复片,其中神经内分泌瘤(NET)占73.8%,神经内分泌癌(NEC)占23.8%,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占2.4%;G1、G2和G3级GEP-NENs分别占52.4%、21.4%和26.2%.初诊时,52.5%的患者肿瘤浸润肌层/浆膜层,18.8%浸润周围组织,20.0%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14.0%发生远处转移.9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随访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74.3%和65.8%.结论:GEP-NENs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非功能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总体预后较好,肿瘤病理分级、分类、浸润深度和远处转移与预后相关.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 病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