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70例帕金森患者,帕金森抑郁评分量表进行分组,分为帕金森抑郁组及帕金森非抑郁组,收集患者的血液,利用ELISA对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检测。采用t检验对两组患者血清中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帕金森抑郁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4.18±4.87)umol/L、(5.22±1.53)mg/L,帕金森非抑郁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9.25±5.71)umol/L、(3.87±1.15)mg/L。帕金森抑郁组血清中两指标均高于帕金森非抑郁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伴抑郁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非抑郁患者。

  • 标签: 帕金森抑郁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Lp(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收集95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其Hcy、Hs-CRP和Lp(a)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Hcy、Hs-CRP和Lp(a)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cy、Hs-CRP和Lp(a)灵敏度均超过80.00%,特异性均超过90.00%,联合检测能有效降低漏诊率,但特异性有所降低(P>0.05)。结论Hcy、Hs-CRP和Lp(a)都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与相关疾病、指标之间的关系,评价Hcy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8月,内科就诊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142例,调查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分别在入院时、出院前采血进行实验室指标监测,血清Hcy采用循环法检测。结果入院时、出院时,SBP、DBP、TCT、HDL、TG、LDL、脂联素、ET、TNF-α、CRP、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Hcy水平与BMI、脂联素、TG、ET、TNF-α存在相关性,与脂联素、ET、BMI存在高度相关性(P<0.05);出院后3个月随访高Hcy血症患者罹患慢性基础疾病种类(3.3±1.1)类,高于无高Hcy血症者(2.1±1.4)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慢性疾病急性发生、急症有关,疾病控制、缓解期,Hcy水平可反映患者整体健康状态,高Hcy与脂质代谢紊乱、超重肥胖、内皮损伤、细胞损伤、炎症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生化检验 循环酶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收集95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其Hcy、Hs-CRP和Lp(a)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Hcy、Hs-CRP和Lp(a)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单项检测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0.00%,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P<0.05)。结论Hcy、Hs-CRP和Lp(a)都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联合检测能有效减低漏诊率。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与不同程度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526例设为冠心病组,体检健康者328例设为对照组。(1)根据冠心病患者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不同将分为3组,即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组。(2)将冠心病组分为心肌梗死(MI)组和非MI组。统计各入组患者血浆HCY值、Lp(a)值进行比较得出结果。结果(1)单支组、多支组、双支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多支组与单支组以及多支组与双支组,血浆HCY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之间血浆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MI组和非MI组HCY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I组HCY水平明显高于非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比较,非MI组和MI组LP(a)水平明显增高,且后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和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脂蛋白A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中关系分析。方法实验组选取我院出现脑梗死的患者50例,对照组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均检测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25.31±7.55)umol/L高于对照组(9.24±5.36)umol/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的关系。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与L-蛋氨酸γ-裂解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于本院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组和L-蛋氨酸γ-裂解法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变异系数、回收率及准确度。结果两组不同浓度批内和日间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浓度回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蛋氨酸γ-裂解法组检测准确率为99.24%,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组的89.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中,两组检测稳定性无明显差异,相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而言,L-蛋氨酸γ-裂解法检测准确率较高。在临床检验中,可以根据检测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L-蛋氨酸&gamma -裂解酶法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创伤时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因外伤住院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一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伤情越重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能够反映创伤患者病情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创伤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HCy)又称高半胱氨酸(HHcy),是一含硫氨基酸,它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20氨基酸,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也没有特异的3个DNA碱基对其进行编码,在体内不能合成,它是由蛋氨酸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中间产物,只能来源于蛋氨酸的分解代谢。血浆Hcy是一个总称,指血浆中所有形式的Hcy,包括还原型Hcy,双硫Hcy,混合双硫半胱氨酸Hcy和混合双硫蛋白质Hcy,正常情况下游离Hcy很少,主要以蛋白质形式存在。很多因素如遗传、营养、肾功能不全、药物、激素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造成高Hcy血症。近年来,随着Hcy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大量研究证明高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与糖尿病、肾衰、老年痴呆等高度相关,危险度随Hcy浓度的升高而增加1。但到目前为止,Hcy的检测只局限于研究性质的科研单位和大型医院实验室,而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对心脑血管危险因子的认识还停留在早已家喻户晓的血脂上。现就Hcy的检测方法,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做一简述。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进展 方法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20例,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脑出血组136例和脑梗死组184例,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对比三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情况及异常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进行比较无较大区别(P>0.05)。结论在诊治脑血管疾病中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脂浓度的变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7例,对入组患者进行血检,记录患者血浆中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的检测结果,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TC、TG、HDL-C、LDL-C以及Hcy指标在治疗后有明显变化,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TG、HDL-C与Hcy具有相关性,而HDL-C与Hcy呈显著相关(r=0.160,P<0.001)。结论血脂指征中HDL-C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较强,可作为目前诊断中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血脂浓度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含量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冠心病(CH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研究预测,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可能成为全世界第一死因的疾病。其中心肌梗死、猝死等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CHD高危患者中占绝大多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高HCY的干预已成为防治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措施。特别是对CHD的高危、极高危人群血HCY水平的积极干预,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其CHD的发病风险。本文拟从HCY和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HCy)又称高半胱氨酸(HHcy),是一含硫氨基酸,它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20氨基酸,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也没有特异的3个DNA碱基对其进行编码,在体内不能合成,它是由蛋氨酸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中间产物,只能来源于蛋氨酸的分解代谢。血浆Hcy是一个总称,指血浆中所有形式的Hcy,包括还原型Hcy,双硫Hcy,混合双硫半胱氨酸Hcy和混合双硫蛋白质Hcy,正常情况下游离Hcy很少,主要以蛋白质形式存在。很多因素如遗传、营养、肾功能不全、药物、激素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造成高Hcy血症。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高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与糖尿病、肾衰、老年痴呆等高度相关,危险度随Hcy浓度的升高而增加1。现就Hcy的检测方法及评价做一简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后形成的细胞毒性代谢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对评估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D一二聚体(DD)及纤维s蛋白原(FBG)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ACI患者(ACI组)和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者及Act组不同梗死面积患者血清Hcy、DD及FBG水平的差异,分析ACI组患者血浆Hcy、DD及FB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I组患者Hcy、DD、FBG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O.05、P<O.0I);ACI大梗死面积组患者(病灶直径>5cm)血清Hcy、DD及FBG水平均显著高于小梗死面积(病灶直径<5cm)组(P<O.05、P<0.01);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DD、FBG水平均呈正相关(r=0.564、0.516,P<O.05)。结论血清Hcy、DD、及FBG水平与ACI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并判断梗死面积,指导ACI的诊断及治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D一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基丙酸血症(methylmalonicacidemia,,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特点。方法对诊断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类型患者的主要表现及其基因特点。结果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3例患者多于1个月~1岁发病,主要表现为哺乳差18例,运动智力发育落后18例、惊厥8例、血液系统异常14例,头颅影像的异常改变(其中18例患者行头颅影像检查,均有脑损害改变)。基因检测结果均存在MMACHC基因突变,1例仅检测到多态性,2例各检测到1个突变,20例检测到2个突变,其中5例为纯合突变,15例为杂合突变,共检测出13突变,主要包括c.609G>A突变16次(突变频率34.7%)、c.658-660delAAG突变7次等。结论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表现复杂,以神经系统脑损伤最为显著。基因分析提示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的部分基因突变谱,证实了c.609G>A为热点突变,此为今后患儿基因突变检测及遗传咨询奠定基础。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诊断 治疗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冠心病临床上的关系,以期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患者共275例,其中冠心病患者1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健康组85例,对三组同型半胱氨酸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和冠心病人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Gensini积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r=0.78、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Gensini积分之间r=0.88、P<0.05;同型半胱氨酸与Gensini积分之间r=0.95、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关系良好。可用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降低冠状动脉发生硬化的风险,减少冠心病的死亡率。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各型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变化并评估其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连续收治的180例初次发作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大面积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腔隙性梗死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人群血清中Hcy和β2-MG水平,并分析其在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组血清中Hcy和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各亚型分组中Hcy、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之间Hcy和β2-MG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中Hcy、β2-MG的水平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展开对该指标检测对于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beta 2-微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