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各种检查方法对股骨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比较23例股骨缺血坏死(ANFH)患者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结果CR、CT对早期诊断敏感性低,ECT虽然对早期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对骨髓敏感性高,在对ANFH的诊断方面显示极大优势。结论MRI对早期ANFH的诊断最敏感、最特异。

  • 标签: 股骨头缺血坏死 CR CT ECT MRI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2—12随机抽取股骨坏死患者9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股骨坏死治疗仪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距离评分。结果:髋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15.47±3.25)分,治疗后为(26.80±6.5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5.2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2.30,8.35,P〈0.01)。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11.75±2.73)分,治疗后为(18.17±3.4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17,8.35,P〈0.01)。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67±2.88)分,治疗后为(13.87±3.57)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0±3.04)分,治疗后为(12.13:t3.2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4,5.76,P〈O.01)。行走距离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80-a:1.73)分,治疗后为(10.25~1.6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10-a:1.79)分,治疗后为(8.90也.78)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91,6.67,P〈O.01)。结论:“股骨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均有切实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治疗仪 修复 骨结构 髋关节功能
  • 简介:脊源性股骨坏死症,《中国整脊学》首先介绍其病因病理。近来临床发现1例,男性,43岁,5年前外伤性第2腰椎创伤性骨折(图1),2005年初右腿痛,步行困难。无嗜酒习惯,并从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经照片(图2)CT(图3)诊断为右股骨坏死(1期)。在某医院中药为主治疗2年,服药则疼痛缓解,不服药又疼痛加重。至今未愈。于2007年3月20日到本院诊治,发现骨坏死较2005年片更严重,已发展到第4期(图4),腰椎侧弯(图5),诊断为脊源性股骨坏死症。目前正在治疗中。特与报导。

  • 标签: 右股骨头坏死 源性 腰椎侧弯 中国整脊学 创伤性骨折 激素类药物
  • 简介:背景:此项研究用于评估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坏死至少5年的随访结果。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大宗腓骨移植病例的疗效和确定该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方法:对86例患者(101髋)进行了至少5年(或直至死亡)的临床随访。这组病例包括Marcus—Enneking2期的14髋、3期的23髋和4期的64髋。3例患者(3髋)在随访5年评估前由于与本研究不相关的因素死亡,2例患者(2髋)在随访5年后死亡。影像学评估采用Marcus—Enneking评分系统,临床评估则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以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终点。同时对患者满意度也进行了评估,结果:术后5年随访时62髋(61%)存活,末次随访(术后中位年数为8年)时42髋(42%)存活。入院时平均Harris评分为80±15分,5年后为58±13分。Marcus—Enneking2期的8髋(57%),3期的16髋(70%),4期的38髋(59%)至少存活5年。在81例现存的患者(41例成功和40例失败)中,46例患者(21例成功和25例失败)表明愿意再次接受这一手术。结论:在仔细筛选的股骨坏死患者中,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为这些患者获得中期或远期正常的髋关节功能提供了机会。

  • 标签: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 股骨头坏死 移植治疗 研究报告 Enneking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1986年至今,我院共进行"同种异体肾植600例,术后出现2例股骨坏死,报告如下.病例1,男,37岁.肾移植术后长期维持服用环饱素+骁悉(后改为硫唑嘌呤)+强的松(术后维持量15~20mg/d)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后约4月余,感右髋部疼痛不适、跛行、不能负重及过久行走.骨盆X线片示:骨盆诸骨无特殊.右股骨颈缩短,并有带状高密度影,外侧股骨颈边缘不光整,股骨密度高低不均,关节间隙尚可.提示:右股骨无菌性坏死,压缩性骨折.行血生化检查:血钙3.4mmol/L,血磷0.46mmol/L.停用激素、调整免抑制剂,应用活血化淤补钙综合治疗,病情稳定,未出现排斥.

  • 标签: 肾移植 术后并发症 股骨头坏死 同种异体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患者周某,女,60岁,农民,因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一年余,于1998年11月9日收入我院内科病房。患者于16岁时因患“结肠炎”即开始口服土霉素,以后间断服用,每年约服200-300片。自1997年春季感左下肢疼痛不适,活动后加重,曾去某医院就诊,经服强的松、消炎痛、伸筋丹等治疗1月余无效,疼痛逐渐加重,并活动受限。来我院就诊经查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腰椎拍片无异常,左髋关节拍片提示Ⅱ°股骨坏死。笔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土霉素 下肢疼痛 结肠炎 类风湿因子 内科病房
  • 简介:目的为股骨坏死的治疗研究建立一种新型的动物模型。方法出生后4周的幼兔通过适应性训练和特定的悬吊,模拟人类直立行走,两条后腿负重行走。饲养至成年后用液氮将一侧股骨冷冻,术后2周继续悬吊,定期拍X线片和取股骨行组织切片了解股骨坏死的情况。结果术后3d切片见股骨完全坏死,术后3周X线片示骨密度增高,术后7周X线片出现典型的新月征和股骨坏死塌陷的表现。结论液氮冷冻“直立行走兔”短期内复制出了与人股骨坏死一致的动物模型。

  • 标签: 模型 动物 股骨头坏死 冷冻
  • 简介:缺血性股骨坏死,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和多种疾病引发的一种弥漫性、渐进性、自我加剧性局部长期缺血、缺氧(养)而导致的骨科顽症。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不仅成年人,而且连幼小儿童、少年也常有发生。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一般早期无明显症状,当中晚期症状出现时,病情早已进到相当程度,给治疗和康复带来极大困难。同时,本病常与腰椎病症混淆,

  • 标签: 腰椎病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治疗 误诊 顽症 病情
  • 简介:目的总结随访带血管蒂髂骨块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坏死的疗效。方法198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带血管蒂髂骨块植入治疗并获得3年以上随访者187例(208侧)成人股骨坏死患者股骨坏死ARCO分期:Ⅱ期32侧,其中HA期16侧,ⅡB期10侧,ⅡC期6侧;Ⅲ期170侧,ⅢA期91侧,ⅢB期60侧,ⅢC期19侧;Ⅳ期6侧。统计随访各期的优良率。结果187例(208侧)患者术后获3~22年(平均9.5年)随访。按中华医学会骨坏死学组制定的全国统一疗效标准(1995年,丹东)评价疗效。32侧Ⅱ期中,优29侧,良3侧,优良率为100%;170侧Ⅲ期中,优124侧,良32侧,可12侧,差2侧,优良率为91.8%;Ⅳ期6侧,良3侧,差3侧,优良率为50%。合计208侧中,优153侧,良38侧,可12侧,差5侧,优良率为91.8%。结论带血管蒂髂骨块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坏死效果良好,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带血管蒂髂骨块 植入 股骨头坏死 成人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溶通术治疗股骨缺血坏死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从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介入溶通治疗股骨缺血坏死83例,135髋。对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进行评分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各期患者疼痛、生活能力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治疗前后评分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8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 简介:在两组大鼠长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的无菌性股骨坏死动物模型及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上使用中药制剂“承载丸”,以了解该药治疗股骨坏死的药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承载丸”对股骨有修复作用:扫描电镜可见股骨表面不再现凹陷,恢复了细胞充盈的网状结构;股骨内骨细胞或软骨细胞脂肪滴明显减少;稀疏的毛细血管得以恢复,骨小梁的密度和宽度也有所增加;可明显增加骨密度、骨重量、骨强度及刚性;能改善雌激素水平低下状态。可以认为:“承载丸”对治疗无菌性股骨坏死有明确的疗效。

  • 标签: 承载丸 治疗 股骨头坏死 骨生长 实验 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激素诱发兔股骨坏死的机理。方法:采用马血清和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氟美松)诱发成年兔股骨坏死。将4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三组:A组10只作为正常组,B组10只给予10mg/kg/d氟美松,连续给药7天。C组20只给予静注马血清两次后,注射与B组同剂量氟美松。HE染色,光镜观察,用CMIAS-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检测骨髓腔内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比值,并检测脂肪细胞直径,周长,面积等参数的计数检测每百个骨陷窝内坏死骨细胞数(空骨陷窝数)。结果:B,C组骨小梁萎缩,骨细胞核固缩,空骨陷窝数分别为20%和21%,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8%,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显著减少,脂肪组织明显增多,脂肪空泡变大,各测量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应用大剂量激素可诱发成年兔股骨坏死。骨髓腔内脂肪堆积,骨髓腔内压升高可导致股骨缺血而诱发骨细胞坏死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类固醇激素 计量学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一氧化氮供体硝酸甘油防治激素性股骨坏死的作用。方法A组给新西兰白兔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然后在腹部贴硝酸甘油贴膜;B组单纯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C组生理盐水对照,观察指标:实验前、实验1、2、3、4周抽静脉血测定NO、NOS、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水平。4周后处死动物,取股骨作病理检查。结果病理检查:A组1/7发生股骨坏死;B组4/7发生股骨坏死;C组无。血清学检查:三组间NO、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方差分析结果P<0.001。B组NO水平下降显著,甘油三脂和胆固醇上升明显。A组应用硝酸甘油贴膜后NO水平稍升高。结论硝酸甘油贴膜通过释放NO,预防激素性股骨坏死

  • 标签: 一氧化氮 硝酸甘油 股骨头坏死 皮质激素
  • 简介:1993年以来,我所选用天然循顺藤草泡脚(足),对治疗1693例股骨坏死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治疗 泡脚 循顺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