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胆囊根治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胆囊根治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选择基础性护理方案实施护理,研究组的患者选择优质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两组患者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优质护理理念 围术期 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胆囊根治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参与研究的全部对象都筛选自 2016年 8月 -2020年 7月于我院参与胆囊根治治疗活动的患者,样本容量为 74,对全部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标志为干预组( n=37)、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标志为对照组( n=37),比较两组患者参与护理活动后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参与优质护理活动的小组(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97.30%)高于常规护理小组( 86.11%),组间指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有差异 (P<0.05);实施优质护理的小组(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81%,实施常规护理的小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1.62%,数据差异的统计学特点突出( 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在胆囊根治围手术期护理活动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可见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很理想,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腔镜 胆囊癌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根治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优质护理患者围期的相应指标变化。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胆囊根治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群体,经过护理分组,回顾两组资料,回顾2020年后入院的20例患者优质护理,与2020年之前入院的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患者腹痛、上腹包块、黄疸、消化道穿孔的不良症状几率,并对比护理患者KPS功能状态评分。结果:优质护理后患者遗留总不良问题占比5%,常规护理后患者的遗留病症占比15%,其中较之优质护理上腹包块、黄疸、消化道穿孔分别有1例,优质护理之下的70%患者可完成自理活动,25%的患者具备基本自理能力,5%患者无法自理,常规护理总体自理占比80%,15%的患者缺乏自理能力,(P

  • 标签: 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胆囊根治在治疗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 TNM Ⅲ期胆囊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行胆囊根治且术后病检证实为AJCC TNM Ⅲ期184例胆囊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118例,年龄(67.0±8.6)岁,年龄范围38~8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行腹腔胆囊根治的患者为腹腔组(n=71例),行开腹胆囊根治的患者为开腹组(n=113)。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并发症情况及预后。利用门诊复查及电话回访的形式随访。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组患者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7.5(40.0,138.5)比104.0(45.0,252.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1.5(26.0,71.2)比53.0(30.2,153.5)U/L]、引流管留置时间[8.00(6.00,10.25)比10.00(6.00,13.00)d]、术后住院天数[10.00(8.00,15.25)比14.00(9.00,19.00)d]均降低,而白蛋白水平增高[32.05(30.18,35.20)比30.50(27.70,33.5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1%(10/71)低于开腹组的31.9%(36/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25)。腹腔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9.1%、24.0%和16.0%,开腹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1.0%、28.5%和1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腹腔组和开腹患者术后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8.3%和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结论腹腔胆囊根治与开腹胆囊根治应用于AJCC TNM Ⅲ期胆囊患者的疗效相近。相较于开腹胆囊根治,腹腔胆囊根治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胆囊肿瘤 腹腔镜检查 开腹手术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根治胆囊切除、腹腔胆囊切除应用于胆囊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入院治疗的62例胆囊患者分为两组,根治组(n=31)行根治胆囊切除治疗,腹腔组(n=31)行腹腔胆囊切除,回顾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腹腔组平均手术时间比根治组显著更短,患者中出血量显著更少,术后首次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更短(P<0.05);腹腔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根治组的32.26%(P<0.05);两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胆囊根治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录2022年2月到2023年3月期间本科室接受胆囊根治治疗的患者共计84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后,分析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效果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负担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整体护理措施能够促进胆囊根治期手术质量的全面优化,使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认可程度提升,并减少患者的生理、精神负担。

  • 标签: 整体护理 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胆囊是指发生在胆囊(包括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在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中居第6位,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胆囊因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5%[1]。目前外科根治性切除被视为胆囊的有效治疗手段,提高胆囊疗效的关键在于如何规范合理地施行根治性手术。

  • 标签: 胆囊癌根治术 消化道肿瘤 胆囊底 根治性手术 残胃癌 胆道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根治治疗胆囊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行根治性切除的247例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54例纳入腹腔组,103例纳入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中情况和术后近远期结果。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组的中出血量更少[100(50,200)ml比200(100,300)ml,Z=4.105,P<0.001],术后进食时间[1.0(1.0,2.0)d比2.0(1.0,4.0)d,Z=4.157,P<0.001]、拔管时间[6.5(4.0,12.5)d比9.0(6.0,16.0)d,Z=2.769,P=0.006]和住院时间[7.0(5.0,9.3)d比9.0(8.0,14.0)d,Z=3.923,P<0.001]更短。腹腔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少于开腹组[6(4,9)比8(5,12),Z=2.639,P=0.008]。但两组术后并发症、短期及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胆囊根治疗效与开腹手术具有可比性,且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 标签: 胆囊肿瘤 预后 根治性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胆囊是一种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胆道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是改善患者预后最有效的手段。随着微创设备的更新及外科医师经验的积累,腹腔手术在多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在胆囊治疗的应用中仍存在争议,主要原因是缺乏改善生存预后的可靠证据。腹腔手术可以使部分早期胆囊患者围期及生存获益。对于进展期胆囊患者,尽管对切除范围仍未达成共识,但通过分期腹腔手术可以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扩大切除。胆囊的微创化进程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诊断与治疗流程规范化推动,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有实际意义的临床证据指导最佳临床实践。

  • 标签: 胆管肿瘤 治疗 胆囊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活动在胆囊根治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接受胆囊根治的患者 7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 35例接受常规护理,并设为对照组,其余 35例接受优质护理活动,并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胆囊根治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活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活动 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 围术期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优质护理活动在胆囊根治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腔胆囊根治治疗的50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活动。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2/25)与对照组24.0%(6/25)相比显著较少,且P<0.05。结论胆囊根治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活动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又能减少各种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活动 应用效果
  • 简介:肝样腺癌(hepatoidadenocarcinoma,HAC)为一类发生在肝脏外组织中病理学形态似原发性肝细胞(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特殊类型腺癌,较为罕见。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1例胆囊HAC患者,现对该病例进行报道。

  • 标签: 胆囊肝样腺癌 肝细胞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胆囊是一种罕见但具有挑战性的恶性肿瘤,胆囊根治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手术过程中,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结果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活动在胆囊根治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胆囊癌 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优质护理活动 麻醉管理 镇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囊扩大根治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笔者进行手术治疗的12例不同部位的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胆囊及脏脏方叶切除的10例患者,平均存活38年。2例颈部肿瘤患者在术后的20个月和38个月分别死亡,都是表现为肝内转移,多系统和器官衰竭。结论对胆囊手术方式进行规范,使其符合肿瘤根治切除的手术原则,有助于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胆囊癌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胆囊切除根治胆囊切除治疗早期胆囊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6年6月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49例早期胆囊患者,按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二组,腹腔组26例患者行腹腔胆囊切除根治组23例患者行根治胆囊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5年,观察二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3、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结果腹腔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占7.69%;5年复发16例,复发率为61.54%;根治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占52.17%;5年复发21例,复发率为91.3%;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年生存率,腹腔组分别为53.85%、34.62%、23.08%;根治组分别为95.65%、78.26%、56.52%;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的首选,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复发率。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早期胆囊癌
  • 简介:摘要目的胆囊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胆囊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话,会极大提高胆囊的治愈率,因胆囊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发热,患者会表现为焦虑不安情绪,且因胆囊的检查方法比较复杂,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率,患者心理压力大,有必要进行辅导,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增强成功治疗信心。

  • 标签: 胆囊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胆囊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5位,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有部分患者术前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于胆囊切除中或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临床上称之为意外胆囊(unsusceptedgallbladdercancer,UGC)。随着腹腔胆囊切除(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开展,LC遭遇UGC的情况也逐渐增多。LC对于UGC的进程以及预后有何影响,应该如何处理?本文就国外相关的文献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意外胆囊癌 CHOLECYSTECTOMY GALLBLADDER 消化道恶性肿瘤 胆囊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胆囊患者行扩大根治治疗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中晚期胆囊患者20例行扩大根治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胆囊患者为Ⅲ~V期,行扩大根治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发胆漏3例,引流愈合2例,死亡1例(高龄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扩大根治可提高进展期胆囊的生存期,取得根治性切除,提高生存率。

  • 标签: 中晚期胆囊癌 扩大根治术治疗
  • 简介:探讨扩大根治对NevinⅣ期胆囊的治疗价值。选取54例胆囊NevinⅣ期患者,分别行扩大的胆囊根治手术及常规胆囊根治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R0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及预后。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R0切除率及1年、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0个月,B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P〈0.05)。胆囊NevinⅣ期患者采用扩大根治手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R0切除率及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胆囊癌 扩大根治术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