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微与异养细菌长期共存于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存在互利共生,又有相互拮抗。本文介绍了共生颗粒系统形成机制与调控行为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菌藻共生 污水处理 油脂检测
  • 简介:对喇叭石蕊共生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生生长在以40g/L肌醇为碳源、2g/LL广谷氨酰胺为氮源、起始pH值为7.0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0℃时表现最佳。其共生的生长在以160g/L葡萄糖为碳源、1.75g/LNaNO3为氮源、起始pH值为5.0的BB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0℃时表现最佳。

  • 标签: 地衣 喇叭石蕊 共生菌 共生藻 液体培养
  • 简介:摘要: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废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二次污染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共生生物膜反应器在处理畜禽养殖废物方面的机制,介绍了共生生物膜反应器的基本原理、构建和运行,以及其在处理畜禽养殖废物方面的优势和应用。通过对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标签: 菌藻共生 生物膜反应器 畜禽养殖废物 处理机制
  • 简介:为了从耐旱地衣漠黄梅的共生基因组中筛选功能基因,并为蛋白质类药物的基因筛选提供平台,采用改进的CTAB方法提取其总DNA,用Sau3AⅠ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切基因组DNA,以质粒pUC19为载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了漠黄梅共生的宏基因组文库。该文库包含了4.8×10^5个重组子,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为4kb,覆盖漠黄梅的整个基因组4次。

  • 标签: 地衣 pUC19 大肠杆菌DH5α
  • 简介:为从地衣中筛选耐寒基因,采用CTAB法提取岛衣北极变种的共生中基因组DNA,经Sau3AⅠ酶切,获得26kb的DNA片段。再与经BamHⅠ酶切消化并经去磷酸化处理的质粒载体pUC19体外连接,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感受态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岛衣北极变种的宏基因组文库。

  • 标签: 地衣 岛衣北极变种 菌藻共生物 宏基因组文库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目前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养殖生产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随之而来产生的养殖废水成为了新的污染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果猪场废水未经加工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地表水、地下水等产生严重的污染,甚至对饮用水产生影响。面对目前我国普遍的猪场养殖废水的污染问题,我们迫切的需要对这些废水进行无害化的有效处理。

  • 标签: 菌藻共生,养猪场废水,污水处理,脱氮除磷
  • 简介:螺旋乳酸雪糕蔡健(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武汉,430022)0前言螺旋是一种呈螺旋状的(蓝绿色)水生微,是70年代以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一分关注、广泛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一种新的植物蛋白质资源。其营养成分相当丰富,1kg螺旋含的营养相当于1000kg各...

  • 标签: 螺旋藻 乳酸菌雪糕 配方 生产工艺
  • 简介:在水温(22±1)℃和连续光照强度为50μmol·m^-1·s^-2下,取主要由乳酸、硝化、芽孢杆菌、光合,及酵母等组成的培肥水型EM0.5mL、2.5mL或5.0mL,分别加入到200mL密度相同的小新月菱形Nitzschiaclosteriumf.、球等鞭金3011Isochrysisgalbanaparke和小球藻Chlorellasp.中培养15d,以f培养基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培肥水型EM对这3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M对金、硅藻、绿藻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金及硅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生长率提高20%-50%,最终细胞密度有所提高,添加5mL促生长作用更持久。

  • 标签: EM菌 小新月菱形藻 小球藻 球等鞭金藻3011 生长
  • 简介:实蝇类昆虫(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茎秆和水果,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果蔬贸易,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实蝇共生对宿主实蝇的取食、生殖、发育及环境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21个属的共生细菌(Enterobacter、Klebsiella、Citrobacter、Pseudomonas、Providencia、Erwinia、Acetobacter、Serratia、Proteus、Hafnia、Cedecea、Arthrobacter、Lactobacillus、Micrococcus、Streptococcus、Staphylococcus、Vibrio、Hafnia、Deinococcacea、Bacillus、Wolba-chia)以及1个属的共生真菌(Candida)被鉴定。其中,肺炎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产酸克雷伯氏Klebsiellaoxytoca、成团泛Pantoeaagglomerans、费氏柠檬酸杆菌Citrobterfreundii、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普遍存在于实蝇中且备受大家的关注。Wolbachia作为初级共生,主要分布于宿主的卵巢和产卵器中;其他次级共生则主要分布于宿主的消化道内。共生与宿主种群、宿主的地理分布、寄主植物以及宿主入侵能力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研究实蝇共生,对于发现新的实蝇诱饵,提高不育实蝇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提出新的实蝇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实蝇共生的分布、种类、生物学特性、功能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探讨了下一步的研究热点。

  • 标签: 实蝇 共生菌 研究进展 问题 展望
  • 简介:每到春、秋两季,大家一定不能错过的好味道就是茭白笋。它虽然被称作“笋”,却是由一种长得像水稻的茭白植物长成的,而茭白笋是受到一种真菌感染的结果。不可恩议吧!快一起来认识它。

  • 标签: 茭白 蔬菜 共生 水稻 感染
  • 简介:在科研人员的积极探索下,国内在海洋微制取生物柴油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更宏大的项目正在酝酿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日前在华中科技大学演讲时透露,明年我国将有部分城市销售含5%微

  • 标签: 生物柴油 海洋微藻 绿色石油 烟道气 前景 积极探索
  • 简介:摘要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疾病,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其患病率明显增加,这表明环境对易感性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方式、宠物接触,以及饮食习惯等是影响食物过敏重要风险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对肠道群的构成有显著影响,而肠道群在形成免疫系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聚焦于这些肠道共生生物在食物过敏发展中的作用,一些动物模型的研究明确显示肠道共生生物的组成与食物过敏有密切相关性,如梭状芽孢杆菌有助于防护食物过敏。未来的挑战是识别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食物过敏的共生生物

  • 标签: 共生微生物 食物过敏 肠道微生物群
  • 简介:以剩余污泥(污泥)为主要原料制作适宜的蚯蚓养殖培养基,研究蚯蚓共生培养物对蚯蚓繁殖的影响,从而提高蚯蚓的产蛋量和繁殖率。试验显示,单独施用共生发酵液稀释液,平均产蛋率为572%,最佳的稀释比为共生发酵原液:水=1:20;共生发酵液与EM发酵液共同施用,平均产蛋率达到了842%,最佳配比是共生发酵液与EM发酵液的体积比例为1:2,两发酵原液与水的稀释比也是1:20。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混合使用共生发酵液,蚯蚓共生发酵液都能够大幅度提高蚯蚓的产蛋数量和繁殖率,为蚯蚓大规模处置剩余污泥,消除环境污染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

  • 标签: 共生菌 蚯蚓 产蛋率 繁殖率 剩余污泥
  • 简介:通过测量不同实验条件下栅的延迟发光动力学行为,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栅作为生物指示剂奠定基础。用YPMS-2生物光子测量仪检测栅延迟发光,将测得的数据用Statistica10.0软件进行拟合、处理,得到表征栅性质的可靠参数斜率k。栅的最佳使用浓度为2.5~3.5xlO7个/mL,栅使用的最佳生长阶段为40~60d,加入不同中药煎煮液的栅斜率k值有较大差异,为研究中药药性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栅藻 生物光子 延迟发光 生物指示剂 条件优化 中药
  • 简介:实蝇与体内微生物共生关系是目前较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是这些内共生生物中的重要一类,广泛存在于实蝇肠道和生殖系统中.研究证明,共生肠杆菌科细菌在参与实蝇的碳氮循环、营养代谢、生殖免疫及生物防治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鉴定出部分实蝇内共生肠杆菌科细菌的类群,发现许多优势的益生肠杆菌种和代谢产物,它们能增强实蝇的健康,提高昆虫不育技术的应用高效性.本文对实蝇共生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分布和作用,以及它们在不育昆虫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这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宿主与共生群落间的互作关系,而且对人类开发新型实蝇防治饵剂以及将此类共生益生菌应用于实蝇不育技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杆菌科 实蝇 共生系统 功能 不育昆虫技术
  • 简介:本实验将金生物反应器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初步优化了乙醚石油醚法从一种金中提取油脂的方法。金中富含油脂,实验研究得出,用无水乙醚和石油醚混合溶剂在体积比2:1、温度20℃[1]、提纯时间5h以上的实验条件下萃取海藻中的脂肪质量最高。皂化过程选取甲醇作为溶剂要明显优于以乙醇作为溶剂的结果,实验确定采用KOH一甲醇作为皂化试剂。

  • 标签: 金藻 光合反应器 生物柴油
  • 简介:蚜虫作为典型的刺吸式昆虫,需要以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来补充营养,几乎所有蚜虫均带有一种能为其提供植物韧皮部缺失营养物质的初生共生Buchneraaphidicola。此外,蚜虫还可携带一种或多种次生内共生。在众多共生—寄主系统中,蚜虫与其所带内共生间的互作研究最为透彻。虽然次生内共生对寄主的存活和生殖影响并不显著,但其在寄主对环境耐受力、天敌防御能力等方面作用明显。本文在查阅大量蚜虫次生内共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着重对蚜虫次生内共生的种类及传播规律、次生内共生对蚜虫表型的影响、蚜虫次生内共生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求为刺吸式昆虫次生内共生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刺吸式昆虫 蚜虫 内共生菌 水平传播
  • 简介:生物固氮对自然界的氮素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估计,每年全球的生物固氮量为175×10^7t,是工业固氮的3倍。其中农田固氮约为9×10^7t,而根瘤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能力居各类固氮体系之首,约为3.7×10^6t。近年来,共生固氮资源的人工开发利用成就显著,花生、大豆、紫云英、三叶草、直立黄芪、苜蓿、红豆草等根瘤接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 标签: 共生固氮作用 根瘤菌接种 豆科牧草 知识 生物固氮 大面积推广
  • 简介:是生产生物燃料的优良原料,有望成为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微制备生物燃料的研发历程以及最新进展,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微藻 藻类 生物燃料
  • 简介:摘要: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3MW的微生物柴油发电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出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潜值。结果表明,当微生物柴油的热值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