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这就意味着也会有多种语言的交汇碰撞,自古以来,蒙古使用的都是自己的民族语言——蒙古语,对汉语的教学和使用都相对较少,随着现代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教学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当前蒙古小学汉语教学的现状,找出影响蒙古汉语教学和使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学习汉语语言的作用和意义,最后,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有效帮助蒙古汉语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为致力于蒙古小学汉语教学的人们提供一点小小的借鉴。

  • 标签: 蒙古族 小学汉语 教学问题
  • 简介:摘要:安代舞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以其独特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已经逐渐的走出了内蒙古,走进了学校的教育,并且蒙古的安代舞有很强的教育价值。本文就安代舞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及传承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安代舞在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蒙古族 安代舞 教育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蒙古以其别样的风情展现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蒙古题材电影在彰显其独特民族风情的同时,也带给观影者强烈的情感冲击。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在我国总体电影数量中占据相对较小的比重,考察蒙古题材电影特殊的叙述方式和文化内涵可以使国内电影市场拥有更加多元化文化的展现,真正在艺术形式上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通过对三部蒙古题材电影作为研究样本,分析电影作品所展现的叙事方式和文化建构进行探讨。

  • 标签: 蒙古 电影 叙述 文化
  • 简介:【摘要】:勒勒车是草原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产生的智慧结晶,据说,几千年前,最初是由阿尔泰山北麓的斯基泰人发明并使用勒勒车,到成吉思汗那个年代时,勒勒车在蒙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如今勒勒车的制作技艺已经岌岌可危,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将这项民族技艺传陈下去,是我们这一代肩上的责任。

  • 标签: 勒勒车 制作 现存问题 解决方法 旅游业
  • 简介: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拥有着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各民族的独特代表,我国在教育过程中一直向学生灌输民族团结的意识,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能更好的帮助我国实现民族团结。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从幼儿时期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能够对幼儿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在幼儿成长与发育阶段不断贯彻民族团结理念,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本文基于此研究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对蒙古游牧文化进行融合,通过研究,蒙古游牧文化的特点,结合幼儿开展的各类活动,将游牧文化融合到幼儿活动中。

  • 标签: 蒙古族 游牧文化 幼儿园 户外活动
  • 简介:内容摘要:把“道具”在蒙古民间舞蹈中的文化运用价值作为主线,从“道具”本身这个物体和功能出发,探索道具在蒙古民间舞蹈中所包含体现的文化内涵,再对蒙古的道具进行分类,依次分析了道具和舞蹈相结合的形式形态,最后分析了道具在蒙古民间舞蹈中的艺术运用价值,其艺术运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舞蹈形象的塑造、对演员的情感引导以及传承民族文化三个方面。

  • 标签: 道具 蒙古族 民间舞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开发适合于内蒙古地区以蒙古文化为背景的幼儿园课程是提高内蒙地区幼儿园课程适切性,改善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幼儿各领域知识的整合出发为蒙古文化背景的实践课程的设计进行了几点思考。

  • 标签: 蒙古族传统文化 文化背景 实践课程
  • 简介:摘要:蒙古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悠久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将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便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通过引导幼儿接触民族文化,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幼儿对蒙古美的事物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 标签: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蒙古族服饰文化
  • 简介:摘要:安代舞是蒙古民间舞蹈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动作舞姿与程式化的表演方式,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与丰富的功能。因此,文章通过安代的舞蹈文化内涵、舞蹈功能演变、舞蹈传承方式,借此深化对蒙古安代舞的认识,为更好地学习与传承该舞蹈提供必要的指导。

  • 标签: 蒙古族 安代舞 文化内涵 传承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三维测量的方法对面部软组织进行测量,研究正常面部软组织的立体结果,建立正常面部软组织的正常值,为错畸形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44例受试者(蒙古女性77例,男性70例)拍摄三维立体影像,并在软件上进行20个标志点的确定,23个角度、13个线距的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 22.0统计分析,对比男女面部差异。结果共有20项测量项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是:全面凸角、鼻尖角、鼻尖突度、鼻额角、鼻根突度、INPG角、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颏沟深度、颏突度、全面高、下面高、面上1/3角、面下1/3角、上面宽、面宽、下面宽、种族上三角、美学前三角、美学上三角。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蒙古男性鼻部挺拔,侧貌较凸,鼻根部较凹,下唇相对于颏部较突,面部较宽,蒙古女性鼻尖部较圆钝,鼻根部更加高挺,并且男女均为上面高>中面高>下面高,男性下面高大于女性。

  • 标签: 3DMD 面部软组织 蒙古族
  • 简介:摘要: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和职责,在少数民族地区,更肩负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诞生地,是蒙古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本文通过对蒙古文化与摄影教育的有机融合,创设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路径,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标签: 蒙古族文化 摄影教育 传承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古早产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rs2010963、rs3025039、rs69994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病例对照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诊断为BPD的蒙古早产儿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同民族非BPD早产儿56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基因分析技术检测VEGF基因rs2010963、rs3025039、rs6999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以上基因位点与我区蒙古BPD早产儿发病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早产儿VEGF基因rs699947位点上均可检测出CC、CA和AA 3种基因型。观察组此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0%、24.0%及60.0%;C等位基因频率为28.0%,A等位基因频率为72.0%,对照组此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1%、32.1%及35.7%,C等位基因频率为48.2%,A等位基因频率为51.8%,观察组与对照组此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基因rs69994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早产儿BPD的发生及发展存在相关性,且等位基因A可能是其易感因素。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古早产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rs2010963、rs3025039、rs69994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病例对照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诊断为BPD的蒙古早产儿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同民族非BPD早产儿56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基因分析技术检测VEGF基因rs2010963、rs3025039、rs6999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以上基因位点与我区蒙古BPD早产儿发病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早产儿VEGF基因rs699947位点上均可检测出CC、CA和AA 3种基因型。观察组此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0%、24.0%及60.0%;C等位基因频率为28.0%,A等位基因频率为72.0%,对照组此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1%、32.1%及35.7%,C等位基因频率为48.2%,A等位基因频率为51.8%,观察组与对照组此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基因rs69994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早产儿BPD的发生及发展存在相关性,且等位基因A可能是其易感因素。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升少数民族语文的学习力已经成为一种备受关注,且普遍的现象。拥有独特“马背文化”的蒙古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蒙语授课体系已经逐步建立,民族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整体的提高。而对于语文的学习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有辅助现代化教育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才能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 标签: 蒙古族小学语文 学习困难 解决方案
  • 简介:摘 要:从“绿色发展”理念视角出发,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A嘎查蒙古过年习俗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及访谈法,探讨了蒙古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启示。研究发现,蒙古传统文化价值观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其伦理原则体现出“自然——社会——个人”的三维视角。研究认为,目前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本主义”为逻辑起点。但面对生态环境愈加恶化,以致影响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当今世界,社会工作价值观需要将“自然”维度纳入进专业价值观及伦理原则中,以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 标签: 绿色发展 蒙古族传统文化 社会工作价值观 过年习俗
  • 简介:摘要:原型研究法是当代文艺研究法的其中一种,在文艺美学方法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以透过文学现象表层去找寻其中蕴含的原始文化意向揭露其内在本质。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的多样化同时也象征了文化的多元化。本文以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其中之一——原型方法论为角度,对我国蒙古长调民歌中的酒文化、自然文化、英雄人物文化为对象来进行分析,透过长调民歌的内容分析其蕴含的文化意象原型。

  • 标签: 原型方法论 蒙古族 长调民歌 原始意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蒙古和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遗传相关性及与HLA-Cw*0602的交互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 409例为病例组,其中汉族1 030例,蒙古379例,健康对照组1 483例,其中汉族965例,蒙古518例。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DNA,选择位于IL-12B(rs2082412、rs2288831、rs3212227、rs3213094、rs7709212)、IL-23R(rs11209026、rs2201841、rs7530511)、IL-28RA(rs4649203)基因区域的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利用二代测序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对HLA-Cw*0602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LINK1.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比较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并计算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比值比(OR),R × C列联表卡方检验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IL-12B基因rs2082412、rs2288831、rs3212227、rs3213094、rs7709212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病例组显著低于汉族对照组(P < 0.005);IL-12B基因rs3213094等位基因频率在蒙古病例组显著低于蒙古对照组(P < 0.005)。汉族和蒙古病例组HLA-Cw*0602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相应民族对照组(P < 0.005)。分层分析显示,汉族HLA-Cw*0602阳性病例组IL-12B基因rs2082412、rs2288831、rs3212227、rs3213094、rs770921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汉族对照组(P < 0.005),而阴性病例组与汉族对照组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蒙古HLA-Cw*0602阳性或阴性病例组各等位基因频率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05)。分析IL-12B基因区域的5个SNP构建单倍型,在汉族、蒙古病例组和对照组中6个单倍型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05)。基于HLA-Cw*0602分层的IL-12B基因多态性单倍型分析,蒙古、汉族7个单倍型无论HLA-Cw*0602阳性和阴性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05)。HLA-Cw*0602阳性和阴性蒙古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GATGT频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IL-12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蒙古、汉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具有相关性,且IL-12B与HLA-Cw*0602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2 遗传关联研究 多态性,单核苷酸 汉族 蒙古族 HLA抗原 HLA-Cw*0602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鄂伦春因为独特的生活地域和经济形态,鄂伦春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特征。鄂伦春民族音乐是原生态的,但是,其生存和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保护这种少数民族原生态的音乐形式是亟待解决的课题。纵观目前整理和出版的鄂伦春传统说唱艺术,数量也不少。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鄂伦春传统说唱艺术持续保护传承现状令人堪忧。文章以原生态为视角,在客观阐述鄂伦春传统说唱艺术发掘与抢救、整理与出版现状的同时,分析其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其原因,使鄂伦春传统说唱艺术在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大花园大展自身的风姿。

  • 标签: 鄂伦春族 传统说唱 抢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