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栓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及PTCA术后再狭窄等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血小板栓塞形成的机制研究表明:血浆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小板GPIb的相互作用在止血过程和血栓形成的早期阶段起着关键作用.vWF主要来源内皮和巨核细胞,作为分子桥介导血小板和内皮下胶原的粘附反应,与GIb结合位点位于vWF分子509~695残基之间A1重复区的二硫环上.

  • 标签: 蛇毒 血小板膜糖蛋白Ib结合蛋白 研究进展
  • 简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BC)跨转运蛋白超家族参与抗癌药物的跨转运,减弱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ABCB1转运体、ABCC1转运体和ABCG2转运体是ABC转运体家族中已知的介导耐药的主要成员,并且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目前逆转耐药的研究焦点。本文就这三种转运体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ABCB1转运体 ABCC1转运体 ABCG2转运体
  • 简介:能够向食品释放抗菌成分的活性包装材料,可以用于抑制或减缓食品贮藏过程中细菌的生长繁殖。为了获得可食用的复合高分子材料,向玉米蛋白单层和多层中加入斯佩耳特小麦糠和麝香草酚,研究多种不同的复合系统(尤其是的厚度和可降解纤维的数量)以控制麝香草酚的释放。结果表明,在未添加斯佩耳特小麦糠的情况下,单层和多层中麝香草酚的释放速率均随着厚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反,单层和多层中麝香草酚的释放速率随着这种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标签: 麝香草酚 抗菌成分 玉米蛋白 蛋白膜 调控 复合系统
  • 简介:摘要本次试验采用人血白蛋白、外贴鸡蛋、红外线照射三者联合的办法治疗褥疮,评价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收治住院治疗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身上两处不同部位的褥疮,分别进行单一外用鸡蛋治疗方法和人血白蛋白联合鸡蛋,红外线照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过程中的第1—3天,创面愈合程度、肉芽组织生长状况及有无渗出液渗出,记录创口愈合时间。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褥疮的效果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鸡蛋膜 褥疮 红外线照射
  • 简介: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生物成熟初期可溶性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变异链球菌生物成熟初期不同时间点(16、18、20、22、24h)菌体可溶性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各时间点菌斑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镜下见16h形成的生物主要由散在微菌落构成.随时间延长其菌落逐渐变大并与相邻菌落融合(18~22h).最终相互重叠(24h)。比较5个时间点变异链球菌生物中菌体可溶性蛋白未见特异表达的蛋白条带.且相同位置的蛋白条带在蛋白表达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条件下,可观察到变异链球菌菌落从聚集到重叠形成成熟生物的过程.16-24h成熟初期变异链球菌生物中菌体可溶性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生物膜 蛋白质
  • 简介:目的探讨相关蛋白Numb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其与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36例卵巢肿瘤患者及同期因子宫病变而无卵巢肿瘤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摘除卵巢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EOC组(n=92)、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组(n=23)、卵巢良性肿瘤组(n=21)及正常卵巢组(n=2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卵巢组织的Numb蛋白、P-gp及MRP-1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Numb蛋白在4组中及在EOC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EOC组患者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及相关关系,以及与化疗敏感及耐药的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4组患者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卵巢组织中Numb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EOC组较卵巢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高,BOT组较正常卵巢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OC组与BOT组比较、BOT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比较及卵巢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卵巢组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OC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卵巢组织Numb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FIGOⅠ~Ⅱ期患者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临床病理学类型、组织病理分级及残留灶大小之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OC组患者卵巢组织的Numb蛋白与P-g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表达无相关性(r=0.117,P=0.109);而Numb蛋白阳性�

  • 标签: 卵巢肿瘤 Numb蛋白 人类的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抗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期望寻找出性肾病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本实验采用HPLC-ESI-MS/MS技术研究原发性肾病的尿液蛋白质谱特点,并与健康人尿蛋白谱进行比较,筛选出性肾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正常人的比较,找出8种差异蛋白。结论血浆铜蓝蛋白、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α-1B糖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钙结合蛋白39有可能成为性肾病的生物标记物。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原发性膜性肾病 尿蛋白 生物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浸有药液的蚕茧生物蛋白制作鼓膜贴片,修复鼓室成形鼓膜修补术后的鼓膜再穿孔。方法对60例行鼓室成形鼓膜修补术后再穿孔的患者,治疗干耳后,使用蚕茧制作生物贴补修复鼓膜。结果治愈52例,有效5例,无效3例。结论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痛苦小,疗效好,避免了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了医疗纠纷。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鼓膜再穿孔 化脓性中耳炎 生物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小板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变化,为临床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确诊为ACS的患者50例,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P)23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Q-MI)21例和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患者5例,于入院当时或治疗前抽肘静脉血测定GPⅡb/Ⅲa.同时取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三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GPⅡb/Ⅲa分子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各组之间的血小板GPⅡb/Ⅲa分子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是抗血小板聚集的理想药物.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 心肌梗死 血小板 膜糖蛋白
  • 简介:摘要嗜乳脂蛋白(butyrophilin,BTN)最初发现于乳脂球,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受体蛋白,其胞外段与免疫检查点B7蛋白家族同源,因而受到免疫学家的关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BTN参与调控天然和获得性T细胞免疫反应,尤其是该家族成员BTN3A1(CD277)具有活化Vγ9Vδ2 T细胞的功能,可能是免疫检查点的新靶点。现对BTN家族的发现、命名、结构及其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嗜乳脂蛋白 嗜乳脂蛋白3A1 免疫检查点
  • 简介:通过覆保湿技术种植不同牧草品种,测定牧草产量和蛋白含量,选出适合肃州区种植的牧草品种和最佳配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碱茅、披尖草、沙蒿、沙打旺、冰草等5个试验牧草品种适应性较强,产草量高,均适合在肃州区覆穴播种植。特别是碱茅、披尖草、冰草、沙蒿产草量高而稳定,再生速度快,性状优良,耐干旱,草品质好,适应性强,极具推广利用价值。

  • 标签: 覆膜保湿技术 牧草品种 产量 蛋白质
  • 简介: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蜕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小鼠流产的关系。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选择无特殊病原体(SPF)级21只雌性CBA/J小鼠、5只雌性DBA/2J小鼠和6只雄性BLAB/c小鼠为研究对象。21只雌性CBA/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将10只雌性CBA/J小鼠与5只雄性DBA/2J小鼠合笼,建立雌性(♀)CBA/J×雄性(♂)DBA/2J流产模型,纳入流产组,将11只雌性CBA/J小鼠与6只雄性BALB/c小鼠合笼,建立♀CBA/J×♂BALB/c正常妊娠模型,纳入对照组。记录2组雌性CBA/J小鼠存活胚胎数及流产率,随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蜕组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YAP在蜕组织中的分布,以及YAP表达强度。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小鼠存活胚胎数、流产率及不同YAP表达强度的小鼠数。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结果(1)流产组小鼠存活胚胎数的中位数(5.0个)低于对照组小鼠存活胚胎数的中位数(7.5个),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8,P=0.007)。流产组小鼠流产率的中位数(33.3%)高于对照组小鼠流产率的中位数(5.6%),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3.797,P〈0.001)。(2)YAP主要表达于小鼠蜕细胞的细胞质中,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半定量评分的结果显示,流产组YA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5,P=0.014)。结论♀CBA/J×♂DBA/2J小鼠流产模型中的胚胎丢失具有高度重复性,流产率较高且相对恒定。YAP可能参与流产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模型 动物 蜕膜 Yes相关蛋白 小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全血静置时间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备成的影响。方法 同时采集静脉全血,分组静置不同时间(3分钟、15分钟、20分钟)后,离心制备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及宽度。 结果 静置不同时间后无细胞血浆(PPP)高度、纤维蛋白凝块(PRF)高度、红细胞基层高度及制备后PRF长、宽有所不同(P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 静置时间 离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否参与体外诱导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mouse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mESCs)蜕化的过程及其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雌激素(10 nmol/L)和孕酮(1 μmol/L)处理mESCs进行体外诱导蜕化,检测OPN的表达变化。设立Opn质粒过表达组及Opn shRNA敲减组,分别将Opn过表达质粒和Opn shRNA转染mESCs,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子宫内膜蜕化标志分子蜕/滋养层催乳素相关蛋白(decidual/trophoblast-layer prolactin related protein,Dtp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及其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receptor 2,Vegfr2)表达情况。结果雌激素+孕酮诱导蜕化mESCs中Dtprp(P<0.001)、Vegfa(P=0.004)和Vegfr2(P=0.002)mRNA 水平显著增加,同时Opn mRNA(P=0.002)和OPN蛋白(P<0.001)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Opn过表达可促进mESCs细胞增殖(P=0.004),而敲减Opn可抑制mESCs细胞增殖(P=0.008);转染Opn过表达质粒可进一步促进蜕化mESCs中Dtprp(P<0.001)、Vegfa(P=0.021)和Vegfr2(P=0.012)的mRNA表达,同时Vegfa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加(P=0.001);敲减Opn后,则可降低蜕化mESCs中Dtprp(P=0.009)、Vegfa(P=0.007)和Vegfr2(P=0.001)的mRNA表达,VEGFA蛋白的表达水平也相应降低(P<0.001)。结论OPN参与调节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化进程及功能。

  • 标签: 骨桥蛋白 小鼠子宫内膜 蜕膜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术中应用创必复联合生物蛋白胶治疗因硬脊撕裂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同一手术组脊柱手术硬囊显性破裂伴脑脊液漏实验组(A组)16例、单纯生物蛋白胶组(B组)12例和空白对照组(C组)8例进行术后24h引流量及总引流量观察比较。结果术后A组24h引流量(125±55ml)、总引流量(240±75ml)明显少于B、C组(P<0.05);B组24h引流量(195±70ml)、总引流量(395±85ml)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创必复联合生物蛋白胶可以有效减少因硬囊撕裂引起的脑脊液渗出,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创必复 生物蛋白胶 脑脊液漏
  • 简介:目的:本文介绍血小板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荆的进展与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及结论:作为抗血小板药中的一支奇葩,血小板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荆进展十分迅速,对蛋白GPⅡb/Ⅲa受体选择性高。在治疗血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方面展现了良好的治疗前景。

  • 标签: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血栓 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壬基酚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活性及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30(GPR3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检测以及基因和蛋白检测实验,分析壬基酚影响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以及GPR30表达的情况。细胞分组:SW480细胞加入培养基设为对照组,加入培养基+1×10‒8 mol/L雌二醇设为雌二醇组,加入培养基+1×10-8 mol/L壬基酚设为壬基酚组,加入培养基+1×10-8 mol/L壬基酚+1×10-7 mol/L GPR30特异性拮抗剂G15设为壬基酚+G15组。观察指标:(1)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指数。(2)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周期占比。(3)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指数。(4)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信使RNA(mRNA)表达情况。(5)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蛋白表达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检验。结果(1)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指数。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指数分别为100.00±0.00、89.19±4.86、148.96±6.04、120.40±3.39,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5,P<0.05);壬基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壬基酚+G15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周期占比。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S期细胞占比分别为39.96%±2.02%、36.67%±0.62%、43.85%±1.02%、38.29%±1.42%,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P<0.05);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壬基酚+G1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指数。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67±0.18、4.80±0.31、0.75±0.11、2.20±0.19,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79,P<0.05);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壬基酚+G1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 mRNA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 mRNA相对表达率分别为1.00±0.00、0.86±0.05、1.89±0.27、0.64±0.12,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1,P<0.05);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蛋白相对表达率分别为1.83±0.16、1.68±0.15、3.10±0.30、1.26±0.11,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5,P<0.05);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壬基酚可增加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指数与S期细胞占比,降低细胞凋亡指数,并促进GPR30 mRNA和蛋白表达。

  • 标签: 结肠肿瘤 雌激素 壬基酚 受体 跨膜G蛋白偶联雌激素膜受体30 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乳腺癌中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临床患者病例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免疫组化法展开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蛋白检测,并回顾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组58例患者中,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蛋白表达阳性者32例,阳性率为55.17%。且不同临床分期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MT1-MMP的表达率同乳腺癌肿瘤分期、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值得关注。

  • 标签: 乳腺癌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分期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羊肯定已被宰杀了,高挑精干的皮围裙忙里忙外,黑皮围裙的下摆已经沾染了血的印渍,水沥沥的鲜明夺目。小子帮着皮围裙门里门外穿梭,动作的声息也不扰人。门不止一个,有一边门还很宽敞,房子的格局一看就是适合做事的,像住户又像村部。皮围裙和小子忙得井井有条,似乎没有谁顾及他,和他同来的胖哥也到集镇上去了。抬眼青天白云,看上去又洁净又有些倦怠。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与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老年T2DM(T2DM组)、IGT(IGT组)、IFG(IFG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0例,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TG、TC、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小板蛋白CD61和CD62P。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色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NTG)。结朵T2DM组、IGT组、IFG组FM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T2DM组NTG较IGT组、1FG组、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FMD与FPG、TG、TC、LDL-C呈负相关。T2DM组、IGT组、IFG组CD61和CD62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61与FPG、TC、HbA1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CD62P与FPG、TG、TC、HbA1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FMD与CD61、CD62P呈负相关。结论内皮功能损害和血小板活化在T2DM前期就已经存在,两者互相促进。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葡糖耐量试验 血糖 内皮 血管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