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算法是分类和匹配问题中常用到的方法,近年来,常被应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之中。本文将引入商业银行线上营销案例之中,基于商业银行数据样本,进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构建。同时提出两种利用互信息的改进方法以对比探究相对于朴素模型分类效果的改进情况。本文实证结果表明,这两种改进都是有效的,通过属性和类之间互信息以及属性和属性间互信息辅助对属性进行排序不仅能够简化模型构建流程,并且能提高分类准确率。最后,本文对该模型在商业银行网络营销中的应用方向提出建议并对实际意义做出探讨。

  • 标签: 朴素贝叶斯 商业银行 网络营销 互信息
  • 简介:摘要随着艾滋病在世界各国的流行,波及的地域越来越广,人群更多,流行模式更为复杂,对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的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已有的疫情估计中的数理统计模型和计算机软件预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不同的疫情估计方法相互结合、相互印证有利于艾滋病疫情的综合评估。本文对统计在艾滋病疫情估计中的思想、发展、应用以及注意事项展开综述,为统计在艾滋病疫情估计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贝叶斯方法 艾滋病 疫情 估计
  • 简介:摘 要:针对磁计量仪器故障模式多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优化算法的故障模式聚类分析方法。该算法通过将免疫算法选择优良个体方法与先验信息运算算法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对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既提高了优良种群的多样性同时又避免了信息浪费,从而综合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性和快速收敛性。在理论上对优化算法在故障模式分析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磁计量仪器 贝叶斯方法 亲和度 聚类分析
  • 简介:摘 要:针对电子战武器系统故障模式多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优化算法的故障模式聚类分析方法。该算法通过将免疫算法选择优良个体方法与先验信息运算算法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对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既提高了优良种群的多样性同时又避免了信息浪费,从而综合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性和快速收敛性。在理论上对优化算法在故障模式分析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电子战武器系统 贝叶斯方法 亲和度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雅以他所处的时代为下限,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和各历史阶段技术的产生、发展结合的高度阐述了他对历史的独特解释——轴心期理论。他认为人类在轴心期有了空前的大发展,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人类历史以“轴心期”为中心,“轴心期”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 标签: 雅斯贝斯 轴心期理论 历史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特征,探讨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方法于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的1 040名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病历查阅等方式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MMT情况、性行为、抗-HCV、HIV感染情况等,检测HBsAg、抗-HBs、抗-HCV情况,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网络模型分析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结果研究对象1 031例,HBsAg阳性率为11.35%(117/1 031),抗-HCV阳性者740例,HBsAg阳性率为10.27%(76/740)。控制混杂因素后,抗-HBs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05,95%CI:0.03~0.09);抗-HCV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也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30,95%CI:0.17~0.52);有乙型肝炎(乙肝)家族史比没有乙肝家族史者更容易出现HBsAg阳性(OR=5.30,95%CI:2.68~10.52)。网络模型结果显示:乙肝家族史、抗-HBs与HBsAg阳性直接相关,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间接相关。结论MMT门诊患者中抗-HBs、乙肝家族史、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及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相关。

  • 标签: 美沙酮维持治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特征 贝叶斯网络模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存留在德宏民间的经卷是傣族和德昂族传播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经典,是族人之间信仰的维系和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中缅边境地区傣族与德昂族民间文化人与僧侣之间存在着互赠自己珍藏的经的文化行为。这些经一直以来是德宏民间与南亚东南亚信众互联互通的常态文化行为。

  • 标签: 德宏 贝叶经 文化交流 南传上座部佛教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预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经验性治疗腹腔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MeSH Terms])AND( "Cephalosporins*" [MeSH Terms])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eSH Terms])、腹腔感染、继发性腹膜炎、腹腔脓肿、头孢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8年5月。纳入评价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对比其他类型抗菌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患者给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治疗腹腔感染,对照组患者给予其他类型抗菌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结局指标:临床治愈率、微生物清除率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R 3.6.2软件随机模型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直接评估和间接预测。采用轨迹图法、密度图法、杠杆图法对模型收敛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因各干预措施间没有闭环,不需要评估研究的一致性。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18篇。18篇文献均为RCT,文献累积样本量为6 792例,其中试验组3 402例,对照组3 390例。(2)网状Meta分析结果:①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的临床治愈率显著低于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0.46,0.61,95%可信区间(CI)为0.26~0.81,0.38~0.97,P<0.05]。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的临床治愈率与碳青霉烯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3,95%CI为0.59~1.80,P>0.05)。②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的微生物清除率显著低于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84,0.41,95%CI为0.73~0.98,0.23~0.74,P<0.05)。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的微生物清除率与碳青霉烯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6,95%CI为0.27~1.80,P>0.05)。③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甲硝唑、替加环素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喹诺酮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13,0.13,0.14,0.13,0.15,0.13,95%CI为0.03~0.50,0.02~0.98,0.02~0.75,0.02~0.59,0.02~0.78,0.02~0.57,P<0.05)。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碳青霉烯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96,1.00,1.10,95%CI为0.52~1.60,0.31~3.50,0.49~2.30,P>0.05)。(3)疗效与安全性等级排名:①临床治愈率排名:各类用药方案的临床治愈率从高到低排名顺序为喹诺酮类+甲硝唑、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合成青霉素类、第2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替加环素、喹诺酮类。各排名相应的概率为51.73%、35.72%、22.57%、31.37%、24.98%、32.82%、34.69%、29.05%、72.36%。②微生物清除率排名:各类用药方案的微生物清除率从高到低排名顺序为喹诺酮类+甲硝唑、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2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合成青霉素类、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替加环素、喹诺酮类。各排名相应的概率为:89.62%、77.01%、38.60%、20.94%、26.26%、26.39%、22.22%、20.19%、62.55%。③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名:各类用药方案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名顺序为喹诺酮类、喹诺酮类+甲硝唑、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替加环素、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各排名相应的概率为:96.21%、30.46%、21.09%、25.27%、27.26%、19.45%、31.69%。结论中、低危腹腔感染时,推荐经验性使用头孢菌素+甲硝唑替代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

  • 标签: 腹腔感染 头孢菌素 甲硝唑 碳青霉烯类 Meta分析 网状分析
  • 简介:摘 要:针对成败型串联系统的存储可靠性进行分析,建立一种综合利用分系统存储和少量整机试验的存储可靠性评估方法。将分系统串联而成的模拟系统作为先验分布的参考模型;然后利用先验矩方法对先验分布中的超参数进行确定;最后结合整机试验,利用方法对干扰弹系统存储可靠性进行评估。采用该方法对某型产品存储试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研究出了在一定的置信水平 下的可靠度区间。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整体样机较少,系统构成复杂的可靠性研究,具有较为准确的评估。

  • 标签: 干扰弹 贝斯方法 存储 可靠性
  • 简介:摘要目的网状Meta分析预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胆道内支架引流(BDS)与单纯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以( "Choledocholithiasis" 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 OR "CBDS" OR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 ) AND (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OR "LCBDE" ) AND ( "primary duct closure" or "PDC" ) AND ( "T-tube drainage" or "TTD" or "T-tube" ) AND ( "biliary drainage stenting or BDS) AND ( "clinical trials" )、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引流为检索词,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纳入评价LCBDE后胆总管缝合行BDS、单纯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BDS组为LCBDE后行BDS,一期缝合组为LCBDE后行单纯一期缝合,T管引流组为LCBDE后行T管引流。结局指标: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在Rstudio环境下应用GeMTC软件进行Meta分析。在框架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执行。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直接评估和间接预测。采用Brooks-Gelman-Rubin作图法、迹图法和密度图法对模型收敛性进行评价。因各干预措施间没有闭环,不需要评估研究的一致性。同时绘制各结局指标不同胆总管缝合方式的等级概率矩阵图。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12篇。12篇文献均为RCT,文献累积样本量为982例,其中BDS组190例,一期缝合组296例、T管引流组496例。(2)网状Meta分析结果:①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T管引流组(优势比=0.21,0.48,95%可信区间为0.06~0.52,0.24~0.87,P<0.05);间接预测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43,95%可信区间为0.12~1.30,P>0.05)。②BDS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低于T管引流组(优势比=0.18,95%可信区间为0.02~0.86,P<0.05),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70,95%可信区间为0.27~1.70,P>0.05);间接预测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25,95%可信区间为0.03~1.60,P>0.05)。③BDS组和一期缝合组分别与T管引流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58,1.40,95%可信区间为0.13~2.40,0.41~5.50,P>0.05);间接预测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39,95%可信区间为0.05~2.70,P>0.05)。(3)3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等级排名:BDS组、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0.08%、0.98%、98.94%,排名第2的概率分别为6.57%、92.38%、1.05%,排名第3的概率分别为93.36%、6.64%、0.01%,3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排序: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BDS组。BDS组、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1.25%、18.93%、79.82%,排名第2的概率分别为6.11%、74.01%、19.88%,排名第3的概率分别为92.64%、7.06%、0.30%,3组患者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排序: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BDS组。BDS组、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10.89%、67.37%、21.74%,排名第2的概率分别为16.09%、21.09%、62.82%,排名第3的概率分别为73.02%、11.55%、15.44%,3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排序: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BDS组。结论具有适应证的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后优先采用BDS,可降低胆总管缝合相关并发症。本研究在http://www.crd.york.ac.uk/ero/注册,注册号为CRD42019137344。

  • 标签: 胆道良性疾病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缝合 胆道支架引流 T管引流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网状Meta分析
  • 作者: 李建生 春柳 冯贞贞 赵虎雷 谢洋 孙博倩 刘文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第09期
  • 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郑州 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郑州 4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湿热蕴肺证为例,探讨证候的症状间关系及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为建立证候诊断依据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基于654份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调查数据,以湿热蕴肺证为例,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结合关联规则与网络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症状间关系并明确症状(群)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结果654份新冠肺炎临床资料中涉及湿热蕴肺证患者121例,其中出现频率>40%的症状有发热(53.72%)、咳嗽(47.93%)、舌质红(45.45%)、脉数(43.80%)、苔腻(42.15%)、苔黄(41.32%)、乏力(40.50%)和纳呆(40.50%)。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二项关联关系较强的症状群包括发热、口渴,胸闷、气促,咳嗽、痰黄等;三项关联关系较强的症状群包括咳嗽、痰黄、痰黏稠,纳呆、呕恶、头身困重,发热、口渴、乏力等。以湿热蕴肺证(是=1,否=0)为目标变量,以出现频率>15%的症状为输入变量,建立网络模型,得出湿热蕴肺证症状(群)概率分布表,其中发热的父节点(每个输入变量的上级节点)只有1个(湿热蕴肺证),条件概率是0.54;咳嗽的父节点有痰黄、湿热蕴肺证,表示在湿热蕴肺证中咳嗽与痰黄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且在有痰黄的条件下,咳嗽的条件概率为0.99。常见症状(群)及其对湿热蕴肺证诊断的贡献度为:发热、口渴(0.47),咳嗽、痰黄(0.49),胸闷、气促(0.46),纳呆、头身困重(0.61),苔黄腻、脉滑数(0.95)。结论关联规则结合网络在阐释症状间关系及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客观性,为建立证候诊断依据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 标签: 证候 湿热蕴肺证 症状 关联规则 贝叶斯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逆概率公式(也称公式)也是概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简介逆概率公式及其使用方法,并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同学们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逆概率公式

  • 标签: 逆概率公式 概率统计 应用
  • 简介:摘要:全概率公式是概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简介全概率公式及其使用方法,并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同学们系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全概率公式

  • 标签: 全概率公式 概率统计 应用
  • 简介:摘要:圆形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也是小学六年几何图形中接触的主要图形。圆面积的计算涉及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需要运用到这些图形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强力拉动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发展。

  • 标签: 面积公式 推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泰勒公式是高等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这一公式在部分数学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以泰勒公式的内容分析为切入点,就其实践应用展开了相应的分析。

  • 标签: 泰勒公式 内容 实践应用
  • 简介:【摘 要】运算能力是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它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它对于学生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在运算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习惯,以此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建构“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为目的,以问题为主线,思维训练为核心,以递进式的问题和连续深入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以问促学,以问促思,以问促新,为理解而学习,为迁移而学习,明晰算理,探求合理灵活简洁的算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严谨性和独创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 标签: 学为中心 问题引领 数学思维
  • 简介:摘要:量纲法在测试和研究物理公式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物理学研究人员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导出物理公式的量纲方法也适用于高中物理,应用量纲法导出物理公式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弄清包含物理量和该公式背后的数学含义的物理公式。本文基于量纲法,推导了均匀加速度线性运动公式,并将其与传统的推导方法进行了比较。量纲法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加深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理解,并以此为桥梁,帮助学生理解绘制方法来解决物体的位移。

  • 标签: 量纲法 物理公式 推导
  • 简介:【内容摘要】:初中数学公式是初中数学主要内容不仅多,而且枯燥难记,学生经常会把公式记错或和其它公式混淆。如何使学生既乐于记公式又容易记住公式,笔者从实例出发——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揭示公式的探究推导过程、巧记公式、适量的训练加适当的变形,学以致用,这五方面对公式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公式 兴趣 过程 探索 记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