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运动肢体活动受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运动肢体活动受限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35例应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肤体活动功能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肢体活动幅度评分分别为(2.42±0.99)分、(2.46±0.78)分(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活动幅度评分分别为(8.85±1.03)分、(5.73±1.45)分(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1%(34/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1%(27/35)(P<0.05)。结论在运动肢体活动受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与针灸联合的方式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 标签: 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 中药 针灸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运动肢体活动受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运动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中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肢体运动幅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幅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运动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中药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中药 针灸 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运动肢体活动受限患者,观察选择中药针灸并用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运动肢体活动受限患者51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研究形式为分组对比;分组依据为所有运动肢体活动受限患者接受治疗方法不同;对于26例观察组运动活动受限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中药针灸并用;对于25例对照组运动活动受限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单纯中药治疗;最终通过观察两组运动活动受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突出中药针灸并用的临床价值。结果在运动肢体活动受限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运动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中药针灸并用,可以将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的情况显著改善。

  • 标签: 中药针灸并用 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肢体功能不同程度受限的老年病人的护理促使肢体功能恢复,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2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53例伴肢体功能受限老年病人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53例患者经康复护理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说明积极、耐心、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树立生活的信心,为晚年的幸福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 标签: 肢体功能受限 老年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生活中,广大中老年朋友常常会受到肩膀疼的困扰。很多时候,只是受了凉、吹了冷风这种不起眼的理由,也会导致肩膀出现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在这种时候,您就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遇到”肩周炎了。

  • 标签: 肩周炎 小心 中老年
  • 简介:去年12月.美国埃莫里大学医学院的康复医学教授史蒂芬.沃夫(StevenWolf)公布了一项大型研究的结果.显示肢体限制一诱导运动疗法(extremityconstraint-inducedmovementtherapy,简称CIMT)能够提高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

  • 标签: 肢体功能康复 运动疗法 患侧 医学教授 中风患者 医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乙哌立松片联合复方牵正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显著低于观察组(96.3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SFMA和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上肢痉挛性瘫痪 运动功能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我国老年人口比例正在快速增长,因此老年脑梗疾病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每年老年人患上脑血管疾病高达200万左右,致残率高达80%,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家庭的正常生活,以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会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现在对于脑梗死相关疾病的治疗并没有能够完全治愈的方法,只能通过康复护理治疗来最大限度的缓解患者的疾病痛苦,减少因心脑血管疾病而导致的病残影响。

  • 标签: 老年性脑梗死 肢体运动 功能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老年脑梗死是老年群体中的高发病例,对老年人身体及日常生活危害较强,并且在治疗后,容易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因此,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锻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患有脑梗死的老年人群,实施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做相关综述,具体如下。

  • 标签: 老年性脑梗死 肢体运动功能 康复护理
  • 简介:左侧肢体运动与活化右脑功能钱张师作者从1988年开始探讨体育运动与右脑活化关系这一问题.在几年来的大学体育课教学和运动队训练中,分别采用常规教法和左侧肢体与右侧肢体配合的教法,加以对比,效果显著.尤其是在铅球与篮球专项课中的试验教法,更为明显.现就自...

  • 标签: 左侧肢体 技术动作 篮球专项课 右侧大脑皮层 运动成绩 试验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方法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共73例的疗效。结果73例患者中27例出现肩周痛,其中11例肩关节出现活动受限。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有术中钩入软组织较多;手术复位不够理想;术中肩锁韧带的修复;术中钢板塑形度不够;钢板放置位置不正确;术后关节盘残留;术后制动时间过长。

  • 标签: 锁骨钩钢板肩关节活动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康复训练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入住我院的偏瘫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组行常规康复+运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训练后,运动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增强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康复训练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导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90例肩周炎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导引配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情况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疼痛情况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表现,同时可显著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导引 温针灸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穴位按摩结合被动活动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肌力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4例脑出血后不同程度偏瘫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被动肢体活动协助肢体康复,试验组加用穴位按摩,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情况,FMA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穴位按摩结合被动肢体活动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肌力和运动功能较单纯被动肢体活动改善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被动肢体活动可明显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促进肌力的恢复。

  • 标签: 脑出血 穴位按摩 被动活动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律活化运动对空巢老人孤独感与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6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无陪护病区入住的90例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1实施康复运动功能锻炼,观察组2遵照护士指导进行音律活化运动。干预12周后,比较3组患者生活功能评估Barthel指数量表、孤独感量表及肢体运动各关节活动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2患者的Barthel指数总分为(68.66±6.00)分,高于对照组的(58.00±8.16)分及观察组1的(60.00±6.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患者的孤独感总分为(20.06±1.93)分,低于对照组的(27.11±1.77)分及观察组1的(26.32±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患者的肢体运动活动度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律活化运动可以很好地改善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对老年人肢体活动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 标签: 老年人 空巢老人 音律活化运动 自理能力 孤独感 肢体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侧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训练方式等分成两组。将其中进行常规患肢功能训练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脑卒中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健侧肢体功能训练,并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两组NISS评分、神经电生理测定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之前,NISS评分、神经电生理测定以及BI指数评分情况均无明显的差异性,经过治疗后,两组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各项明显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患肢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其健侧肢体功能训练能显著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健侧肢体功能训练 脑卒中偏瘫 偏瘫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