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长骨骨血管肉瘤的临床、影像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共5例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病理诊断并治疗的原发性长骨骨血管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5.2±3.5)岁(范围:27~79岁)。发病部位:肱骨近段1例,肱骨远端1例,股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1例。2例病理性骨折,3例无病理性骨者。针对肿瘤的部位、有无病理性骨折,分别采取病灶刮除和大范围切除治疗,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放疗、化疗。测量并记录病灶长径,记录肿瘤的X线片、CT扫描、MR检查及核医学检查等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特点,记录并分析肿瘤病理特点,记录肿瘤的治疗方式并分析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长骨骨血管肉瘤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或局部肿胀,缺乏特异性,其影像学表现(X线片、增强CT扫描及MR检查)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病灶长径通常较大,约(6.6±1.2) cm,病灶多为骨髓腔和(或)骨皮质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模糊,一般无硬化边,可见软组织肿块,增强可见病灶向心性非渐进性充填且不均匀强化或结节状渐进性强化。病理学结果发现骨血管肉瘤病灶的CD31、CD34表达较高,ERG表达阳性率为100%。2例行手术切除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15、3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6个月,1例手术切除后行放疗患者存活40个月(至末次随访仍存活),2例单纯手术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3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结论原发性长骨骨血管肉瘤的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ERG为目前确诊该病最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手术切除目前仍为首选治疗方案,手术联合放疗可适当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血管肉瘤 诊断 肿瘤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骨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影像表现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发生在长骨的多形性肉瘤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X线、CT及MRI的影像特点。结果20例中发生于长骨干骺端15例(其中股骨颈5例,其他干骺端10例),发生于骨干5例。5例股骨颈者均表现为囊状骨质破坏,1例其内可见高密度影。5例骨干者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沿骨纵轴生长,纵径远大于横径(5例纵径均大于横径)。发生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干骺端的表现为大片状骨质破坏,或骨质破坏区夹杂粗细不等的骨嵴,2例可见骨膜三角。磁共振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T1WI)表现为以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磁共振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e,T2WI)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磁共振T2压脂序列(fat suppreion-T2WI,FS-T2WI)病灶边缘多可见高信号,11例核磁检查中7例病灶边缘见高信号。20例中9例可见较大软组织肿块,范围明显超过骨质破坏区。结论发生在不同部位多形性肉瘤的X线、CT、MRI表现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股骨颈者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状骨质破坏;骨干者多表现为沿骨纵轴生长的虫蚀状骨质破坏;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干骺端为大片状骨质破坏,夹杂粗细不等的骨嵴。磁共振T1WI表现为以等信号为主;T2WI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FS-T2WI病灶边缘高信号有提示意义。

  • 标签: 骨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影像学诊断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长骨髓内钉固定动力化的临床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髓内钉动力化可以促进长骨骨愈合,是治疗长骨干,尤其是胫骨、股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有学者认为,髓内钉动力化可能会加重骨折端的不稳定,并不利于骨折愈合。了解髓内钉动力化影响骨折愈合的机制,掌握髓内钉动力化的最佳时机以及使用合理的髓内钉动力化方法有利于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本文就髓内钉动力化促进骨愈合的机制、髓内钉动力化的时机以及这项技术引起的争议等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生物力学 骨折,不愈合 骨钉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 骨延迟愈合
  • 简介:摘要通过对长骨干生理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的研究得出长骨干在骨折内固定后形成杠杆系统,即骨折线和内固定交点为杠杆支点,施加外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支点到内固定尾端与骨质接触点的距离为阻力臂,内固定所需长度应尽量使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此为杠杆重建理论。治疗长骨干骨折常用钢板及髓内钉固定。髓内钉主要是依靠主钉与髓腔内壁的接触,以及远端锁钉与骨质接触的牢固程度发挥作用。根据杠杆重建理论,髓内钉固定后动力臂为施加外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臂为支点到髓内钉尾端与骨质接触点的距离;术中置入髓内钉前应予以充分扩髓,并使用较大直径的主钉,使之与内壁紧密贴合,并通过远端锁钉增加骨质接触把持,延长有效工作距离。钢板固定是依靠远端螺钉与骨质的把持力,可增加固定的可靠性,其动力臂为施加外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臂为支点到对侧钢板末端的距离。骨折位置不同,形成的杠杆种类不同,如动力臂小于或等于阻力臂,可形成费力杠杆或平衡杠杆,结构稳定;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任何内固定都无法实现绝对稳定,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此时应尽可能延长阻力臂的有效工作距离,并针对不同骨折类型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指导。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长骨干骨折术后发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为长骨干骨折的治疗指明了新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四肢长骨恶性肿瘤切除后长节段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共10例进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四肢长骨超长病灶骨恶性肿瘤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0.2岁(范围6~16岁)。骨肉瘤7例,尤文肉瘤3例;肱骨肿瘤2例,股骨肿瘤7例,胫骨肿瘤1例。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占病变骨全长的比例为80.9%(范围71.4%~89.3%)。考虑青少年涉及骨骺生长问题,手术在保证肿瘤扩大切除的前提下,采用自体腓骨移植、传统假体结合钢板、3D打印设计保留关节骨骺的超长假体,并在假体与骨结合端做3D打印骨小梁的骨长入处理,两端保留骨骺的短力臂设计辅助钢板及交锁螺钉增强稳定性。主要观察X线片及CT检查评估假体重建稳定性及骨连接端3D打印处理处骨长入情况,同时评估患者术后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5~58个月,平均随访22.9个月。1例术后2年复查X线片示移植腓骨有骨吸收迹象,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明显异常;2例术后1年半至2年内出现辅助钢板断裂,给予更换断裂钢板目前内固定良好。按照国际保肢学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2例肱骨骨肉瘤术后评分分别为23、26分,平均24.5分;4例股骨骨肉瘤及3例股骨尤文肉瘤评分分别为26、25、19、30、27、24、28分,平均25.6分;1例胫骨骨肉瘤评分为26分;均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组10例肿瘤体积自110~367 cm3,平均224.5 cm3;病变与近侧骨端的距离平均为5.2 cm(范围0~11.3 cm);与远侧骨端的距离平均为4.2 cm(范围0~8.7 cm);。规范新辅助化疗后30%患者达到部分缓解,70%患者达到疾病稳定。保肢治疗效果良好,目前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利用3D打印与传统机加工技术相结合,制作保留骨骺的个体化长节段假体在骨恶性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肿瘤 四肢 骨肉瘤 肉瘤,Ewing 骨重建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X线平片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比较,探讨MRI灰度翻转图像对长骨病变骨皮质异常情况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2015至2019年病理证实的长骨病变患者共100例,其中骨肿瘤患者30例,外伤患者60例,骨感染性病变10例,所有病例均已行DR、CT及MRI平扫检查。选择MRI-T1WI图像右键鼠标并点击相应工具选项,瞬间获得灰度翻转图像。统计MR灰度翻转图像对于骨皮质异常(中断、增厚、变薄)的检出情况,并与X线平片及CT进行对比,使用χ2检验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RI灰度翻转图像检出骨皮质异常79例(骨皮质中断70例,骨皮质增厚5例,骨皮质变薄4例),检出率为79%;X线平片检出84例(骨皮质中断73例,骨皮质增厚6例,骨皮质变薄5例),检出率为84%;CT图像检出骨皮质异常100例(骨皮质中断89例,骨皮质增厚6例,骨皮质变薄5例),检出率为100%。对于骨皮质异常情况的检出,MRI灰度翻转图像与平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T图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灰度翻转图像评估长骨病变骨皮质异常情况是可行的,在没有或无法得到X线平片或CT图像的情况下(如孕妇),可以用MRI翻转图像观察骨皮质情况。

  • 标签: 长骨病变 骨皮质异常 X线图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短缩加压+再延长骨搬移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干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创伤性股骨干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9~60岁[(40.3 ± 12.1)岁]。股骨干骨折部位:近1/3段15例,中1/3段20例,远1/3段17例。骨缺损类型:开放性骨折后骨缺损2例,感染性骨不连29例,萎缩性骨不连21例。清创截骨后骨缺损长度3.0~5.8 cm[(4.2 ± 0.8)cm]。24例行Ⅰ期直接断端短缩加压再延长术,28例行截骨短缩加压、Ⅱ期再延长术(平均间隔时间2.8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伤口创面愈合情况、骨性愈合时间、外固定指数(EFI)、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检测术前及术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末次随访时采用Ilizarov方法与研究应用协会(ASAMI)评分标准对骨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0~60个月[(36.5 ± 10.3)个月]。伤口创面均Ⅰ期愈合。骨性愈合时间9~20个月[(14.5 ± 3.8)个月]。EFI为1.2~1.9个月/cm[(1.5 ± 0.2)个月/cm]。术后钉道感染14例(感染率27 %);骨断端愈合不良1例;2例骨延长段出现轴向偏移,1例出现延长段矿化不良;2例术后患侧肢体较健侧分别短缩1.8 cm、2.0 cm。末次随访时WBC[(6.0 ± 1.4)× 109/L]、CRP[(6.8 ± 1.7)mg/L]、ESR[(10.5 ± 6.1)mm/h]较术前[(9.2 ± 2.2)× 109/L、(31.7 ± 22.1)mg/L、(45.8 ± 31.3)mm/h]明显降低(P < 0.01)。末次随访时ASAMI评分:骨愈合优31例,良13例,可8例,优良率为85%;患肢功能优28例,良14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1%。结论Ilizarov短缩加压+再延长骨搬移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干骨缺损可彻底清除感染或缺血性骨病灶,通过牵张成骨技术完成断端持续加压促进断端愈合及肢体延长,实现肢体重建并促进骨性愈合和功能恢复。

  • 标签: 股骨骨折 感染 伊利扎罗夫技术 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体下肢长骨负重关节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3具年龄大于40岁的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取出所有标本的右侧股骨和胫骨,分别于股骨头、股骨内髁、股骨外髁、胫骨内髁、胫骨外髁、胫骨远端距负重区关节软骨面1 cm处,垂直于下肢机械轴切下3 mm厚松质骨样本。使用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系统测量骨组织显微硬度。比较不同标本、股骨与胫骨以及不同解剖部位软骨下松质骨的显微硬度差异,分析3具标本不同解剖部位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结果共制成18个标本,行180次显微硬度测量。3具标本的下肢长骨负重关节软骨下松质骨的总体显微硬度值为20.3~47.3(36.0±5.7)HV,3具标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0,P=0.094)。股骨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小于胫骨,分别为(32.5±4.9)HV、(39.4±4.3)H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2,P<0.001)。股骨头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为(32.9±4.6)HV,股骨内髁(35.1±3.9)HV、股骨外髁(29.7±4.7)HV、胫骨内髁(40.8±4.0)HV、胫骨外髁(36.8±4.2)HV、胫骨远端(40.7±3.6)H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8,P<0.001),其中股骨外髁显微硬度最低,胫骨内髁显微硬度最高,内髁均高于外髁。3具标本不同解剖部位软骨下骨的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相似。结论人体下肢长骨负重关节软骨下松质骨的显微硬度存在较大差异,胫骨软骨下松质骨显微硬度高于股骨,膝关节内侧间室硬度大于外侧间室。

  • 标签: 软骨,关节 软骨下骨 生物力学 显微硬度 下肢长骨 压痕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ALBC)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IBD)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长骨IBD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ALBC治疗,观察组给予ALBC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性结果优良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观察组功能性结果优良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两组对线不良率、延迟愈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骨IBD治疗中应用ALBC联合Ilizarov技术,相比单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可提高骨性结果与功能性结果,且不良事件少。

  • 标签: 长骨 感染性骨缺损 抗生素骨水泥 Ilizarov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重建下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11月应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重建18例下肢长骨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48.9±22.5)(范围13~79岁),体质指数(23.1±4.3)kg/m2(范围17.2~27.1 kg/m2),骨髓炎源性骨缺损14例、骨折不愈合源性骨缺损4例。骨缺损部位:股骨10例、胫骨8例,骨缺损长度(13.9±9.7)cm(范围5.8~31.2 cm),缺损长度占所在长骨(股骨或胫骨)的比例33.7%±16.8%(范围15.0%~63.0%)。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评估、下肢与长骨全长变化、股胫角测量、下肢功能评分(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scale,LEFS)、满意度评价、并发症等综合评价临床疗效,重点关注假体的稳定机制及新骨的再生重建特点。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16.3个月。术后1、3、12、24个月X线检查显示新骨沿钛合金假体表面逐渐爬行生长。术前骨缺损所在长骨长度及下肢全长分别为(39.3±4.0)cm及(80.5±5.7)cm,与健侧相差(1.6±1.0)cm及(1.5±1.1)cm;术后1周分别为(39.9±3.5)cm及(80.9±6.2)cm,与健侧相差(1.0±0.6)cm及(0.9±1.1)c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9.7±3.6)cm及(80.9±7.8)cm,与健侧相差(1.8±1.1)cm及(1.0±0.7)cm。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骨缺损所在长骨长度及下肢全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2、0.04,P>0.05)。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患肢股胫角分别为174.7°(173.9°,175.5°)、175.2°(173.5°,176.4°)、175.0°(173.5°,17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1,P>0.05)。末次随访时的LEFS评分为50(46,51)分,较术前的20(17,21)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6,P<0.001);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9.8分,平均9.7分。末次随访时2例出现假体固定螺钉断裂,但所有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均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的松动及移位;2例发生外固定架钉道感染,经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联合局部消毒换药治疗均获得治愈。结论应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重建下肢长骨骨缺损,术后早中期稳定,下肢与长骨长度随肢体负重及功能锻炼无明显变化,新生骨由缺损两端逐渐爬行生长,肢体功能恢复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打印 三维 下肢 假体植入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于洛阳正骨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患儿98例,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运用钢板内固定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运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相关指标,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负重起始时间、在院治疗时间等预后相关指标,和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39.23±7.20)min]、手术切口长度[(2.56±0.94)cm]、术中出血量[(37.43±10.12)ml]、术后引流量[(16.23±6.39)ml]等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56.54±8.39)min、(10.92±2.34)cm、(115.64±16.56)ml、(49.09±8.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 (7.23±0.71)d]、负重起始时间[ (4.24±1.09)d]、在院治疗时间[ (5.34±2.17)d]等预后指标优于对照组[ (8.98±0.78)、(7.32±1.28)、(9.67±2.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能够有效减少四肢长骨骨折患儿的手术创伤,改善患儿的术中出血情况,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在院治疗时间,有助于加快患儿的术后康复进程,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弹性髓内钉 内固定 长骨骨折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构型的环形外固定架对长骨斜形骨折断端固定效果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15根同一批次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塑料棒制作长骨中段斜形骨折模型,根据PE棒与外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方式随机分为五组,即单纯使用克氏针拉张固定组(克氏针组)、单纯使用橄榄针拉张固定组(橄榄针组)、单纯使用半针固定组(半针组)、橄榄针拉张固定结合两枚半针单皮质固定骨折断端组(橄榄针+半针组)、橄榄针拉张固定结合两枚橄榄针拉张固定骨折断端组(橄榄针+橄榄针组)。对各组模型进行轴向压缩试验,测定200 N、400 N、600 N、800 N轴向负荷下的断端位移并计算出断端的轴向刚度,再对各组模型进行扭转试验,测定4 N·m、7 N·m、10 N·m扭转负荷下的断端扭转角度,计算断端的扭转刚度。结果随着轴向负荷由200 N逐渐增至800 N,各组构型PE棒断端的位移均逐渐增加,各组断端轴向位移由小到大均依次为:橄榄针+橄榄针组、橄榄针+半针组、半针组、橄榄针组、克氏针组;在800 N轴向负荷下各组构型的轴向刚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橄榄针+橄榄针组[863.93(824.32,875.87)N/mm]、橄榄针+半针组[119.92(113.16,123.58)N/mm]、半针组[81.92(79.42,82.40)N/mm]、橄榄针组[76.83(72.45,79.47)N/mm]、克氏针组[70.80(67.49,71.59)N/m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扭转负荷由4 N·m逐渐增至10 N·m,各组PE棒断端的扭转角度均逐渐增加,各组断端扭转角度由小到大均依次为:半针组、橄榄针+橄榄针组、橄榄针+半针组、橄榄针组、克氏针组;在10 N·m扭转负荷下各组构型扭转刚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半针组[1.80(1.63,1.85)N·m/°]、橄榄针+橄榄针组[1.05(1.02,1.07)N·m/°]、橄榄针+半针组[0.99(0.98,1.03)N·m/°]、橄榄针组[0.81(0.78,0.82)N·m/°]、克氏针组[0.75(0.74,0.76)N·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橄榄针或半针固定斜形骨折断端均可以增加外固定架的轴向刚度和扭转刚度。由于斜形骨折断端之间无法提供足够的相互支撑,使用半针固定骨折断端时轴向位移和扭转角度仍较大;通过橄榄针对斜形骨折远、近端及骨折断端行拉张固定,可有效控制断端之间的剪切及位移,为骨折愈合提供理想的力学环境。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外固定器 骨折 生物力学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成人长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CHO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采用膜诱导技术分期手术治疗的22例四肢长骨CHOM患者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16~56岁,平均31.8岁;病程0.6~42.0年,平均18.4年;Cierny-Mader解剖学分型:Ⅰ型4例,Ⅲ型6例,Ⅳ型12例。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后放置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感染控制后二期取出骨水泥,植骨修复骨缺损。随访观察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和比较一期手术前、二期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感染控制情况[包括局部红肿、流脓、疼痛等临床表现及血液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评估疗效。结果一期清创后骨缺损的体积为54~176 cm3(平均90.9 cm3)。所有患者术后获20~51个月(平均30.1个月)随访。均获骨缺损愈合,骨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6.6个月)。其中3例髂后上棘取骨处感染,1例供区疼痛,经对症处置后缓解。1例术后7个月摔倒,骨缺损部位骨折、钢板断裂,经再次手术后骨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伤口无红肿、流脓等症状,二期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白细胞计数[(5.70±1.57)、(5.65±1.58)×109/L]、CRP[(7.56±2.57)、(7.25±3.83)mg/L]、ESR[(9.64±2.90)、(10.55±5.23)mm/h]均较一期术前[(8.24±2.18)×109/L、(49.54±19.56)mg/L、(42.68±13.77)mm/h]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成人四肢长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实现骨缺损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骨髓炎 骨缺损 膜诱导技术 成人 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个体化改良与常规方案治疗肢体长骨骨巨细胞瘤(GCTB)的临床效果,评估个体化改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5年1月—2017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天津医院两个骨肿瘤中心178例手术治疗的四肢长骨GCTB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5例、女83例,年龄8~75(35.7±11.7)岁。178例中,2005年1月—2011年12月70例患者设为常规组,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8~68岁,55例采用病灶内常规刮除加骨水泥、异体骨或自体骨填充,15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重建术;2012年1月—2017年12月108例患者设为改良组,其中男56例、女52例,年龄16~75岁,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Campanacci分级、病理骨折与否,采用95例改进的病灶内磨削术加骨水泥和或异体骨或自体骨填充,13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膝关节为改进假体)重建等个体化改良方案。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及5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标准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结果1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117(56.9±26.1)个月。(1)术后有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常规组11例(15.7%,11/70)、改良组4例(3.7%,4/108),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主要发生于瘤段切除关节重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9,P<0.05)。(2)178例患者中,24例(13.5%)复发。常规组和改良组术后总体复发率分别为22.9%(16/70)和7.4%(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1, P<0.05)。常规组中病灶内常规刮除术患者的复发率为27.3%(15/55),改良组中病灶内扩大刮除术患者的复发率为7.4%(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7,P<0.05);两组瘤段切除重建术患者分别有1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总复发率13.5%(24/178),其中桡骨远端和股骨近端复发5例(5/12)。178例患者5年总体累积无复发生存率为90.8%,其中常规组78.5%、改良组9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3, P<0.05)。(3)178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MSTS评分为(28.7±2.3)分,常规组和改良组分别为(27.61±3.13)分和(29.33±1.2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5, P<0.01)。两组患者中病灶内刮除的术后MSTS评分均较瘤段切除关节重建术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20、2.177,P值均<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改良方案治疗后GCTB复发率较低,且患者肢体功能佳,瘤段切除联合改良假体重建可以改善肢体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复发 临床结果 肿瘤治疗方案 肱骨 股骨 胫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氧化应激水平、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临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测定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P)、吡啶啉(PYD);术后1个月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OC、BALP、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X、TRAP、PY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DA降低,TAC、SOD上升,且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改善骨代谢,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折,不愈合 四肢 骨折固定术,内 氧化应激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氧化应激水平、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临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测定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P)、吡啶啉(PYD);术后1个月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OC、BALP、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X、TRAP、PY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DA降低,TAC、SOD上升,且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改善骨代谢,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折,不愈合 四肢 骨折固定术,内 氧化应激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修复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Cierny-Mader Ⅳ型长骨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应用3D打印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的8例Cierny-Mader Ⅳ型下肢慢性骨髓炎患者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27~79岁,平均54.6岁;缺损部位:股骨干5例,股骨干骺端1例,胫骨干1例,胫骨干骺端1例;缺损长度7.7~15.5 cm,平均10.2 cm。第一阶段:局部感染控制及临时稳定重建(Masquelet技术);第二阶段:3D打印的假体及稳定模式设计;第三阶段:3D打印假体植入及康复。术后记录患者的膝、踝关节的运动范围,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价功能。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患者从第一次入院到假体植入完成后出院,总治疗时间为65~125 d(平均91.0 d),其中第一阶段用时13~57 d(平均28.7 d),第二阶段用时30~87 d(平均48.3 d),第三阶段用时28~84 d(平均63.0 d),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7例患者在假体置入术后14.7 d(4~42 d)恢复完全负重活动,1例患者因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术后6个月恢复完全负重。8例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膝关节的运动范围为0°~100°,踝关节的运动范围为35°背屈至40°趾屈。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优2例,良5例,中1例。结论应用3D打印修复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Cierny-Mader Ⅳ型长骨骨髓炎骨缺损治疗周期短,患者可以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肢骨 骨髓炎 骨重建 骨缺损 3D打印技术
  • 简介:摘要下化工泵是油田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提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是采油厂设备事故率最高的设备,严重影响正常生产。总结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选工作环境恶劣的液下泵进行试验改造,提出加装泥沙过滤器利用泵自身压力,过滤出不含泥沙的介质(污油、污水),对泵的轴瓦,机械密封进行润滑、冷却,且过滤器出水口处的压力大于池子位的压力,介质由内向外流,有效的防止泥沙进入轴瓦和机械密封,提高泵的使用寿命的方案,实现降本增效,保障生产正常运行。

  • 标签: 污油 污水 故障 过滤器 减少 润滑 冷却 降本增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DX保存与甘油保存对人角膜基质透镜的保存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2—5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中取出的中高度近视患者30例60眼的完整角膜基质透镜标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标本分为正常对照组、DX保存保存1 d组、DX保存保存1周组、甘油保存1 d组、甘油保存1周组和甘油保存2周组,每组10个标本。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不同保存方法角膜基质透镜细胞死亡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基质透镜形态结构的完整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保存的角膜基质透镜超微结构。结果DX保存保存1 d组、DX保存保存1周组、甘油保存1 d组、甘油保存1周组和甘油保存2周组细胞死亡数分别为(53.1±14.2)、(50.8±9.8)、(70.4±13.6)、(172.8±31.7)和(182.8±14.2)个/视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7,P<0.05);DX保存保存1 d组与DX保存保存1周组角膜基质透镜死亡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保存1 d组细胞死亡数明显少于甘油保存1周组和甘油保存2周组,甘油保存1周组死亡细胞数明显多于DX保存保存1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角膜基质透镜胶原纤维排列规则;DX保存保存1 d组和DX保存保存1周组角膜基质组织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细胞较完整,甘油保存1 d组角膜基质组织水肿,细胞核裸露,随着甘油保存时间的延长,组织内胶原纤维逐渐变疏松。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DX保存保存1 d组和DX保存保存1周组角膜基质组织紧密,胶原纤维致密,细胞核完整;甘油保存1周组细胞分布稀疏,细胞结构不完整,甘油保存2周组细胞分布明显稀疏,细胞结构破坏。结论人角膜基质透镜用DX保存保存1周可有效保存角膜基质组织和维持细胞结构。DX保存对角膜基质透镜的保存效果优于甘油保存

  • 标签: 激光角膜手术 组织供体 角膜基质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角膜基质透镜 DX保存液 甘油保存液
  • 简介:摘要药物检验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用药安全的一个因素。目前,高效相色谱(HPLC)与超高效相色谱(UPLC)是药物检验分析的常用方法。笔者本文通过综述形式,分析观察HPLC与UPLC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检验 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