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马凡氏综合征又名蛛蛛指(趾)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主要表现为骨骼、眼和心血管系统受累。心血管方面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或腹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瘤。动脉瘤一旦形成,极易破裂出血,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它就像人体携带着“猝死基因”令人防不胜防。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是降低猝死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马凡氏综合征 动脉血管瘤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带临床观察,方法我科2010年—2011年2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携带,对1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解毒汤,同时加用干扰素,每次4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口服抗病毒及护肝治疗,疗程大于52周。对照组则单用上述干扰素,每次4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口服抗病毒及护肝治疗,有效率HBsAg有12例转阴,转阴率为30%;HBeAg有32例转阴,转阴率为80%;抗一HBs、抗HBe各有6例转阳,转阳率为1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携带,较单纯用干扰素、拉米夫定治疗,疗效明显,而且副作用少。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乙肝病毒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指标进行结果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实验室信息,满足临床需求。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60例临床已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采用免疫比浊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每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组血清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M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虽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血清中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gM水平增高不明显。这为研究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积累资料。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HBsAg IgG IgM IgA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并探讨其与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红细胞增生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3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EPO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携带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血清中EPO水平升高,观察其EPO水平有利于评估其红细胞生成等造血功能。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乙肝携带抗结核治疗中肝损害的预防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乙肝携带并有肺结核好(A)组30例,及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携带并有肺结核患者(B组)25例,两组开始抗结核治疗时均采用2HRZE/4HR化疗方案。A组给予水飞蓟宾护肝治疗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B组仅给予水飞蓟宾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与HBV-DNA变化情况。结果A组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前A、B两组肝功能与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HBVDNA(log)水平为(3.68±1.04),与治疗前的(6.74±2.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ALT、AST增高,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携带合并肺结核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体内HBV的复制,预防肝功能损害,可以支持化疗顺利进行。

  • 标签: 肺结核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药物性肝炎 拉米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索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携带对患者的肝功能的损害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01月01日至2012年12月30日肺结核并乙肝病毒感染100病例,将所选病例分成数目相等的大三阳组、小三阳组以及随机选取50例同期住院的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使用抗痨治疗前后监测肝功能损害及乙肝病毒定量的变化,然后对各组所得肝损害结果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分析乙肝病毒定量与抗痨前肝功能损害相关关系,为肺结核并乙肝病毒感染抗痨及护肝、抗病毒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结果大三阳组患者出现肝损害的患者有25例(50%),小三阳组20例(40%),对照组患者只有4例出现了肝损害(8%),三组患者的肝损害结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发生率跟乙肝病毒复制率呈正相关,即病毒高复制的患者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越大,这可为临床保肝护肝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肺结核合并乙肝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带管患者提供规范的、统一质量标准的导管维护。方法:建立PICC门诊,严格人员的培训、考核及准入,严格执行PICC相关制度和流程。结果:PICC门诊的导管维护方便院内院外置管病人,有助于PICC导管维护得到规范化管理,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结论:成立PICC门诊,促进了PICC的规范管理和专业化发展,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门诊 导管维护 规范管理
  • 简介:探讨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出院后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治疗间歇期出院后携带PICC患者在出院时建立长期手册,通过电话随访及回院复查了解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结果穿刺点渗血2例,静脉炎1例,皮炎5例,导管堵塞1例,脂肪溢化1例,血栓2例。结论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出院后携带PICC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除了应根据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健康宣教,教会患者和家属导管的日常护理方法外,还应向患者提供就近PICC专业维护,定期电话随访。

  • 标签: 肿瘤患者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治疗间歇期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携带凶器盗窃"明文写入刑法,并正式成为一个刑法术语,对其如何理解与认定,其入罪化是否妥当,仍有不同意见。对此,文章认为应穷尽已有的司法解释,寻求其解释的合理性与妥当性。而且"携带凶器盗窃"的入罪化并无呈现打击"过度"之嫌,其立法背后蕴涵着较为合理的立法理由。

  • 标签: 携带凶器盗窃 入罪化 立法理由
  • 简介: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小城。幼时的他体弱多病,且经常发烧。他的家人慢慢发现,孩子的病之所以久久未能痊愈,与他的体质有极大的关系。家人想,怎样才能增强他的体质呢?最终,他们对年仅4岁的他进行了多项体能训练,诸如滑雪、跳舞、滑冰、双杠……

  • 标签: 梦想 体能训练 俄罗斯 体质 滑雪 滑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扎赉特旗医保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987名医保人员的静脉血清,统计不同年龄层人群HBsAg阳性率。结果扎旗医保人员的HBsAg阳性率(5.49%)明显低于我国自然人群平均携带率(9.75%)(1),且在性别、年龄上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青年阶层HBsAg阳性率相对降低。结论扎旗医保人员的HbsAg阳性率逐年降低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与卫生习惯的好转,各种医源性传播阻断措施得力。特别是经过二十年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以后,青年乙肝感染越来越少,相信今后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乙肝病人将成为历史。

  • 标签: HBsAg 阳性率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皮肤性病门诊就诊接受艾滋病/性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服务。方法采用监测工作统一设计表格问卷式调查,自愿咨询免费检测,检测项目为HIV抗体、RPR及HCV抗体。结果200例就诊中检出HIV感染5例、RPR抗体阳性18例,HCV抗体阳性1例,艾滋病防治知识晓率总体偏低。结论皮肤性病门诊就诊中存在因性接触传播艾滋病/性病的隐患及危险因素。

  • 标签: 皮肤性病门诊 哨点监测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立PICC小组提高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成功率、降低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照组由科室护士长和护士进行置管及维护,实验组由PICC小组人员进行置管及维护。结果成立PICC小组后对置管患者全程的护理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成立PICC小组可以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小组置管全程护理
  • 简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着不同生活经历、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的生命体,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差异,我们的教学才是充满变化、丰富多彩的,所以教学必定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 标签: 数学教学 学者 数学活动 交往互动 生活经历 存在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病毒性肝炎、梅毒、HIV感染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05月至2011年05月我市MMT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服药人员为研究对象,检测HBsAg、抗-HCV、梅毒抗体、HIV抗体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80例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以男性为主。检测结果均阴性的88例,存在阳性192例,所有阳性中除存在HBsAg、抗-HCV、梅毒单独感染外,其余均存在2种以上的合并感染。HBsAg阳性率为11.79%;抗-HCV阳性率为56.67%;梅毒抗体检初筛TP-ELISA阳性率为,19.64%;HIV抗体检阳性率为23.33%。结论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门诊受治HBV、HCV、梅毒感染率和重叠感染率均较高,说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覆盖人群是降低危害和重点干预的对象。

  • 标签: 美沙酮维持治疗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