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通过自我效能护理,观察其对化疗期间歇期门诊PICC携带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时间段内70例本院接受化疗期间歇期门诊PICC携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先后入院治疗时间分为采用自我效能护理的观察组以及采用常规门诊护理的对照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弹性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在护理前较为相近,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伴随着护理时间的延长,两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提升,而无论是护理第30d、护理第120d,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自我效效能对化疗间歇期门诊PICC携带心理弹性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自我效能护理 化疗期间歇期 门诊PICC携带者 心理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遗传性出生缺陷中,单基因病较为常见,可引起儿童残疾、畸形、死亡。隐性遗传病高发于无症状与无家族史的致病变异基因携带家庭,通过筛查携带有效预防遗传病。本文将重点分析单基因病携带筛查现状与挑战,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单基因病携带者 筛查 现状 挑战
  • 作者: 杨建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威州镇汶川中学校医务室 四川阿坝 623000
  • 简介:乙肝病毒携带即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其患者在体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且没有明显的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属于乙肝病毒携带。在这种情况下,当乙肝病毒在人体内持续复制时,就会引起肝组织的损伤,最终发展为肝炎、肝硬化、肝癌。

  • 标签: 慢性乙肝;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浙江嘉兴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地贫)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为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出生缺陷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的24 00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联合血常规检测进行地贫初筛,对初筛阳性进一步进行地贫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为具有生育中间型或重型地贫患儿风险的家庭提供产前诊断。结果在24 003例孕妇中,1 211例地贫初筛呈阳性,443例确诊为地贫突变携带,总检出率为36.58%(443/1 211)。在443例地贫突变携带中,α-地贫、β-地贫和α-复合β-地贫突变携带的占比分别为27.31%(121/443)、70.65%(313/443)和2.04%(9/443)。1个双方携带家系的胎儿产前诊断结果为--SEA/αCSα,预测其临床表型为中间型或重型地贫,建议终止妊娠。结论浙江嘉兴地区可将孕期血红蛋白电泳联合血常规检测作为地贫初筛的指标,结合进一步的地贫基因检测,对本地区的地贫防控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嘉兴地区 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PICC置管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调研,针对PICC护理门诊实际情况,对其合理布局,制定相关流程,完善相关职能,推行多学科合作,探讨PICC患者管理系统,动态质量监控。结果: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护理方式,从最终的护理成效分析,实施后各项并发症的指标相较于实施前较低,数值对比差异突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PICC护理门诊而言,对其有效构建与规范运用,强化PICC护理综合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护理门诊;实施策略;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2A/2B人群实施甲状腺预防性切除术的合理时机。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于2015年5月至2021年8月,动态随访MEN2A/MEN2B家系中RET基因携带,依据“分级预警制”(即依次通过基因检测、降钙素指标和超声检查的评估)鼓励高危进行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术,实际完成7例,男3例,女4例,年龄为7~29岁。根据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中列出的风险分层,分别为最高风险(highest,HST)、高风险(high,H)各2例,中等风险(modest,MOD)3例。3例患者的降钙素术前保持为正常范围内,4例患者术前降钙素水平升高。7例患者均接受了甲状腺切除术,4例患者同期进行了Ⅵ区淋巴结探查或预防性清扫术。结果从动员手术到实施手术时间为2~37个月,平均15.1个月。除1例病理回报为C细胞增生,其余6例均为甲状腺髓样癌。术后随访2~8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8.4个月。术后血清降钙素降至正常水平,达到生化治愈,定期超声检查均无甲状腺癌复发。7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明显甲状腺功能紊乱,且患儿身高、体重等指标与同龄人相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对于有MEN2A/MEN2B家族史的健康人群,应用“分级预警制”的综合判断,在严格筛选和密切监测的基础上,把握合理时机,可开展甲状腺预防性切除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髓样 RET突变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 中国健康人群 甲状腺预防性切除术
  • 简介:摘要:“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这一节课应用真实性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感知概念,构建概念,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在这一节中,涉及的概念复杂,内容较多,因此最后再以概念图对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 标签: 学科核心素养  真实性情境  核心概念  概念图构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门诊PICC置管维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其实施舒适护理在其满意度方面的提升价值。方法:选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依据本次研究目的,设定相应的临床指标,并对其量化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相关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其结果显示:满意度和舒适度方面,观察组更加具有优势,组间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PICC置管维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门诊PICC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人类感染性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首次抗HP根治失败会导致HP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二线治疗方案的效果。门诊作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治疗的重大窗口,需要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目前,临床主要是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术为患者治疗,多数是在门诊处进行治疗,患者疾病知识缺乏,较易出现依从性较差的情况,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患者治疗中,应同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以此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为探究全程护理对门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以本院门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全程护理干预,对干预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总结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护理 门诊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非隧道式PICC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经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共计3 0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隧道式PICC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OR=0.28,95%CI:0.15~0.52,P<0.01)、静脉血栓发生率(OR=0.18,95%CI:0.06~0.55,P<0.01)、渗血发生率(OR=0.30,95%CI:0.21~0.42,P<0.01)、静脉炎发生率(OR=0.48,95%CI:0.26~0.88,P=0.02)、导管异位率(OR=0.27,95%CI:0.18~0.41,P<0.01),且不会增加神经、动脉损伤发生率(OR=0.49,95%CI:0.10~2.35,P=0.37)。两组导管堵塞(OR=0.56,95%CI:0.20~1.59)、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OR=0.57,95%CI:0.21~1.55)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隧道技术能够有效提升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但后期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 标签: 并发症 皮下隧道技术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护理吓阻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7月-2023年5月接收的12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建立PICC护理小组,对照组进行基础PICC,对两组护理后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相比较,研究组建立PICC护理小组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并且研究组穿刺用时、置管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PICC置管并发症可以采用建立PICC护理小组方式进行,这样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较明显,所以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护理小组 出血量 留置时间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式PICC送管方法,对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遴选在本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间,接受乳腺化疗及靶向治疗,置入PICC管道的100例患者展开具体分析,将1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展开传统置管法;另外一组作为观察组,采取漂浮式导管置管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PICC送管方法对提高PICC置管率具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式PICC 送管方法 PICC置管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