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在福建历史的源头,矗立着一个神秘的王国。有段时间,我对她非常兴趣,整天钻在《史记》、《汉书》和《吴越春秋》等书里。线装本民国《福建通志》共100册,披满尘埃,翻开,散发出一股霉味。我不是历史学者,我只是被这个王国的传奇所吸引,进入了一个迷宫。司马迁用1256个汉字讲述过这个国家的兴亡故事,接着,班固复述了这个故事。他们的叙述太简洁,留下了许多缺环。要了解越国的历史,你得自己钻进中国古籍的汪洋

  • 标签: 闽越王城 福建历史 汉武帝 王国 越人 汉王朝
  • 简介:隔着厚厚的玻璃,依然寒气逼人。历经了几千年的岁月沧桑,仍然剑气不减、桀骜不驯。这把剑曾经率领三千越甲踏破了吴国的城池,血洗了被奴役的耻辱。欧冶子铸造此剑时,倾尽了毕生心血,其锋芒其剑气,料到必为王者所用。果不其然,勾践挟带着剑,一举夺回了江山。时过境迁,越王剑数易其主,杀戮始终是它无法摆脱的宿命。然而岁月无情,它终于还是与当年挥舞它的人早已灰飞烟灭了一样,也静静守候

  • 标签: 越王剑
  • 简介:正逢春天,春水汹汹自上而下在阶旁流过,溪流并非从悬崖高处泻下,而是不竭的泉水,从似乎平面的岩石间飞流而过。途中所见金牛洞、金抽屉、千年古樟、石景区、仙姑洞、《历代名人称山赋》、明清期古刹庙宇等胜景,有的带有神秘的神话故事。不过这不太重要,我只感到越王像,对我而言是一种期待以及向往。时光已经久远,迷蒙的传说往事与明媚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对比,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也与现代中国变化相差极大,我有一种比古人更幸运的感慨。在中国的历史上,那些帝王或位高权重叱咤风云的人物,往往是万民所视的焦点,他们的结局往往了了分明,并斑斑可考地载入史册。我凝望着半山雷公殿对面器

  • 标签: 越王 现代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 神话故事 位高权重 泻下
  • 简介:<正>出土文物可以校核、补充及修正史籍记载的正误,古代史学家在撰述其历史著作时,有的据事直书,有的回避不谈,有的(?)意涂改或故意伪造,地下出土文物及地上的刻碑,成为未经篡改,翔实可靠的第一手实物史料。一九六五年十二月,湖北省博物馆在江陵县城外西北七公里处发掘的望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把越王勾践青铜剑,出土时置放黑色漆木剑鞘内.保存完好,剑身尚闪炼着辊目光泽,寒

  • 标签: 越王勾践 史记 世家 史籍记载 公元前 司马迁
  • 简介:史学界提到福建先秦史,言必称“越”.或称“百越”。受其影响,把福建先秦文化也称为“越文化”、“百越文化”。有的考古工作者把福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称为“越考古”。殊不知汉初的越国、越王越文化只有百年的历史,三千多年前开始的福建先秦地方史应该是独具特色的先秦族史。

  • 标签: “闽越” “闽” 中国 福建 历史考订
  • 简介:“自古瓯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江流禹画纵横外,山入秦封苍茫中。逐鹿师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钓台空。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 标签: 雅琥 《越王台》 诗歌 文学评论
  • 简介:1983年发现的广州象岗南越王墓,是中国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该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引起了南越国历史文物研究的热潮,其墓主问题也一直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西汉南越王墓》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之后,学术界基本确认墓主赵昧为南越国第二代王,即《史记》、

  • 标签: 墓主 南越王墓 越国 田野考古 历史文物 出土
  • 简介:在福建历史名人中,王王审知(862—925)以其开丰功而深受世代人民的尊崇和缅怀,他的陵墓与祠庙也因此保存至今,现在皆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墓又称忠荡王墓,在福州北郊的莲花峰南蔑,位于今福州市郊区新店乡斗顶村的斗顶山南坡。这是

  • 标签: 福建省 福州市 三十年 陵墓 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
  • 简介:福建绘画历史上有无“派”?“习”与“派”有何关系?本文从文献入手,探讨与“派”相关的若干重要问题,如闽中画派,何人开派?何人传承?有何特征?流布状态又如何?对闽中画派与明清之际绘画潮流的关系作出深入分析,澄清了若干问题。

  • 标签: 闽派 闽习 泛传统 黄慎 福建绘画
  • 简介:小文《关于南越王墓墓主问题》在《羊城今古》2002年4期发表后,吴孝斌先生来电话论及《史记》、《汉书》中的“自赵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中的五世解释问题。又收到曾昭璇先生的大函,内有“近闻友人言及文帝墓可能为赵佗墓。未知您有所闻否?”句。我想就这两方面的

  • 标签: 南越王墓 墓主 赵佗 赵胡
  • 简介:第一次去南越王墓时很惊讶,这个千年古墓竟然身处闹市,就在广州最最热闹的繁华中心地段,火车站不远,中国大酒店背后!听说当时发现它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据说1983年准备在这里建五星级的"中国大酒店",也有的说是要建员

  • 标签: 越王 南越国 宝库 传奇 赵佗 五星级
  • 简介:广州南越王墓鼓腹型句耀的出土将该乐器的使用时间下延至西汉初期,也将其流行地域扩至岭南地区。作为南国汉代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珍品,8件成套的编乐句鑃不仅是岭南与江南吴越地区青铜文化交流的物证,也是南越国对吴越和中原音乐文化进行吸纳、再创造的例证,其对于研究西汉南越国音乐艺术和音乐机构“乐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句鑃 南越国 西汉 乐府
  • 简介:之变华公司第二轮改革于今年5月底全部结束。始于1999年初的改革,给华进出口公司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其他国有外贸企业经营维艰的时候,华进出口公司营业额却高速增长。从1998年的1300万美元,到1999年的5100万美元,2000年7000万

  • 标签: 华闽公司 福建 国有外贸企业 改制 经营决策 核心竞争力
  • 简介:人物表郑玉山:二十三岁,才子雁心:十八岁,御史王杼之义女岫云:十六岁,雁心之丫鬟黄仲禾:五十五岁,郎中黄妻:五十二岁汤文埕:二十四岁,先为王杼府专司文案之幕僚,后为锦衣卫经历严世藩:四十多岁,工部侍郎严年:五十来岁,严府管家依福:三十来岁,郑玉山家家人依成:二十一岁,郑玉山表弟文武官员、士绅、妓女、士卒家丁等

  • 标签: 闽都游子
  • 简介:林纾在小说翻译、文学创作及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是其在青少年、壮年时期的学习积累与人生阅历的升华。林纾的文学素养深受福建社会文化的影响,他的白话诗集《闽中新乐府》是福建近代白话文学的先声,亦是福建近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影像;他享誉近现代文学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个印迹分明的"福州制造";他自小被目为"狂生"的暴躁任性更是与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悲剧命运的紧密相联。

  • 标签: 闽文化 学养 《闽中新乐府》 《巴黎茶花女遗事》 堂吉诃德
  • 简介:郁达夫的散文、旧体诗以及日记,与古代的文人雅士的诗文一起,参与了都(福州)形象的构建。他饱览福建地方史志,对都福州的历史变迁,发展脉络把握十分清晰;他具体而细致地描写福州风光、尤其是福州的形制风貌,三面环山,中流一水,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等特点;他推崇学,景仰都人才荟萃,风雅不绝;他赞赏并陶醉于都之美女、美食、美味。

  • 标签: 郁达夫 散文 闽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