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域淋巴清扫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204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102例。研究组患者行区域淋巴清扫治疗,参照组行常规的病灶清除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颈部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区域淋巴清扫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效果理想,可有效保护患者的颈部功能,且恢复快、术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颈部淋巴结结核 复发率 颈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淋巴清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7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方式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愈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模式下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下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不良反应护理的综合护理,促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患者护理依从性也有所提升,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淋巴结清扫术 综合护理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该文旨在对原发灶隐匿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1982—2002年间的,N1期16例(26%1,N2a18例(30%),N2b13例(22%),N2c7例(11%),N37例(11%)。20例行颈淋巴清扫(11例根治性,9例功能性),41例行活检。所有患者接受放疗,剂量为患侧64Gy,对侧60Gy。双侧治疗50例,同侧治疗11例.平均随访32个月。结果,5年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79%和67%活检和颈清患者在8年总生存率和局部无复发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颈淋巴清扫术 原发灶 颈部转移癌 隐匿 颈部淋巴结转移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癌治疗过程中不同式的颈淋巴清扫的预后伤口美观效果。方法我科对近期数例口腔癌患者进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或治疗性颈淋巴清扫。其中大部分手术采用传统“类矩形”切口和“T”型切口,而采用“S”型切口加颈部“L”型切口的手术3例,采用Macfee平行切口的手术3例。结果采用“类矩形”切口和“T”型切口的患者颈部瘢痕明显;采用“S”型切口加颈部“L”型切口的3例患者颈部瘢痕较隐蔽;采用Macfee切口的3例患者颈部瘢痕不明显。结论在对口腔癌患者行颈淋巴清扫的过程中采用Macfee平行切口或者“S”型切口加颈部“L”型切口患者外观影响较小。

  • 标签: 颈淋巴清扫术 手术切口 颈部瘢痕 美学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清扫术后乳糜漏的防治。方法我科2012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共收治471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清扫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共出现乳糜漏8例,占1.6%,其中7例采用保守治疗(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1例行手术治疗,现均已痊愈。结论熟悉颈部解剖、提高手术技巧,精细手术操作是减少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清扫术后乳糜漏发生的关键,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是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清扫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引流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 乳糜漏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甲状腺癌根治中选择性颈部淋巴清扫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诊疗106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53,甲状腺癌根治+选择性颈部淋巴清扫治疗)和对照组(n=53单一甲状腺癌根治治疗),比较分析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并发症情况、Barthel、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术后随访,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率(5.66%)低于对照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癌根治术 临床价值
  • 简介:睾丸肿瘤术后行腹膜后淋巴清扫,由于创伤大,患者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为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恢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教育,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腹膜后淋巴清扫术 并发症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性清扫颈部淋巴结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5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行原发灶根治及同侧Ⅱ~Ⅵ区颈淋巴清扫,对照组24例仅行原发灶根治,术后随访至少1年,观察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Ⅱ~Ⅵ区淋巴结转移率31.6%(9/27)显著低于对照组62.0%(1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5/27),对照组为16.5%(4/2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淋巴结选择性清扫有助于降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且对颈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结转移率
  • 简介:摘要:颈部淋巴清扫多用于口腔癌转移至颈部淋巴结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治疗后有一定概率会出现乳糜漏,虽然少见但是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乳糜漏通常发生在颈部淋巴清扫术后的数日内,因此早发现乳糜漏的症状,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对疾病的愈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此浅谈有关颈部淋巴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相关护理。

  • 标签: 口腔癌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乳糜漏 护理
  • 简介:随着对直肠癌的解剖、病理、生物学特性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对直肠癌手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根除肿瘤,降低局部复发尤其是吻合口或吻合口周围局部复发,又要尽可能地保留患者排便、排尿功能,维持性功能,减少中副损伤,降低并尽可能避免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侧方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转移规律 直肠癌手术 局部复发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机器人辅助手术因具有较传统微创技术更加可视、精确、灵活的优势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颈淋巴清扫作为头颈外科的经典式之一,近年来也有单位开始在机器人辅助下对其进行尝试.本文就机器人手术的现状,机器人辅助颈淋巴清扫的不同手术入路的应用进展、不足与前景等作一综述。

  • 标签: 机器人 颈淋巴清扫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乳腺癌患者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清扫与常规淋巴清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收治Ⅰ期乳腺癌患者 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3例,对照组 33例应用常规淋巴清扫治疗,观察组 33例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清扫治疗,对比两种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 33例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淋巴清扫,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清扫治疗Ⅰ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常规淋巴结清扫术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部淋巴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恶性征不明显、无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证据、肿瘤较小DTC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筛选条件的DTC患者病历资料,甲状腺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预防性淋巴结(Ⅵ区)清扫患者104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血清钙与PTH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预防性淋巴清扫病理证实阳性率9.61%,随访时间24个月~5年,均存活;观察组手术时间(62±11)min高于对照组(50±9)min,术后24h血清钙、PTH水平分别为(0.7±0.6)mmol/L、(7.0±1.1)ng/L低于对照组(1.1±0.5)mmol/L、(7.8±1.5)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出血、12个月血清钙与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症状发生率6.73%高于对照组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恶性征不明显、无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证据、肿瘤较小DTC患者,综合清扫风险收益情况,不主张行预防性颈部淋巴清扫

  • 标签: 甲状腺癌 分化型 颈部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微创食管癌根治是胸外科医师工作中的重要式,目前对2野与3野淋巴清扫的利弊与风险存在一定的争议。结合两者的特点,我们提出食管2.5野淋巴清扫的理念,其要点在于上纵隔超胸顶下颈部淋巴清扫。根据经验的积累与技术的改良,我们提出食管悬吊法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翻卷式"喉返神经保护、"多角度提拉法"经胸清扫颈部淋巴结等操作方法,现将其操作技巧及经验进行总结与分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接受功能性区域淋巴清扫颈部功能与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颈部结合病灶清除)与观察组(功能性区域淋巴清扫)各50例,对比两组颈部功能与预后。结果(1)观察组颈部功能正常率(100.00%)比对照组(92.00%)高,观察组切口愈合良好率(98.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2)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6.1±0.8)d短于对照组(8.2±1.3)d,住院时间(10.5±1.2)d短于对照组(17.3±2.0)d(P<0.05)。(3)随访1年发现,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接受功能性区域颈淋巴清扫有助于保护颈部功能,促进切口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不加大复发可能,且有助于改善切口愈合情况,其运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 手术治疗 功能性区域淋巴清扫术 颈部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接受功能性区域淋巴清扫颈部功能与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颈部结合病灶清除)与观察组(功能性区域淋巴清扫)各50例,对比两组颈部功能与预后。结果(1)观察组颈部功能正常率(100.00%)比对照组(92.00%)高,观察组切口愈合良好率(98.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2)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6.1±0.8)d短于对照组(8.2±1.3)d,住院时间(10.5±1.2)d短于对照组(17.3±2.0)d(P<0.05)。(3)随访1年发现,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接受功能性区域颈淋巴清扫有助于保护颈部功能,促进切口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不加大复发可能,且有助于改善切口愈合情况,其运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 手术治疗 功能性区域淋巴清扫术 颈部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于甲状腺癌的一种,恶性程度较低,无传染性。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同,轻者表现为甲状腺内肿块,严重者可伴有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颈部淋巴清扫是目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术后不良现象,如术后疼痛、吞咽不适等,使得大部分患者心理压力过大,治疗依从性差,最终导致康复效果不佳。故而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对恢复具有重大意义[1]。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