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藏毛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治疗尾部藏毛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样本资料为40例尾部藏毛患者,在2019.01~2022.01治疗时间段,顺序编码分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20(传统皮瓣转移),实验组/20(藏毛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相较患者(1)围术期指标;(2)VAS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围术期指标、VAS评分改善价值显著,(P<0.05)。结论:藏毛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治疗尾部藏毛,临床疗效显著,积极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藏毛窦窦道切除 菱形皮瓣转移 骶尾部藏毛窦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部藏毛手术护理要点。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尾部藏毛患者为样本,在术前、术后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护理后VAS得分为(1.0±0.2)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4.3±0.5)分,无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尾部藏毛患者接受手术时,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

  • 标签: []骶尾部 藏毛窦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尾藏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尾藏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藏毛窦 综合护理 效果
  • 作者: 唐冬梅 魏素梅 杨泽萱 文曦琳 张静逸 仲铀 胡志敏 罗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重症产科,成都 61009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超声科,成都 61009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放射科,成都 61009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成都 61009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外一科,成都 61009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病理科,成都 610091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妊娠14周经超声发现胎儿尾部畸胎瘤,超声联合MRI提示肿瘤分型为Ⅰ型。妊娠26周前肿瘤囊性部分占比>60%,妊娠28周肿瘤囊性部分自行破裂。妊娠期密切监测,妊娠36周+5时,肿瘤体积增至12.8 cm×9.7 cm×12.3 cm。孕妇于妊娠37周行剖宫产术分娩。新生儿生后4 d于小儿外科行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无生理功能障碍,预后良好。

  • 标签: 畸胎瘤 骶尾部 破裂,自发性 超声检查,产前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尾部畸胎瘤(SCT)的产前诊断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并经产前超声诊断(诊断孕周≤28周)为胎儿SCT且继续妊娠的孕妇41例,分析其产前影像学特征和妊娠结局,包括肿瘤体积与胎儿体重比(TFR)、肿瘤实性部分占比、肿瘤生长速率(TGR)、是否存在胎儿水肿、胎盘增厚以及羊水过多。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TFR、TGR预测胎儿不良结局的临界值。结果(1)41例妊娠SCT胎儿孕妇的超声诊断孕周为(24.2±2.9)周(范围:18~28周),其中1例孕22周进展为胎儿水肿引产,1例孕29周发生胎儿宫内死亡引产,39例继续妊娠直至分娩。39例继续妊娠的孕妇中,1例因妊娠晚期发生恶性羊水过多、胎儿心胸比增大于孕31周行剖宫产术,1例因胎儿心力衰竭于孕32周行剖宫产术,1例因胎儿心力衰竭合并水肿于孕32周行剖宫产术;其余36例均于新生儿出生后3周内行手术切除肿瘤,预后均良好。(2)妊娠28周前TFR>0.12可预测胎儿预后不良,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6.1%,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P<0.01)。TFR>0.12的胎儿中,5/10预后不良,而TFR≤0.12的胎儿均预后良好(100%,31/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TGR>48 cm3/周可预测胎儿预后不良,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8.3%,AUC为0.880(P<0.05)。(4)28例于本院分娩的SCT胎儿中,肿瘤实性成分<50%者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0(0/20),肿瘤实性成分≥50%者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增厚者(均合并胎儿水肿)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2/2,无胎盘增厚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12%(3/26),胎盘增厚者发生胎儿预后不良的风险较无胎盘增厚者高8.67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多者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3/7,无羊水过多者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10%(2/2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R联合实体瘤形态、TGR以及是否存在胎盘增厚可预测胎儿SCT的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骶尾部 畸胎瘤 超声检查,产前 胎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位截瘫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对尾部有关压疮的影响。方法 2020.01-2022.01本院收入高位截瘫合计40例患者,经抽签法将其中20例归为对照组(一般护理),余下的20例归为观察组(于前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压疮出现比例。结果 观察组的压疮出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高位截瘫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减少其压疮出现,值得采用。

  • 标签: 高位截瘫 骶尾部 压疮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慢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22例慢性伤口,采用床旁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的治疗方法,观察伤口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经过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所有创面均愈合出院,伤口愈合时间25d-45d,平均36天。随访3个月-6个月,无一例复发。 结论 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慢性伤口,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标签: 自制简易负压 持续冲洗 窦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慢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22例慢性伤口,采用床旁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的治疗方法,观察伤口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经过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所有创面均愈合出院,伤口愈合时间25d-45d,平均36天。随访3个月-6个月,无一例复发。 结论 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慢性伤口,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标签: 自制简易负压 持续冲洗 窦道
  • 简介:摘要:通过使用散热器回收锅炉,大大提高了散热器的利用率,还可以满足废物减少、成本节约和材料投入等经济目的,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扩大利益,避免环境方面的问题,避免直接由气体排放的空气污染,保证空气质量,从而使散热器回收技术。

  • 标签: 锅炉 烟气余热 利用
  • 简介:摘要根据患者上颌穿孔及上颌瘘孔大小,选择个性化手术方案,探索在口腔上颌穿孔及上颌瘘修复中的应用疗效和意义。纳入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口腔上颌穿孔及上颌瘘患者28例,进行前瞻性病例临床研究。在保证上颌内炎症得以控制的情况下,以双层封闭技术为核心,根据穿孔及瘘孔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手术修复方法。通过锥形束CT测量穿孔和瘘孔直径大小,对直径≥3 mm且<7 mm的14例患者,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填充修复法;对直径≥7 mm且<15 mm 的7例患者,采用PRF+颊侧组织瓣修复方法;对直径≥15 mm且<25 mm的4例患者,采用邻位颊脂垫组织瓣+腭侧组织瓣+颊侧组织瓣重叠修复法;对直径≥25 mm的3例患者,采用鼻唇沟轴型皮瓣或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法。所有患者在术后第1、2、4周随访检查,初次干预后总成功率为96.4%(27/28);1例(4.6%)患者术后第2周复发。在保证上颌内炎症得以控制的情况下,以双层封闭技术为核心,根据穿孔及瘘孔的大小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修复方法,可提高口腔与上颌穿孔及上颌瘘的一次性治愈率。

  • 标签: 上颌窦 口腔上颌窦瘘 口鼻腔相通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颊脂垫 鼻唇沟瓣
  • 简介:摘要:燃煤电厂普遍使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该脱硫工艺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但运行过程中需排放脱硫废水,以避免设备腐蚀等问题。由于设计、运行方式及燃用煤质等因素,目前国内机组空预器排烟温度普遍在120~160 ℃,排烟热损失严重,对于湿法脱硫机组来说也因入口温度较高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燃煤电厂尾部烟气热能梯级利用技术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 标签: 燃煤电厂 尾部烟气 热能梯级利用技术
  • 简介:摘要:近些年,受我国新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发电企业承担着民生与社会责任、冬季的集中供热,火电企业双碳减排,由于发电企业的能源保供带动了我国各行业领域都在快速进步。现阶段,在火电厂的运行当中十分依赖锅炉设备,其属于火电厂发电的基础设备之一,由此就说明如果火电厂锅炉出现了故障,就会直接导致火电厂发电运工作受阻,因此火电厂应当对锅炉的运行保持重视。目前,关于火电厂锅炉的故障统计发现,其故障常发生与锅炉尾部受热面,因此对于锅炉故障的维护,需要对此部位进行作业,而本文就主要介绍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常规检修方法。

  • 标签: 火电厂 锅炉尾部 检修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接受经2髂螺钉(second sacralalar-iliac,S2AI)固定术后随访期间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的变化,并分析与PI变化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80例接受S2AI螺钉固定技术进行骨盆固定,且至少随访2年的DS患者病历资料,男30例(37.5%)、女50例(62.5%),年龄为(55.3±16.2)岁(范围38~73岁),随访时间为(34.6±8.7)个月(范围24~96个月)。根据术后即刻PI的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PI降低<5°或升高(PI稳定组),共31例,男29例(93.5%)、女2例(6.5%),年龄(59.4±11.3)岁;PI下降>5°(PI活动组),共49例,男1例(2.0%)、女48例(98.0%),年龄(51.7±12.9)岁。在手术前后及术后2年测量以下影像学参数:PI、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PT)、PI-LL、脊柱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简明量表调查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naires-22,SRS-22),并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PI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影像学参数及SRS-2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I稳定组31例(38.8%),PI从45.7°±11.4°降至45.3°±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49例(61.2%)为PI活动组,PI从51.6°±14.5°下降至40.9°±14.0°。末次随访时PI活动组中24例(49%)PI恢复(PI恢复组),增加幅度>5°;余25例(51%)无增加(PI保持组),平均ΔPI变化为-4.2°。分层分析显示PI恢复组与PI保持组的ΔPI、术后PI、术后PT和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PI、术后PI、术后PT、术后PI-LL与末次随访时的ΔPI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PI是相关因素(OR=0.87,P=0.024)。结论DS患者应用S2AI螺钉固定技术进行骨盆固定术后即刻超过50%患者会发生PI下降,在术后至少2年的随访期间发生PI明显改变的患者中49%的患者存在PI恢复。较低的术前PI、术后PI和PT与PI的恢复密切相关。

  • 标签: 脊柱侧凸 骨盆 骶髂关节 骨螺丝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进步,汽车成为人们出行必要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尾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尾灯的个性化和立体化的图像显示功能有了更高的追求。针对这一现状,基于全息技术原理,提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种全息汽车尾灯方案,对汽车尾灯进行三维建模,并制作了汽车尾灯及其光学元件,实现了汽车尾灯的三维图像显示功能。对全息汽车尾灯的三维显示效果及其显示性能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和结果分析。

  • 标签: 汽车尾部 信号灯具光学 方式
  • 简介:摘要: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低温腐蚀和结垢积灰等情况,为了能保证锅炉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应对锅炉低温换热器使用的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匹配程度最佳的材料。

  • 标签: 锅炉尾部 材料 低温耐蚀 受热面
  • 简介:摘要:锅炉尾部烟气热能阶梯利用系统的核心基础是大幅降低了锅炉排烟温度,在保证锅炉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烟气余热量,在降低排烟温度的同时兼顾保持低低温静电除尘器入口烟温在90±2℃范围内高效运行。由于锡林郭勒地处极寒地区,环境温度昼夜温差大,且机组负荷多变,导致系统内各项参数均在烟气惯性上波动,无法实现系统的最大经济性。通过锅炉尾部烟气热能阶梯利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制定空预器旁路烟气挡板的基础曲线,并通过电除尘入口温度对基础曲线进行修正,以及CGH系统调节过程中对烟气挡板的开度正向修正,从而实现将锅炉尾部烟气热能阶梯利用系统作为整体进行协调控制同时解决电除尘入口烟温的问题。基于此,对锅炉尾部烟气热能阶梯利用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 标签: 锅炉 二次再热 烟气再循环 蒸汽温度
  • 简介:摘要:在燃气锅炉的运行过程中,为贯彻节能减排绿色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通常会在燃气锅炉尾部安设冷凝节能装置或余热回收装置,对热量与水资源等进行回收利用。当尾部受热面的表面温度较低时,燃气锅炉排放烟气中所含的水蒸气会凝结在金属壁表面,对该区域造成低温腐蚀,影响燃气锅炉的运行安全。为此,技术人员需要对其腐蚀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合理防治。本文介绍了燃气锅炉尾部受热面产生低温腐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 标签: 燃气锅炉 尾部受热面 腐蚀机理 腐蚀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