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阑尾粘液囊的CT影像诊断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19),是我院2016.7~2020.7月收治的阑尾粘液囊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影像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经标准,观察CT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诊断准确率相比无差异(P>0.05);19例患者中,其中12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示右下腹见边缘光滑的囊性肿块,呈卵圆形或哑铃形;7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示右下腹见低密度肿块,与盲肠联系较为紧密。结论:CT影像诊断阑尾粘液囊诊断效果较为理想,CT影像诊断具有一定特征性,利于为术前诊治评估提供有利的诊断信息,值得推广。

  • 标签: CT影像诊断 阑尾粘液性囊肿 病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可预防手指黏液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们对17例手指黏液患者采用开放手术切除,修复重建关节囊,术后采用夹板稍过伸位固定远指间关节4周。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6~60个月,平均43.8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复发。结论采用开放手术切除手指黏液,术中修复关节囊,术后关节稍过伸位固定,能有效预防黏液的复发。

  • 标签: 黏液囊肿 外科手术 指间关节 夹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技术对阑尾黏液、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结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20例阑尾黏液患者和40例急性阑尾炎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通过CT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疾病的白细胞波动情况、横断面短径、是否腹痛、是否钙化、是否存在腹水、周围脂肪间隙清晰情况、是否存在淋巴结。结果:两种疾病患者的白细胞数波动情况、横断面短径、是否腹痛、是否钙化、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疾病患者的是否存在腹水、是否存在淋巴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黏液和急性阑尾炎患者通过CT技术进行诊断,能够通过白细胞数波动情况、横断面短径、是否腹痛、是否钙化、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度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CT技术 阑尾黏液囊肿 急性阑尾炎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睾丸/睾丸旁黏液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上皮型肿瘤。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左侧阴囊肿大,CT检查示左侧睾丸多房囊性占位,行根治性左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交界性黏液腺瘤。术后随访3年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 标签: 睾丸 囊腺瘤 黏液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作者改进的计算机辅助眶鼻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眶鼻窦黏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8年1月接受改进的计算机辅助眶鼻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眶鼻窦黏液4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术后随访25~4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BCVA, logMAR)优于术前(t=7.665, P<0.05),眼球突出度低于术前(t=8.871,P<0.05);鼻窦内引流通道均通畅,无复发,无感染或异物排斥等不良反应。CT显示均得到较好的眶鼻解剖重建,复视现象消失,眼球的位置、运动功能及外观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进的计算机辅助眶鼻窦重建术是一种较好治疗复发性眶鼻窦黏液的方法。

  • 标签: 重建术,眶鼻窦,计算机辅助 黏液囊肿,眶,鼻窦
  • 简介:【摘要】原发于肾盂的黏液腺癌一种罕见的肿瘤,文献报道并不多。患者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影像学也无特征性的表现,术前常误诊为肾结石、肾积水和肾脓肿,常是通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本文通过报道1例肾盂黏液腺癌,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经验,增强对肾盂黏液腺癌的认识。

  • 标签: 肾肿瘤 黏液腺癌 肾积水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PM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经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为PPMA共54例,并获取同时期经术后确诊为非黏液性肺腺癌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预后情况。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PPMA预测模型公式。结果PPMA组较对照组确诊的时间更长,更易咳黏液痰、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更高;肿瘤好发于双肺下叶,且其内部更易出现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更容易出现被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TTF-1、NapsinA低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率更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腺癌患者诊断为PPMA预测模型公式。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当截断界点为0.395时,其敏感度达81.48%、特异度达86.11%。PPMA组与对照组总体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单纯型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IMA)的5年无病生存率比对照组与肺浸润性黏液/非黏液混合型腺癌更高。结论PPMA为肺腺癌的少见亚型,恶性程度低。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有助于帮助早期诊断。PIMA预后可能好于腺癌其他病理亚型。

  • 标签: 腺癌,黏液 病理学,临床 预后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3例心脏黏液瘤术后复发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1 106例心脏黏液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3例为复发后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男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50.5±10.8)岁,二次手术22例,四次手术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纽约心功能分级Ⅰ~Ⅱ级20例,Ⅲ~Ⅳ级3例。设立同期心脏黏液瘤一次手术患者1 083例为对照组,比较23例再次手术患者跟一次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住院日、住院病死率以及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8例(34.8%)首次发病部位位于左心房房间隔,15例(65.2%)首次发病于左心房房间隔以外部位,复发部位:左心房17例(73.9%),左心室2例(8.7%),右心房3例(13.0%),右心室1例(4.3%),再次手术占同期心脏黏液瘤手术比例的2.1%,13例定期复查患者复发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同期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成形1例,三尖瓣成形1例。平均手术时间(3.9±2.8)h,体外循环(107.6±33.8)min,主动脉阻断(64.9±23.8)min,ICU监护(20.1±16.0)h,呼吸机辅助呼吸(16.9±8.5)h,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0.51±0.10,术后住院(8.3±1.5)天。23例手术均顺利出院,无住院死亡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1~18)年,全因死亡1例(4.3%)。其中,再次手术患者ICU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住院日以及住院病死率较一次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心脏黏液瘤术后具有高复发倾向,首次手术后定期复查是早期发现复发以及避免并发症出现的必要手段,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仍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心脏黏液瘤 复发 非典型 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发生于肺动脉的黏液瘤1例。患者女,23岁,因间断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伴气短半个月就诊。胸部CT平扫示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见不规则形稍低密度影;肺动脉CT血管造影示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管腔扩张,管腔内充盈缺损影。MR肺动脉增强血管成像示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管腔扩张,管腔内异常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期可见强化。病理诊断:肺动脉黏液瘤。

  • 标签: 黏液瘤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患者女,58岁。发现左侧乳房拇指大包块1个月余入院。行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术。肿瘤切面灰白灰红,见多个微囊。镜下肿瘤大部分由大小不一的囊腔构成,囊壁被覆富含细胞内黏液的柱状细胞,部分囊壁肌上皮丢失;另见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成分。两种浸润性成分免疫表型不一致。病理诊断乳腺黏液性囊腺癌(MCA)合并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原发乳腺MCA为少见恶性肿瘤,可同时伴有其他类型浸润性癌成分,各成分需明确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5例胆囊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诊治方式及预后,发现胆囊黏液腺癌临床特点与胆囊恶性肿瘤极为相似,较难鉴别。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活检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手术仍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因腹腔镜手术较开腹优势明显,推荐优先采用。若肿瘤处于T2分期以下且无侵犯转移,其预后一般较好。

  • 标签: 胆囊黏液腺癌 诊治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NCR)前后局部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MRI影像学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65例行NCR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直肠黏液腺癌组36例,非黏液腺癌组129例。基于MRI评估两组患者NCR前后的图像特征,包括肿瘤长径、肿瘤厚度、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T分期、N分期、直肠系膜筋膜(MRF)受累、腹膜反折受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²检验比较两组患者NCR前MRI特征的差异和NCR后MRI特征变化的差异。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分析两组患者NCR后MRI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NCR前,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组患者肿瘤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肿瘤厚度、MRI T分期、N分期、MRF受累、腹膜反折受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CR后,非黏液腺癌患者在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缩小值、肿瘤长径缩小值、厚度缩小值及T降期率明显高于黏液腺癌组(P均<0.05),黏液腺癌的N降期率高于非黏液腺癌组(P=0.008)。与病理T分期相比,NCR后MRI均高估了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患者的T分期(P均<0.001),同时高估了黏液腺癌的N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对NCR的敏感性不同,非黏液腺癌患者更得益于NCR的疗效。NCR后MRI对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再分期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 标签: 直肠肿瘤 腺癌,黏液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放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黏液癌患者进行分析,采用超声诊断方式分析其价值及相关误诊方式。方法:通过选举参与本次研究的乳腺黏液癌患者,其就诊时间均保持在一年内。乳腺患者来说采用ATL5000,SIEMENS超声诊断仪进行探查,使用灰阶超声进行双侧乳腺的检查,分析超声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表现及相关特征比较。结果:(1)整体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3.52%。超声诊断良性病变误诊率为26.08%。(2)乳腺黏液癌患者中形态规整呈大叶状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48例、9例,边界不清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30例、6例,内部回声低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47例、5例,内部呈现砂砾样钙化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26例、4例,除此之外其中后声不变及增强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53例、8例(P=0.535、0.252、0.000、0.356、0.000)。结论:对乳腺黏液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认识其超声表现观察具体特征以此来减少乳腺黏液癌患者的误诊率。

  • 标签: 乳腺黏液癌 超声表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33岁,汉族,因右上腹疼痛2周就诊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肝功能指标轻度升高,肿瘤标志物正常,腹部CT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胆总管囊肿。患者拟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胆囊管中段呈孤立性囊性扩张,近端胆囊管走行于胰头后方并以锐角汇入胆总管,遂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鉴于分离易损伤胆总管,决定中转开腹行胆囊管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胆囊管囊肿。术后1周,肝脏转氨酶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s,IMA)是肺原发性腺癌中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特征的亚型。肺IMA与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vasive non-mucinous adenocarcinomas,INMA)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准确的病理诊断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和结合实际病例,总结肺IMA的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特征。肺IMA的组织学特征包括,常呈贴壁型或腺泡型结构,肿瘤细胞高柱状、有细胞内黏液,部分病例可见杯状细胞,细胞温和,异型性较小。肺IMA的免疫表型有别于INMA,表达HNF4α、仅少数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具有胃型黏液蛋白表型,并且常存在KRAS突变或NRG1融合。IMA患者的预后研究结论争议较大,研究显示以铂类为主的传统化疗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生存期。虽然,肺IMA具有独特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但尚无有效的靶向药物,仅少数临床实验抗EERB3单抗治疗可延长NRG1融合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此外,形态学上伴有黏液分泌的部分腺癌,如伴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的肺INMA和一些TTF1阳性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肺IMA可以通过接受相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因此,将这两类疾病与经典KRAS突变肺IMA相鉴别十分必要,明确肺IMA的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对患者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肺IMA与INMA具有显著的生物学差异,准确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型的乳腺黏液癌超声特征的异同。方法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经乳腺超声检查并病理证实为乳腺黏液癌患者105例(114个肿块)。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美国放射学会提供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3版)超声诊断词典的超声特征及分类方法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癌超声特征。结果纳入105例患者共114个肿块,其中单纯型黏液癌84个,混合型黏液癌30个。单纯型黏液癌组年龄(55.56±14.12)岁,混合型黏液癌组年龄(57.40±14.99)岁。单纯型黏液癌与混合型黏液癌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方向、钙化及血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型黏液癌中后方回声增强为73.8%(62/84),较混合型黏液癌40.0%(12/30)高,而后方回声衰减11.9%(10/84),低于混合型黏液癌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型黏液癌较混合型黏液癌多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超声对混合型黏液癌的诊断准确率较单纯型黏液癌高。

  • 标签: 单纯型乳腺黏液癌 混合型乳腺黏液癌 超声特征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摘要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临床较为罕见,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临床确诊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此病的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本文报道儿童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于常规治疗不见好转的肺炎或反复发作的肺炎的患儿,均应进一步检查以除外该病。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纤维支气管镜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