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微波血管微创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将8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一组为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另一组应用微波血管微创术治疗,设为研究组,就两组治疗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手术指标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微波血管腔内微创术 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瘘狭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17例出现瘘狭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行PTA治疗,对照组行内瘘切除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超声测量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动静脉瘘(AVF)通畅率及瘘使用时间。结果手术前,两组超声测量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的血流量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横断面积更大,血管内径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瘘使用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超声测量指标、并发症发生率、AVF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TA与瘘切除重建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瘘狭窄治疗中均具有显著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且PTA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短期即可使用瘘,康复更为迅速。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超声检查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瘘狭窄中超声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接受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管狭窄处内径及股动脉血流量均较对照组高,而狭窄处流速峰值则较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动静脉瘘狭窄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其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动静脉内瘘狭窄 超声引导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胸闷2个月余”入院。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声学造影提示右心房肿物伴局部浸润,心脏增强磁共振提示肿物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在心超声引导下行心肌活检术,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心脏血管肉瘤。心超声引导下心肌活检术诊断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具有局部显像清晰、定位精确、并发症少的优点,为国内首次报道。

  • 标签: 心脏肿瘤 血管肉瘤 心腔内超声 心肌活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联合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辩证护理对患者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将48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行管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其中的24位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辨证施护,以中药熏洗加穴位按摩和穴位针灸,以及不同证型采用不同水温浸泡患肢。结果:通过血管介入联合中药治疗在护理中通过辨证施护对患者情志干预健康教育和专病的密切观察更有利于患者康复。结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用辨证施护,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辩证施护
  • 简介:摘要2016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阑尾息肉病例共6例,息肉直径0.3~1.3 cm。6例阑尾息肉均顺利完成镜下治疗,其中3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整块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分片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1例予活检钳冷钳除。6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和急性阑尾炎等并发症。3例术后复查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其余3例暂未复查结肠镜。以上结果初步证实,阑尾息肉行内镜下治疗安全和有效。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阑尾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均是应用血管介入治疗,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并发症情况观察及探讨相关护理策略。结果:50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15例并发症,发生率30.00%。结论:行血管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需要加强观察及及时应用合理方式干预,改善预后。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并发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科室,胸外科在医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电视胸腔镜手术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并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胸外科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胸外科治疗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面效果显著。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胸外科治疗及护理的进展,以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优化调整后续胸外科患者治疗和护理方案。

  • 标签: 胸外科 腔内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治疗时真假的识别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治疗。术中采取多种方法识别真假,包括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如夹层裂口切线位造影法、导管沿途冒烟法)等。结果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治疗时,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66例,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24例。左前斜45°造影结果显示,68例夹层假位于降主动脉外侧,而22例假位于降主动脉内侧或与真重叠;腹主动脉段夹层真假位置复杂,假于螺旋下降过程中可位于真任何一侧,其中6例腹主动脉存有2个及以上假;90例胸主动脉夹层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和全弓降主动脉造影—胸降主动脉留置猪尾导管法识别真假,最终全部成功定位真,且顺利完成治疗,夹层远端真血流恢复率为100%。结论对于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做好评估,术中在DSA监视下,予以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等识别真假,可准确判断,从而避免误判及其所致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真假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胸外科医师学会(STS)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治疗前后的CT血管造影(CTA)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徐州市立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接受覆膜支架内隔绝术治疗的83例SVS/STS B型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AD患者进行解剖学分型,观察内膜片随病程延长的形态学变化,记录术前和术后3个月真假直径变化及分支动脉的受累情况。两位医师判断内膜片形态变化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手术前后真假直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SVS/STS解剖分型总体较为分散,主要分型有B3,10型10例(12.0%),B3,11型8例(9.6%),B3,8型6例(7.2%)。共发现夹层破口316个,人均破口(3.81±1.55)个。随病程延长,多数患者内膜片形态表现出变厚、变直、变锐利的征象。两位医师判断内膜片是否变厚、变直、变锐利的Kappa系数分别为0.646(95%CI:0.444~0.848,P<0.001)、0.440(95%CI:0.232~0.648,P<0.001)和0.444(95%CI:0.226~0.662,P<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主动脉峡部[真:(21.53±4.74)mm 比(31.13±2.82)mm,t=-19.863,P<0.001;假:(18.89±9.74)mm 比(0.18±1.14)mm,t=11.975,P<0.001]、降主动脉中段[真:(14.79±4.24)mm 比(23.66±4.24)mm,t=-12.773,P<0.001;假:(16.67±7.58)mm 比(0.18±1.16)mm,t=13.516,P<0.001]和降主动脉远段[真:(12.43±2.76)mm 比(16.53±4.94)mm,t=-6.226,P<0.001;假:(16.50±4.84)mm 比(9.94±9.79)mm,t=3.211,P=0.003]真直径变大,假直径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腹腔干段和腹主动脉分叉段真假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3例患者共有225条分支动脉受夹层累及,其中真供血135条(60.0%),真假供血66条(29.3%),假供血24条(10.7%);开口狭窄14条(6.2%),远端缺血6条(2.7%)。术后3个月,94.2%(212/225)的分支动脉受累情况与术前相似。结论SVS/STS B型AAD解剖分型总体较为分散,大部分患者存在多个内膜破口。随病程延长,内膜片形态发生显著性改变。术后主动脉峡部、降主动脉重塑良好,而腹主动脉未见明显重塑,其分支动脉受累情况也多与术前相似。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B型 腔内治疗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密封继电器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武器等高科技国防领域,是各装备系统的基础与关键元件,是现代自动化系统中最基本的电气元器件之一。随着国家重大工程的开展,对继电器提出了严苛的可靠性要求,多余物的存在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及寿命可靠性。本文通过对焊接飞溅物的控制、清洗工艺研究,有效控制了产品多余物。

  • 标签: 继电器 可靠性 多余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钬激光与冷刀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尿道狭窄患者为例,平均分为两组,使用钬激光治疗的17例患者为观察组,使用冷刀切开治疗的17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最大尿流率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时间长。结论:钬激光在治疗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有显著效果,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腔内钬激光 冷刀内切开 尿道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在输尿管结石、肾结石碎石术中,为了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及碎石顺利冲出,往往需要进行灌注冲洗,但这极易引起肾盂高压。肾盂高压不仅对肾脏有一定损伤,还可导致灌注液中细菌及内毒素反流吸收,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脓毒血症,甚至有肾脏破裂的风险。因此,认识肾盂高压并有效控制术中灌注压是泌尿外科医生必然面对的话题。本文从肾盂压的研究现状、肾盂发生高压的机制、肾盂高压的并发症、肾盂压监测方法以及有效降低肾盂压的措施等五个方面对肾盂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 碎石术 肾盂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血管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血管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7/40),二者差异明显(P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治疗 并发症 护理
  • 作者: 郭伟 王嘉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北京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北京 100853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853
  • 简介:摘要胸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其治疗方式经历了从开放手术到杂交手术再到全修复的发展。开放手术虽然是胸腹主动脉瘤的标准治疗方式,但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术后病死率高,限制了开放手术的普及,杂交手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近年来,胸腹主动脉瘤的治疗一直是热点研究内容,并发展出平行支架技术、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以及器械的发展,治疗器械逐渐从定制走向成品化,治疗方式的选择也逐渐从平行支架技术转向开窗技术、开窗和分支支架技术相结合,再转向分支支架技术。本文就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现状做系统回顾,对该领域发展趋势进行整体评估。

  • 标签: 胸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分支支架型血管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进行肾移植术后出现TRAS并接受了血管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期随访结果。结果共2 230例患者进行了肾移植,其中78例发生TRAS,发生率为3.6%,27例患者接受了血管治疗并得到12~8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3例(48.1%)进行了移植肾动脉造影并球囊扩张术,其中2例因再狭窄而行支架置入术,14例(51.9%)进行了移植肾动脉造影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血清肌酐217.1 μmol/L(98~541 μmol)与术后2周127.6 μmol/L(47~220 μmol/L)和术后12个月103.4 μmol/L(63~166 μmol/L)相比,术后血清肌酐明显降低(P<0.05);术前肾小球滤过率42.7 ml/min(8.3~105.3 ml/min)与术后2周61.8 ml/min(24.6~132.2 ml/min)和术后1年76.3 ml/min(47.3~113.9 ml/min)相比,术后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术前为234 cm/s(75~457 cm/s),术后2周为129 cm/s(52~290 cm/s)(P<0.05),1年后为118 cm/s(57~300 cm/s)(P<0.05)。随访期间,2例(7.4%)因肺部感染导致的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TRAS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血管治疗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肾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主髂动脉闭塞症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原因的腹主动脉远端、主髂动脉分叉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盆腔、下肢缺血的一类疾病。外科开放手术一直是复杂主髂动脉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血管技术的发展,其治疗理念有了极大改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治疗的中远期效果已不劣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治疗结果 主髂动脉闭塞症 勒里什综合征 腔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