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血管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脉夹层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4.5)岁。经多排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侧股动脉,植入血管带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植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均无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扩大。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结论:血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支架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 简介:镀铬与外型镀铬有较明显的差异,因此镀层质量的好坏,除取决于优良的电解液外,还取决于电镀工艺和形式;而形式又影响着电镀的工艺性能。本文根据实践中的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 标签: 内腔镀铬 电镀工艺参数 阴极电流密度 槽液温度 内腔形式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d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支架成形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 简介:血管痉挛是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出血的主要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针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国内外做过很多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本文就对这些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并发症 防治 实验研究
  • 简介:1853年法国医生Desomeaux应用早期的内窥镜观察了"子宫内口",首次报道了"宫检查".1869年,爱尔兰的Pantaleoni为一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并提出了宫腔镜(Hysteroscopy)或子宫镜(Metroscopy或Uteroscopy)的概念.近20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宫腔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内病变 诊断 治疗 子宫内膜癌 宫腔电切术
  • 简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洋地黄素水平增高,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洋地黄素对Na+,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洋地黄素水平显著增高

  • 标签: 洋地黄素 素脑血管 脑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治疗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全部43例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电灼术(URS)和/或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下电灼术(PCN)。结果术后35例获得随访,无一例恶变,5例复发。结论输尿管镜作为确诊及治疗手段,简单,效果可靠。

  • 标签: 输尿管息肉 输尿管镜
  • 简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一种无污染制冷设备,在各行业被广泛使用,广大用户也逐渐积累丰富的维护保养经验,比如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管程污垢的定期清洗已得到用户的重视。但对于溴化锂溶液及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壳程污垢的清洗由于溴冷机结构的特殊性,往往被用户忽视。

  • 标签: 澳化锂 吸收式制冷机 内腔清洗 维护保养 化学清洗
  • 简介:目的在兔蛛网膜下出血(SAH)模型上,尝试建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血管造影,监测椎基动脉脑血管痉挛(CVS)的新方法.方法兔枕大池一次性注血,同时行逆行颈总动脉插管椎基动脉造影及开骨窗TCD监测.结果逆行性脑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注血前后血管直径差异明显(P<0.05),平均血流速度注血后明显增快,但中、重度痉挛之间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一侧颈总动脉逆行插管椎基动脉造影,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采取开骨窗以提高TCD超声频率的方法,可获得兔基底动脉稳定的频谱图并易于重复.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管造影术
  • 简介:应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方法,以64例肺癌组织血管定量与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鳞状细胞癌微血管定量为48.17±25.4个/HP,腺癌为69.32±27.2个/HP,小细胞癌为77.66±23.2个/HP。鳞状细胞癌微血管定量明显低于小细胞癌(P<0.001);无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定量(54.5±13.5个/HP)明显低于有转移组(76.3±14.6个/HP)。提示肺癌组织中微血管生成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微血管定量高的肺癌可能预后不良和易发生转移。

  • 标签: 肺癌 微血管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定量 肿瘤转移
  • 简介: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的第一致病原因,该病病程凶险,残死率极高,被称为大脑的“定时炸弹”,但如能及时诊治。绝大多数可获得永久性治愈。针对该疾病的这一特点,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刘建民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动脉瘤,即将可解脱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至动脉瘤,栓塞动脉瘤,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手术。至今,通过这一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成功地治疗了颅动脉瘤患者1500余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愈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重建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二军医大学 可解脱弹簧圈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技术治疗尿路结石合并巨大肾积水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78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巨大肾积水患者,37例行输尿镜取石,41例行输尿管镜结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果78例手术均获成功.1年以后随访65例,患肾功能恢复及部分恢复42例(64%),患肾无功能萎缩2例(35%),1例因术后反复肾孟肾炎二期作肾切除。结论绝大多数结石性巨大肾积水可作保肾治疗。采用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巨大肾积水安全、有效、可行,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巨大肾积水 腔内技术 临床疗效观察 结石性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 简介:1脑池脑池是蛛网膜下中宽大的部分,正常时是CT上可见的主要蛛网膜下结构。主要的脑池有枕大池、环池、鞍上池、四迭体池、大脑大静脉池、外侧裂池和纵裂池等。颅病变对脑池的影响有。

  • 标签: 蛛网膜下腔 脑池 颅内病变 改变 环池 枕大池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所至下静脉梗阻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8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6例,肝转移癌3例,胃癌2例,腹膜后肿物2例,肾癌3例,淋巴瘤1例,胰腺癌1例。均造成下静脉的完全或部分梗阻,梗阻段长度30~90mm直径0~5mm,采用经皮股静脉穿刺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患者梗阻症状积分由4~5分降至术后0~2分两者差异显著。结论金属膨式支架可迅速缓解下静脉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腔静脉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放射学 介入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肠静脉C型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成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1992年以来施行的36例肠静脉C型分流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平均下降1.51kPa,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均有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再出血率5.6%,肝性脑病发生率8_3%,术后1年、3年、5年及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2%、93.3%、89.3%及66.7%。结论肠静脉C型分流术手术适应证广,操作简单,近、远期疗效满意,适于推广。

  • 标签: 门静脉 高血压 肠腔静脉分流术 外科手术 人工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宫胚物残留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对218例经常规清宫1次以上仍然有宫胚物残留的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断、定住后清宫或直接镜下钳夹等治疗。结果218例宫胚物残留患者,其中不全流产106例,稽留流产58例,宫角妊娠36例,胎盘残留18例。所有患者经宫腔镜定位后钳夹或镜下直接钳夹,除3例残留胚物与宫壁粘连致密,子宫收缩不佳,出血较多,1周后再次行宫腔镜下清宫外,其余均一次成功。无子宫穿孔、阴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在官腔胚物残留的诊断和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宫腔内胚物残留 宫腔镜 清宫术
  • 简介:系统的介绍了ZJL02型管路清洗机的构造、用途和使用方法,该工艺装备适用于铁路机车车辆、汽车、消防车、石油机械、化工设备等行业.投入使用后能使机械净化工艺创新,整体机械设备的内在质量能大幅度提高,有利于环保事业,性能价格比突出.

  • 标签: ZJL02 管路清洗机 液压系统 电气系统 水基金属清洗剂
  • 简介:动脉瘤是一种常见而又危害极大的脑血管疾病,一旦破裂出血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而80%-85%的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SAH)是由颅动脉瘤破裂引起。20世纪90年代,一种可脱性铂金弹簧圈装置(GDC)进入临床应用领域,随着栓塞材料的改进和栓塞技术的革新,运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动脉瘤预防再出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治疗颅动脉瘤患者.一些研究机构甚至建议将血管内栓塞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这些问题.明确血管内治疗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性 颅内动脉瘤破裂 可脱性铂金弹簧圈 栓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