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血管外科手术由于具有高并发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一直是急症外科手术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在传统的急症血管外科开放性手术中因创伤大,耗时长,难度大,造成围术期康复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近年来,急症外科由于手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急诊都是通过手术来处理的,对传统急症血管外科的开放性手术起到了很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

  • 标签: 血管外科 急症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急诊血管外科手术由于具有高并发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一直是急症外科手术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在传统的急症血管外科开放性手术中因创伤大,耗时长,难度大,造成围术期康复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近年来,急症外科由于手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急诊都是通过手术来处理的,对传统急症血管外科的开放性手术起到了很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

  • 标签: 血管外科 急症 腔内治疗
  • 简介:患者男,59岁,7个月前因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接受修复术,术中造影发现I型瘘,考虑瘘较小,有血栓可能,故行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复查CTA示瘘及瘤体均增大。随访7个月,期间未对Ⅰ型瘘行针对性治疗。本次就诊以"修复术后Ⅰ型瘘形成"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侧锁骨上窝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听诊可闻及搏动性杂音。行经皮血管栓塞治疗。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鞘成功后行主动脉弓造影,见支架近端I型瘘形成;应用同轴导管技术将2.7F微导管超选择至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造影证实微导管,

  • 标签: 动脉瘤 假性 主动脉 胸的 内瘘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endovascularangioplasty,PEA)是指经皮穿刺引入球囊导管、金属支架等器材对狭窄、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等多种微创治疗,使其复通的一种非手术疗法。在手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是患者及早康复。

  • 标签: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1,女性,23岁,因“发现左下肢肿块7年,左膝皮肤破溃10个月”于2017年10月9日入院。患者7年前曾因先天性动静脉瘘在我科行手术治疗,术后肿块消失,本次入院诊断为左下肢先天性动静脉畸形。MR示左侧大腿中下段前外侧皮肤、肌肉组织广泛的“血管瘤”样改变,伴静脉提前显影(图1A)。

  • 标签: 先天性血管畸形 腔内治疗 先天性动静脉瘘 先天性动静脉畸形 流速 皮肤破溃
  • 简介:目的:总结血管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脉夹层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4.5)岁。经多排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侧股动脉,植入血管带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植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均无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扩大。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结论:血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支架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截肢,危害较大。既往的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为主,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主流的治疗方式。介入治疗方式多种多样,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的介入治疗方式和最新的治疗理念,为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缺血 股动脉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目的探讨导管溶栓在慢性下肢缺血成形治疗时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广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1例慢性下肢缺血(TASCⅡD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激酶(UK)溶栓,然后再行血管治疗,对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动脉通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例患者(81.8%)血管成形技术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2例(18.2%)未溶栓成功。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8.9%,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辅助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80%、88%及92%,2年为67%、84%及88%。结论对慢性下肢缺血TASCⅡD级病变进行血管成形时的溶栓是可行、安全且有效的。

  • 标签: 慢性下肢缺血 腔内治疗 血管成形术 导管溶栓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且糖尿病患者截肢术后5年死亡率超过70%。下肢动脉疾病引起的缺血在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血管重建,不仅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截肢风险,还可以明显提高长期生存率。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良,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疗效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在临床实践中,掌握合适的适应症,结合患者及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器材及方法,结合最新慢性威胁肢体缺血(CLTI)指南的推荐意见,以进一步提高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达到保肢和延长生存期的目标。

  • 标签: 糖尿病足 腔内治疗 下肢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血管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1年3月采用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管治疗的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死亡1例;余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2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术后1、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8%和93.7%。结论血管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逐渐成为治疗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治疗脾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收治的4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资料,治疗方法:弹簧圈动脉瘤(14例)或载瘤动脉栓塞术(19例),覆膜支架隔绝术(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瘤体内填塞(5例)和多层裸支架隔绝术(8例)。术后1、3、6、12个月采用CT血管造影检查随访,记录并评价围手术期和随访期的临床结果指标。结果本组病例瘤体均治疗成功,支架植入患者的脾动脉均通畅。围手术期无手术相关死亡,8例患者弹簧圈栓塞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均于3~5天后缓解。随访时间23.9(3~59)个月,采用弹簧圈栓塞瘤体或载瘤动脉33例:4例患者发现有部分脾脏梗死,但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患者因瘤体内再灌注接受再次手术;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或裸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7例:动脉瘤隔绝或栓塞良好,无漏,支架通畅;采用多层裸支架隔绝术8例:术后12个月6例(75%)患者瘤达到完全血栓化,分支动脉通畅。其余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期患者均未观察到动脉瘤增大、破裂或复发。结论血管治疗脾动脉瘤安全,疗效显著。

  • 标签: 动脉瘤 脾动脉 栓塞 治疗性 腔内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血管治疗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8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接受血管治疗,手术成功率7/8,死亡1人。5例植入分叉型支架,2例植入直型支架,1例支架释放不成功。1例术后第2天右髂动脉支架折叠成角,远端血栓形成,给予局部溶栓成功后第3天血栓再次形成,急诊行左股-右股动脉旁路转流术。1例术后第2天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2个月后出现结肠缺血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术中主体支架释放不成功,急诊行开腹手术,取出支架,行AAA修补术,术后第2天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随访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死亡)时止,无漏发生,无支架明显移位及动脉瘤血栓形成。结论AAA血管治疗后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血管腔内治疗 腹主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介入治疗在血液净化血管通路中的应用,通过深入分析瘘球囊扩张术的原理和实际操作,以及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对比,总结其对改善瘘通畅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以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38例需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9个病例作为实验组,19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具体包括切除狭窄段或重新造瘘。实验组采用介入治疗,具体包括瘘球囊扩张术。记录两组患者的内径、血流量、穿刺距离等情况。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内径、血流量、穿刺距离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改善瘘通畅度、增加内径和血流量,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相对于传统方式治疗,介入治疗表现出更大的成功率和更小的并发症风险,术后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瘘通路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显著延长。

  • 标签: 腔内介入治疗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内瘘球囊扩张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32例人工血管动静脉瘘(AVG)术后再狭窄临床资料,血管成形(PTA)治疗组18例均行单纯球囊扩张,裸支架组14例均行PTA及裸支架植入,随访效果良好,认为对AVG术后再狭窄的患者,PTA及裸支架植入患者的初级通畅率及初级辅助通畅率要明显优于单纯PTA治疗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技术对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问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由于血管通路问题无法顺利进行透析治疗的60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60例透析的ESRD患者均行腔介入技术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瘘球囊扩张术或DSA下中心静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统计介入技术治疗后通路开通率,比较术前、术后肱动脉流量、RI、透析充分性KT/V值,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介入技术治疗后远期开放率。结果 60例患者中,采用介入技术治疗后57例患者恢复正常透析,保留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开通率95.00%(57/60);术后患者的血流量高于术前,RI值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KT/V值(1.33±0.40),透析充分;术后随访3个月,介入技术治疗远期开放率91.67%(55/60)。结论 介入技术有利于解决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保证血管通路通畅,提高肱动脉流量,保证透析充分性。

  • 标签: 透析 腔内介入技术 血管通路问题 通路开通率 肱动脉流量 透析充分性KT/V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应用在耳鼻喉科血管瘤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在2016年4月~2020年4月接诊的耳鼻喉科血管瘤患者46例作为治疗对象,对患者进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65%,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是4.35%。结论:对耳鼻喉科血管瘤实施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瘤体消失,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耳鼻喉科 腔内血管瘤 平阳霉素 局部注射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