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2,3,7,8-四氯苯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发小鼠腭裂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4只孕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只),在孕期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上午8时分别给予64 μg/kg TCDD和等量玉米油灌胃。HE染色观察GD13~GD15胎鼠腭发育的形态学变化,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免疫荧光观察TCDD对GD13~GD15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母系印记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3,MEG3)在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Smad2、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RNA 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验证MEG3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 Ⅰ,TGF-βRⅠ)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CDD组GD13(t=6.66,P=0.003)和GD14(t=6.56,P=0.003)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但在GD15时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t=-5.98,P=0.004)。原位杂交显示MEG3主要表达于间充质细胞的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TCDD组腭突间充质细胞内的MEG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D13:t=39.28,P=0.012;GD14:t=18.75,P=0.042;GD15:t=28.36,P=0.045)。在GD14,TCDD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p-Smad2、Smad4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Smad2:t=9.48,P=0.001;Smad4:t=63.10,P=0.001),Smad7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30.77,P<0.001)。RIP实验结果显示,TCDD组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TGF-βRⅠ结合MEG3的表达量(23.940±1.301)显著高于对照组(8.537±1.523)(t=24.55,P<0.001)。结论TCDD可能通过促进MEG3与TGF-βRⅠ的靶向结合影响TGF-β/Smad信号途径的激活,从而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由此导致腭裂的发生。

  • 标签: 腭裂 2,3,7,8-四氯二苯并二英 母系印记基因3 Smads蛋白分子
  • 简介:摘要 采用量子力学中CBS-QB3的组合方法对2-甲基呋喃与OH自由基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反应存在三类反应,分别是加成反应,SN2取代反应和抽氢反应,共有10条通道。在加成反应中,主要发生在C1、C2、C3和C4上,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均小于零,分别为-114.68,-36.54,-41.73,-116.81 kJmol-1,表明该类反应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均可进行;四条加成反应活化能分别为0.00,24.40,15.62,0.00 kJmol-1,产物稳定性为P4(C4)>P1(C1)>P3(C3)>P2(C2),表明四条加成反应无论从动力学还是热力学均可容易进行,其中OH极易加成在C1,C4位置上,是加成反应的优势通道。在SN2取代反应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93.34 kJmol-1 ,反应活化能为201.58 kJmol-1,可见SN2取代反应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均不易进行。抽氢反应有5条反应通道,分别抽取2-甲基呋喃环上和甲基上氢,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分别为16.52,17.48,18.28,-122.89,-122.26 kJmol-1,表明OH自由基抽取H2、H3、H4反应通道从热力学角度不易进行。OH自由基抽取H6和H7反应活化能分别17.74,17.75 kJmol-1,且抽氢产物P9和P10产物也极为稳定。因此OH自由基抽取甲基上H原子形成的类似卞基结构的产物P9,P10的反应为抽氢反应的优势通道。

  • 标签: 2-甲基呋喃 OH自由基 抽氢反应 SN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7
  • 简介:摘 要:在炼油化工生产装置中,换热器应用广泛、数量巨大,在生产运行中作用十分重要。实际工作中,套ARGG E1021D/6、7换热器维护和检修质量的高低,对生产装置平稳运行的影响也非常大。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套ARGG E1021D/6、7换热器维护、检修技术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论述。

  • 标签: 二套ARGG E1021D/6 7换热器 维护 检修
  • 简介:摘要:疼痛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一种体验,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国际疼痛研究组织(IASP)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在长期对痛感觉的产生及敏化机制的研究中,人们发现P2X7受体参与炎症和疼痛的产生。近年来P2X7受体究竟如何在疼痛中发生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P2X7受体对疼痛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P2X7受体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抗3-羟基-3-甲基戊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抗体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7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例儿童抗HMGCR抗体肌病的临床表现、血清肌酸激酶(CK)、肌炎抗体、肌电图、肌肉病理、磁共振成像(MRI)、治疗等资料。结果2例均为女性患儿,例1为3岁11个月,例27岁9个月,2例患儿既往均体健,均无他汀类药物使用史,例1呈慢性病程,例2呈亚急性病程,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进展性对称性近端为主的肌无力,均伴肌痛,例1有皮疹,例2无皮疹。2例患儿的血CK均显著升高,例1治疗前血CK为正常上限值的27.3~48.0倍,例2治疗前血CK升高66.7~77.4倍,2例患儿病初均被诊断为"肌营养不良",肌电图均为肌源性损伤、肌肉MRI均显示双侧大腿肌肉广泛性水肿、肌肉病理表现均以肌纤维坏死为主合并少量炎症细胞浸润。2例确诊后均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出院后均继续口服泼尼松,例2加服硫唑嘌呤,治疗后血CK均显著下降但未恢复正常,肌无力均改善但未恢复正常。结论儿童抗HMGCR抗体肌病的临床特点与成人患者类似,但儿童患者通常无他汀类药物使用史,且治疗难度更大,疗效和预后较差,病初更易被诊断为"肌营养不良",因此,对拟诊为"肌营养不良"但基因检查不支持的患儿,应查特异性肌炎自身抗体谱以明确诊断。

  • 标签: 儿童 抗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抗体肌病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用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和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触发剂,而巯基乙醇(AMSD)作为对应的分子性能调节剂,得到了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探讨了各种环境温度、各种引发剂结构对树脂的黏度、机械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在50份TBPB和10份AMSD的情况下,合成的羟基丙烯酸树脂黏度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较好的力学性能;羟基丙烯酸树脂配漆,其铅笔硬度为3H,划格法附着力≤2级,MEK(甲基乙酮)擦拭能力>100次,漆膜外观平整,无流痕。

  • 标签: 合成 羟基丙烯酸 树脂 研究 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一组儿童抗3-羟基-3-甲基戊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探索其诊断策略。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例儿童抗HMGCR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肌肉活组织检查(活检)的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1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6∶4,起病年龄为3~16(8.3±3.7)岁,2例呈亚急性发病,8例呈慢性进行性发病,均表现为颈部和肢体近端无力,2例有皮疹。血清肌酸激酶998~27 981 U/L,6例行肌电图检查的患者均为肌源性损害。5例行大腿肌肉核磁共振检查患者均存在后群水肿,其中2例伴肌肉轻度脂肪浸润。7例曾经诊断为肌营养不良而后续基因检查均未发现致病突变。肌肉活检均发现分散出现的肌纤维坏死、再生,伴随非坏死肌纤维膜补体沉积以及个别淋巴细胞浸润,其中9例出现肌纤维膜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Ⅰ阳性、8例出现肌内衣结缔组织增生、4例出现肌纤维肥大、2例出现空泡。结论儿童抗HMGCR肌病常被误诊为肌营养不良,在基因未证实的儿童肌营养不良中应当考虑到抗HMGCR肌病,检测肌炎特异性抗体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 标签: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坏死性肌病 磁共振成像 儿童 病理学
  • 简介:摘要:氟啶脲(chlorfluazuron)是一种功效高、毒性低的苯并一脲杀虫剂。这种化合物是1982年日本石原发现的甲壳素抑制剂苯并酰脲,是昆虫生长的新调节剂。它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特别是在发展了对有机磷化合物、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的抗药性的害虫中。氟铃脲(hexaflumuron)是甲壳素苯并酰亚胺的一种合成抑制剂,1983年被Sbragia报道,1987年被DOY(现称KODOVA)在拉丁美洲普及。它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和视心耳活性,对第四代幽门螺杆菌也有特殊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全面调整农药的品种结构。消除了美沙酮、奥美托伊特、硫磷和单酮洛芬等高毒性杀虫剂,功效高、残留物含量低的杀虫剂数量正在增加。特别是,改善对环境非常安全的独特机制(如氯氟烃)和非常安全的"绿色杀虫剂"的工艺已成为当务之急。2,6-氯-4-氨基酚是合成氟嗪和氟苯克拉胺的主要中间体,合成途径主要通过还原反应从2,6-氯-4-硝基苯酚中推导出来。基于此,本篇文章对2,6-氯-4-氨基苯酚的合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2 6-二氯-4-氨基苯酚 合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2,4氨基甲苯的测试方法。方法:塑料样品用粉碎机粉碎,用甲苯甲醇(1:1)溶液60℃下超声萃取2小时,分别在LC-MSMS和GCMS测试,在1~20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6以上。

  • 标签: 超声萃取LC-MSMS法GCMS法2 4二氨基甲苯。
  • 简介:摘要:金龙2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中拐凸起东斜坡带,部署井开井段地层属白垩系、侏罗系地层井段,发育的大段泥岩水敏性强,易吸水膨胀、缩径、垮塌;泥岩、砂岩互层,地层疏松、易造浆及缩径卡钻,西山窑、八道湾、白碱滩等地层煤层夹层多,易发生垮塌、井漏;克上、克下组地层压力系数提升,泥岩易剥落垮塌。针对上述技术难点,在地质岩性特征上综合考虑地层压力体系、钻井复杂情况、钻井成本等因素,通过有效的钻井工艺,有效的控制了复杂发生。

  • 标签: 钻井施工 措施 助剂研发 承压能力 井漏
  • 简介:摘要:对羟基苯甲酸酯作为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酱油、醋等食品中。随着新的技术水平的推进,对于它的检测,还有优化的空间。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4-硝基苯胺溴化工艺进行研究,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从而得出,添加离子液体催化剂,在溴化反应时进行梯度升温,可以提升6-溴-2,4-硝基苯胺的收率。

  • 标签: 溴化 收率 离子液体 极性溶剂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