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单孔胸腔与传统多孔胸腔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3期)、EMbase、CBM、CNK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单孔胸腔与传统多孔胸腔手术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4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队列研究,13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多孔胸腔手术相比,单孔胸腔手术治疗肺癌胸腔引流时间更短[MD=–0.70,95%CI(–1.38,–0.02),P=0.04],住院时间更短[MD=–0.52,95%CI(–0.91,–0.14),P=0.007],术中出血量更少[MD=–18.49,95%CI(–33.61,–3.37),P=0.02],术后第1、3天疼痛评分更低[1天:MD=–0.32,95%CI(–0.51,–0.14),P=0.0007;3天:MD=–0.48,95%CI(–0.58,–0.38),P〈0.00001]。但两组在手术时间[MD=–3.40,95%CI(–13.65,6.85),P=0.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91,95%CI(0.65,1.27),P=0.56]、淋巴结清扫个数[MD=–0.79,95%CI(–2.35,0.77),P=0.32]、住院总费用[MD=0.47,95%CI(–0.39,1.32),P=0.28]、术中中转率[OR=0.92,95%CI(0.44,1.93),P=0.82]及术后第7天疼痛评分[MD=–1.18,95%CI(–2.42,0.07),P=0.0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手术治疗肺癌比传统多孔胸腔手术在减轻手术创伤方面有一定优势,且手术安全性较好。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研究来进行验证。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多孔胸腔镜 肺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胸腔这一新的微创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对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小,伤口美观等优点,收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被认为是自体外循环以来胸外科的又一重大技术革新1。而单孔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也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现将我科单孔胸腔下肺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单孔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病例,探讨单孔胸腔手术的临床经验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2例单孔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在全麻下应用单孔胸腔手术切除肺大疱,手术时间0.5~1.5小时,术后均未使用静脉止痛药,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平均时间2~3d,术后随访3~12个月无气胸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单孔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单孔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切断胸3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采用胸腔经剑突下单孔入路进行双侧胸3交感神经链切断。结果11例手汗症患者均在单孔胸腔下顺利完成,手温均上升1.5℃以上,术后未并发气胸及血胸。结论经剑突入路进行单孔胸腔行胸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减轻了术后肋间神经疼痛症状。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剑突下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手汗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37例患者采取单腔气管插管,5例采用喉罩麻醉。39例应用乳晕下切口,3例应用腋中线第4肋间切口,半坐位于胸腔行T3-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结果42例患者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20.93±3.59)min,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手汗症状消失,发生气胸1例,代偿性多汗5例,均可耐受,无须进一步治疗,无出血、霍纳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单孔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且费用低廉的可行方法,较两孔或三孔法有明显优势,可广泛推行。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手汗症 乳晕下 单孔
  • 简介:目的探讨单孔胸腔肺大疱切除术后不置胸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3月行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单孔胸腔肺大疱切除不置胸管手术28例。于腋前线第4肋间做切口长2.5~3cm,置入5mm30°胸腔和器械行肺大疱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结果28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双孔胸腔或开胸手术,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25~45min,平均32min;术中出血3~15ml,平均8ml;术后住院时间1~2d,平均1.5d。28例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单孔胸腔肺大疱切除术后不置胸管治疗年轻患者自发性气胸安全、可行。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单孔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 胸腔引流
  • 简介:摘要3D胸腔技术综合了立体视野和微创的优点,因手术时间短、解剖精细、操作便捷等特点,成为胸外科微创手术的趋势。对初学者而言,3D胸腔技术应用于教学对于其胸部解剖、腔手术的学习十分重要。本院在逐渐普及3D胸腔手术的基础上,着力推行3D胸腔技术教学方法,采取3D胸腔局部解剖教学、3D与电视胸腔手术、开放性手术录像对比教学、手术意外和疑难病例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教学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3D 胸腔镜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治疗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2月-2014年11月间在我科行胸腔手术治疗的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资料86例,其中单孔胸腔手术(单孔组)46例,三孔胸腔手术(三孔组)41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无差异,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单孔组和三孔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无差异;但单孔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三孔组更短(P<0.05),单孔组术后24h疼痛较三孔组更轻(P<0.05);术后一年随访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单孔胸腔手术治疗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能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青年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肺癌手术中应用胸腔辅助小切口(cVATS)与全胸腔肺叶切除(VAMT)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80例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将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VATS组与VAMT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cVATS组在住院时间及术后留置管时间、并发症上明显少于VAMT组(P<0.05);cVATS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VAMT组(P<0.05)。结论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具有微创优点,术后疼痛轻,与VAMT疗效、安全性相近,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手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科胸腔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近1年来66例胸腔积液患者接受内科胸腔诊断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胸腔下胸膜活检,阳性率达97%。其中,结核性胸膜炎46例(70%)肺癌11例(17%),恶性胸膜间皮瘤4例(6.0%),急性化脓性炎症4例(6%),未确诊2例(3%)。均取自壁层胸膜,平均每例患者钳取4~6块。所有接受内科胸腔检查或胸膜粘连烙断术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自动脱管,1例患者出现术后胸痛,安全性达93.75%。结论使用内科胸腔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指导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具有耗材少、操作简单、节约人力、费用低廉、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为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值得呼吸专科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孔胸腔下微创手术在纵隔肿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中,选其中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中40例常规三孔胸腔操作的为对照组,采用单孔胸腔下手术治疗40例为干预组,对这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手术治疗,干预组患者的术中切口出血量、肌肉组织损伤、术后疼痛度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脉血气、肺功能等方面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对单孔胸腔下微创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能够降低术中切口出血量、肌肉组织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适当提升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微创手术 纵隔肿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