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先后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怎样培养医学人才和为谁培养医学人才的这一根本问题,从改革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培育医学人才中的主渠道作用,为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助力。

  • 标签: 医学伦理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迄今为止,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日新月异,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得到飞速提升,民众愈发注重生活质量与营养补充。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新一轮课程改革当中,如何促进我们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特别是如何对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加强营养方向课程的改革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党的二十大召开确认了“本科专业全面发展”教育主题,我们医学生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不可单单仅会诊治,还需从预防入手,增强自身的营养学方向学科意识。营养方向课程是我们医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先决条件,是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和终身恢复的重要保障。但是现当下我国部分医学本科专业对营养方向课程不够重视,部分院校甚至未开设营养课程,这样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我们医学生的专业学识,不能满足现如今生活中现代民众的医学需求。本文章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对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设置营养方向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医学课程开设提供一份力量。

  • 标签: 可行性 营养方向课程 必要性 预防医学
  • 简介:[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关乎青年成长和国家前途;课堂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专博结合并适应国家发展现代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探索《生理学》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思政教育有机融入《生理学》教学,以期为《生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带来新的思路。

  • 标签: []课程思政 生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第一、二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第一课堂注重知识授课,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第二课堂则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结构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该教学模式不仅将人体解剖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深度。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这种融合模式将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做出积极贡献。

  • 标签: 课程思政视阈 人体解剖学 第一 二课堂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多元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交通事故现场急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21级本科刑事技术专业方向的两个班级101名学生分为试验组(n = 51)和对照组(n = 50),对照组采用“讲-演-练-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测评。结果 试验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89.11%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等。结论  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体现混合教学的优势,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果。

  • 标签: 现场急救 翻转课堂 信息化 技能操作 综合测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多元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交通事故现场急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20级本科刑事技术专业方向的两个班级101名学生分为试验组(n = 51)和对照组(n = 50),对照组采用“讲-演-练-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测评。结果 试验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89.11%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等。结论  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体现混合教学的优势,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果。

  • 标签: 现场急救 翻转课堂 信息化 技能操作 综合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外科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取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血管外科实习的护生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观察组实施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管外科 课程思政 职业道德 四环五步教学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剖析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心流理论应用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并基于心流理论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为构建特色思政课程体系,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有助于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提高生物医学工程的教学质量。

  • 标签: 课程思政 心流理论 生物医学工程 医工结合 医学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9T方法论的“教学计划脚本”设计及其在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 年6月-2022年6月开展本研究,对象为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2018级护理本科班学生及临床教师。经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9T“教学计划脚本”项目指标,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两轮),对初选项目指标进行筛选、修改、整理,确定最终9T“教学计划脚本”,并应用于护理本科班课堂中。观察教师教学设计满意度及教学脚本质量评分。结果:89名护理学生对教师教学设计满意度调查结果,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77名、9名、3名,总满意率96.63%。6名教师对教学设计方案评价结果,教学脚本的使用方便性、可行性、指导性评分分别(92.35±1.15)分、(91.26±1.28)分、(93.68±2.15)分。结论:将9T“教学设计脚本”运用于护理本科班学生课堂中,可提高临床教师对课程过程的设计能力,提高护生的课堂活跃度,并可促使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建立,保障教学质量处于较高水平。

  • 标签: []9T方法论 教学计划脚本 护理课程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礼仪和人际沟通课程对护理学专业学生日常行为及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设的日常礼仪与人际沟通知识调查问卷和医护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对某医科大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分析比较,系统学过礼仪和人际沟通课程的同学在日常行为和实习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内在修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结论开展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有助于护理学专业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强临床适应能力,所以应提倡在所有医学生中积极开展人际沟通和礼仪课程

  • 标签: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 护理学生 日常行为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整合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我校护理专业的96例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普通组行传统教学法,研究组行问题导向教育法,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各项能力评分。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普通组,研究组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附加病例分析能力及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整合改革的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向教育方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附加病例分析能力、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在课程改革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课程整合改革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问题导向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课程思政在外科护理学情景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7名同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情景案例教学,案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果 观察组对课程思政的接受度和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课程思政 高职 外科护理 情景模拟教学
  • 简介:【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十分重要。案例库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真实案例说话,使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搭建学生与老师互动的平台,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 标签: 神经病学及护理 案例教学法 案例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