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的关系及在PAH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PAH患者328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34例,平均年龄32.4岁。选择同时间段在体检中心体检的17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36例;平均年龄34.3岁。两组均进行血液分析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PAH患者均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PAH组MPV较对照组高[(9.08±1.20)fLvs(8.15±0.74)fL,P〈0.001]。在PAH组中,其中轻中度44例,重度284例。重度PAHMPV较轻中度PHA高[(9.2±1.1)fLvs(8.6±1.3)fL;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PV〉8.75fL作为分界点预测PAH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59%。结论MPV水平与PAH存在明显相关性,MPV能作为诊断PAH的一种炎性标记物。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等离子刀松解臀肌挛缩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臀肌挛缩松解的病人,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者19例进行总结分析。手术采取侧卧位,两侧依次手术。在股骨大粗隆最隆起处后缘、其后上方约5cm处分别做切口,切口长约0.8cm。用关节镜钝性穿刺头沿深筋膜浅层向大粗隆前方穿刺,分离皮下组织,形成关节镜工作腔隙,插入关节镜及器械,在关节镜监视下用低温等离子刀松解。第一步从大粗隆后方斜向前方切断髂筋束,第二步切断臀大肌止点的上半部,然后屈伸髋关节检查松解效果,若仍不满意,进行第三步松解,沿臀大肌纤维向近端剥离,找到肌肉纤维内的疤痕挛缩带,松解切断,直至阳性体征消失。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参照刘国辉提出的臀肌挛缩术后功能综合评价标准,优15例,良4例,中0例,差0例。术后三个月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2例,满意15例,一般2例,不满意0例。结论关节镜下松解臀肌挛缩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是治疗臀肌挛缩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
简介:通过个体化正常人体左冠状动脉CT构建不同分叉角度的流体力学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的方法模拟研究不同分叉角度左冠状动脉的流体力学特性,从而探讨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斑块形成分布的关系。应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并分析不同分叉角度左冠状动脉的流动力学特性。不同分叉角度的冠状动脉在壁面压强(wallpressure,WP)、壁面剪切应力(wallshearstress,WSS)、血液流场分布均存在差异。左冠状动脉分叉模型中存在两处低剪切应力区域:分叉脊附近和分叉对侧。分叉脊附近剪切应力随分叉角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其范围相应的增大;分叉对侧的低剪切应力及其范围并没有相应的变化。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血液流体力学及斑块形成及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髓腔内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对于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初次单侧人工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0侧。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术中股骨髓腔内止血),对照组(不予股骨髓腔内止血)两组。两组均常规使用氨甲环酸(术前30min,1g/100mL静脉滴注,术毕术区灌注0.5g/50mL,术后6h,1g/100mL,静脉滴注)止血基础上,股骨髓腔内选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改良Gibson入路),由同一术者完成。结果术中股骨髓腔内止血组的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输血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均有一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均无假体松动,术后半年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表明股骨髓腔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能有效、安全地减少初次单侧人工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的出血。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松解术的临床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骨科对经过保守治疗9个月以上仍无效的20例(22足)跖筋膜炎患者,在改良双入路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松解术。在足底内侧建立两个通道,首先在跖筋膜下方进行清理、松解,切开跖筋膜内侧1/3-1/2,进入跖筋膜上方间隙进一步松解。12例存在跟骨骨刺给予切除骨刺,3例存在足底麻木者给予松解足底外侧神经及第一分支。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6~9月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AOFAS-AH)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0例(22足)切口均甲级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经改良双入路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术治疗后,随访6~9个月,20例(22足)患者AOFAS-HA评分明显增高,平均由46.8分升高到89.1分,VAS评分明显下降,平均由8.6分下降到1.2分,优良率达90%。结论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松解术具有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势,是治疗顽固性跖筋膜炎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本研究利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对胂瘤进行标记,通过改进的拉普拉斯金字塔算法对非顶层图像的肿瘤细节进行增强,同时去除顶层图像的非肿瘤信息,从而达到强化与区分肿瘤信息的目的;利用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技术将融合算法进行并行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本研究算法的运算速度,实时显示多光谱融合图像。相对于传统成像方式,本研究提供的成像方法可以实时获取更为全面的胂瘤信息,提高了胂瘤检测的准确性,从而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实施胂瘤切除手术。关键词:图像融合;并行计算;多光谱;拉普拉斯金字塔;多尺度变换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因多节段颈椎病于我院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术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37-59岁,平均47.1岁;11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7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行颈椎正侧位、功能位X线片及颈椎CT三维重建扫描,分别测量置换节段、手术相邻节段及颈椎整体活动度,并观察融合节段融合率、内固定位置及异位骨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54个月,平均26.3个月,术后各随访点患者JOA、NDI、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24个月时置换节段活动度(8.37°±2.77°)与术前(8.23°±3.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整体活动度(41.71°±6.99°)较术前(44.91°±9.48°)显著减小,置换邻近节段活动度(9.16°±2.72°)与术前(9.41°±2.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9.43°±2.6°)较术前(8.18°±2.42°)显著增加(P〈0.05);术后12个月融合节段融合率100%,术后各随访点未观察到内植物松动、移位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维持颈椎生理活动度,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术区局部麻醉镇痛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前瞻性研究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的患者35例。每位患者将左侧两切口和右侧两切口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联合肾上腺素配方的局麻药物注射侧(A组)和对照侧(B组)。记录麻醉清醒后3、6、12、24、48h、术后1年单侧腰痛VAS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的ODI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局麻药物注射组术后3、6、12、24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0.05);术后48h、1年VA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0.05)。术后1年的ODI评分较术前显著性降低(〈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全身或局部并发症。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术区罗哌卡因联合肾上腺素局麻镇痛可缓解术后早期疼痛,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早期镇痛方法。
简介:目的观察枕颈融合术中应用综合策略对固定枕颈角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3月我科采用综合策略(后枕颈角和Takami'枕颈角)完成后路枕颈融合术的13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10例;年龄31~60岁(平均42.9岁)。50例年龄20~60岁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获得正常人群后枕颈角和Takami'枕颈角的数据;术中基于上述数据调整固定角度。记录患者术前和术中枕颈角度的变化,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和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X线平片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及各随访时间点枕颈角和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前6例患者Takami'枕颈角为非正常值,其中4例患者后枕颈角及Takami'枕颈角均为非正常值。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即刻后枕颈角及Takami'枕颈角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随访12~48月(平均27.4±15.1月),术后患者枕颈部疼痛及神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末次随访,VAS评分由术前6.4±0.8分降至2.9±0.6分;JOA评分由术前12.9±2.3分改善至15.3±0.9分。术后各随访点枕颈角及下颈椎曲度无显著变化(P〉0.05);至末次随访,13例患者枕颈部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枕颈融合术中应用综合策略有助于选择合理的固定角度并避免枕颈角度不佳所致各种并发症,从而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