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优化我院剖宫产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给药方案,包括:头孢唑啉(1.5g、2.0g),头孢替唑(1.5g、2.0g),头孢呋辛(1.5g),头孢西丁(2.0g);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目标菌群,计算剖宫产术前预防抗菌药物给药后游离血药浓度大于MIC的时间与手术时间区间(1h-6h)的关系,模拟出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头孢唑啉、头孢替唑和头孢呋辛宜用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头孢西丁(2.0g)在1.16h内的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CFR值>90%。结论:头孢西丁2.0g术前给药后1.16h内剖宫产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值得推荐的优选方案

  • 标签: 药动/药效学 剖宫产手术 预防性抗菌 蒙特卡洛模拟 给药方案
  • 简介:摘 要 目的:评估并优化我院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方法:收集2020年度我院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监测报告,选取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临床使用给药方案进行评估,计算出6种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和累积反应分(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CFR),评价疗效和优化出初始及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8种给药方案CFR大于90%,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0g q8h;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0g q6h;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g q12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0g q6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g q6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g q6h;头孢吡肟2g q8h;阿米卡星15mg/kg q24h。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给药方案CFR均低于90%。结论:上述方案的CFR大于90%,可作为我院大肠杆菌感染患者的初步经验治疗方案。经验性治疗不建议使用左氧氟沙星,谨慎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根据最低抑菌浓度(MIC)调整目标治疗方案

  • 标签: 药动/药效学 蒙特卡洛模拟 抗菌药物 大肠埃希菌 给药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治疗方案应用在妇产科宫颈糜烂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糜烂疾病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20年03月至2022年03月。依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将样本分为两组,其中33例使用微波方式治疗,以此成立参比组;33例使用LEEP刀治疗,以此成立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手术操作时长、预后情况、治疗效果。结果:在对宫颈糜烂疾病患者治疗后,实验组33例的手术操作时长、预后情况均好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33例的治疗效果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宫颈糜烂疾病患者使用LEEP刀治疗的效果较理想,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长,加快术后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妇产科 宫颈糜烂疾病 LEEP刀治疗 手术操作时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中医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总计91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5例)和实验B组(46例)。比较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得分以及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B组的治疗方式所取得效果比实验A组的治疗方式所取得效果较好。实验B组的疼痛感得分较低。实验A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治疗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在本次研究中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值得推崇。

  • 标签: 中医综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提升中医妇科护理管理质量中采用多元化中医辩证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此类患者共计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纳入50例,观察组纳入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或管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中医辩证管理方案,分析护理之后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在通过本次护理之后,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较低并且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相比于本次研究研究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对中医妇科护理管理中采用多元化中医辩证管理方案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同时提升护理满意程度,所以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实际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元化中医辩证管理 中医妇科 护理管理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双相情感障碍采用奥氮平联用碳酸锂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0例,就诊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后以奇偶数方式分组,常规组单用碳酸锂,观察组采取奥氮平联用碳酸锂方案,应用效果开展分析。结果:评定治疗有效率,两组以观察组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P<0.05),组别间比对,两组做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差异(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就诊,以奥氮平联用碳酸锂方案对其实施治疗,疾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等均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奥氮平 碳酸锂 联用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 应用效果
  • 简介:笔者查阅文献时发现,单向有序分类资料误用卡方检验较为常见。故笔者在本文中介绍了单向有序分类资料适用条件,举例指出单向有序分类资料误用统计分析的实例,并附以SPSS软件和R软件正确分析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的过程,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 标签: 卡方检验 秩和检验 有序分类资料 R软件
  • 简介:目的:将受体学理论和实验技术引用到中药鉴定研究领域,探索中药生物效应鉴定法新路,实现中药质量研究标准化,规范化,方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的归经,功能主治为线索,采用高效液相、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等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对机体生物分子(受体)的作用。结果和讨论:方法的表征体现为有效成分含量或有效成分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半效抑制浓度IC50值,表观解离常数Ki值,意在搞清中药的组成成分,结构性质,体内活性,药效,从微观分子层次上阐明中药作用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使中药鉴定学科直接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现代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方法集先进性,科学性,标准化,规范化融为一体。

  • 标签: 中药 生物效应鉴定法 质量研究 标准化 规范化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工资管理政策性强,历史上先后经历了85工改,93工改,06工改,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等重大工资政策改革,以及一系列工资标准调标,晋级年限调整,工资项目调整等政策变动。公立医院的工资管理具有发放人员分类较复杂,工资调整涉及条件较多,补发补扣受政策出台时间影响时间跨度不确定等特点。传统的人工计算加excel操作以及传统薪资软件逐渐难以胜任现代化工资管理对高效率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基于新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模块实现医院工资管理的自动化。

  • 标签: 公立医院 自动化 工资管理 信息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患者进行采用正规抗结核方案治疗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情况、痰菌阴转情况、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结果经系统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控制率、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腺五肽 化疗方案 初治肺结核,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与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采用我院一年内接收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38例患者,将3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明显提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化疗 肺结核 症状改善 情况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 甲硝唑和 联氟哌酸联合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 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为后续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 院 2018 年 1 月 年~12 月期间接收的 50 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经过2 个疗程的 临床治疗,参照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 42% 显著低于 研究组的 97. 45%,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x 2 =4.878, p =0.027 < 0.05 ) ,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 甲硝唑和 氟哌酸联合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比较经济适用的治疗方法,应该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

  • 标签: 甲硝唑 氟哌酸 化脓性中耳炎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3种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AIDS患者45例,将其分为3组(各15例),即方案-1组(D4T+3TC+NVP)、方案-2组(3TC+AZT+NVP)和方案-3组(DDI+AZT+NVP);比较3组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耐药情况、HIV-RNA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方案-1组患者的耐药率显著低于方案-2组和方案-3组(P〈0.05);3组患者间HIV-RNA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症状为皮疹及肝毒性。结论:3种AIDS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对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方案-1组(D4T+3TC+NVP)的耐药性更低,是用于治疗AIDS患者的最佳选择。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药物治疗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治疗组使用3HRzEV/6HREV方案,对照组使用3HRZE/6HRE方案,疗程均为9月;给药2,5,8月后检测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以及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ADR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痰菌阴转率治疗组(94.44%)高于对照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率治疗组(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且ADR少,临床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复治 涂阳肺结核 抗结核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高山尖杉酯碱(HHT)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同时使用的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性、老龄及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HG方案治疗AML初治7例,难治或复发3例,既往曾接受DA/HA方案化疗,MDS转化为AML2例,若第一疗程不缓解可重复使用两疗程,方案与第一疗程相同,如仍未缓解停用。结果12例患者中8例患者接受一个疗程,4例患者接受二个疗程治疗。完全缓解5例(41.7%)部分缓解4例(33.3%),有效率75.0%。大部分患者出现了可以耐受的轻微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小剂量Ara-C和HHT方案联合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AML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白血病 髓系 急性 阿糖胞苷 高山尖杉酯碱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NT-proBNP、 PCT指标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入组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 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机械通气氧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每次 20万 U静脉滴注,八小时 1次,治疗 7天;观察组则在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机械通气氧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用法同上)和参附注射液,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NT-proBNP、 PCT。结果:治疗前二组病患血清 NT—proBNP较, 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NT—proBNP和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NT—proBNP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降低程度, P< 0.05。治疗前二组病患血清 PCT较, 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PCT和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PCT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降低程度, P< 0.05。结论:乌司他丁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体炎症情况。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NT-proBNP PCT指标 药物治疗方案
  • 简介:口服华法林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动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但由于华法林治疗指数窄,需要认真监测以达治疗目标。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估两种不同剂量华法林治疗方案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查阅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病历,筛选手术后第一天就开始使用华法林治疗的368名患者,采用交叉设计方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反映抗栓治疗结果详情。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分别接受两种不同规格(中国2.5mg,美国3mg)华法林抗凝治疗,对其抗凝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预测INR治疗范围的因素。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23±12.96)岁。2.5mg组患者INR在治疗范围的比例低于3mg组(35.17%,47.72%),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2〈0.05)。研究显示INR目标范围1.8–2.2和2.0–2.5之间有显著关联,统计学分析显示各自P值为0.031和0.02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显著性差异。大部分患者都需要终生治疗(P=0.035)。统计学研究表明,规格3.0mg华法林较2.5mg华法林更优。在不同治疗期间应尽可能简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抗凝 中国患者 剂量 国际标准化比值 低剂量华法林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使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名失禁性皮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将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有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失禁性皮炎患者使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具有较大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医学价值。

  • 标签: 结构化护理 失禁性皮炎 分组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XELOX与FOI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XELOX组和FOLFOX4组,每组各24例。治疗后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XELOX组有效率和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50.0%和6.06个月,与FOLFOX4组相似(54.2%和5.5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率和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8.3%和0,显著低于FOIFOX4组的54.1%和45.8%(P〈0.01);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41.7%明显高于FOLFOX4组的4.2%(P〈0.05),但程度较轻,主要为Ⅰ~Ⅱ度。结论XELOX方案与FOLFOX4方案的疗效相近,但XELOX方案用药更为方便,安全性更好。

  • 标签: 结直肠癌 晚期 XELOX方案 FOLFOX4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