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分析。 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意义。结果:①超声诊断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准确率90.00%。23例甲状腺腺瘤,准确率为95.83%; 28例甲状腺癌,准确率为90.32%; 34例乳头状癌,准确率为94.44%;17例滤泡癌,准确度89.47%。②150例患者共检出68处病灶,直径0.55~3.35cm。③血流图像观察,Ⅰ级62例(41.33%),Ⅱ级46例(30.67%),Ⅲ级42例(28.00%)。 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快速、无创、诊断明确、可靠。可作为甲状腺疾病检测诊断的首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临床应用价值 病理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ESD术前活检提示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进行ESD治疗的患者93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行ESD治疗。按照病理升级与否将患者分为病理升级组与病理未升级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因素对病理是否升级的影响,以及导致ESD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3例患者中52例病理未升级患者和41例病理升级患者进行分组,结果发现黏膜表面是否发红与是否有结节样改变是影响术后病理升级的因素(P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病理升级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子宫内膜癌是否行分期手术中,对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数量共68例,具体参考标准为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然后对比判断肿瘤分级以及肌层浸润应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和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数量分别为1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G1、G2、G3数量分别为26例、2例、0例,术后石蜡病理检查G1、G2、G3数量分别为11例、0例、0例。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两种检查方法符合率为35.29%,其中G1符合率为63.41%,G2符合率为81.82%,G3符合率为100. 00%,P = 0. 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诊断为Ⅰ级、Ⅱ级、Ⅲ级的符合率分别为27.27%、84.38%、100. 0%,P = 0. 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肿瘤浸润肌层如果越深,同时肿瘤分级越高,诊断符合率往往更高。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以及术后石蜡病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有相应的偏差,不过基本上在浅浸润或者高分化的患者中最为常见,因此临床上子宫内膜癌是否行分期手术应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进行判断意义仍比较大。

  • 标签: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癌 分期手术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ICU 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动态变化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我院 2015 年 9 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 ICU 住院治疗的多发性创伤的患者,住院第 1d 和第 7d 检测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水平,并依据患者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 58 例和死亡组 10 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和相关临床指标差异。 结果:在入院第 7d 后,患者的 FT3 、 FT4 、 COR 、 PCT 、乳酸、 APACHE II 较基线值出现下降 ( P<0.05), TSH 和 CRP 较基线值出现上升 ( P<0.05)。 死亡组的 TSH 、 FT3 、 FT4 水平低于存活组 ( P<0.05), ISS 评分和 APACHE II 评分高于存活组 ( P<0.05)。 结论: ICU 多发创伤性患者神经内分泌动态变化与患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临床中应对激素水平进行及时监测。

  • 标签: ICU 多发性创伤 神经内分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椎体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椎体病理性骨折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的人数远多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 椎体成形术 脊柱转移瘤椎体病理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及血清PLA2R、25(OH)D3、NGAL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5月时期内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共80例,以抽签法纳入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使用环磷酰胺治疗,B组使用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血清PLA2R、25(OH)D3、NGAL水平。结果:和A组相比,B组总有效率较高,血清PLA2R、NGAL水平较低,25(OH)D3水平较高,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膜性肾病患者,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模式,不仅可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还可改善血清水平,可推广。

  • 标签: 环磷酰胺 小剂量激素 膜性肾病 总有效率 血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