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其实中国也像俄罗斯一样,很少能听到国际组织的上层官员说她的好话。经常听到的倒是指责──不是指责她违反人权,就是指责她在国际市场上实行钢铁及日用品的倾销价格。因此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代表凯尔斯津·莱依特涅尔的声明在世界各新闻媒体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在讨论联合国关于与贫困作斗争的报告时,凯尔斯津·莱依特涅尔声称,在这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最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消除贫困的经验对那些尚未取得显著成绩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是个范例。20年经济改革的结果是使中国绝对贫困的人口由2亿6千万减少到4千2百万。政府开始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消除贫困的计划,每年耗资约20亿美元。主要重点是要帮助592个国定贫困县脱贫。凯尔斯津·莱依特涅尔强调说,消除最后的这些贫困地区尤为困难,因为他们位于国家最边远、最落后和交通最为不便的地方。总之,中国人民在与贫困的斗争中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已被联合国官方资料所证实。经济改革几十年以来中国将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了46倍,仅就这一指标而言已将加拿大由世界第7位挤到了第8位。而另一项成果同样令人瞩目:人均消费量增长了25倍。多少世纪以来首次使世界上最众多的人口吃上了饱饭。最后,第三点,由统一的计划经济过渡到...

  • 标签: 中国正在 摆脱贫困 正在摆脱
  • 简介:1997年4月、日本爱知大学正式成立了现代中国系(日文名称为“现代中国学部”).这是日本国内第一个以“中国”命名的院系,同时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创举。

  • 标签: 日本 爱知大学 现代中国学部 汉学研究
  • 简介:中国,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许多英语老师认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做教师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地。然而,本文从一种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英语课堂中的错误纠正行为,即从教师单方面纠正学生错误到师生共同参与对错误进行"修补"。这种观念把课堂活动看作是一种使师生互相受益的学习经历。本文在论证时引用了中西方有关"修补"理论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分析中使用了本人课堂教学的素材,力图从深层次上来揭示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修补"活动的进行。

  • 标签: 修补 英语学习 错误纠正 课堂活动 教师 教学方法
  • 简介:<正>王余先、徐雁主编的《中国读书大辞典》(以下简称《读典》)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作为国家“八五”重点图书选题规划项目的专题工具书以其“新颖可读、书香博雅”受到了专家学者和各界读者的好评。确实,这是一部经过认真思考,经过调查研究,经过反复构思,经过精心编辑的优秀工具书。笔者以为,《读典》

  • 标签: 工具书指南 读书方法 辞典 名著导读 条目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北京作为一座历史古都,具有深厚的政治和文化底蕴,多种思想的汇聚冲撞,使北京成为文化意义上的圣地。不论是本地作家还是外来文人,都从北京城获得了多样的情感体验和绝佳的写作素材。一方面,现代作家们的在京生活经历和对京的情感、印象对他们的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家对于一座城市的文化认同与归属势必影响他们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文人们也凭借自己的作品在塑造文学史里的北京城。在现代作家建构北京这一文学中的城市的过程中,随着文学风格的传承,作家创作所积累的经验本身也逐渐成为后世作家和读者书写北京、理解北京时所运用和面对的新的文化符号,这便是作家与城市双向选择、动态交流的结果。本文以老舍、沈从文两位作家为例,从北京人和外来人两个视角,结合作家作品和作家在京境遇分析京城与文人之间的双向影响。

  • 标签: 中国现代作家 北京 北京印象 鲁迅 沈从文 老舍 萧乾
  • 简介:<正>避讳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避讳指写文章、说话及其行为上,避开犯忌触讳的事或物,而用另一种委婉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种禁忌与委婉,世界各民族都有,且因民族心理、民族习惯及民族生活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各不相同。狭义的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专指文字上语言中敬避帝王、尊长之

  • 标签: 士大夫 吕不韦 中国古代 辽史 避讳 文字
  • 简介:中国古代寓言德译:狂泉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主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

  • 标签: 古代寓言 德译 杭州 狂疾 独得 水饮
  • 简介:摘要《圣经》被公认为全世界最伟大的书,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一本单纯的具有宗教性质的书籍,该书中出现了大量各方面的知识学问,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尽管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特殊的、丰富的文学遗产,但由《圣经》所带来的基督教精神元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否认的影响。本文从阐述了《圣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例如《圣经》的翻译为我们带来了基督教的专有名词和口语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也推动了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丰富了中国作家的写作方式,也加快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为中国带来了人权和民主的思想。

  • 标签: 《圣经》 《圣经》翻译 基督教 中国文化
  • 简介:<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现代词典学步入形成期的鲜明标志。40多年来词典学理论的建设可分作前后连续的两个阶段:1949—1978年为初步形成阶段,1979年至今为系统化阶段。关于1979年后的词典学概况,当另撰专文论述。

  • 标签: 词典学理论 中国现代 词典编纂法 初步形成 理论研究 新华字典
  • 简介:中国应用语言学》(原名:《中国英语教学》)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的会刊,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出版,是国内唯一的一本刊登用英语写成的有关中国应用语言学(特别是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的外语类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16开本。本刊主编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和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一秘GrahameT.Bilbow教授共同担任。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中国英语 征稿启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简介:外研社网络学术平台,整合学术著作在线投稿处理系统、在线学术著作阅读、学术著作检索、学术博客聚合、国内文献数据库检索、外语界学术会议、视频课堂等多项科研服务功能于一体,是由外研社于2010年8月启动的旨在服务于广大外语教师、外语教育研究工作者、研究生、博士生的科研学术平台。

  • 标签: 网络学术 学术著作 外语研究 平台 外语教师 数据库检索
  • 简介:在南京第11届国际符号学大会期间(2012年10月5—9日),将同时同地举办首届中国符号学论坛,并于大会正式开始日的前一天(10月4日)提前举行论坛成立仪式和意见交流研讨会。论坛将以中文作为会议使用语言。欢迎各地对会议主题有兴趣的学者、学生报名参加。凡履行报名手续和提交合格论文者,均安排发言机会,论文在会后将选编入论坛文集内,以扩大流通。参加者欢迎同时参加国际大会。

  • 标签: 符号学 论坛 征文启事 中国 报名手续 国际大会
  • 简介:摘要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十分丰富,蕴含独特的韵味。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因素,这些因素能够给人带来感官上的美感,由于诗词具有其意境,因此诗词整体有美学价值。意境是艺术境界的简称,意境的形成是由艺术作品中所形容的景象、思想、感情而结合。中国古代诗词极具艺术美、感染力,诗词的美体现在意境方面,诗词是否美,与诗词的的意境优劣程度有关。本文分析了意境美的提成与修炼,并浅析了唐代诗词的意境美。

  • 标签: 古典 意境美 诗词
  • 简介:《人民日报》海外版、汉字现代化研究会:欣闻你们将要召开一次座谈会,为统一海峡两岸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我们在保持传统文化上不会不牵到“汉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这一点也不妨对汉字的起源予以新的见解,可以看出“汉字”发展古来由多少有识之士、大文豪逐步加以滋润而得。我最近由日本裕仁天皇患病联想到,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裕仁 海峡两岸 安子介 中都 一九
  • 简介:2004年5月17-18日,在维也纳大学汉学系召开了以“中国与世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840—2000)”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奥地利、德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瑞士、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近百名学者与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维也纳大学 国际地位 中国 世界 2004年5月
  • 简介:本篇分别以《中国日报》和《经济学人》的中国专栏为例,对中美报刊中的中国特色文化现象的翻译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研究。其中的中国特色文化现象包括但不限于中国政府机构名称和职能、中国人名、成语等。

  • 标签: 《经济学人》 《中国日报》 中国特色文化现象 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