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药专业领域中,中药药剂是应用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和阐明中药剂型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是主干专业课程.中药药剂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中药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有着较大的影响.几十年来该课程一直沿袭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是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即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掌握得较好,但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不大.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突出.

  • 标签: 中药药剂学 教学内容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教材研究 教学方法
  • 简介:跟骨(Calcaneus)是人体足部最大的一对骨骼.人站立时,每侧跟骨约负担体重的1/4.临床上跟骨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大部分骨折涉及距下关节面,预后较差,即使精心治疗也总有部分患者遗留持续性疼痛和严重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达30%[1~3],其原因在于跟骨骨折后复位、固定难度大,骨折畸形愈合.因此,力求恢复骨折后跟骨的正常形态和位置成为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作者通过阅读与总结大量有关跟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损伤机制等文献,综述跟骨形态结构上的易骨折性和发生骨折的复杂性,为临床治疗跟骨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跟骨骨折 临床意义 解剖学特点 形态结构特点 跗骨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 简介:目的应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ITRAQ)研究养心氏片对血管性抑郁小鼠(VD)海马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养心氏片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并寻找可能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养心氏片组,每组15只。采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血管性抑郁模型,造模完成后行为实验检测小鼠抑郁行为的变化,养心氏片组给予养心氏片1000mg/(kg·d),氟西汀组给予15mg/(kg·d)灌胃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0.9%NaCl。给药21d后以提取的小鼠海马组织蛋白分析,获取的串联质谱数据通过Protein.pilot4.5软件鉴定蛋白质,之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实时定量PCR(RT-qPCR)验证部分差异蛋白的表达趋势。结果利用ITRAQ技术蛋白质组方法一共鉴别得到了4300个蛋白质,通过对比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养心氏片组,共找到400个共同差异蛋白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其中上调130个(foldchange〉1.2,P〈0.05),下调270个(foldchange≤1.2,P〈0.05)。模型组和养心氏片组比较,其中上调147个(foldchange〉1.2,P〈0.05),下调253个(foldchange≤1.2,P〈0.05)。并最后筛查出涉及重要通路的Atp6v0a1、Stxbp1、Ap2a2、Slc6a11、Camk2b、Slc6a1、Camk2a、Npy、Gfap、Ntrk2、Grin2b、Gria2、Gria1、Dnm1、Atpif1、Ndufs7、Rab3a等25个相关蛋白,并对养心氏片组和模型组神经肽Y(NP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人神经营养性酪氨酸激酶2型受体TrkB、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a(CamkⅡa)、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b(CamkⅡb)、钠和氯依赖性GABA转运蛋白3(GAT3)、钠和氯依赖性GABA转运蛋白1(GAT1)7个差异蛋白进行mRNA层面的RT-qPCR验证,并对这些蛋白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R2=0.857,P=0.014)。结论利用基于ITRAQ技�

  • 标签: 养心氏片 血管性抑郁 蛋白组学 海马组织 ITRAQ技术
  • 简介:医学影像是一门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的学科。为了适应高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和目前临床对人才的需要,本研究结合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实验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及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影响医学影像实验教学效果的因素。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药物研发与合理应用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基因组技术的发展对药物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加快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的速度,开发有效的药物仍然是药物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蛋白质组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研究部分,可以利用蛋白组相关研究技术直接比较正常体与病变体、给药前后蛋白质图谱的变化弄清疾病的发生发展,发现药物蛋白靶点及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从而使快速发现更有效的药物成为可能。另外蛋白组在药物不良反应和毒理学的研究中也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 标签: 蛋白质组学技术 药物研究 应用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奥美沙坦酯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方法: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20mg奥美沙坦酯片,采用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奥美沙坦浓度,并计算药动参数。结果: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奥美沙坦酯片后的主要药动参数为:cmax(526.88±75.74)ng/mL,tmax(2.05±0.37)h,t1/2(12.68±2.37)h,MRT(13.86±3.51)h,Cl/F(4.66±0.67)L/h,AUC0-48(3990.43±679.47)ng.h.mL^-1,AUC0-∞(4367.95±602.53)ng.h.mL^-1。结论:健康志愿者口服奥美沙坦酯片后吸收迅速,主要药动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值基本一致。

  • 标签: 奥美沙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2013-2015年收治的15例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临床表现及诊治,为登革热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例我科收治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方面。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输入性病例,临床表现典型,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均予抗病毒、护肝、升白细胞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有流行病史,有发热、皮疹、血白细胞下降等患者均应排查登革热,一般轻型患者经对症处理,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时子宫内膜的组织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78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组织变化,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78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中,蜕膜和AriasStella(AS)反应135例(75.84%),分泌期改变34例(19.10%),增生期9例(5.06%)。结论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改变是多样的,不能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的依据,而需要借助患者病史及实验手段来明确诊断。

  • 标签: 异位妊娠 子宫内膜 组织学 诊断性刮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微小结节的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和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肺微小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CT检查,回顾观察其影像表现,比较良恶性结节影像征象的不同。结果:经最终临床病理诊断确定,80例肺微小结节的患者中,属于良性结节的患者47例,属于恶性结节的患者33例,恶性结节组出现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结节边界模糊、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混杂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 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不仅能有效检出肺微小结节的存在,还可以通过特征性的影像征象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微小结节 CT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形态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血常规检验复检患者198例,将198位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数据汇总可知,白血病患者占比2.02%,白血病疑似或MDS患者占比2.02%;异型淋巴细胞>10%占比4.55%;嗜碱粒细胞升高占比6.06%;伴有核红细胞占比10.10%;血小板假性异常占比3.03%;单核细胞升高占比6.57%;淋巴细胞升高占比10.10%;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20.20%;中性粒细胞右移3.03%;中性粒细胞左移12.63%;中性粒细胞缺乏占比4.04%;红细胞伴有形态变化占比13.64%;其他性占比2.02%。结论:形态检查可应用于血常规的检查中,对符合镜检标准的标本给予镜检,以此来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形态学检查 血常规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细胞形态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 月134例贫血且血常规检验危急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视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参照组。所有实验者均给予血细胞形态检验,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性粒细胞阳性、单核细胞阳性、淋巴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形态异常、淋巴细胞异常、红细胞异常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检验可有效诊断疾病,可有效检测红细胞积压等多种数值,明确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异常,有效检出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治疗,预防漏诊与误诊。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检验 贫血 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体内联用18α-甘草酸二铵(DG)和格列本脲(Gli)时,DG对Gli药代动力学及其降糖效应的影响,同时阐明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Gli(1mg·kg^-1·d^-1ig)×5d及与DG(25mg·kg^-1·d^-1ip)×5d联用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浆中Gli药代动力学的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肝糖原和CYP3A活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图象分析的方法观察胰岛及B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对胰岛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

  • 标签: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 18α-甘草酸二铵 体内药动学 格列本脲 药效学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微生态制剂,以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为我院在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儿科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儿应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在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通过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80例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根据所选病人进入医院的顺序为其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接受水杨酸制剂进行治疗,一共40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病人在水杨酸制剂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微生态制剂,一共40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接受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研究组病人临床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通过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改善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微生态制剂 水杨酸制剂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儿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该院儿科2009—2013年间中药注射液的销售数量及金额,对年度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及药物利用指数,以及抽取41张儿科住院处方,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作一分析。结果:2009—2013年间儿科中药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好。结论:儿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较为合理,但尚需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的监测。

  • 标签: 儿科 中药注射液 DDDS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应用统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传统的应用统计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佳。“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提出给应用统计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模式的转变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在分析了传统应用统计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作业”模式在应用统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重点研究了这种模式在应用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标签: 应用统计学 “互联网+作业” 应用策略
  • 简介:据江苏《扬子晚报》报道.国际肿瘤流行病专家田岛和雄先生称,亚洲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全部肿瘤的60%以上.各国没有明显差别。近年来.食道癌、胃癌比例有所下降.但肠癌比例明显上升,这与亚洲人谷类食品越吃越少有关。他认为防癌的重要方面是减少环境致癌物对身体的侵害.在餐桌上食品品种应尽量多一些。

  • 标签: 流行病学专家 肿瘤 抗癌 亚洲人 胃癌 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