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为有效控制新鲜葛根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促褐变,研究了新鲜葛根中多酚氧化(PP0)的部分学性质,包括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等,以及不同化学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葛根PPO的最适pH值为4.4,最适温度为55℃;在90~100℃下热处理1-3min,可使该基本失活,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0.75%的柠檬酸和0.3%的氯化钙配成的复合护色液,对葛根PPO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加工过程中,采用复合护色液对切分成型后的葛根半成品进行护色处理,可使其维持原有组织的洁白色泽。

  • 标签: 葛根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抑制剂
  • 简介:法生产的香菇抽提物中的多肽、蛋白多糖、氨基酸及5’-核苷酸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法生产的香菇抽提物含有香菇活性肽、蛋白多糖成分及17种氨基酸,其中抽提物Ⅰ、抽提物Ⅱ和抽提物Ⅲ的水解度分别为16.8%,19.7%和23.08%;由5’-磷酸二酯处理的香茹抽提物中的5’-核苷酸含量提高了4.53%。因此,该香菇抽提物是集营养、调味及保健于一体的天然物质。

  • 标签: 香菇抽提物 多肽 蛋白多糖 氨基酸
  • 简介:固定化促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酶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等领域。本文比较了固定化与游离的优缺点,介绍了的固定化方法,综述了固定化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固定化酶 载体 方法 应用
  • 简介:通过对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黑曲霉固态发酵产β-葡萄糖苷的产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麸皮与油菜秸秆粉质量比、料液比、(NH4)2SO4添加量、接种量、营养液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β-葡萄糖苷的影响,再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麸皮与油菜秸秆粉质量比6:4,料液比1:1.8,培养温度25℃,(NH4)2SO4添加量3%,接种量5%,营养液初始pH值4.7,培养时间4d;经优化后,固态发酵产平均活达127.4U/g,比优化前提高了50%。

  • 标签: 固态发酵 Β-葡萄糖苷酶 油菜秸秆
  • 简介: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果胶处理软枣猕猴桃果肉出汁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通过对滤液的出汁率、浊度、透光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的测定分析,确定最佳解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果胶含量为12mg/100g、解处理时间为4h、解温度45℃条件下,果肉原浆的出汁率最高,而且所得汁液澄清透明。解处理使VC含量平均下降了8.2%左右。

  • 标签: 软枣猕猴桃 果胶酶 可溶性固形物 澄清 出汁率
  • 简介:以新鲜鸭骨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并以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鸭骨素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2℃,超声功率248W,超声时间5.1h,添加量1.34%。此条件下鸭骨素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8±0.047)°Bx和(20.9±0.018)g·100g-1。采用-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的鸭骨素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单一解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P<0.01)。

  • 标签: 鸭骨素 提取工艺 酶解 超声波 响应面法
  • 简介:采用固态发酵法,进行了生产燃料乙醇的试验,同时尽量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了纤维素对甜高粱秸秆发酵产酒聋霹的影响。实验分2组,第1组为空白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第2组为对照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纤维素0.8%,发酵时间为114h。结果表明,第1组折算,甜高粱茎秆发酵产酒,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3.5g/100g;第2组折算,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6.56g/100g,比不加纤维素的乙醇得率提高了3.06%。

  • 标签: 甜高粱秸秆 固态发酵 纤维素酶
  • 简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鲜白头蒜氧化褐变主要——多酚氧化(PPO)的活性。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NaHSO3,L-cys,EDTA-2Na,抗坏血酸和柠檬酸等5种氧化抑制剂对白头蒜氧化主(PPO)的抑制效果。

  • 标签: 白头蒜 PPO 褐变 抑制剂
  • 简介:利用水解圈法和摇瓶发酵法进行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木聚糖酶且活力较高的菌株TA8,并初步研究了其粗液的学特性。结果表明,TA8粗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pH值为7.0,反应时间为80min。

  • 标签: 木聚糖酶 筛选 菌株 酶学特性
  • 简介:探讨了水溶性壳聚糖的抗菌、抗氧化、成膜及凝胶增强等特性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应用,为水溶性壳聚糖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并加以综述。结果表明,水溶性壳聚糖的抗菌性与壳聚糖的平均分子量和质量浓度有关,水溶性壳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膜活性,而水溶性壳聚糖能与鱼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结合形成蛋白—壳聚糖结合体,在内源性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该结合能促进鱼糜凝胶的形成能力。水溶性壳聚糖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水溶性壳聚糖 生物活性 抗菌 抗氧化 凝胶增强
  • 简介:以金魁美味猕猴桃为试材,从影响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因素方面对两种保鲜剂在猕猴桃贮藏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有效地延缓果实新陈代谢活动,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延长果实贮藏寿命,且以2%壳聚糖处理效果最佳.

  • 标签: 壳聚糖 水杨酸 美味猕猴桃 涂膜 活性氧代谢
  • 简介:以W/O型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含油量24.32%)为原料,研究其氧化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chaal加速氧化试验分析其氧化稳定性,通过测定还原力与对O2-·,DPPH·,ABTS+·和·OH体外模型的自由基清除率,探讨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过氧化值(POV)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较普通猕猴桃籽油更具稳定性;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还原能力,以及对O2-·,DPPH·,ABTS+·,·OH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质量浓度达到15mg/mL时,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对O2-·清除率达到87.57%,且对·OH的清除率明显高于VE,呈现出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标签: 猕猴桃籽油 微乳液 抗氧化活性 过氧化值
  • 简介: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减压贮藏条件下活性氧(O2^-与H2O2)与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对富士苹果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贮藏显著地抑制了富士苹果的软化衰老,降低了活性氧(O2^-与H2O2)的生成速率、丙二醛(MDA)的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有效地保持了果肉硬度,从而延缓了果实的衰老。在整个贮藏期间,O2^-的生成速率、H2O2及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都呈上升趋势,且都与富士苹果硬度下降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丙二醛含量 减压贮藏 含量富士
  • 简介:采用响应面法对深黄被孢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设计了响应面试验,研究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对花生四烯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为7d,接种量为20%,在此条件下ARA产量为2.42g/L,实测结果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符合良好。

  • 标签: 深黄被孢霉 花生四烯酸 培养条件 响应面法
  • 简介: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采用微波预处理协同碱性蛋白水解制备抗氧化肽,并研究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ACE)的抑制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出最佳的微波预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2.0min,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碱性蛋白添加量9000U/g、解时间2.5h、解温度45℃、解pH8.9,在此条件下,玉米蛋白粉平均水解度为14.13%,同时得到的玉米抗氧化肽对ACE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4.99mg/mL。

  • 标签: 玉米蛋白粉 抗氧化肽 微波 酶解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
  • 简介:采用响应面法对枸杞非褐变反应产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枸杞非褐变反应产物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1%,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1.4h,此条件下非褐变反应产物提取率为46.40%。按照最优提取工艺分离得到的组分LB-Ⅰ和LB-Ⅱ,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LB-Ⅰ和LB-Ⅱ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组分LB-Ⅰ的抗氧化能力优于LB-Ⅱ。

  • 标签: 枸杞 非酶褐变反应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 简介:褐变一直困扰着马铃薯的加工开发利用,而多酚氧化是马铃薯促褐变的关键。为筛选安全无毒、处理简单的多酚氧化抑制剂,本研究以苦荞茎叶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为褐变抑制剂,研究其对红宝石马铃薯多酚氧化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3种提取物对马铃薯多酚氧化均具有显著地抑制效果,使该活力下降50%所需的浓度(IC50)分别为0.21、0.28、0.41mg/mL。磷酸盐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强,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次之,水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弱,3种苦荞茎叶提取物对的抑制作用均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其抑制常数(KI=KIS)分别为0.21、0.33、0.56mg/mL。对3种提取物中总黄酮、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磷酸盐提取物中不仅含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物质,同时蛋白质含量也较高,推测这可能是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抑制效果最好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探寻马铃薯多酚氧化新的天然抑制剂和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 标签: 苦荞 多酚氧化酶 “红宝石”马铃薯 抑制剂 动力学
  • 简介:为了研究超高压和pH值单独及协同处理对哈密瓜中脂氧合(LOX)的钝化效果,采用柠檬酸和碳酸钠调整哈密瓜汁的pH值为2—11,设定实验压0.1~500MPa,温度20-60℃,保压时间0-40min。结果表明,哈密瓜中LOX的最适pH值为7~8,最适温度为30—35℃;常温下单纯超高压处理鲜榨哈密瓜汁很难钝化LOX,调整酸碱度协同超高压处理,能很好地钝化LOX;在pH值4-5,温度25℃和55℃,压力300~500MPa,保压时间5~30min时,LOX的钝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 标签: 超高压 PH值 LOX 哈密瓜汁
  • 简介:以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plantarumsubsp.plantarumP-8)亚油酸异构为研究对象,通过http://swissmodel.expasy.org/,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和vecterNTI等在线工具与软件,对亚油酸异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与活性相关的位点,预测亚油酸异构的3个氨基酸可能为第68位甘氨酸、第107位精氨酸和第172位组氨酸。设计1对含突变的引物,以重组质粒pQE30-LAI为模板,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体。经序列比对表明,成功构建了突变体G68A(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R107L(精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和H172P(组氨酸突变为脯氨酸),为进一步研究LAI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共轭亚油酸 亚油酸异构酶 必需氨基酸 定点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