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不考虑缓冲剂的加入,各种电解技术参数,例如Ni离子浓度、pH值和电解液温度的差异可以广泛地影响纯硫酸体系中电积镍的物理外观和电流效率。质量好的电积镍板应该平整、光滑和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质量差的板面多为爆皮、卷曲、多氢气孔和有脆性。以上这些都是由三个影响因素的选择所决定的。良好的物理外观质量和高电流效率取决于较高Ni浓度和合适的电解液温度,在较低的pH值的情况下,电积镍的物理外观质量得到改善,但同时会使电解沉积的电流效率降低。沉积的晶核位向已确定,但没有特殊的趋向性。循环伏安法显示出物理外观和这些影响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是电流效率和它们没有直接关系。

  • 标签: 纯硫酸镍 电积 提取冶金 电解液温度
  • 简介:将设备管理中的资产投入、管理职能、设备寿命及人力资源等方面问题,置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予以分析思考,说明设备管理在新形势下转变观念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 标签: 市场经济 设备管理 计划经济 投资效益 钢铁工业
  • 简介:在MM-1000型摩擦试验机上,对炭/炭复合材料分别在氮气和空气中模拟正常着陆能量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氮气中,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较高,达到0.32~0.4,磨损率较低,质量磨损率为18mg/次,线性磨损率为1.4μm/次;在空气中,材料的摩擦因数较低,为0.2~0.3,但磨损率较高,质量磨损率为48mg/次,线性磨损率为3.8μm/次。磨损表面及磨屑的SEM形貌表明:在空气中,材料摩擦表面易形成炭纤维、基体炭相互脱离的磨屑,其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在氮气中,则有纤维与基体炭连接良好、大尺寸的磨屑出现,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氮气 摩擦磨损
  • 简介:采用真空无压熔渗工艺制备炭纤维整体织物炭/炭-铜(C/C—Cu)复合材料,在改装的QDM150型干式摩擦性能试验机上进行载流条件下的干滑动模拟实验,研究电流及紫铜对偶盘转速对C/C—Cu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及磨屑形貌。结果表明: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电流增大而减小,质量磨损率随电流增大而增大,接触表面的化学反应使得正极的磨损大于负极;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着转速增大而降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发现正极生成的磨屑主要以片状剥落层的形式存在,而负极的磨屑细小松散,呈等轴状。

  • 标签: C/C—Cu复合材料 电流强度 摩擦磨损
  • 简介:2010年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在京组织召开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研讨会。全国重点稀土企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筹备办和科研设计单位的代表2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稀土企业 行业准入 信息化 组织 工业 设计单位
  • 简介:本文以300kA铝电解槽为例,从各个方面对其电解过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电解铝生产工艺的优化及控制技术的改良方法。

  • 标签: 铝电解槽 工艺技术条件 控制技术
  • 简介:阐述了新钢8号高炉原燃料现状,重点介绍了提高原燃料质量、降低综合焦比的技术措施,包括提高精料技术、探索合适冶炼强度、控制炉腹煤气量指数、进一步提高炉顶压力、实施低硅稳硅操作等。生产实践证明,实施一系列技术措施后,产量稳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趋于良好,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 标签: 经济料 综合焦比 操作
  • 简介:对邯宝1号高炉在原燃料条件变差情况下的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强化上下部调剂、强化炉前出铁、推行标准化操作、加强设备点检等措施,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 标签: 高炉 原燃料 上下部调剂
  • 简介:本文从我国输油、气焊管市场情况分析入手,论述了在西北地区的酒钢加快建设输油、气焊管生产线的有利条件,以及论述了酒开发以X60管线钢为代表的品种钢材情况,找出了试生产的X60钢板的差距,并为批量生产生产和开发更高级的管线钢材提出了措施建议。

  • 标签: 焊管 管线钢 焊丝 产品开发 油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