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在用碱性染料染色时,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疑问:醋酸洋红液为何称为碱性染料?碱性染料龙胆紫是与酸性细胞核发生中和反应染色吗?漂洗去解离液能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反应吗?这些问题涉及到染料性质和染色原理,一些教师也没有明白,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不清。我们通过大量实验和资料查阅,辨明植物细胞的染色原理。本文特就植物细胞一些结构性质和染色剂的特性作出解释,希望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细胞有丝分裂 植物细胞 染色 原理 碱性染料 应用
  • 简介:运动作为一种应激原,在机体各个不同水平引起反应;长期的运动训练也在机体各个不同水平引起适应。机体各组织细胞在增殖能力和分化程度上有很大差异,因而在细胞水平上的反应或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尽相同,与细胞自身的增殖能力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淋巴细胞在运动内环境冲击下可能是以细胞更新的方式产生反应和适应;肌纤维则可以以非凋亡方式在亚细胞水平进行调节。细胞更新方式是细胞凋亡和增殖。

  • 标签: 体育运动 体细胞 应激特征 细胞分化程度 淋巴细胞 肌纤维
  • 简介:摘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发性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处理,尤其是针对并发症积极治疗和综合有效的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并发症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B超联合血脂检测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28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组,对患者进行B超联合血脂检测,以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28例身体健康者为对照组,也接受了B超联合血脂检测,对比两组入选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B超检查呈现出诸多典型特点,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检测辅助以B超检查,可实现脂肪肝的有效检出,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上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B超 血脂检测 脂肪肝 临床诊断
  • 简介:“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一实验探究的内容多,操作烦琐,常出现实验耗时长、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经实践发现,在对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等在对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实验运用到学生实验课中,不仅实验效果明显,而且能高效完成课堂实验教学。

  • 标签: 检测 生物组织 实验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冬季是穿靴子的季节,但是很多美眉这时都会发现,漂亮的靴子穿在自己的腿上就没有那么好看了。究其原因是由于腿部脂肪、肌肉的堆积,让原本美美的靴子变了形。想要迅速改变这些状况吗?看小编为美眉们拿出秘密武器——擀面棒。

  • 标签: 肌肉 冬季 脂肪
  • 简介: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其中免疫系统尤其是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占主导作用。最近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可作为监测RA疾病活动、判断治疗预后及RA相关肺间质疾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中国患者人群的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肾细胞癌患者,按照CCPRCC、透明细胞细胞癌(ccRCC)、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进行分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后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共纳入CCPRCC患者18例,占该时间段内本院术后病理确诊为肾细胞癌患者的0.44%(18/4 110),年龄(49.5±17.1)岁,男11例,女7例;所有的CCPRCC患者均无肾肿瘤家族史,其中只有1例CCPRCC患者具有相关的临床症状,为间断的腰腹部胀痛,而另外17例均是体检发现,无相关症状。与ccRCC及pRCC组相比,CCPRCC组患者在终末期肾病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ccRCC=0.291,χ2pRCC=1.161,均P>0.05)。CCPRCC组肿瘤最大径小于pRCC组(χ2=-2.280,P =0.027),但与ccR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9,P =0.565);CCPRCC组患者基本上都处于pT1a期,病理分期明显早于另外两组,且其总生存也较ccRCC组和pRCC组更好(P<0.05)。结论CCPRCC是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的一类肾细胞癌,患者较ccRCC和pRCC分期更早、预后更好。

  • 标签: 癌,肾细胞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或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组由各种原因导致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引起全身高炎症反应的临床综合征。细胞因子风暴是该病的关键环节。由于病因复杂、疾病严重程度差异大、临床表现非特异性等原因,该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较为困难。细胞因子在HLH的早期快速诊断、与其他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疾病的鉴别、亚型判别、分层治疗、疗效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LH相关细胞因子谱类型及其在与各类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HLH的分层治疗和治疗过程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进一步提高HLH的精准诊治水平。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细胞因子 感染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超声造影表现,在声像图上表现为快进、慢退,周边见环状高增强,内部呈不均匀高增强。其造影表现与常见的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典型声像图表现明显不同,但与肾透明细胞癌鉴别缺乏特异性,二者潜在差异需要更多病例的积累。

  • 标签: 肾肿瘤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超声造影
  • 简介:运用观察法,对有氧运动对老年男性安静状态下红细胞免疫功能和淋巴细胞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训练组红细胞C3bRR、ICR(%)在第5周后与10周后有上升趋势,但是差异没有显著性;NK细胞数量第5周后有上升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后5周升高明显;安静状态下CD4、CD4/CD8(%)显著低于训练前。提示该强度运动的不同阶段对几种免疫指标影响不同,该强度对老年人可能偏高。

  • 标签: 有氧运动训练 红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 NK细胞
  • 简介:摘要目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临床应用的诊断标准(HLH-2004)和治疗方案(HLH-94)在最初制定时是以来自儿童原发性HLH患者为基础的经验。而事实上HLH可以发生于全年龄段的人群,目前的诊疗指南对成人病例有一定帮助,但仍存在不少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现行标准对成人继发性HLH的诊断适用性和随年龄变化的个体化药物剂量调整。基于这些问题,2019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成人HLH工作组召集了19名全球范围内的成人和儿科血液学、肿瘤学、风湿免疫病学、重症医学、遗传学专家,讨论并形成了成人HLH诊断和治疗建议,用于推动HLH的诊治措施从儿童患者向成人患者发展,以改善成人HLH患者的临床结局。本文对其中的主要观点进行解读和阐述。

  • 标签: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 诊断 治疗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TCT)与形态和遗传交联的明朗细胞学(MGLUC)在宫颈细胞学中的符合率。方法所有刮取于35岁以上并被诊断为宫颈糜烂妇女的子宫颈细胞,被用于送检TCT(被送华星医检)检查,同时用这些细胞做MGLUC检查,最后收集相关资料。结果TCT与MGLUC在1558个结果间的符合率为92.4%(1540/1558)。结论MGLUC可在那些没有TCT检查的基层医院应用,从而降低假阴率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

  • 标签: 明朗细胞学 液基薄层细胞学 子宫颈细胞学 符合率
  • 简介:摘要:从生命疾病发展过程到原因机理探究,生理学作为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本文以《生理学基础》课程中《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学习项目为例,探疾病奥秘,解细胞机理。本次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同类课程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参照。

  • 标签: 生理学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说课
  • 简介:摘要患者男,50岁,因突发头晕3.5 h,呕吐3次急诊入院。颅脑CT示鞍区实性占位伴瘤卒中。后行颅脑MRI检查,鞍区见类圆形T1WI等、T2WI稍低信号灶,病灶内可见斑片状各序列低信号灶,考虑垂体大腺瘤伴卒中。经右侧鼻孔蝶窦入路行鞍区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鞍区)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伴出血。

  • 标签: 垂体疾病 腺瘤,嗜酸性 垂体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正中入路单一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手术操作复杂性、并发症和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腰椎单一节段椎间融合术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影像、手术及临床资料。按行PLIF或TLIF手术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及半年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DI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共有78例患者具有完整资料。其中TLIF组30例,PLIF组48例。2组患者年龄、发病节段、术前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分别为114±28min、134±48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56±42ml、236±58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48±28ml、212±36ml,手术并发症在TLIF组明显少于PLIF组。术后1周2组疼痛评分有显著差异,术后半年2组3种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腰椎TLIF手术相对于PLI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早期疼痛轻,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TLIF手术可以作为腰椎融合术的常规选择术式。

  • 标签: 后正中入路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手术腹部纵切口不同缝合方法预防脂肪液化。方法255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全层组、立“8”字组三组,皮肤、皮下脂肪分别采用间断缝合、全层缝合、立“8”字缝合。结果传统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24.4%,全层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6.3%,立“8”字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4.2%。传统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与全层组、立“8”字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全层缝合、立“8”字缝合在妇科手术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在5—6cm的纵切口宜采用全层组或立“8”字缝合,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在6cm以上者以立“8”字缝合为佳。

  • 标签: 腹部纵切口 缝合方法 预防 脂肪液化 皮下脂肪 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