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崛起,卡图卢斯功不可没。庞德的精英主义美学以及意象主义、漩涡主义的观念都与卡图卢斯有关;叶芝从卡图卢斯的作品中学到了摆脱早期风格、直面现代世界的方法;弗罗斯特用卡图卢斯的两个提法构建了自己的不确定性诗学;史蒂文斯在卡图卢斯身上看到了反传统的榜样;卡明斯借助卡图卢斯达到了反崇高的反讽目的;艾略特出于宗教目的,推崇维吉尔而贬低卡图卢斯,但最终卡图卢斯却成了后现代诗歌反击艾略特的武器。

  • 标签: 卡图卢斯 古罗马 现代主义诗歌
  • 简介:《印第安娜》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独立创作的首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乔治·桑沿用了西方文学传统中的“伪装”元素,将“伪装”分解为两个层次,一方面使自己免受公众的批评和讽刺,另一方面借助“伪装”描述了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悲剧命运,谴责了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形象的控制,表达了女性对自我主体意义的追求。

  • 标签: 《印第安娜》 伪装 性别
  • 简介:<正>生命是一场漫长的磨损,绝大多数人等待上帝之镰的刈割,少数人选择自己结束自己。戈麦是后者中的一个。这个在24岁决然离去的诗人曾这样自我描述:戈麦经常面露倦容,有时甚至不愿想25岁之后的光景。

  • 标签: 自我描述 《钟山》 《废都》 文学想象 博尔赫斯 先锋派
  • 简介:人类欲望的膨胀和贪婪,对自然界生态的过度开发和掠夺,让诗人们重新考量人和自然的哲学定位。在拯救地球的呼唤中,军旅作家李松涛以庞大的体系,构建了独具一格的当代史诗典范。最近《诗刊》组织了“黄河诗人写黄河”,表达了诗歌对生态的莫大关注。

  • 标签: 拯救自然 诗人 诗歌 和谐 黄河
  • 简介:长安知交寥寂,欧阳临川相得甚欢。欧摄篆延长,余作诗送之[1]禅心曾学病维摩,此去休憎吉莫靴。且喜放衙秋塞外,放衙人少乱山多[2]。《霓裳》咏罢唱《铜鞮》,骑马咸阳乌夜啼。今日潇湘花欲笑,凤凰巢定好双栖。临川家于楚,成进士后即来秦中,思家颇切,故戏之。[3][校记][1]此诗见《诗集》卷八,四首,此录有异文之手稿第二、三首。手稿题初为《今

  • 标签: 诗见 相得甚欢 凤凰巢 吉莫 乌夜啼 校记
  • 简介:童年不幸的家庭记忆给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打上了阴郁的底色。《金锁记》中阴郁家庭的难堪丑陋被张爱玲放大,无论是人物角色的塑造还是整体氛围的描摹,龌龊、沮丧、压抑等诸如此类的一些负面情绪扑面而来,可谓是张爱玲的家原型叙事。

  • 标签: 家庭记忆 小说 传奇 家原型叙事
  • 简介:数百年来,雅集三五知己,听曲饮宴,乃是名门望族文人雅士最为时尚的生活方式。日前,上海豫园万丽酒店为庆贺酒店“新生”,广邀社会名流.聚集众多商界精英,共赏昆曲《牡丹亭》。让记者所见所闻,古今交融,叹为观止。

  • 标签: 酒店 新生 豫园 《牡丹亭》 生活方式 名门望族
  • 简介:诺曼·梅勒在《裸者死者》、《巴巴里海滨》、《鹿苑》、《一场美国梦》、《我们为什么在越南?》、《刽子手之歌》、《硬汉子不跳舞》和《哈洛特的幽魂》等小说中再现自己时代美国社会中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等权力意识的同时努力对抗时代的意识,其两性关系书写体现了反性别主义意识,种族关系书写体现了反种族主义意识,帝国历史书写体现了反帝国主义意识。这些意识表明,梅勒始终以“在我们时代的意识中发起一场革命”为书写动机,通过批判和对抗时代意识表达了对人类自由、平等和平的倡导追求。

  • 标签: 诺曼·梅勒 小说书写 动机 主题
  • 简介:童年经验往往给作家一生的创作涂上了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作家对作品情绪基调的确定和创作题材的选择。郁达夫也不例外,他作品中感伤的笔调、"零余者"底层女性形象、抚慰心灵的大自然,追根溯源,都可以从他的童年体验中找到原型。童年是其创作的灵感源泉之一。

  • 标签: 郁达夫 孤独 童年经验 文学创作
  • 简介:<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寻根文学,各以其鲜明的本土特色,带着对各自民族的历史思考,在文坛上产生了令人震惊的轰动效应。这两股出现于不同文化形态、地域的文学浪潮,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仅就二者的同异作一点粗浅的比较,读者或许可以从中了解到“社会发展对文学生长的变动关系”。

  • 标签: 魔幻现实主义 寻根文学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文化心态 《百年孤独》
  • 简介:芭芭拉·金索尔弗的小说《动物之梦》是一部关于记忆失忆的故事。论文从创伤记忆、文化记忆和生态记忆三个方面分析主人公科蒂建构自我的独特视角:科蒂丧母失子的创伤记忆帮助她重新认识自我过去、未来的联系;文化记忆促进了科蒂的自我群体身份的认同;生态记忆唤醒了科蒂内心的自然归属感,在回忆中科蒂找回曾经热爱自然的自我,积极投入到家乡的环境正义运动中。

  • 标签: 《动物之梦》 记忆 身份
  • 简介: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以倪吾诚悲剧的一生为参照,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知识分子所独有的"积极的痛苦"空洞的"应该哲学",折射出灵魂在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中的扭曲畸变。

  • 标签: 王蒙 《活动变人形》 倪吾诚
  • 简介:<正>美国有“汽车王国”之称。本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价格低廉的T型汽车发明不久,即投入批量生产,汽车拥有者迅速增多。据统计,早在20年代末,洛杉矶市就有80万辆汽车,平均每个家庭一辆。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40年代的大战一度延缓汽车的普及。本世纪后半期美国真正进入汽车时代。1954年美国人已拥有全世界汽车总数的60%。1960年美国69.5%的人开车上下班。伴随着汽车爆炸性增长的是修路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开始大规模修建高速公

  • 标签: 《洛丽塔》 汽车 霍尔顿 亨伯特 美国文学 厄普代克
  • 简介:2018年12月15—16日,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学科点暨《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编辑部联合主办的“跨学科对话平行研究”首届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论坛得到了上海师范大学及上海市高峰学科——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6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聚焦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围绕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跨界研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平行研究 学科对话 论坛 上海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比较文学
  • 简介:<正>由中国散文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散文海外版》、《散文》等主办的席星荃散文研讨会15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京鄂两地二十多位评论家、作家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研讨。与会者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席星荃散文创作的成就,认为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其作品最为突出最为动人的是以散文集《记忆游走》为代表的乡土散文,是那些写他的故乡槐树畈

  • 标签: 湖北省作家协会 中国现代文学馆 新闻媒体记者 望家乡 十年 汉水流域
  • 简介:本文认为,美国爵士时代的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对于作者所处时代和处于发展之中的民族文化(即区域边缘与国家霸权之间的演进关系)作出了回应。正如其小说中的许多人物一样,菲茨杰拉德从国家和典律中感知到阈限性(他自己的作品直到死后才获得盛誉),这使得他依赖于自己认为是最为边远的价值观念。海明威相比较,菲茨杰拉德在更大程度上将位于美国中心的商品文化小说化,而最终他又出于道德考量将它予以拒绝。菲茨杰拉德从明显的美国文学话语边缘向去世之后被经典化的中心地位的漂移表现在地理、典律、道德三个方面。三者交织,使得学界关于他的纷争超越了现代主义者身份问题,在关于他的人生和文学遗产问题上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 标签: 典律 区域 霸权 民族文化 文学地理
  • 简介:汤显祖是一个唯情主义作家。他虽然经常性地陷入“情”“理”相互冲突的矛盾状态,直到晚年仍然为“情多想少,流入非类…‘绝想人间,澄情觉路”一类的问题而焦虑,也试图在宗教意义上以“理”节“情”,但却终于未能忘情人间,仍旧是一个心性温柔的多情诗人。

  • 标签: 唯情主义 童心 情理
  • 简介:汤亭亭在《中国佬》中植入多种图像符号,图像符号文字符号一起构建文本表征系统,直接参与到意义的编码生产之中。图像符号本身因其丰富性和系统性而构成一个视觉表征系统,文字表征系统形成互相阐发、互相碰撞的互文性关系,混合交织而成图像句子,不断地为小说文本生成新的意义。表征文本是权力斗争的主要场所,在《中国佬》的视觉表征体系中,"帝国权力"将包括华裔、越南人在内的亚洲群体表征为属下他者。作为掌握"在地权力"的边缘群体的一员,汤亭亭借助"在地化文本"进行反表征——运用图像句子来质询"帝国权力"将华人祖辈从主流历史中抹除,通过定型化的意指实践将其种族化、他者化,从而建构华裔族群自己的历史身份。

  • 标签: 《中国佬》 图像句子 视觉表征 反表征
  • 简介:情爱外在一切限制性力量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水火不容,而是一种悖论性的存在。本文以《荆棘鸟》中拉尔夫麦琪的爱情为例,指出疼痛是人自我沟通的一个媒介,因为痛苦迫使受难者更专注于痛苦本身而忘却更多的欲念,达到净化。人内心的这种悖论而奇妙的体验,使外在禁锢造成的巨大痛苦成就了爱情的恒久伟大。也就是说,一旦外界的束缚消失之后,伟大的爱情的可能性也就终结了。

  • 标签: 爱情 禁锢 《荆棘鸟》 疼痛 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