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泌尿外科术后感染发生较为常见,护理干预能降低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感染的患者,要进行病原学分析及药敏检测,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泌尿外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中的病房楼逐渐由多层建筑向高层建筑转变。尤其是城市中的大型综合医院住院部,其住院部的规模往往更大,标准的护理单元被多次重复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院基本治疗单位的护理单元,其设计的合理性与否,将决定医院资源是受益还是浪费;对于患者、医护人员而言,住院部向高层的发展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在护理单元内部停留的时间,对舒适环境的需求变的更为迫切。

  • 标签: 大型综合医院 护理单元 环境舒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直肠癌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以来共收治的6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进行回顾,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切口造瘘口护理、引流管道护理、心理护理和伴发病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没有发生护理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切口造瘘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是基层医院老年直肠癌术后康复的关键。

  • 标签: 基层医院 老年直肠癌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妇产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同时又是各个阶层的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基层医院,在基层医院保证妇产科的护理的安全是极为重要的。目前针对基层医院妇产科的护理的现状进行探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的分析。对基层的妇产科护理的护士做出较高的要求,进一步实现妇产科的的护士的护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基层的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实现更安全更有效的更有序的工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妇产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基层医院护理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120例患者选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使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66.7%,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实验组优势明显,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沟通技巧之后护理人员能够更快地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处理各种护患纠纷,从而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基层医院护理 护患沟通技巧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内任职的40名护理人员,以及该病区的200例住院患者,将护理人员及患者均按11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医院感染控制,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医院感染控制。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比较组间感染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间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及感染知识掌握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进而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有效控制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进而减少院感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展开护理工作,并严格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例(0.3%),对照组发生9例(1.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590/600),对照组为95.1%(571/6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展开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能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及院感控制管理水平,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大幅度增加,利于医院长远发展。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医院感染 控制管理
  • 简介:摘要内科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多是由于患者院内所产生的感染情况,就是患者在入院以后才发生的感染,其中不包含有患者的潜伏期感染与以前患者放院前的感染,患者在医院内所产生的感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受感染影响的主体为患者本人与家属,其具体的表现为对患者的身体与经济造成直接损失,有时会以患者的生命为代价。内科的患者多为一些重症患者,患者的免疫机能较差,为病菌的感染提供了条件,所以医院感染极容易产生。本文对内科病房中现在容易产生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患者的感染护理对策提出解决的办法。

  • 标签: 内科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共接诊的137例创伤患者院前救护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经过及时有效包扎、止血、固定、维持呼吸、循环等院前急救处理,111人接回本院医治,26人因病情严重,我院医疗条件有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医护人员快速的伤情评估,同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给病人有效的院前救护,并根据病情安全转运到合适医院救治。

  • 标签: 创伤患者 院前急救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感染科是集中收治各种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专科,近年来传染病防治现状并不容乐观,结核卷土重来,“AIDS就在我们身边”,发病率逐年升高,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型传染病出现,因而探讨感染科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非常必要。方法对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的潜在或者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各种危险因素,使护理人员自身应该对危险因素有一个熟悉的了解,同时要加强自我防护的意识,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防护措施;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往往却承担着很大的职业危险,重视和预防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具有现实的意义。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人员 防护对策 职业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中实施细节护理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的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各科室医护人员对研究组中该科室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回收及时度与供给及时度等多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医护人员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多项数据比较均差异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该科室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增强其回收与供给及时性,提高其护理质量和各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14-02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当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着因人力不足、护理人员基础学历偏低,特别2000年后国家取消中考统招统配后,所有中等卫生学校只要报名就可以就读,很多人是因普通高中考不上才就读护理中专,那部分人大多数基础能力、领悟能力差,加上中等卫校教学质量逐渐下降,毕业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导致继续教育难度大,效果不理想。我院护理部从2012年7月至今,对继续教育的内容和策略进行改革。方法由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对继续教育中的内容与护理职称相结合,并加强对护理专科知识、目的、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其中,考核的结果与护理质量存在关联。结果继续教育培训新方案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学习目的逐渐明确,称职通过率显著提高,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应急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论继续教育培训新策略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得护理人员应急技术和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并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得到了广泛好评。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 继续教育 新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综合内科中的应用。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内,我院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内我院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综合内科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并且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基层医院 综合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S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7月开始将5S管理工具运用到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结果5S管理前后科室清洁消毒合格率由46.50%升到87.33%、无菌物品储存合格率由64.00%升到100.00%、医疗废物分类合格率由77.00%升到94.50%、输血袋规范处置率由20.00%上升至71%、污衣存放合格率由19.42%上升至75.47%。结论5S管理能加强医院感染环节管理,可营造整齐、清洁、美观、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浪费,减少库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 标签: 5S 控制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实例针对当前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当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行以柔性管理的效果。所选案例为我国某医院,在2014年3月正式实施柔性管理制度培训(保证连续8周,每周一次),2014年6月中旬正式开始贯彻柔性管理的具体措施,截止到2015年6月,对2014年6月到次年6月期间出现医疗质量管理上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并且和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进行对照分析。在医疗质量当中的不良事件的概率上,行以柔性管理能够显著地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 柔性管理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