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抗菌素水泥外衣钢板、一期治疗感染性不连的疗效。方法对56例感染性不连进行彻底清创后进行抗菌素水泥外衣钢板固定并一期治疗。结果5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49例骨折愈合良好,4例术后皮肤坏死,部分内固定外露,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后愈合,感染复发3例,优良率87.5%。结论进行彻底清创后,采用抗菌素水泥外衣钢板内固定并一期,能减少手术次数和感染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感染性骨不连/治疗 抗菌素骨水泥/一期植骨 临床研究
  • 简介:摘 要:辣椒是我镇的主要蔬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助推脱贫攻坚,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菜农的管理水平,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当地自然条件,深入探讨辣椒种植技术,更好的服务于菜农,达到绿色环保,使人们餐桌安全,其中包括基地选择与栽培、肥水管理、农药污染控制技术等。

  • 标签: 辣椒种植 技术要点 种植技术 管理要点
  • 简介:63位缺牙区量不足的患者通过下颌升支/体部取,行骨内种植体植入愈合4个月后,部位植入187枚种植体。无论患者年龄大小或牙槽缺损程度如何,取自下颌升支/体部的块全部成活。因为取可以在门诊进行,块不易吸收,术后反应小,对于牙槽水平增宽手术来说,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口内取部位。

  • 标签: 上置法植骨 种植术 增宽牙槽骨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结合结构性加压治疗股骨干不连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赴医院就医的股骨干不连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接受交锁髓内钉结合结构性加压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28例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其性愈合率达到了100%,且无出现任何并发症反应。结论交锁髓内钉结合结构性加压治疗股骨干不连的效果十分显著,交锁髓内钉结合结构性加压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股骨干不连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 标签: 自体骨移植 股骨骨不连 交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联合异体开放治疗胫骨远端感染性缺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64例胫骨远端感染性缺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分期清创治疗;与实验组32例,采用一期开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1%),差异显著(P<0.O5)。结论对于胫骨远端感染性缺损患者一期开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分期清创治疗。

  • 标签: 自体骨 异体骨 开放植骨 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接骨板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58例肱骨干骨折术后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接骨板固定联合自体髂骨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疗效以及随访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在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8到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7个月。术后4个月随访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上述标准评定其中优31例,良19例,差8例。术后10月随访按上述标准评定优47例,良9例,差2例,愈合率为96.6%。结论对肱骨干骨折术后不连患者给予双接骨板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双接骨板固定 自体髂骨植骨 肱骨干骨折术 骨不连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3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治疗股骨不连的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股骨不连患者13例,不连病例均进行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治疗,并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8个月,所选病例均性愈合。结论;对股骨不连患者采用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治疗,能达到性愈合。

  • 标签: 股骨 骨不连 植骨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治疗中钢板内固定结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结合进行治疗,患者进行术后18个月的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相关指标。结果患者的骨折不愈合治疗愈合率为98.4%,同时其骨折愈合时间在3~12个月,平均为5.4个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积极对症处理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术后肩关节前屈和上举、外展功能以及肘关节的屈曲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治疗中结合钢板内固定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植骨治疗 肱骨干骨折 术后骨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伤椎与不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辅助药物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5月纳入的90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展开研究,依照伤椎和不情况将其分为组和非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椎弓根钉棒系统辅助药物治疗,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组疼痛评分低于非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

  • 标签: 伤椎 椎弓根钉棒系统 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学固定超大型臼杯在伴有髋臼缺损患者人工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生物学固定超大型臼杯联合翻修的21例PaproskyII型及PaproskyIIIA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伴髋臼侧缺损病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8~75岁,平均64.26岁.所有手术均为初次单侧翻修,初次关节置换髋臼侧水泥固定9例,生物型固定1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例.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及VA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及状态,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稳定性及愈合情况.结果21例随访12~39个月,平均24.7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41.52±9.55)分,术后12个月(86.92±5.61)分(P<0.01).VAS评分术前(4.06±1.23)分,术后12个月(0.69±0.55)分(P<0.01).X线片显示移植与宿主交界处有连续性小梁通过.结论采用大臼杯联合,翻修PaproskyII型及PaproskyIIIA型髋臼缺损,可获满意疗效.关键词髋关节;关节成形,置换;人工关节;髋臼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57-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对4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固定融合治疗。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21-68岁,平均45.9岁。累及节段:胸椎(T(6-10))6例,胸腰段(T(11)-L1)32例;腰椎(L(1-2))9例。GulhaneAskeriTipAkademisi分型,Ⅱ型28例,Ⅲ型19例。病程3-15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采用Cobb’s角纠正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6-57个月,平均(45.6±6.3)个月。钛网均获性融合,融合时间9-18个月,平均(14.2±3.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局部结核复发,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后3个月Cobb’s角、VAS评分(t=20.967,P=0.000;t=59.671,P=0.000)及末次随访Cobb’s角、VAS评分(t=19.746,P=0.000;t=80.113,P=0.000)均较术前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除10例由D级恢复为E级、4例由C级恢复为D级外,其余患者术前、术后均为E级。结论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充分减压,同时实现固定、融合以及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目的,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 脊柱 胸椎 腰椎 外科手术 病灶清除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withfusion,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本院行颈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ACDF组(A组,30例)和显微镜辅助ACDF组(B组,30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以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132.5±8.9)min,B组为(137.0±9.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出血量为(113.6±8.0)mL,B组为(93.7±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住院(7.37±1.73)d,B组(6.63±1.1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JOA评分为6.60±1.21,术后12个月为13.83±0.91,改善率为(69.72±7.66)%;B组术前JOA评分为6.87±1.46,术后12个月为14.23±1.17,改善率为(72.51±11.26)%。A组和B组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ACDF和常规ACDF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但显微镜辅助ACDF可减少中出血量,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案。

  • 标签: 颈椎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引用经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选为研究标准,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椎间融合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减压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Cobb角。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Cobb角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恢复患者生理结构,远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退形性脊柱侧弯 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住内固定加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治疗,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两组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0例患者发生创口局部渗液、感染、皮缘局限性坏死的机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区别,P>0.05,但跟距骨关节炎的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足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植骨术 跟骨关节 骨折移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并给予精心术、术后护理。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优21例,良6例,好转3例,差2例。认为正确、合理、精心的围期护理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应重点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保持颈椎稳定,各项生命指征的观察、监测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颈椎骨折脱位 颅骨牵引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通痹益肾汤联合髓内减压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2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接受髓内减压治疗,后者接受通痹益肾汤联合髓内减压治疗,对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髋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备显著差异,P

  • 标签: 通痹益肾汤 髓内减压植骨术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补髓活血健汤联合髓芯减压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NONFH)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3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收治的 NONFH 患者 8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髓芯减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髓活血健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Harris 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95.45% VS 79.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 Harris 各项评分以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的提高,且观察组提高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补髓活血健汤联合髓芯减压治疗 NONFH 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进行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补髓活血健骨汤 髓芯减压植骨术股骨头坏死 临床疗效
  • 简介:牵引成(DO)中新的形成具有胚胎的发生和正常骨折愈合的某些特征,形成蛋白家族(BMPs)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BMPs与DO的生物学联系、作用调节机制、外源性BMPs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牵引成骨术 骨形成蛋白 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