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易感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采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医院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冠心病组)和同期医院门诊接诊的非冠心病老年患者15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即刻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并记录各基线资料情况,将冠心病可能的易感风险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各易感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初步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合并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冠心病家族史、肾小球滤过率等均可能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易感风险因素(χ2=6.739、15.655、6.331、9.615、23.279,P均<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吸烟、合并糖尿病、低HDL-C血症、冠心病家族史、肾小球滤过率均是老年冠心病易感风险因素(OR=1.777、2.381、1.883、1.967、3.205,均P<0.05);吸烟、合并糖尿病、低HDL-C血症、有冠心病家族史、肾小球滤过率<100 ml/min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血清尿酸水平均高于其他患者(t=8.017、5.907、8.509、7.164、13.839,均P<0.00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证实,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吸烟、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等易感风险因素均呈正相关(r=0.409、0.422、0.422,均P<0.001),与低HDL-C血症、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428、-0.481,均P<0.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吸烟、糖尿病等诸多冠心病易感风险因素有紧密联系,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尿酸 疾病易感性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4-05我院收治的4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5)与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366),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硬化大小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5)、颈动脉粥样内中膜增厚组(n=46)、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n=320),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和稳定性程度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46)、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85),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按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组(n=331)和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组间进行一般资料比较;按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血症组(n=66)、高尿酸血症组(n=385),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个数组,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脑梗死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内中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间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尿酸、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尿酸血症组和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尿酸水平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 简介:摘要选择安康市中医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诊的120例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20例心电图有明确缺血性改变,但冠脉造影明确无狭窄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尿酸(SUA)、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Gensini评分及高危因素。以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作为诊断功能性心肌缺血的标准,对观察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确诊功能性心肌缺血和未确诊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Pearson法分析SUA、S1P水平与Gensini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观察组SUA[(492.52±35.47)μmol/L]、S1P水平[(386.42±46.19)nmol/L]和Gensini评分[(69.42±7.8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218、35.227、60.237,P<0.05);观察组确诊为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SUA[(678.23±54.21)μmol/L]、SIP[(483.45±34.64)nmol/L]和Gensini评分[(83.22±5.34)分]及长期吸烟(100.00%,39/39)、饮酒(64.01%,25/39)、高血压(100.00%,39/39)、糖尿病(82.05%,32/39)、血脂异常(100.00%,39/39)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确诊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764、18.858、17.888,χ2值分别为55.883、53.684、27.819、71.070、31.111,P<0.05)。经Pearson法分析,冠脉临界病变患者血清SUA、S1P水平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3、0.715,P<0.01)。提示冠脉临界病变患者SUA、S1P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且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中SUA、S1P水平更高。

  • 标签: 尿酸 1-磷酸鞘氨醇 心肌缺血,功能性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脑钠肽(BNP)和血尿酸(UA)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O例健康就诊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脑钠肽和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伴随着患者心脏功能级别表现出一定程度增大,患者对应血尿酸水平以及血清脑钠肽水平表现出显著升高,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并且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同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表现为正相关(r1=0.76,r2=0.83),同左心室射血分数表现为负相关(r=-0.72)。结论患者在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后,会使得血尿酸水平以及血清脑钠肽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升高,并且在心功能分级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提升程度更为显著。

  • 标签: 血清脑钠肽 血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BD)患者血清尿酸(uricacid,U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BD住院患者63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组26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37例),正常对照组100例,测定患者入院时及对照组血清UA水平,比较三组UA水平差异。结果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患者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精神症性症状组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血清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D患者存在血清UA水平升高的现象,推测BD可能与体内嘌呤系统功能障碍有关,提示血清UA水平可作为BD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性别特异性血清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分为4组(Q1、Q2、Q3、Q4),比较各组之间人口统计学数据、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的HRV时域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RV时域参数RR(normal-to-normal, NN)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N intervals, SDNN)以及RR间期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NN intervals, SDANN)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141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00例(70.92%),年龄(61.55±12.92)岁,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为2分(四分位数间距:1~4分),血清尿酸水平为(302.87±73.48)μmol/L。血清尿酸水平四分位数组之间NIHSS评分(P<0.034)、高血压患者构成比(P=0.015)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P<0.001)以及各项HRV时域参数(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尿酸水平最低四分位数组HRV低下(SDNN<100 ms)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其他四分位数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与SDNN(标准化β=0.321,P<0.001)以及SDANN(标准化β=0.266,P=0.001)呈显著独立正相关。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低下预示着HRV低下,可能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HRV降低存在氧化应激机制参与。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心率 自主神经系统 尿酸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CHD)诊断中应用血清胆红素水平、丙二醛和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CHD患者58例为CHD组,同时选取正常体检者58例为对照组,对血清胆红素水平、丙二醛和尿酸水平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S-TBI、D-BIL、I-BIL检测水平CHD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丙二醛 尿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评估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0名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以100名同期健康体检的病人作为对照,检测两组血液中的胆红素和尿酸。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含量明显降低,低于对照组,但血清中的尿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尿酸检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与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69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观察组,以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血清ALT和血清尿酸(SUA)水平进行检测,对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脂肪因子[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清脂联素(APN)]水平进行检测。统计两组对象ALT升高的发生率,对比分析不同ALT升高程度下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ALT升高的发生率及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观察组患者,在SUA水平上,ALT重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未升高组依次升高(P〈0.05);在血清TNF-α、CRP、IL-6及FFA水平上,ALT重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未升高组依次升高(P〈0.05),在血清APN水平上,重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未升高组依次降低(P〈0.05)。结论血清ALT升高与SUA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指标变化趋势一致,相互影响,而影响机制可能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的改变有关。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195例,均通过FibroScan测量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并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nsulin release test,IRT)。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常规、生化、肝纤四项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多项式拟合法获得OGTT糖负荷后血糖峰值(Gmax)及胰岛素分泌峰值(Imax)。根据肝脏脂肪含量(以CAP值表示)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CAP组[CAP≤197.7 db/m,共67例,年龄(54±11)岁,其中男53例]、中CAP组[197.7 db/m<CAP≤216.6 db/m,共64例,年龄(53±9)岁,其中男42例]和高CAP组[CAP>216.6 db/m,共64例,年龄(54±11)岁,其中男40例]。比较各组的临床参数,探讨肝脏CAP值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筛选肝脏CAP值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等。结果3组患者高尿酸血症、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I0)、I30(75 g葡萄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I60、I120、I180、Imax、HOMA-β、HOMA-IR、Ⅳ型胶原、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高CAP组高尿酸血症、BMI水平高于低CAP组和中CAP组(均P<0.05);高CAP组I0、I30、I60、I120、Imax、HOMA-β、HOMA-IR、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高于低CAP组,血尿素氮水平低于低CAP组(均P<0.05);低CAP组I180、Ⅳ型胶原、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中CAP组和高CAP组(均P<0.05)。肝脏CAP值与BMI、I0、I30、I60、I120、I180、Imax、HOMA-β、HOMA-IR、Ⅳ型胶原、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OR=2.380,95%CI(1.023,5.538)]和肥胖(BMI≥28.0 kg/m2)[OR=3.901,95%CI(1.491,10.207)]是CAP值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和肥胖(BMI≥28.0 kg/m2)是初诊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增加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清尿酸 2型糖尿病 肝脏脂肪含量 体质量指数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中甲状旁腺素(PTH)和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水平的变化情况,为CRF的进展和评估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断为CRF的120例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标本,采用西门子IMMULITE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查指标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CRF患者血清PTH水平与CR、BUN、UA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RF患者PTH、BUN、CR、UA可作为预测CRF病情及其并发症监测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甲状旁腺素 尿素氮 肌酐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尿酸水平(UricAcid,UA)之间的关系;评价hs-CRP、UA的测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认知障碍组30例和糖尿病非认知障碍组32例,用散射比浊法及用酶标法分别测定hs-CRP、UA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组、糖尿病非认知功能障碍组hs-CRP、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组hs-CRP、UA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hs-CRP,UA明显增高,测定hs-CRP,UA水平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者血清脂蛋白、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9月之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外分别选择60例单纯心肌梗死患者、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象,对其血清脂蛋白、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均实施观察,并做出组间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的血清脂蛋白、尿酸水平越高,其心功能越低,患者越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脂蛋白、尿酸水平可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因此可作为临床辅助检测指标。

  • 标签: 血清脂蛋白 尿酸水平 心功能 急性心梗 糖尿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清脑钠肽( BNP )和血尿酸( UA )的影响。 方法:将 2019 年 3 月到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8 0例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统计两组疗效、 BNP 、 UA 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0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BNP 、 UA 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01 )。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清 BNP 和 UA 水平。

  • 标签: 中医辨证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脑钠肽 血尿酸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临床医学发现,血清C肽和血尿酸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对其检测均可以有助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现就血清C肽和血尿酸分别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C肽 血尿酸 大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收集2017年1至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3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最终170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采用椎骨骨折风险评分模型进行骨折风险评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椎体骨折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最终纳入研究的受试者中,年龄(56.5±26.4)岁,糖尿病病程为(8.6±7.1)年,椎体骨折风险评分为5.6±4.0。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椎体骨折风险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趋势=0.021),该相关性独立于年龄、性别、收缩压、HbA1C、糖尿病病程、肥胖状态、总胆固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P=0.0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总胆固醇、血清白蛋白、股骨颈T值与椎体骨折风险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尿酸 糖尿病,2型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针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血清尿酸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摘选2019-2020年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尿酸检验,统计分析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以及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基本高于男性,同时发生心力衰竭的概率也高于男性,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血清尿酸检验 老年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检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方法:本次实验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4月因冠心病来我院接受诊断的患者76例与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75例,将冠心病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将健康体检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均给予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血清胆红素水平、尿酸水平,同时评估研究组患者不同狭窄积分的尿酸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血清尿酸检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的尿酸水平低于研究组患者,但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血清尿酸检验 老年冠心病 诊断价值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诊断中采取血清尿酸检验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6月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再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比较血清胆红素与血清尿酸检测值。结果 实验组血清尿酸水平较高,血清胆红素各指标水平较低,P<0.05;血清尿酸水平>500umol/L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高于300-400umol/L、400-500u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疾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大,可作为冠心病诊断中的主要指标,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后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尿酸 血清胆红素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