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例因肿瘤所致的转移骨癌引起骨痛的治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153sm-EDTMP(153钐-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治疗转移骨癌骨痛,探索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转移性骨癌 153SM-EDTMP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骨骼,骨显像肿瘤患者中,约有一半肿瘤灶已发生骨转移,因此早期诊断对肿瘤分期、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SPECT/CT与PET/CT将功能显像和解剖显像合为一体,提高诊断的准确,在转移骨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SPECT/CT与PET/CT在诊断转移骨肿瘤的应用价值及展望作简要概述。

  • 标签: 转移性骨肿瘤 SPECT/CT PET/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颅外转移乳腺癌的放疗疗效,探讨全病变放疗意义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9年间接受放疗的85例颅外转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病变放疗36例,非全病变放疗4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26.7个月,2年局控(LC)、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率分别为77%、26%、77%。全病变放疗预后显著优于非全病变放疗,2年LC率分别为91%和67%(P=0.001),2年PFS率分别为47%和8%(P<0.001),2年OS率分别为84%和71%(P=0.010)。多因素分析显示全病变放疗是LC、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接受放疗时是否仅有骨转移是LC的影响因素,激素受体状态是OS的影响因素。结论全病变放疗可以延长颅外转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仅有骨转移的患者接受放疗后LC更佳,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长期生存较差。

  • 标签: 颅外转移,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全病变 预后
  • 简介:摘要多项研究表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扩增可能是RAS野生型转移结直肠癌(mCRC)患者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靶向耐药的预测生物标志物。HER2双重抑制剂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或帕妥珠单抗初步显示出对RAS野生型mCRC患者良好的抗肿瘤效果。HER2靶向治疗策略有可能改变mCRC患者临床相关亚群的治疗模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基因,erbB-2 生物标记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辅助化疗失败的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已接受过辅助化疗的转移乳腺癌患者45例,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d1,卡铂AUC5.0d1,每21天为1周期,接受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CR1例,PR12例,SD21例,PD11例;有效率(RR)28.9%,疾病控制率(DCR)75.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5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对辅助化疗失败的转移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耐受良好。

  • 标签: 乳腺癌 培美曲塞 卡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转移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全脑放疗以及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而言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肿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显著高于单纯实施全脑放疗患者,不良反应不会增加。

  • 标签: 全脑放疗 联合替莫唑胺治疗 脑转移性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不同护理方式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转移脑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转移性脑肿瘤 放疗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路径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癌转移疼痛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甄选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癌治疗的患者65例参与本次研究,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化疗治疗的32例患者记为对照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33例患者记为探究组,临床治疗后评估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数据分析:探究组镇痛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大于探究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在骨癌转移疼痛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中的整体治疗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化疗 骨癌 转移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和安全。结果:对比两组的疼痛改善情况,观察组总缓解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对比两组的安全,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唑来膦酸 化疗 疼痛改善 安全性 肿瘤 骨转移性疼痛
  • 简介:背景: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存在骨转移(BMS)的风险。与安慰剂相比,唑来膦酸(ZA)可显著减少CRPC转移前列腺癌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目的:调查唑来膦酸(ZA)在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对骨转移的预防作用。实验设计、设置、参与者:该研究为随机开放的跨国研究,入选患者至少具有以下一个特点:前列腺特异抗原≥20ng/ml、淋巴结阳性或Gleason评分8~10。干预措施:单独标准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案或与4mg唑来膦酸(ZA)合用,每3个月1次、≤4

  • 标签: 唑来膦酸 转移性前列腺癌 骨转移 高危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GLEASO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转移结直肠癌(mCRC)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化疗的107例m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化疗前及化疗3周期后AGR、NLR及PLR值进行回顾分析;3周期后根据疗效评价将患者分为3组:部分缓解(PR)组、病情稳定(SD)组、疾病进展(PD)组,分析各组化疗前后AGR、PLR及NLR值的变化及变化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PR组18例,SD组53例,PD组36例,3组间年龄、性别、远处转移部位、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3,P=0.721;χ2=2.94,P=0.230;χ2=2.34,P=0.674;χ2=0.80,P=0.669;χ2=5.68,P=0.224;χ2=2.06,P=0.375)。PR组患者化疗前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57±0.19、180.05±102.77、5.19(4.50,5.83),化疗后分别为1.45±0.23、115.81±55.79、1.83(1.06,2.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33;t=2.84,P=0.011;Z=-2.94,P=0.003);SD组患者化疗前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66(1.40,1.77)、158.18(103.81,236.26)、2.41(1.75,4.07),化疗后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35(1.15,1.60)、123.85(94.86,176.44)、1.49(1.27,2.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51,P<0.001;Z=-3.31,P=0.001;Z=-3.90,P<0.001);PD组患者化疗前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60(1.48,1.87)、122.07(77.14,175.72)、2.37(1.28,4.20),化疗后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26(1.08,1.40)、176.39(139.89,280.64)、4.71(3.71,6.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49,P<0.001;Z=-3.42,P=0.001;Z=-4.18,P<0.001)。化疗前后AGR差值(OR=3.66,95%CI为1.29~10.39,P=0.015)、PLR差值(OR=0.99,95%CI为0.99~1.00,P<0.001)及NLR差值(OR=0.59,95%CI为0.49~0.70,P<0.001)与临床疗效相关,AGR差值越大,近期疗效越差;PLR及NLR差值越大,近期疗效越好。治疗前后AGR、PLR及NLR的变化值与临床疗效的相关由大到小排序为ΔNLR>ΔPLR>ΔAGR(r=-0.68,P<0.001;r=-0.51,P<0.001;r=0.25,P=0.009)。结论化疗前后AGR、NLR、PLR水平变化与mCRC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关,对于患者疗效监测及治疗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背景: mCRC患者经标准治疗失败后,可考虑使用瑞戈非尼。但瑞戈非尼在本研究期间尚未在中国获得批准。目的和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估阿帕替尼作为一种新的口服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2的抑制剂,在 mCRC患者的三线治疗中的有效和安全。在这项回顾研究中,所有患者都接受了阿帕替尼治疗,直至疾病进展( PD)、死亡、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结果:选取 25名我院在 2017年 01月至 2018年 06月期间使用阿帕替尼三线治疗的 mCRC患者进行安全和有效的评估。 5例 (20%)部分缓解, 11例 (44%)病情稳定, 9例 (36%)PD。客观反应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 20%(5/25)和 64%(16/25)。阿帕替尼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率 (PFS)和中位 OS分别为 4个月和 10个月。最常见的 3~4级不良反应是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和蛋白尿。结论:阿帕替尼作为治疗难治 mCRC的三线方案是有效的,且具有可管理的毒性。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Merkel细胞癌是一种罕见地原发于皮肤或皮下组织的神经内分泌癌,部分Merkel细胞癌的发生与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erkel cell polyomavirus, MCPyV)感染密切相关。由于其早期体征易被忽略且具有高度侵袭,Merkel细胞癌在发现时有26%~36%的病例伴区域淋巴结转移,6%~16%的病例伴远处转移。伴有远处转移的Merkel细胞癌病例中,累及胸膜和/或伴胸腔积液却非常罕见。该文报道1例原发灶不明确、以胸膜受累和胸腔积液为首发体征的转移MCPyV阳性Merkel细胞癌,胸膜活检显示细胞具有“小、圆、蓝”特点,细胞间黏附缺失,免疫表型与其他小圆蓝细胞肿瘤重叠,在缺乏相关病史的情况下,需要与淋巴瘤、肺小细胞癌、小细胞型恶性间皮瘤、小细胞型黑色素瘤、尤文肉瘤、CIC或BCOR基因易位尤文样肉瘤等进行鉴别,这给病理医师精确诊断带来陷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晚期转移乳腺癌患者采用白蛋白紫杉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人数共有9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晚期转移乳腺癌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随机将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普通紫杉醇注射液治疗、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晚期转移乳腺癌患者采用白蛋白紫杉醇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白蛋白紫杉醇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精索的转移肿瘤临床罕见,本中心于2014年12月收治该病患者1例,其临床表现具有鲜明特点,特报道并对该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者男,52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包块1月"于2014年12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体积渐增大,质硬,无明显发热等不适,渐出现右侧阴囊肿胀,体积增大,未行特殊治疗,以上症状渐加重。2天前至当地医院

  • 标签: 右侧腹股沟 转移性肿瘤 转移性腺癌 右侧阴囊 右侧睾丸 转移性癌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接受肽受体放射核素治疗(PRRT)的1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资料,其中2例疾病进展,2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5例出现1~2级骨髓抑制,1例出现3级骨髓抑制,经对症治疗后恢复至2级。所有患者均未发现2级以上治疗相关肾脏毒性。PRRT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转移神经内分泌肿瘤有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镥-177 镓-68 生长抑素受体
  • 简介:摘要报告1例男性、66岁的小肠胃肠间质瘤(GIST)伴肝、肺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经过。在先后经过口服伊马替尼400 mg/d、舒尼替尼37.5 mg/d、瑞戈非尼80 mg/d和120 mg/d以及放疗后,疾病仍在复发进展,并由单一的基因突变出现了复杂的基因复合突变。即选择瑞派替尼150 mg/d口服,7周后评效达部分缓解,表现为肺转移瘤较前明显退缩,其余病灶稳定或有不同程度缩小,治疗过程顺利,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瑞派替尼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CDK)4/6抑制剂是一类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可通过抗血管生成、抑制DNA损伤修复以及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起到放疗增敏作用。现有临床试验证实放疗联合CDK4/6抑制剂可有效控制乳腺癌转移病灶的局部症状,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与单独使用CDK4/6抑制剂相比,联合治疗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但也有联合治疗的个例发生放射野内正常组织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其疗效与安全尚需更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加以明确。

  • 标签: 乳腺肿瘤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质类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患者逯××,男性,50岁,因乏力,中上腹饱胀不适2月余就诊,于2008年12月1日入我院肿瘤科进一步治疗,我科以楷莱为主联合化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胃癌楷莱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