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转移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9年10月,活检诊断为肺转移甲状腺癌56例,进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RAF基因检测,总结临床病理特征,随访患者生存情况,进行生存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肺转移甲状腺癌56例,男20例,女36例,距离首次确诊为甲状腺癌的间隔平均62个月。甲状腺乳头状癌38例,滤泡癌16例,低分化癌1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PAX8、甲状腺球蛋白(TG)、Napsin 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56/56)、98.2%(55/56)、50.0%(28/56)、17.9%(10/56)。BRAF基因在10例乳头状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突变情况一致。52例获得随访结果,其中3例死亡。年龄不能作为肺转移甲状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转移甲状腺癌的诊断需结合病史,并合理应用免疫学标记PAX8、TTF1、TG及Napsin A,年龄不能作为肺转移甲状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转移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MED1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8年的9例BML患者资料,分析影像学资料及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RB1、PTEN、ATRX、p16、p53等常见肿瘤驱动基因蛋白表达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D34、延胡索酸水化酶(FH)、Ki-67等指标的表达情况,采用Sanger测序检测MED12基因第2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9例BML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64岁,中位年龄55岁。所有患者均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镜下肿瘤细胞形态类似子宫良性平滑肌瘤,不具有恶性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均表达ER和PR而不表达CD34,RB1、PTEN、ATRX、FH均为阳性(野生型),p16局灶阳性,p53阳性率均<5%(野生型),Ki-67阳性指数均<1%;6例BML标本行Sanger测序,1例存在无义突变c.142_144delinsTAA(p.Glu48Ter),1例同时存在同义突变c.192C>T(p.Phe64=)和错义突变c.196C>T(p.Pro66Ser)。结论BML病理组织学及基因表型不同于平滑肌肉瘤以及普通子宫平滑肌瘤,进一步明确BML的基因表型,特别是肿瘤驱动基因蛋白表达及MED12基因突变情况,有助于明确BML的病理机制,辅助其与平滑肌肉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平滑肌瘤 免疫组织化学 表型 MED12
  • 简介:刺激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皮肤、组织溃疡坏死已为医护人员熟知。静脉化疗时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已成为一项护理操作常规。但动脉介入治疗后引起的皮肤等组织坏死则报道甚少。我科1993年1月~2004年1月,共发生1例动脉介入化疗后皮肤组织坏死。此例经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病人伤口愈合良好。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肿瘤 动脉介人化疗 皮肤坏死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的特征灰阶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发现483个淋巴结,采用灰阶超声评估其淋巴结的分区、形态、边界、淋巴门及内部回声。结果:①病理证实为转移淋巴结217个,非转移淋巴结266个;淋巴结转移率为31.3%。②217个转移淋巴结经灰阶超声检查显示,143个淋巴结的最大径〉10mm,163个淋巴结纵横比(A/T)≤2,62个淋巴结边界不清;大部分淋巴门消失,其余偏心或狭窄;淋巴结内见微钙化的有56个,囊变的有22个,内部高回声55个。③灰阶超声综合评价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92.9%,微钙化、囊变、高回声评估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分别为25.8%、10.1%和25.3%,特异度分别为98.1%、99.2%和98.5%。④颈侧区与中央区淋巴结间的超声特征中微钙化、囊变及高回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钙化、囊变、高回声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评估指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颈侧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淋巴结灰阶超声特征间存在差异。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性淋巴结 灰阶超声
  • 简介:据KotagiriN2018年1月18日[NatCommun,2018,9(1):275-275.]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光诱导的纳米颗粒或能有效治疗转移癌症;发射光作为传统癌症成像技术的一部分,其能够有效定位转移肿瘤,并且诱导光敏性药物发挥作用,当这样的药物被包裹到纳米颗粒中时其就能"点燃"癌细胞,同时光敏药物就会产生毒性自由基来杀灭肿瘤细胞,这种新型技术或能有效治疗患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转移乳腺癌的小鼠。

  • 标签: 转移性肿瘤 有效治疗 纳米颗粒 光诱导 癌症 科学家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效果及毒性。方法 30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6周期后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稳定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结果 一线联合化疗后CR 2例,PR 8例,SD 10例,PD 10例,CR、PR、SD者均6周期后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其中有6例PD。总有效率是46.67%,中位的TTP是7.8个月,中位的PFS是11.9个月,中位的OS是19.7个月。结论 卡培他滨适用于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维持治疗。

  • 标签: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维持治疗 卡培他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四肢长骨转移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2年1月期间确诊的50例四肢长骨转移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人工关节置换术21例、异体骨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15例、骨水泥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8例、骨水泥加钢板内固定4例、异体骨加钢板内固定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1例感染。随访时间均值为36.46月。股骨中段异体骨植骨加髓内钉内固定患者中有1例术后3月左右内固定钉松动;随访结束的时候有4例异体骨转移患者移植骨和宿主骨未达到骨愈合,但对功能无影响。术后疼痛感均改善。Enneking评分显示优78.00%,良18.00%,差4.00%。2年生存率36.00%,5年生存率16.00%。结论 四肢长骨转移骨肿瘤患者使用手术的方式治疗,疼痛感降低,能预防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提高其肢体功能、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 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 手术类型
  • 简介:摘要:转移结直肠癌预后差,目前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有限,且可能无法获益的有害副作用发生率高。免疫疗法通过恢复抗肿瘤机制而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然而,转移结直肠癌的疗效有限,包括免疫治疗和转移结直肠癌的组合,主要关注人类的临床试验。这些研究的分析包括MMR/MSS的状态、合并策略的存在、疾病控制率和中位总生存率。证据表明,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如抗PD1和抗PD-L1,对不到10%的微卫星稳定、MMR熟练的结直肠癌患者有效。在一小部分微卫星不稳定、MMR缺乏的癌症患者中,有效率为40-50%。免疫治疗的联合策略正在研究中,但尚未恢复抗肿瘤机制,以允许持久的疾病消退。免疫治疗为转移结直肠癌的既定化疗方案提供了潜在的补充策略。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确定哪些免疫检查点抑制的辅助物可以解除粘附抵抗,并更好地预测哪些患者可能对个体化治疗产生反应,不仅提高反应率,而且缓解不必要的副作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PD1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罹患转移胃癌的患者在替吉奥给药基础上,取奥沙利铂联用展开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罹患转移胃癌的患者共计80例,均为我院肿瘤科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做分组处理,各40例。其中,对照组针对所纳入的病例应用替吉奥联合顺铂给药方案,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就两组疾病控制率评估值、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值、肿瘤标志物指标检测值、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检测值、生活质量评测分值、不良反应观测值展开对比。结果:经展开对观察组所抽取的患者疾病控制率的评估,数据相较对照组呈更高显示(P0.05),在治疗工作实施后,CD3+、CD4+均有升高、CD8+均有降低,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在治疗工作实施后,各项目数据均有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在施以治疗后,各项目数据均有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在开展治疗工作后,各分值均有上升,且与对照组数据比较,观察组居更高水平(P

  • 标签: 奥沙利铂 替吉奥 转移性胃癌 肿瘤标志物 疾病控制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转移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39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肺转移性恶性肿瘤 患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80例EGFR突变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随访5~2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疗效、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束时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57.5%vs35.0%,82.5%vs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以1~2级为主,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36/40),与对照组的85.0%(3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2个月(95%CI:12.357~18.697)和12.1个月(95%CI:9.354~1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25).结论对于EGFR突变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EGFR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主治医生、配偶两个角色测评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准确和可行.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肿瘤诊治中心转移乳腺癌患者,应用EORTCQLQ-BR53(三方角色版)分别由患者本人、主治医生、患者配偶对患者QOL进行测评,分为患者-医生、患者-配偶两组.分析测评结果均数的差异,领域间完全一致率(EA)、组内相关系数(ICC)判定测评结果的准确及可行.结果共有61例患者入组.患者-医生组总体一致率50.00%,患者-配偶组总体一致率60.87%,患者-医生组平均EA42.78%,平均ICC0.34;患者-配偶组平均EA45.26%,平均ICC0.45.结论医生和配偶的QOL测评均与患者有较好的一致,两者相比配偶的可信度更高.以配偶角色为主导的QOL测评模式更加可靠.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多项回顾研究结果提示,减瘤根治前列腺切除术能给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带来获益,然而,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疗效和获益人群均不明确。因此,临床实践开展需谨慎。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减瘤性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转移灶不可切除的转移结直肠癌行原发灶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方法以asymptomatic、primary、resection、metastatic、stageⅣ、cancer、colon、colorectal、rectal、无症状、原发灶切除、转移、4期(Ⅳ期)、结直肠癌、结肠癌、直肠癌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期限为从建库至2015年8月.纳入比较转移灶不可切除的无症状转移结直肠癌患者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术与初始行全身治疗的病例对照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将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术的患者设为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术组,将初始行全身治疗的患者设为初始行全身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进一步评估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术组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初始行全身治疗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和急诊手术率.总体生存率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单个率资料采用率(r)及95%CI表示,r=OR值×100%.中位生存时间采用均数差(MD)及95%CI表示.采用I2对异质进行分析.结果最终共10篇文献纳入研究,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累计样本量为1434例,其中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术组770例,初始行全身治疗组6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术组患者总体生存率优于初始行全身治疗组(OR=1.35,95%CI:1.01~1.79,P<0.05);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初始行全身治疗组延长3.8个月(MD=3.78,95%CI:3.60~3.97,P<0.05).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术组患者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2%(95%CI:0.13~0.30),病死率为1%(95%CI:0.00~0.03).初始行全身治疗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为18%(95%CI:0.14~0.21),急诊手术率为11%(95%CI:0.06~0.16).�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转移灶不可切除 原发灶切除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 采用 雄激素剥夺疗法后,晚期前列腺癌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原因在于 睾丸的外部器官 (肾上腺) 和前列腺癌细胞还是可以合成雄激素,使得癌细胞继续生长。醋酸阿比特龙可以抑制 CYP17 酶,使得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癌细胞完全无法合成雄激素。临床实验已经证明,在没有做过化疗或者接受化疗后仍旧失败的转移 CRPC 患者,使用醋酸阿比特龙和较小剂量的泼尼松可以让患者获得更长时间的生命,减缓疾病的恶化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在我国能使 CRPC 患者的生命有所延续的方法很少,如今醋酸阿比特龙已被引入中国,这无疑可以让患者们从中受益。 以下对 醋酸阿比特龙治疗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进行综述。

  • 标签: 醋酸阿比特龙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化锶在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被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片类药物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化锶进行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更低(P

  • 标签: 氯化锶 老年恶性肿瘤 骨转移性癌疼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含铂化疗方案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尿路上皮癌的标准一线治疗虽有效,但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且存在复发风险。免疫治疗为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极大提升了临床疗效和生存获益,目前已有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尿路上皮癌治疗的报道。近年来,学者们对各种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策略在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其疗效确切,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成为未来尿路上皮癌联合治疗和精准治疗的重要方向。

  • 标签: 膀胱肿瘤 免疫疗法 尿路上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