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法联合清宫治疗法在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妊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局部注射MTX+清宫进行治疗,观察组(n=30)使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MTX治疗+清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一般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90.00%,P<0.05;观察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法联合清宫治疗法可有效提高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且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患者恢复快,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理想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清宫治疗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治疗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诊断,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42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后,治愈33例(78.6%),显效7例(16.7%),好转2例(4.8%)。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更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咯血 支气管动脉 血管造影术 栓塞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护理。方法对33例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行PSE治疗并予精心的护理。结果除1例脾动脉严重畸形而未成功外,其余3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疼痛,6例术后有恶心呕吐,2例术后尿潴留,2例插管处淤斑,2例反应性胸膜炎,均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掌握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脾动脉亢进 并发症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危险因素有高龄、慢性心肺疾病、近期手术、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的“三联征”症状少见(2.6%),D二聚体对急性PTE敏感度达100%,CT肺动脉造影(CTPA)阳性率95.7%。溶栓、抗凝治疗均有良好疗效。

  • 标签: 肺栓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定期回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卵巢相关激素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3个月的患者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介入治疗6个月的患者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介入治疗3个月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留子宫生理机能,缩小子宫和肌瘤的体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介入子宫动脉栓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如何选择栓塞动脉及止血效果评价。材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在完整的盆腔动脉造影后,应用超选择性插管技术、以明胶海绵(颗粒或条)临时性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及伴随的其他出血动脉。结果:58例出血患者中,共发现子宫供血动脉172支,栓塞130支,栓塞率76%;止血有效57例,有效率98.3%,1例止血失败行子宫切除,无效率1.7%。讨论:介入选择性子宫出血动脉栓塞,具有保存子宫、微创、适应范围广、并发症少、轻微,止血效果明确,术后卵巢功能变化平稳,不影响生活质量等优点;针对复杂子宫动脉供血的产后出血患者,需常规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的基础上,选择性栓塞具有明确或可疑出血的侧枝动脉,如:卵巢、髂内外或其他来源的动脉,并不需要完全栓塞所有子宫供血动脉,辅以适当的产科保守治疗,仍然具有较高的临床止血作用;对于有较多髂内其他动脉(非子宫动脉)来源的、明确的出血动脉,因各种原因导致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超选择插管者,可应用较大明胶海绵(条或颗粒)栓塞髂内或其分支主干血管;来源于卵巢、髂总或髂外的出血动脉,必需采用超选择性插管栓塞,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收治内胆管结石患者61例,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1例(18.0%);左外叶切除23例(37.7%),左半切除13例(21.3%);右肝部分7例(11.5%),右半切除4例(6.6%);左外叶联合右后叶切除3例(4.9%)。结果总治疗优良率为91.1%,并发症率为7.7%,死亡率为0.6%,结石残石率为14.8%。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血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了解其临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对52例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经B超、CT、MRI扫描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平均大小约8.45cm,经股动脉穿刺,用5F导管及超滑导丝引入至髂内动脉并行髂内动脉造影,了解子宫动脉开口,通过超选择性双侧或单侧子宫动脉插管,用直径300-500μm的PVA微粒或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8mg左右(PLE)将子宫动脉栓塞。结果51例栓塞成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病例,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术后6个月经B超、CT扫描复查,肿瘤平均缩小2.35cm(72.2%),其中肌瘤大小经测量(与术前比较)缩小62.5%以上者22例,缩小45.6%者19例,基本消失的10例,1例出现栓塞反应,经药物治疗后栓塞反应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能保留子宫生育功能、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栓塞术子宫肌瘤 栓塞剂 介入治疗法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动脉栓塞术后应用腰大池潮式引流对按GOS标准预后评定的疗效,探讨腰大池潮式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统计方式对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在颅内动脉栓塞术后24小时内做腰大池置管潮式引流脑脊液(CSF),对照组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CSF,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凝、脱水、激素、抗生素、预防脑血管痉挛、癫痫、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营养神经等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按GOS标准预后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意识恢复、颅内高压下降、血性CSF转清、头痛缓解均比对照组明显,脑积水、脑梗塞等并发症减少,治疗时间缩短。结论颅内动脉栓塞术后应用腰大池潮式引流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术 潮式引流术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脑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围手术期护理
  • 作者: 倪海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梁山县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600)【摘要】目的:分析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情况。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7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前40病人为甲组,后39例病人为乙组,前者给予宫腔填塞水囊,后者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比甲组与乙组病人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结果:分析数据可知,甲组病患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长短于乙组,而手术时间长于乙组,甲组与乙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可知,甲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乙组产妇的总有效率92.05%,通过对比甲组与乙组的数据可知,甲组同乙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采用宫腔填塞水囊治疗,疗效更确切,且具有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为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利用。【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53-02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从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7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前40病人为甲组,后39例病人为乙组,乙组年纪最小23岁,最大35岁;甲组年纪最22岁,最大34岁。乙组与甲组病患基本资料并无太大不同,P>0.05,可比。1.2方法甲组给予宫腔填塞水囊,重叠两只乳胶手套,七号丝线结扎五个手指,置入一次性橡胶导尿管,将手套腕口处扎紧,需要松紧适当,可以灌注盐水且不漏水。对手套表面进行消毒,应用持卵钳夹住水囊头部,慢慢输入到宫腔之中,尽可能至宫底,将水囊位置固定住,向水囊中注入将近300毫升的生理盐水,观察产妇是否出现腹痛为标准,试拉无滑脱。不再注水,双重结扎应用无菌纱布塞入引导。对折导尿管末端且放入阴道【1】。二十四小时之后将尿管剪断,将水囊中的液体完全放出,之后将水囊取出。乙组给予宫动脉栓塞术:麻醉之后,应用新兴技术进行穿刺插管,比如Seldinger技术,在造影下,研究宫腔造影剂分布状况,将子宫动脉显示出,在透视下栓塞直径是1~3厘米的海绵颗粒,之后造影见无出血情况。1.3评定标准第一,对比甲组与乙组患手术指标;第二,比较甲组与乙组产妇治疗效果【2】。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肋间动脉灌注化疗起局部皮肤坏死性反应的原因与防治.方法:1997年2月~2002年12月,作者对胸膜转移性肿瘤采用肋间动脉灌注化疗或加栓塞,其中11例患者出现胸部皮肤局部坏死性反应.结果:给予静脉滴注激素、丹参、低右等药物治疗及表皮热敷的方法,均恢复正常.结论:局部皮肤坏死性反应是血管性介入治疗中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者应高度重视,及时发现,有效治疗.

  • 标签: 皮肤坏死 肋间动脉 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实施手术治疗后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将到本院行切除的123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对A组6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B组63例患者采取肺栓塞预防及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术后肺栓塞发生率,总结术后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结果A组术后肺栓塞发生率为15.00%,B组术后肺栓塞发生率为3.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中积极预防、术后加强营养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在中提供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肝肿瘤 肺栓塞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养护理科普健康教育在叶切除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叶切除,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养护理科普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依从性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高,组检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叶切除的胃癌患者而言,接受养护理科普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对于疾病的认知。同时该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明显,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养肝护肝 健康教育 肝叶切除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产生机制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9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2例术后24小时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7例术后1-3天发生出血。结论术前仔细分析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中尽量超选择插管栓塞;术后的恰当处理,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

  • 标签: 肝癌 介入性栓塞 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