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功能锻炼,未使用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观察组运用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辅助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天,出院前,膝关节屈曲角度、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可提高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功能锻炼效果,降低疼痛程度。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自制人工下肢被动活动器 功能锻炼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76例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号奇偶数法可分为基础组(n=38)和实验组(n=38),基础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其疼痛程度(VAS)评分远低于基础组,且术后2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期间,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髋关节活动度以及减轻疼痛具有显著疗效,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术后髋关节活动度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方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03月至2015年06月进入本院的患有慢性乙肝病例施予传统干预设为品管圈实施前组,抽取64例于2015年07月至2015年10月进入本院的患有慢性乙肝病例以QCC进行干预设为品管圈实施后组,并记录其健康知识临床知晓情况。结果品管圈实施前组病例健康知识知晓率46.00%(46/100),较品管圈实施后组的78.13%(50/64)低,(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的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乙肝病例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传播。

  • 标签: 慢性乙肝 传统干预 品管圈 健康知识 临床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植皮方式在关节重度烧伤中的修复效果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重度关节烧伤患者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了A组50例和B组50例,其中A组给予切痂植皮修复,B组接受削痂植皮修复。结果A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低于B组,A组患者对外关满意度显著低于B组,A组微循环变化幅度较B组剧烈,P<0.05。结论应用削痂植皮可显著提高关节重度烧伤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度关节烧伤 植皮方式 修复效果 微循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感觉负担及消化系统症状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取 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感觉负担及及消化系统症状控制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达到 41.5±3.7分, SDS评分达到 50.1±3.3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在面对方面的 MCMQ评分达到 22.4±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回避和屈服方面的 MCMQ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为 88.8±1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且观察组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化学性胃炎、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感觉负担的影响确切,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减轻,应对方式有所改善,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几率。

  • 标签: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 肺癌患者 应对方式及自我感觉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叶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整体活动评价、晨僵时间评分以及血沉等指标。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整体活动评价、晨僵时间评分以及血沉等指标(P<0.01)。观察组对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整体活动评价、晨僵时间评分的改善以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 标签: 桂枝芍药知母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活动期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肛肠科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以月为计数时间段,随机抽查科室10名责任护士每人10次操作并记录操作的合格率,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对活动前后护士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前后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由58%提高到了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肛肠科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清洁灌肠 合格率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使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45例患者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45例患者设为早期组。将上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早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明显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幅度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早期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中,可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急性脊髓炎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优质护理活动在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治疗的50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活动。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2/25)与对照组24.0%(6/25)相比显著较少,且P<0.05。结论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活动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又能减少各种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活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80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沉、IL-6、TNF-Α、IL-8。结果联合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症状完全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沉、IL-6、TNF-Α、IL-8差异小,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沉、IL-6、TNF-Α、IL-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炎症水平和血沉,加速症状消失,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 标签: 益生菌 美沙拉嗪 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对颈椎病保健知识知晓率中的效果。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头脑风暴选定主题为提高住院患者对颈椎病保健知识知晓率,并对此做好原因分析,制定护士多次宣教、患者表格回访、组织学术会等措施并实施。经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患者对颈椎病保健知识的知晓率。

  • 标签: 品管圈 颈椎病 保健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对比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可准确保证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肢体功能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规范化康复治疗 老年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门诊于2016年1月实施品管圈活动,选定活动主题,并拟定计划、根据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影响因素拟定对策,并根据计划实施,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门诊护士预检分诊的准确率和护士的综合水平。结果与活动前比较,活动后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明显提高,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自信心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门诊护士预检分诊的准确率,提高分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门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科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和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口腔科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之上为干预组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且对所有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与常规组对比,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更佳,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口腔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品管圈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可以将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同时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 标签: 口腔科 品管圈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QCC小组活动对康复科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满意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康复科QCC小组活动实施前(2016年9月~2017年2月)及实施后(2017年3月~2017年8月)各接收的6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活动实施前后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QCC小组活动后病人的总体健康教育知晓率由实施前的71.67%上升为91.67%,P=0.005,目标完成率为109.11%,目标进步率为27.91%;QCC小组活动后病人的满意率由实施前的85.00%上升为98.33%,P=0.008,目标完成率为148.11%,目标进步率为15.68%。结论对康复科病人实施QCC小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满意率,值得推荐。

  • 标签: QCC小组活动 康复科 健康教育知晓率 健康教育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活动依从性提高的观察研究,探讨目标导向式健康教育模式运用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目标导向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活动依从性及临床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活动总达标率96.03%、留置尿管时间(1.98±0.54)h、平均住院时间(6.85±1.14)d、并发症总发生率4.76%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目标导向健康教育模式比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更能提高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活动的依从性,对于疾病的愈后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目标导向 健康教育 老年 前列腺增生 术后活动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长期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88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德福韦酯治疗)44例,治疗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4例,对比2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年、2年后的血清病毒下降幅度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活动性乙肝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活动性的相关性,评估SCCA作为银屑病活动性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2例银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同期非银屑病患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银屑病组阳性121例,SCCA平均浓度为(4.31±1.61)ng/mL;阴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0.82±0.43)ng/mL。对照组阳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2.77±1.52)ng/mL;阴性39例,SCCA平均浓度为(0.62±0.42)ng/mL。SCCA诊断银屑病的灵敏度为91.7%(121/132),特异性为78.0%(39/50)。SCCA浓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可信区间为0.791~0.923,P<0.05)。在不同分型的银屑病患者中,寻常性与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低于红皮病性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明显低于活动期银屑病患者(P<0.05)。结论血清SCCA与银屑病的活动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银屑病病情的指标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随机分组,就全身麻醉方法(n=40,参照组)及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n=40,研究组)实施后对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呼吸道感染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免疫功能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方法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比,后者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较低,且患者各项免疫指标较正常,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的60名外科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实习时间为36周。所有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实习生由带教实习老师按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实验组实习生将严格按照临床路径方法制定培训计划,同时老师提供系统的培训指导,教学培训时长为三个月。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可比性。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上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带教中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教学法 外科护理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