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开放大鼠血肿瘤屏障的效应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模型,通过伊文思蓝的渗出量来评价血管生长因子对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剂量血管生长因子开放血肿瘤屏障的效应并找到其最适剂量。结果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血管生长因子后,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血管生长因子的剂量为0.05ng/g时,伊文思蓝含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血管生长因子的剂量而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给予0.05ng/g的血管生长因子是开放C6脑胶质大鼠血肿瘤屏障的最适剂量。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肿瘤屏障 量效关系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障碍是多因素性病理过程,包括内皮受损、血管受损、进行性动脉硬化、伤口较难愈合等,血管功能的间接测定可对糖尿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危险因素、早期并发症进行评价,目前研究证明某些药物如降脂药、抗氧化剂、ACEI、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等可以改善血管功能。今后糖尿病防治新理念的两个重点应该既要严格降糖、又要切实保护血管血管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速效心痛滴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就诊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代文)8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口服缬沙坦(代文)的基础上加用速效心痛滴丸,5丸,每日三次。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清NO(一氧化氮)、ET(内皮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的血清NO水平及ET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血压值均降至140/90mmHg以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压下降明显,血清NO明显升高,ET下降显著。结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降压同时加服速效心痛滴丸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功能。

  • 标签: 速效心痛滴丸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目的对国产重组人血管抑制素(YH-16)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11例常规治疗失败及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接受国产重组人血管抑制素(YH-16)7.5mg-15mg/m2,连续28天静脉输注。观察用药前后肿瘤反应、不良反应、体重(BW)、行为状况(PS)和生活质量(QOL)。结果用药28天后,11例病人中PR2例(18.2%),SD8例(72.7%),PDl例(9.1%):4周后疗效确认:PRl例(9.1%),SD5例(45.5%),PD5例(45.5%)。10例(83.3%)发生Ⅱ度以下不良事件,其中5例(41.7%)可能与YH-16有关,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恶心,皮疹,转氨酶异常,心悸,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房陛早博等,均在停药后好转或消失;BW、PS、QOL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YH-16能够延缓肿瘤生长、保持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治疗 血管内皮抑制素 人血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QOL
  • 简介: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肺外血管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分析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FVC,并检测血清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治疗后FEV1/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ET-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O和VEG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MMP-9和IL-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可明显提高内皮细胞功能,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

  • 标签: 噻托溴铵 肺功能 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及50例胃良性病变标本中VE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75%(75/100),良性病变14%(7/50)(x^2=50.0323,P〈0.001),VEGF阳性表达率与体的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浆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01),结论:VEGF在肿瘤生长中刺激新生血管生成,与胃癌的恶性进程密切相关,是胃癌的生物学标记。

  • 标签: 胃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生长因子(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与脑梗死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31例非急性脑梗死对照者(对照组)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降低(P均〈0.05)。脑梗死组患者VEGF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血糖和收缩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脑梗死组患者VEGF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的单倍型ACC(5.85%)明显低于对照组(14.22%)。结论: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的单倍型ACC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 简介: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LT)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不同浓度的褪黑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Ctrl),脂多糖(LPS)氧化损伤组:在培养基中加入2mmol/L的LPS诱导损伤4h;LPS加MLT低剂量(200t~mol/L)组、中剂量(400ixmol/L)组、高剂量(600txmol/L)gai。采用MTT法观察MET对HUVECs活性的影响;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UVECs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用ELISA法测定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变化;并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①LPS作用后血管细胞损伤明显,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匀浆中MDA含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IL.6均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凋亡率可达38.9±1.1%,均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加入MET可明显减轻LPS对抗氧化酶SOD、GSH—Px的影响,同时MDA含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几一6均明显下降,并显著减少凋亡细胞数量,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褪黑素可保护和修复LPS引起的血管细胞损伤,其作用途径可能与保护细胞的线粒体,提高了该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作用有关。

  • 标签: 褪黑素 脂多糖 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恩度在恶性肿瘤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主要概述重组人血管抑制素-恩度在肺癌、食管癌、黑色素中的应用。

  • 标签: 恩度 肺癌 食管癌 黑色素瘤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素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11-2003.6年的门诊高脂血症病例共40例,进行8周的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治疗,40例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血脂,血浆内皮素(ET),及治疗前后超声多普勒测定肱动脉血管径,反应性充血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脉血管径变化。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素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损害(P<0.01),而对硝酸甘油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清TG、TC、LDL-C显著下降,血浆ET显著下降,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明显,并显著改善肱动脉内皮功能,这一作用源于其对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可能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药物治疗 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
  • 简介:儿童眼球的生长、发育及稳定离不开眼球血管的发生和成熟。正常视网膜血管形成起始于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终止于血管新生(angiogenesis)。促血管生成因子(pro-angiogenicfactors)和抗血管生成因子(anti-angiogenicfactors)共同作用调节血管新生的过程。缺氧和炎症等多种刺激可以导致病理性的血管新生[1]。

  • 标签: 视网膜疾病 药物治疗 玻璃体腔注射 视网膜血管 血管生成 视网膜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对肺癌的作用。方法:建立肺癌裸鼠移植模型1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恩度联合顺铂组。治疗结束第2天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法测微血管密度(MVD)及组织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4684.9±499.3)mm^3、(3903.4±327.4)mm^3、(2689.6±232.9)mm^3和(2007.9±317.3)mm^3。(P〈0.05)。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3.5%、18.9%和35.1%(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组肿瘤MVD低于其他各组(P〈0.05);用药组VEGF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裸鼠移植模型中恩度与顺铂联合抗肿瘤作用较单药明显增强,能够有效地抑制肺癌的生长。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顺铂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脉型毛细血管扩张症(1型Mac-Tel)伴黄斑水肿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1型Mac-Tel伴黄斑水肿患者14例1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例6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平均年龄(35.3±9.3)岁。所有患者均行BCVA、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BCVA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并转换为logMAR视力记录。患眼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每一个月1次,连续3个月。采用OCTA仪对患眼黄斑区3 mm×3 mm范围进行扫描,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3个月,停止治疗后2个月时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深层毛细血管层(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范围300 μm宽度内的血流密度(FD-300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治疗前后黄斑区血流密度、CMT比较行配对t检验;血流密度与CMT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69±0.07,平均CMT为(468.43±26.59)μm. SCP、DCP平均血流密度分别为(50.99±1.19)%、(43.79±1.44)%,FD-300为(50.73±1.16)%。治疗后1周,1、3个月和停止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logMAR BCVA、CMT、DCP血流密度、FD-3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MAR BCVA:t=6.77、13.30、16.99、9.51,P=0.00、0.01、0.00、0.01;CMT:t=6.99、15.88、26.10、6.50,P=0.00、0.01、0.01、0.00;DCP血流密度:t=6.75、8.61、15.12、7.63 ,P=0.00、0.01、0.01、0.00 ;FD-300:t=11.86、13.08、14.36、4.41,P=0.00、0.01、0.01、0.03 )。治疗前SCP血流密度与停止治疗后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19 );其余各治疗后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0、6.84、6.27 ,P=0.00、0.01、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D-300与CMT呈显著正相关(r2=0.54 ,P=0.04 )。结论1型Mac-Tel伴黄斑水肿患眼SCP血流密度无明显变化,DCP血流密度降低,FD-300增加;抗VEGF药物治疗后,DCP血流密度增加,FD-300降低;FD-300与CMT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局部血流 毛细血管扩张 黄斑水肿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今天,我们班又来了四位小伙伴——四只可爱的小乌龟。它们都穿着深绿色的"盔(kuī)甲",如果仔细看的话,你就会发现"盔甲"下的线条有的深,有的浅。小乌龟们静静地趴

  • 标签: 卡兰 乌龟 背壳 跳水运动员 名字 深绿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血管周上皮细胞(PEComa)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确诊的24例PEComa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手术后住院时间、病理结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发病较多(79.2%),年龄(41.5±11.4)岁,肿瘤多位于右肝(50.0%),其中多数患者(76.7%)无明显临床症状;AFP、CEA、CA199指标均为阴性。CT多提示体于平扫期呈现低密度,增强期强化,门静脉期与平衡期呈现强化减弱(66.7%);MRI多表现为肿瘤呈低T1WI信号与高T2WI信号(72.7%);B超多提示区高回声团,其内点状血管影(52.9%);行腹腔镜手术者13例,术后住院时间(9.0±2.4)d,行传统开腹手术(下称开腹手术)者10例,术后住院时间(13.4±6.3)d,行微波消融术患者1例,术后住院时间3 d;术后病理结果均有HMB45阳性、Melan-A阳性。随访结果:21例患者正常生存,近期体检结果未提示肿瘤复发,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年与3年出现肿瘤复发并死亡,1例失访。结论肝PEComa好发于中年女性,肿瘤标志物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表现,部分影像学检查结果呈现特异性,可联合其特点作为诊断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手术仍为该病首选治疗方案,因微波消融术及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术后时间短,创伤小,推荐作为优先选择。

  • 标签: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PEComa诊断 PEComa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鞘内混合芬太尼、罗哌因对剖宫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管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复合组为鞘内注射罗哌因+芬太尼,对照组为鞘内注射罗哌因。记录鞘内注射10min后麻醉平面,硬膜外追加利多因例数,肌肉松弛评价及副作用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背痛发生率,婴)L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检测两组术前术后血浆vWF、GMP-140,COR、NE、PGE水平,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术后血浆vWF浓度、COIK浓度、NE浓度、PGE浓度比基础值均升高(P〈0.05),复合组NE浓度、PGE浓度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鞘内混合芬太尼、罗哌因用于剖宫产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安全可行,可降低手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及血管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管内皮损伤因子 子痫 罗哌卡因 芬太尼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纤维组织细胞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10月收治的 7例血管纤维组织细胞患者资料与 1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中,血管组患者年龄较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发生部位等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血管纤维组织细胞病理诊断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此疾病发生率较低,需要医生引起注意。   【关键词】血管;纤维组织;细胞;病理诊断;鉴别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emangioma like fibrous histiocytoma. Methods the data of 7 patients with angiomatous fibrohistiocytoma and 17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fibrohistiocytoma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gener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hemangioma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gender and location of occurrence, P >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hemangioma like fibrous histiocytoma is helpful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The incidence of this disease is relatively low, which needs attention of doctors.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及痴呆(Va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脑梗死143例,随访3个月,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将其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N-VCI)组、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组、血管性痴呆(VaD)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水平,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VEGF的水平,并对血浆ET-1和VEG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VaD组患者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VCIND组及N-VCI组,VCIND组患者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N-VCI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VaD组患者血浆VEGF含量明显低于VCIND组及N-VCI组,VCIND组亦明显低于N-VCI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2)血浆ET-1水平与VEGF存在明显负相关(r=-0.808,P〈0.01)。(3)VaD组患者血浆ET-1与MoCA值成负相关(r=-0.719,P〈0.01),VaD患者血浆VEGF与MoCA评分成正相关(r=0.670,P=0.01);而N-VCI、VCIND组患者血浆ET-1、VEGF与MoCA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ET-1和低VEGF参与了VCI及VaD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浆ET-1与VaD病情成正相关,血浆VEGF与VaD病情成负相关,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作为判断VaD病情轻重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脑梗死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