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玻璃切除术操作应用。方法对需要治疗的患者使用玻璃切除术。结论切割头插入方向应朝向玻璃腔中央,必须在导光纤维照明下进行。切除玻璃的顺序通常是先切除前部玻璃,然后是中部与后部玻璃,并吸除玻璃后间隙的积血,接着切除脱离的玻璃后皮质、周边部玻璃玻璃基底部。切除混浊的玻璃时,先作中心部局部切除,即先切除视轴区,然后在中央偏下方切除混浊玻璃的后界膜,待观察到视网膜后再扩大切除范围。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混浊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2年1~2014年6月收治的玻璃混浊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对照组82例,所有患者首先实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碘肽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平地木颗粒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90例患者,显效46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91.1%;对照组82例患者,显效34例,有效30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玻璃混浊疾病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氨碘肽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体混浊 患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玻璃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和ILM覆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2年10月至2019年1月于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和合肥爱尔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8例7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11只眼,女性67例67只眼;平均年龄(55.6±9.6)岁。患者均行BCVA、屈光度、OCT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行BCVA检查,记录时换算为logMAR视力。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PV联合ILM剥除组(ILM剥除组)和PPV联合ILM覆盖组(ILM覆盖组),分别为51例51只眼、27例27只眼。两组患者平均年龄(t=-1.170)、屈光度(t=0.504)、AL (t=0.474)、logMAR BCVA (t=0.935)、裂孔直径(t=-0.33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患眼手术前后BCVA、RPE裸露距离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2个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末次随访时,ILM覆盖组、ILM剥除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87±0.27、1.45±0.39。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眼BCVA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0、4.640,P<0.001、<0.001);两组患眼间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0,P<0.001)。ILM覆盖组、ILM剥除组患眼RPE裸露距离分别为(31.81±23.52)、(681.80±466.61)μm;2个组患眼RPE裸露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0,P<0.001)。ILM覆盖组27只眼裂孔均愈合(100%,27/27 );均未发生视网膜再次脱离。ILM剥除组51只眼中,裂孔愈合45只眼(88.2%,45/51),视网膜再脱离6只眼(11.8%,6/51 )。2个组患眼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0,P=0.000)。结论与PPV联合ILM剥除比较,ILM覆盖手术患眼BCVA提高更多,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更低以及更好地保护RPE。

  • 标签: 高度近视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内界膜剥除 内界膜覆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发性黄斑前膜行微创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0例,精细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疗护依从率、视力值、视力提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负面情绪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黄斑前膜行微创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患者实行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心理状况改善、视力恢复、治疗安全水平提高存在积极影响。

  • 标签: 特发性黄斑前膜 围手术期 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增加玻璃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患者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48例玻璃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0.28±2.11)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玻璃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 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 舒适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重症眼外伤行玻璃切割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眼外伤行玻璃切割术患者一共(78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8月10日至2016年7月20日,将重症眼外伤行玻璃切割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常规干预。结果观察组重症眼外伤行玻璃切割术患者的焦虑评分(51.45±1.15)分和抑郁评分(52.45±2.11)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眼外伤行玻璃切割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心理干预 重症眼外伤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玻璃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术后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对8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后的护理,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及硅油注入的特殊要求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眼部情况,控制血糖、保持特殊体位、预防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玻璃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使许多糖尿病病人加强术后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有用视力、提高手术效果的临床效应,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术后护理 临床效应
  • 简介:目的:对比23G和25G+微创玻璃切割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11/2016-05于我院眼科行玻璃切割术治疗的128例195眼P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G+组64例97眼,23G组64例98眼。25G+组应用25G玻璃切割术,23G组应用23G玻璃切割术。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1d,1wk,1mo。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及医源性损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G+组手术时间短于23G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mo的视力分布均显著优于本组术前的视力分布(P〈0.01);两组同期的视力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5G+组术前的眼压分别与手术1d,1wk,1mo的眼压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3G组亦然。两组同期的眼压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25G+组的医源性损伤率为4.1%,显著低于23G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G+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显著低于23G组的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和25G玻璃切割术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PDR,但是25G+微创玻璃切割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示出更好的优势,是治疗PDR的更好选择。

  • 标签: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5G+玻璃体切割术 23G玻璃体切割术 视力分布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玻璃切割术后黄斑下积液(SMF)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23G玻璃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RRD患者103例103眼,其中男55例55眼,女48例48眼;年龄17~77岁,平均(48.65±15.80)岁。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黄斑部形态,并根据术后1个月O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SMF组和无SMF组。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眼轴长度、术前视网膜脱离范围(是否累及黄斑)、是否由下方视网膜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术中视网膜下液放液方式及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对3眼进行FFA检查,对2眼进行微视野检查。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RD患者玻璃切割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经眼底检查及眼部超声检查均提示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103眼中11眼发生SMF,发生率为10.7%。微视野检查结果显示,2例SMF患者术后3个月视功能较术后1个月均有下降。SMF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BCVA较术后无SMF者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RRD累及黄斑区、下方视网膜裂孔引起的RRD是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OR=6.401,P=0.041;OR=19.819,P=0.005),年龄增长、术中造放液孔释放视网膜下液是SMF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39,P=0.016;OR=0.123;P=0.040)。结论玻璃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RRD,术前视网膜脱离波及黄斑区及由下方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是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增长、术中通过放液孔放液可能会减少术后SMF的发生。玻璃切割术后SMF可能影响患者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下液 视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MHRD患者,随机分为玻璃切割组(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组(玻璃切割+内界膜剥离术),各44例。统计患者住院时间、视力水平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内界膜剥离术组住院时间、视力水平恢复时间短于玻璃切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割、内界膜剥离术联合对MHRD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剥离术 联合治疗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优质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诊的6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玻璃切割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4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将2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高眼压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20.59%),新发青光眼率(0.00%)低于对照组(17.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6%)高于对照组(73.5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改善升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术后高眼压,值得在临床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眼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眼对玻璃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8月之间接受的100例玻璃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以患者的意愿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甲组,一组为乙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乙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眼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视功能检查表得分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表得分情况。结果:乙组患者视功能检查表得分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睡眠质量表得分高于甲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眼在针对玻璃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切割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切割术治疗,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患者术后3d的自我感受负担,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统计相关基线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玻璃切割术后的SPBS评分,分析该类患者玻璃切割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术后SPBS评分为(31.51±3.15)分,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焦虑抑郁情绪、术后治疗体位的患者玻璃切割术后的SP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有焦虑抑郁情绪、俯卧位是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切割术后自我感受负担较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切割术后自我感受负担较高与患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有焦虑抑郁情绪、术后治疗体位为俯卧位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自我感受负担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用玻璃手术治疗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68只眼)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患者(均适时进行了玻璃切除术),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个月~5年,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白内障术并发症患者经玻璃手术后,症状均得以控制,大多数患者视力提高明显。结论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患者经过及时正确处理,给予玻璃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并发症 玻璃体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5G微创玻璃切除手术在治疗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眼外伤后无光感患者共46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确诊眼外伤后无光感后入院受治。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病患经过25G微创玻璃切除手术后,仍出现无光感者为16例;恢复光感者30例。手术后成功取得功能性治愈的病患为19例;解剖性治愈为16例;没有治愈为13例。结论对无光感眼病患给予25G微创玻璃切除手术后可有效恢复部分病患光感视力,改善眼外伤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价值高。

  • 标签: 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 眼外伤病患 无光感眼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切除术后高眼压发生临床特点及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8例行玻璃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高眼压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分别与术前、术后7d、14d、28d眼压进行观察,给予患者前房穿刺、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结果68例患者中19例患者发生高眼压,发生率为27.9%;术后7d内高眼压发生率明显大于手术7d后高眼压发生率(P<0.05),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后,眼内压均消失,约76.5%患者视力出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玻璃切除术后高眼压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生率较高,采取药物、手术等针对性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视力提高。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高眼压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经玻璃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连续进行的一组病例。结果本组患者186眼,其中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视网膜病变115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2眼,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19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0眼;女性83眼,男性103眼,平均年龄52.5岁。手术前视力光感~数指117只眼,数指~0.0469眼。手术中同时做晶状超声乳化或粉碎12眼,视网膜切开9眼,注入硅油59眼,注入C3F8127眼。视网膜复位167眼(89.8%),未复位19眼(10.2%)。手术后视力改善159眼(85.5%),不变18眼(9.7%),下降9眼(4.8%)。结论玻璃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充分切除视网膜前后的增殖带,松解对视网膜的牵拉是视网膜复位的关键,手术后绝大多数能够改善或保存残余视力。

  • 标签: 复杂性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5例(35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制定护理措施并监督执行。结果35例病人经手术治疗和实施各项护理措施,34例(34眼)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结论规范的护理可以巩固和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 玻璃体手术 护理